有餐厅老板尝试支付服务生较高工资,顾客不用给小费,但发现这种做法行不通。图为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家餐厅的桌上,摆着不用付小费的说明。(美联社)
现在几乎每个收银台前的顾客,都会被问这个令人厌烦的问题:是否愿意留小费。许多美国民众认为小费文化已经失控,这究竟是自发的善意还是穷追不舍的义务?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报导,丕优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3年11月的一项调查发现,72%的人认为现在期待顾客会给小费的店家比五年前更多,如干洗店、五金行这类过去不收小费的店,现在也开始要求付小费。
而纽约州波基普西市(Poughkeepsie)Nuvance Health神经科学研究所资深副院长莱特(Paul Wright)博士表示,付小费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dopamine)、催产素(oxytocin)等让人感觉良好的物质,"给小费与做善事非常相似,许多人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感觉不错,而不仅仅是为了付出给接受者。"
但许多民众并没有感受到多巴胺的愉悦冲击,Bankrate去年6月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现在对小费持负面看法,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已经失控。很多人只是因为内疚而给小费,一家咖啡店内的女士便说,"当有人用水汪汪的大眼看着我时,我会不会觉得更有义务给小费?大概吧。"
其他人则建议应该纠正工资过低的错误,一位咖啡店顾客称,"人们的工资应该要足以生活,不该依赖小费系统。"
现在如干洗店、五金行这类过去不收小费的店也开始要求付小费。图为阿拉斯加一名顾客在地震过后还来不及清理的五金店购物。(美联社)
波基普西市餐厅1915 Wine Cellar老板贝克(Russell Beck)便曾尝试这样做,向员工支付他们应得的工资。他的酒吧标明"请勿给小费",并支付30元的时薪,然而他们的会计师说这个做法行不通,不是会导致关门,就是得改回原本的薪酬模式,没有中间地带。贝克说,不收小费的想法太天真了,现在有了小费,酒吧和员工都赚了更多的钱。
贝克自己给小费时都很大方,但他也说小费文化已经太疯狂了,"我网购时卖家问我是否想给包装盒子的人小费。有没有搞错?"
来源:世界日报 编译廖振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