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年是一个尴尬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是被裹挟的自己。
受周围各种捆绑限制,我们不得不裹挟前行,不敢有丝毫懈怠。
累,是摆在中年人面前的最大敌手。
作家雪小禅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是往回收的。”
人到了一定年纪,拼的不是能力,而是这三个字:做减法。
回收和做减法,不是放弃,不是躺平,而是知道生活的真谛后,懂得如何选择。
面对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我们只有学会给生活做减法,才能给人生蓄满能量。
苏格拉底曾说:“人生在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是一个人的本能,而懂得自己不需要什么,才是一个人的智慧。”
前段时间冲上热搜的38岁二胎宝妈,凌晨4:30辅导孩子写作业,因不堪忍受孩子的行为,情绪失控,活活被气死。
不少网友深有同感:“有神兽的家庭,给孩子辅导作业,父母要十分注意自己的情绪管理。”
的确,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就是管住自己的命。
然而,令人无奈的是,情绪管理本身,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每天劳心劳力地生活,我们免不了把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在工作上,有加不完的班,受不完的气;
在子女教育中,有斗不完的嘴,辅导不尽的作业;
在孝顺父母上,有操不完的心,跑不尽的医院……
生活本身就充满无尽的挑战,很容易让人活得欲哭无泪。
作家马德有句话:“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复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
生活本身并不能决定我们日子的好坏,而决定权在于我们的选择。
你选择了情绪,情绪就会把枪口对准你自己;
你选择了放下,日子将会简单而平静。
即使一不小心身处泥淖,整理心绪,平静对待,依然能飞向高处。
北宋大文豪苏轼,年轻时一帆风顺,仕途可谓平步青云。
可是在四十三岁那年,不幸被卷入“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
面对突然的贬谪,起初苏轼有过苦闷、落寞,身体上的颠沛流离更是加重了精神上的这种失意。
精神上的失意不免寄予于他的诗作之中。
在《卜算子 黄州定惠园寓居作》一词中,我们能窥见他的这种情愁。
然而,作为一个生性乐观的人,他没有长久地停留在痛苦之中,而是积极调整心态,乐观应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传递出了他通达乐观的心态。
诚然,只有保持豁达乐观,过好当下,日子才会继续,如愿的结果也会不期而遇。
遇事时豁达乐观的背后,折射的是一颗平常的心态。
心态平和,才能保持理智和清醒。
用一份知足的乐观,一如既往地朝着目标前行,翻盘便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我的一位朋友,从985高校毕业,到顺利考研,再到企业高层,可谓一路顺风顺水、春风得意。
但人至中年,随着生活的优渥与舒适,他逐渐沾染上了赌瘾。
最后在朋友的怂恿下,越玩越大,输掉了全部积蓄,还赔掉了房子。
听过一句经典的话:“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纵容本性,就会在不断满足自我享受的过程中,慢慢毁掉自己的前途。”
欲望,是人的本性和本能。
对欲望的放纵,也是对本性的纵容。
一个对欲望过度追求的人,容易迷失方向,背离初心,断送前程。
智慧之人,懂得给欲望松绑,将欲望锁定在适度的范围之内,给人生加分。
莫言曾说:“痛苦与烦恼,来自于欲望,而动力也同样来自于欲望。”
当一个人的欲望远远超出自己的能力和认知范围时,将被痛苦和烦恼所吞噬;
而当一个人将欲望控制在自己能力和认知匹配的范围之内,反而会激发进取之心。
可见,欲望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懂得选择和舍弃,才会给我们激发能量。
而控制欲望,就要不断修炼内心,保持精神上的富有。
现代知名学者、作家钱钟书,是一个生活简朴而精神富足的人。
他在清华教书的时候,家里非常简陋,只摆放了一张桌子和一个简易沙发,而椅子被两只木箱所取代。
即使后来成名,他的日子依然保持简单。
在一粥一饭中,他静心读书、写作、陪伴家人,拒绝朋友间的拜访。
于他而言,生活越简单越好,他用内在的学识和精神上的富有,填充了高级的生命。
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所有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精神上的富有才能让灵魂散发出香气。
而灵魂的香气才能浸润心灵的长足快乐,启迪厚重的价值人生。
在中年奔波的路上,学会给欲望做减法。
以一颗淡然的心态,筛选出内心的真正需求,才容易保留一份知足的长久快乐。
以一颗敬世的心去修行,才能守住手中的幸福。
让多余的心力凝聚,也便更容易到达心目中的那座精神高峰。
珍惜值得的人,社交递减
在余华的小说《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光林是一个从小就缺乏亲情呵护和友情滋养的孩子。
他出生不久被父母遗弃。12岁那年回到父母身边又不被好好待见,被哥哥和弟弟欺负,被同村的孩子嘲笑、疏远。
上中学后,他渴望有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
他看到班上一个名叫苏杭的同学,身边总是聚集了很多玩伴,便特意去讨好这名同学,还假装迎合到他的圈子里。
后来孙光林发现苏杭的圈子里充满“痞气十足”的同学。
这些同学在操场上嘲笑其他同学,故意调戏年轻女孩,在课堂上公然侮辱自己尊敬的音乐老师……其实,他与他们并不是同一路人。
但是深深的孤独让他害怕失去朋友,内心很是苦闷。
直到有一天,苏杭故意把他叫来,在操场上当着众多女同学的面,得意洋洋地用柳枝抽打他的脸时,他才意识到,苏杭并没有真心把自己当朋友看待。
孙光林的经历何尝不是我们普通人的缩影。
因为害怕孤独,热衷于各种团体活动;
为了讨好领导,鞍前马后,甚至牺牲自由,陪伴各种饭局;
一味迁就朋友,却忽视了自己心中那份不安的感受。
俗话说:“道不合,不相谋。”
一段好的关系,不是一方的无条件融入和接收,而是双方互相的舒适,和彼此的共同成长。
同频共振,才是一段关系最好的契合点。
华为曾经发布过一个社会实验短片《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
短片中,选取的多为中年受访者。
受访者被要求删掉不主动联系的人;然后删掉除去工作和应酬之外的人;最后被要求删掉除了家人以外不能说真心话的人。
受访者手机里的联系人马上从1000多人跌落到最后的二三人。
原本我们一生中大概会认识27000人,但最后值得留下的只不过两三人而已。
这是一个令人震撼的结果,却是你我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在我们的手机联系人中,存在许多互不了解、互不打扰的“死粉”。
王小波曾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觉得到处都是人,别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后,才觉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经一无所有了。”
随着时光飞逝,我们身边的朋友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
但最终留在我们身边的,一定是那些最珍贵的人,他们就是我们的家人。
到了人生的中途,我们应该学会把社交圈子递减。
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家庭中,给予家人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因为只有家人才是我们真正的避风港湾,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源泉。
▼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每个人都有两次生命。第一次是活给别人看的,第二次是活给自己的。而第二次的生命,往往从四十岁开始。”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弄糟自己的情绪,总容易攀附别人的追逐而放纵自己的欲望,总喜欢在朋友的热闹中迷失自己。
到了一定年龄,才知道,生活是过给自己看的,与别人无关。
人到中年,给生活做减法,才会有多余的能量去充盈内心,日子才会过得越来越好。
作者 | 诗漫·浴雪,沐浴在尘间,喜读书写字,简单生活,静待岁月安好。
图片 | 诗漫·摄影爱好者投稿
主编 | 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