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海(? 一1696),姓瓜尔佳氏,沙尔虎达长子,隶满洲镶蓝旗,初任佐领。顺治十六年(1659) 2月,沙尔虎达病逝,巴海遂袭其父一等男爵,授为第二任宁古塔总管职。
顺治十七年(1660)8月,沙俄侵略军的残余力量继续在黑龙江下游一带四处出没杀掠。巴海闻报敌情后立即组织反击。巴海与副都统尼哈里、海塔率领水军乘船至黑龙江与松花江汇合处,派兵侦察到沙俄军队正在费雅喀部落西界沿江一带骚扰。巴海遂令船队驶至位于伯力以下200余里的古法坛村附近,选择有利地势,将舰船埋伏江两岸隐蔽处,待俄军船队进入包围圈后,突然发起进攻。在清军四面合击之下,俄军惊慌失措,纷纷弃船登岸,四处逃窜。清军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歼灭俄军60余名,俘虏47人,缴获舰船、火炮、盔甲、器械及大量军用物资。巴海率领清军沿江而下,扫除俄军侵略踞点。
康熙初年,沙俄政府不甘心入侵黑龙江地区已遭到的失败,以雅库次克和尼布楚为基地,卷土重来。康熙四年(1665)6月,以切尔尼戈夫斯基为首的80余名俄军窜入索伦部鄂温克人居住区,抢夺貂皮,奸淫妇女。巴海得到报警后,迅速率领轻骑驰往围歼。清军轻骑乘俄军正在睡梦之中,突然发起攻击,大部俄军被消灭,只有4人逃跑。面对沙俄军队再度侵扰的形势,清政府决定坚决反击。巴海奉命动员并组织宁古塔流人充役,选200名习水性者入吉林水师营,演习水战;选身体强壮者入火器营,掌使火器,加强操演。巴海又选流人中320名青壮年充当庄头和庄丁,于宁古塔附近建立32个官庄,屯粮积草,以备军需。
康熙十年(1671),康熙皇帝亲自巡视东北至吉林城,指示巴海做好抗击沙俄入侵的各种准备。康熙十二年(1673),“三藩之乱”起,清廷征调吉林清兵近千名入关进剿,抗俄前线的军事力量大大削弱。为了解决兵源,以备急应,巴海首先招抚了松花江下游诺罗河;乌苏里江和穆棱河等地墨尔哲氏屯长扎努喀、布克托统率的各部族,动员内迁4 700余人,安置于宁古塔和吉林等地,编为八旗四十佐领,充当吉林防兵。之后,巴海又令协领萨布素招抚“新满洲”500余户,皆编入八旗佐领,扩大了兵源,加强了边防实力。清廷以招抚“新满洲”有功,晋升巴海世职一等,兼云骑尉。
宁古塔将军巴海
康熙十五年(1676),清廷命巴海将宁古塔将军衙署迁至战略要地吉林城,依江而居,并决定迁直隶各省流人千余户于吉林城,由巴海督修战船,日习水战,以备抗俄。康熙二十年(1681)清廷正式开设了由京城经盛京至吉林城2 240里的大驿道,进一步沟通前往抗俄前线的交通要道。康熙二十一年(1682)5月,康熙皇帝再次亲自巡视东北至吉林城,接见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萨布素、瓦礼枯等,检阅吉林水师,了解东北边防情况,为抗击沙俄入侵进行了具体的部署与策划。是年9月,康熙皇帝派遣副都统郎谈、公彭春等前往雅克萨侦察敌情,以作为制定抗击沙俄战略决策的依据。巴海令副都统萨布素、达斡尔总管倍勒尔协助,沿嫩江北上,经墨尔根,越兴安岭,近雅克萨,顺黑龙江而下至瑷珲,掌握了大量的情报。
康熙二十二年(1683)1月,郎谈、公彭春返京向康熙报告侦察情况。康熙皇帝决定以武力进剿。康熙皇帝在钦定作战方针时指出,以往清军以宁古塔为基地,侦知俄军侵扰时,派兵奔袭,速征速剿,达不到巩固边防,永远遏止俄国军事入侵的目的。康熙皇帝决心改变以往的策略,提出“备足军食,永戍黑龙江”的战略思想。调宁古塔、吉林兵1 500名,配置舰船,发红衣炮、鸟枪,于黑龙江、呼玛尔之间建立木城,隔断雅克萨俄军与黑龙江下游俄军的联系。从科尔沁十旗及锡伯、吉林官庄等集可供三年之用军粮12 000石。军队进驻之后,即行军垦,与俄军长期对垒,待时机成熟时,一举歼灭之。是年4月,清廷派盛京刑部侍郎噶尔图,命巴海指派副都统瓦礼枯分别勘测辽河和伊通河水势;验明辽河可行三丈之船,伊通河可行三丈五尺之船,决定沟通辽河、伊通河、松花江至黑龙江的水陆联运。与此同时,清廷督请巴海派兵于巨流河及吉林城等地砍伐木材,于吉林船厂日夜兼程赶造大型运输船50艘,待翌年开春冰解后,将盛京和吉林粮米及作战物资运往抗俄前线。是年5月,巴海不能吸取以往对俄军入侵采取“速征速剿”的教训,仍然固执已见,坚持采用派兵奔袭的老办法,没有作长期屯驻黑龙江的准备。康熙皇帝遂免去他统帅军职,令其留守吉林;命萨布素、瓦礼枯皆以副都统衔率兵前往黑龙江、呼玛尔之间的额苏里建木城驻扎。康熙二十二年(1683) 7月,宁古塔将军巴海虚报粮食欠收数量,被革去宁古塔将军职务。清廷以其在宁古塔将军职任时抗击沙俄军队入侵及招抚“新满洲”卓有贡献,准其袭三等轻车都尉世职。康熙二十三年(1684)授巴海为满洲镶蓝旗蒙古都统,列议政大臣。
康熙三十五年(1696)巴海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