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由曾经存在的痕迹所构成的、高耸的、废墟般的景观,揭示了仍然存在和未来将继续存在的事物的本质。《Gate Hack Eden》由数百张照片、素描和视频片段组成,它们被分解、细化成无数同质的碎片,将摄影师金村修 (Osamu Kanemura) 的摄影实践具体化。正如金村所说,“所使用的媒介是通过痕迹和碎片的积累形成的,一旦摆脱了复制对象的实用性,其本质就会显现出来”。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 [edifice] 从新形成的远景 (distance) 中升起,图像脱离了它的初衷,与金村自己构建的思想体系 [edifice] 并行不悖。全书共1648页,分为五个模块,这些模块堆积在一起,形成一个既零散又连续的结构。数千张支离破碎的图片交织在一起,残余的部分被堆叠、重新排列并整合成无数造型独特的废墟般的物品。它们的表面已经开裂,虽然真实地存在着,但却像幽灵一样游离在广袤的平原上。每本书都是独一无二的,经过手工装帧,并标有与顶面图像相对应的唯一编号。每个图像模块有400页,用铆钉交替固定在两块丙烯酸透明板之间。该书包含两篇文章。一篇是布鲁克林博物馆策展人Pauline Vermare女士关于金村从开始到现在的活动的全面介绍。另一篇则由金村本人撰写,通过文字表达了他的作品以及这本书背后的深思。我们与金村修的书籍合作始于《c-site.4》之后,在这本书中,他借助建筑师铃木了二的文字,阐释了他在摄影以及观察周围世界中的哲学观点。铃木了二 (1944-) 在《Material Suspense》(《材质悬疑》,LIXIL出版社,2013年) 一书中表示,建筑物和建筑应该分开考虑。他写道:“废墟可以理解为建筑物被分解、细化的状态。被细化的废墟建筑以一种与其原貌相去甚远的形态呈现出来。这意味着原有建筑物身份的丧失,而废墟则是建筑物整体性被解构后的样貌。将建筑物分解为部分,实际上是引入了原本一体化建筑之间的距离。然而,这种距离对于人类来说,本应是无关紧要的。或许正是引入这种不必要的距离,才是试图使建筑物废墟化的意图所在。如果废墟是建筑物的细化过程,那么这些被细化的部分之间就会产生距离。随着裂缝的扩展,曾经作为一个整体的墙面被进一步细化。在建筑的语境中,距离的存在可以被视为对建筑物废墟化的一种肯定。”[节选自铃木了二 (建筑师)+冈崎乾二郎(艺术家):建筑—废墟—电影,2013年3月15日发表于10+1,https://www.10plus1.jp/monthly/2013/04/post-72.php]
在这个基础上,金村修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对分割、细化与距离的观点:“确实, 相比连接的世界, 更多的时候我也经常着迷于离散的世界。20世纪60年代的摇滚乐队杰克思(Jacks)的队长, 即早川义夫(1947–), 在《恋爱世纪》这本随笔集的某篇文章中对点与线的对比大致做了如下的阐述:线与一切事物相连, 可以无限延续。相比之下, 点却是孤立的, 不与任何事物相连, 相反, 点具有爆发性。
有种悖论叫「飞矢不动」, 指的是若把飞着的箭分割成极其细微的时间片段, 那么这支箭在任何的瞬间都该是静止的。相反, 也有人主张, 由于事物只能在连续性的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存在, 所以箭不可能在某个瞬间以点的形式保持静止并存在。但是, 若如早川义夫所说, 将飞翔的箭当作爆发的点来思考的话, 箭不就是一边飞一边爆发的吗?箭并非是以实体的形式静止在空中的每个瞬间, 而是以爆发这一反复消亡的形式体现的。它就在那里, 又不在那里, 是不是可以认为它是以缺失的形式存在着的呢。如果一个点就是一种爆发, 那么它或许是以消灭的形式来体现存在的。”
[节选自c-site.4 : Dstance,2023年1月,ori.studio出版,ISBN978-1-9995159-6-6]通过“废墟”这个关键词来理解金村修的作品时,我们的脑海中几乎立刻联想到了一本可以通过细化的方式呈现这个概念的书。我们设想这是一部庞大的书籍,由一系列巨大的图像构成,这些图像被切割成无数的小块——成为一种让宏大产生缝隙的过程。在这个断裂的环境中,不同类型的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得以产生涟漪。金村修早年以黑白摄影而闻名,近几年开始逐渐通过视频作品、拼贴、绘画等多种媒介进行创作。这些作品在视觉上可能没有直接关联,但它们都源于相同的思维体系。通过这种细化的过程,所有内容简化为同质的片段,这些看似断裂的创作,便像谜语一样,揭示着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常情况下,切割艺术家的作品是一件比较敏感的事情,很多作者可能会持保留态度、甚至拒绝这样的提议。然而,金村欣然接受了这一想法,并进一步提议翌年9月在东京的CAVE-AYUMI GALLERY举办一场展览。
在项目的初始阶段,我们请求金村修提供他希望纳入书中的素材。他回馈过来的作品体量完全超乎了我们的预期——一个完整硬盘的内容,其中包含多个文件夹,涵盖了他从1992年至今的大部分创作成果。
面对如此庞大的素材,我们很快意识到,无法仅仅将这些单幅图像直接放置在书籍巨大的页面上。因此,我们设计了一套包含16幅1.5x0.8米的拼贴系统,每幅拼贴对应书页中将被切割的100个“小块”,当所有页面堆叠在一起时,便形成了这本1648页的书。
这种拼贴方式使我们能够在书中包含各种规模的作品——有些占据了几十页,而有些只占一页。通过这一系统,不同媒介的作品得以均匀分布,形成了一个扁平化的层次结构。这种设计不仅让作品在视觉上充满张力,还呈现出金村创作中混乱与无序背后的深层逻辑,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更为清晰、连贯的观看方式。
展览现场
2024年9月14日至10月14日期间,展览 “Gate Hack Eden” 在CAVE-AYUMI GALLERY举办,展览现场展出了金村修在该系列中的大量旧作和新作。这次展览首次将金村修的所有不同种类作品同时进行展出,在展览期间同步发布了最新出版的1648页作品集《Gate Hack Eden》。在展览现场,100本书被用来重建这些巨大的图像。在近景中,图像之间的距离仍呈现出一种破碎的状态,而在远景中,这种方式体现了金村个人视角与他所使用的多种艺术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每本书都由四个图像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的排列顺序可以自由变动。在展览期间的每一周,这100本书都会利用这一系统进行重新排列,来重新构建新的图像原稿。在普通版之上,金村修利用报纸、书籍和杂志页面、图画、蜡笔、胶带以及各种材料组合为《Gate Hack Eden》特别版亲自手工制作了50枚独一无二的艺术家拼贴画原作。50枚原作均附编号、及艺术家亲笔签名。在此,我们衷心感谢金村修,感谢他愿意以如此亲密的方式与我们合作,并邀请我们深入探索他独特、美丽、复杂而深刻的视角。同时,特别感谢摄影师小松浩子,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宝贵的支持;CAVE-AYUMI GALLERY的铃木步,在展览内外给予的不可或缺的帮助;还要感谢布鲁克林博物馆的策展人Pauline Vermare,以生动的文字为书籍项目增添了独特的角度;以及策展人梅津元、摄影师泽田育久,和所有在项目筹备和发布过程中提供了宝贵帮助与支持的朋友们。
金村修(Osamu Kanemura)
1964年生于东京。摄影师。1992年,他的作品入选荷兰鹿特丹摄影双年展,当时他还是东京摄影学院的学生;1993年从学校毕业,同年举办了首次个展;1995年出版了第一本书《Crash Landing》;1996年入选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New Photography 12”。1996年,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选为 “New Photography 12”中 “全球值得关注的六位新锐摄影师” 之一;1997年,获得东川国际摄影节新摄影师奖;2000年,获得土门拳奖;2014年,获得伊奈信男奖。他的摄影集包括《Happiness is a Red before》(2000年)、《SPIDER'S STRATEGY》(2001年)、《I CAN TELL》(2001年)、《In-between 12 金村修 德国、芬兰》(2005 年)、《ECTOPLASM PROFILING》(2014年)、《CONCRETE OCTOPUS》(2017年)和《Lead-palsy Terminal》(2021年)。作品被横滨美术馆 / 纽约现代美术馆 / 东京写真美术馆 / 东川町文化画廊 / 东京国立现代美术馆 / 土门拳纪念馆 / Benesse Holdings / 休斯顿美术馆 / 福冈市立美术馆 /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 芝加哥美术馆收藏。他出版过的摄影书籍包括《渐入佳境的摄影师》(2009年)、《挑衅的摄影史》(与Kenji Takazawa合著,2017年) 和视频论文集《Beta Exercise:金村修的理论与实践》(2019年)。2021年,在纽约的 dieFirma 举办个展 “Looper Syndicate”。https://kanemura-osamu.com
金村修|Gate Hack Eden
编辑・设计 : Maxim Cormier + 范雪晨 ⁄ ori.studio3. 书籍内页内容相同、顺序不同,按封面编号,随机发货。前30位购入普通版《Gate Hack Eden》的顾客,我们将发送签名版作为感谢,售完即止。特别版《Gate Hack Eden》均含艺术家原作及签名。
ori.studio : design + publishing
New website : http://ori.studio
© ori.studio 2024
公众号: ori studio
微店: ori.studio
Instagram: ori.studio
Twitter: ori_studio_
-
◉合作或媒体事宜请与我们联系 - info@ori.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