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强化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的协同联动”被频频提及,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推动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实际治理效能,也成了人大代表们共同实践的课题。接下来的故事,一个发生在“宇宙中心”盈丰街道,另一个发生在萧山的“东伯利亚”益农镇,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城市社区和农村村庄,两位人大代表如何融入基层治理体系。
如果说主干道是城市的“面子”,那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里子”,它犹如城市的“毛细血管”,关系着市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在盈丰街道丰北社区,就有一条需要“治病”的背街小巷。
“富业巷两边餐饮业态丰富,一到用餐高峰,机动车和电瓶车就把这里堵得水泄不通,连行人走路都困难。”一次选民接待活动中,区人大代表、丰北社区书记顾志山了解到了群众的这桩“烦心事”。
民以食为天,在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富业巷的问题?在多次走访选民充分了解需求后,顾志山邀请相关部门与群众共同参加丰北圆桌议事会,制定整治方案,一方面社区派专人维持秩序,另一方面利用路边空地打造停车场,并增设非机动车停车位,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停车场由谁出资?”“收益如何分配?”顾志山多次牵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股民代表大会等商讨相关事宜,却遭到了不少村民的反对,因为由经联社资金会影响年底分红。顾志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讲清停车场能给富业巷带来的改变,从长远看,也能收回投资本金,村集体还能多出一笔收入。最终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方案顺利通过村集体同意,现在相关工程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如今,富业巷里行人、汽车、外卖小哥各行其道,这条城市的“毛细血管”又恢复了往日的通畅。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有着独特优势。富业巷的改变,离不开人大代表将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末梢”,“我们扎根社区一线,对身边群众的大小事也更了解,也能更好反映群众心声,更加高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顾志山说。
身处“宇宙中心”,人大代表倾力满足“民之所盼”,让富业巷迎来崭新面貌。那么,在萧山的“东伯利亚”益农镇群围村,人大代表又该如何把准履职方向,让“穷”围突围?
十几年前,群围村村集体负债累累、矛盾错综复杂、群众上访不断,又因为方言“群”同音“穷”,被戏称为“穷围村”。如今,在市、区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郑剑锋的带领下,群围村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0余万元,并做到了连续10年无信访。
群围蝶变,离不开一场场开在选民家的“煮茶圆桌会”。作为主持人,郑剑锋在会上收集、记录着选民的意见建议,“晚上,村民们结束了一天的辛勤劳动,大家围坐在圆桌边,来一杯饭后的热茶,几番寒暄后,一起说说心里话,用沟通解决实际问题。”
村民们都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村集体收入,让村里又美又富。为此,郑剑锋带领打造了全区唯一的整村光伏项目,借光生金,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120万元左右的收入。今年,群围村还计划带动附近村庄,共同加入“渔光互补”项目。在确保光伏发电的同时,实现水耕农业的功能,探索一条绿色发展新路径。
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才能找到各方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每次圆桌会结束之际,郑剑锋都会告诉选民:“有问题了,随时可通过电话、数智平台‘村民有话说’去提,我们保证24小时内答复。”
从贫困村到“富”与“美”的同频共振,郑剑锋一直坚持,在农村开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要得到村民的理解,让“村民有话说”,“‘煮茶圆桌会’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人大代表能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声’入人心,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找到了归属感。”
记者 | 周珂 来源 | 区人大办、人大盈丰街道工委、益农镇人大 审核 | 杨勖达
扫描右侧二维码
关注“萧山人大”
关注我区人大工作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