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闽北古书院⑭ | 建瓯屏山书院:不远复 毋不敬

民生   2024-11-04 16:00   福建  
建瓯屏山书院

不远复 毋不敬

- 走进闽北古书院系列 -

  屏山书院,顾名思义是以朱熹老师刘子翚(号屏山)的别号“屏山”命名的书院。刘子翚(1101-1149),字彦冲,别号屏山,建宁府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里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据不完全统计,自宋至清,以刘子翚别号“屏山”命名的书院多达十余座,遍布武夷山、建瓯、建阳等国内地区以及韩国等海外各地。



  南宋建炎四年(1130),辞官回乡的刘子翚,以自号屏山为家乡五夫里的刘氏家塾冠名“屏山书院”,这是史上最早的屏山书院。刘子翚的先祖是汉皇宗室,其祖刘民先为东南儒宗,其父刘韐、长兄刘子羽皆抗金名将,五夫刘氏家族文韬武略,出则忠臣良将,归则好施乐教,是远近闻名的东南望族。据五夫镇兴贤村刘氏后人家藏《刘氏东族宗谱》记载,屏山书院“延名士,教乡邻之俊秀子弟,从学授业数百余人,悉皆名流。”足见这所私学的地位非同一般。


  绍兴十三年(1143),14岁的朱子随母来到五夫投奔刘家,随后入读屏山书院,拜理学家刘子翚、胡宪、刘勉之三人为师,与刘珙、刘懋、欧阳光祖、方士繇等人为师门同窗,尊师循道,格物致知。绍兴十八年(1148),屏山书院学子朱熹以优异成绩考取进士,从此走向其集理学之大成的大儒人生。他的同学中也人才济济,如刘珙、刘懋、欧阳光祖皆进士及第,刘珙后来还做上了同知枢密院事,位极人臣,刘懋官至朝请大夫,方士繇则成了理学家和书法家。而他们的老师刘屏山,更因教书育人的功绩,被誉为“一代师儒,万世师表”,朝廷追赠其为太师,谥号文靖,赢得了一名师者的崇高荣誉。这座闽北山区里的民办书院,因拥有了无数官办学校都无法与之比拼的教育实力,从此声名远播家喻户晓,从此因果缘生推仿各地。


  屏山书院在建瓯,正是五夫与建瓯的因果缘生。


  五夫里人刘珙(刘子羽之子、刘屏山从子)当上枢密院事后,朝廷为他在建宁府城(今建瓯城)登俊坊(今建瓯三中区域)营建了一座私人府邸。刘珙去世后,恰逢建宁府开设乡试的贡院失火焚毁,刘家遂将府邸献给官府改成贡院,以资助家乡科举事业。南宋灭亡后,元朝廷一度废除科举,贡院也因没了乡试而被弃作他用。随着入主中原的马背民族越来越需要汉文化的充实,元中后期朝廷开始重置科举,社会兴起崇儒之风。至正六年(1346),为表彰刘子翚教书育人功绩和刘珙后人对科举事业的贡献,经福建宣慰使司正使赵镛、副使幹玉伦,建宁路(今建瓯城)总管麻合马、同知刘伯颜等人合议,以刘珙故宅的贡院旧址兴建屏山书院,用以传教久违了的理学文化。院内建刘屏山祠,主祀文靖公刘子翚,以门人朱熹和从子刘珙配享。


建瓯三中


  元朝中后期在建宁路城(今建瓯城)兴建的屏山书院,对于开创了朱子理学的闽北来说,无异于久旱的甘雨;而对于被漠视了数十年之久的汉儒文化而言,则标志着由蒙古人统治下的国家已在治国思想上全面接纳了儒家学说。面对这种变化,元代著名理学家虞集按捺不住由衷的喜悦,这位在去世后拥有与刘子翚同样谥号文靖的大儒,拖着年迈的身躯,从江西抚州来到建瓯,亲笔为新建的屏山书院撰写了碑记。复旧如新,屏山书院虽然不是在建瓯首创,但经历了蒙元对汉文化休克式的停滞后,彼时新建的屏山书院,因有府城的文化底蕴加持,成了一代师儒刘子翚思想的传播胜地。


  元末,建瓯城里的公署、学校遭兵燹尽毁。明洪武十一年(1378),为尽快恢复在战争中毁坏的建安县学,官府将屏山书院改造为建安县学。建安县学是建宁府(治建瓯城)一府两县(建安县、瓯宁县)三所官学之一,由于官学里的祠庙主祀人物必为孔子,于是,刘子翚遗像被旁置于县学仪门右侧,而被取代了的屏山书院随后也渐渐为世人所忘却。


  然而,理学事功的应运而生在这座地灵人杰的城市总是彼伏此起,绵延不绝。数十年之后,建宁府来了一位卓越的文化知府刘钺,这是一位到任第三天就开始谋划重建朱子家庙(宋大贤朱文公祠)的官员,在他的推动下,建宁府城更加显现了理学名城的气象。明天顺八年(1464)的一天,刘钺来到建安县学视察,无意间发现被旁置的刘子翚遗像,他诧异为何五夫人刘子翚的遗像会被搁置于此,经县学教谕朱义解释后他方才明白事情原委。刘钺认为此事不可忽视,他先是提出应供奉刘子翚像于建安县学宫,后来,他手下一名胡姓推官出了个点子,说水南有座废弃的洪山寺,可以拆解其结构来重建刘屏山祠。待刘钺亲自到洪山寺察看,只见此地环山带水,幽邃可嘉,前堂后轩,完好无损。再细看前堂有四楹,其宽度广度刚好适宜建祠;后轩有两所,其高度亮度恰适合为书院。刘钺但觉冥冥之中似有天意,此地乃为重建屏山书院所预设的呀!何必拆解至他处重建呢?只要稍加修葺,祠与书院岂非就地可一举恢复?


  答案是肯定的。这位极有作为的知府大喜过望,随即下令动工修葺。工匠们因地制宜,以旧翻新,没有大改大建,只是开辟了寺前一块空地作重门和两廊,在两廊建廊屋作师生的斋舍,并重新划定界限,砌成围墙两千多尺。祠的门楣仍题旧名“屏山先生祠”,主祀刘子翚,仍以门人朱熹和从子刘珙配享;用作书院的两轩,一名“不远复”,一名“毋不敬”,皆为刘子翚理学思想之精义。外门题楣“屏山书院”,所有规制和匾名都循用旧制。丢了近九十年的屏山书院和屏山祠,在刘钺的帮助下,终于在建瓯水南的山环水绕处,找到了。


  异址重置的屏山书院,位于城南的紫芝上坊,处在覆船山与铁狮山之谷,门前出西南百步,有一条清澈的溪流注入大溪。细听清泉汩汩,放眼翠木葱葱。小溪上建一亭桥,为往来书院必经之路,刘钺取亭名为“道源”。刘知府的寓意不难参悟,刘子翚习道濂洛,传理朱熹,他既是周敦颐、二程的私淑高弟,又是大儒朱熹的老师,其传道解惑启贤肇哲自是“道源”之所在。书院开门纳徒后,四方缙绅士子凡过此地者皆慕名敬仰参拜,一度成为建瓯城盛景。


  时有四季更替,物有生灭轮回,刘钺所造的屏山书院不可避免地也有盛衰兴废。嘉靖时,已近百年的书院早已没有了弦颂之声,只留屏山祠祀在空谷独存。一日,福建督学潘璜送来胡宪与刘勉之的肖像置于祠内,彼时,世人只知有祠而忘了有书院,又因刘子翚、胡宪、刘勉之三人都是朱熹的老师,于是改祠名为“三友堂”,也称“宋三先生祠”。至此,屏山书院及院中的屏山祠已故萧萧,物是人非。又过了几十年,有人查阅到天顺年间的刘钺碑记,方知“三友堂”“宋三先生祠”实为误会的插曲,于是又复祠名“屏山先生祠”,而书院则再无所复。


位于建瓯的屏山书院遗址(今北津村对岸梅岩山中)


  万历十五年(1587),在福建提学徐应登倡议下,屏山先生祠获得了官府公祭的礼遇。明末,这座历经三百多年沧桑的旧祠终于彻底倾圮。为了延续香火,又易址迁建于城内中和坊桐树坡(今铁井栏凤冈别墅区域)。清初,遇耿精忠之变,桐树坡新祠又毁。不久,在刘氏裔孙刘学成推动下,与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的刘氏“五忠堂”合二为一,辟地新建“宋大贤刘氏五忠公暨屏山先生祠”于中和坊紫芝街。该祠经民国初期重修后保存至今,祠的门联“功勋光北宋,道学启南闽”上联说的是刘氏五忠对宋朝的丰功伟绩,下联说的是师儒刘屏山开启了福建的理学文明,联语概括准确,说的都是大实话。2023年又经建瓯市委市政府再修,现以翻新如旧的清代风貌,呈现在建瓯理学街区紫芝街中。


  值得关注的是,屏山书院在建瓯还有另外一座。据民国《建瓯县志·名胜》之《梅岩》记载,在古代北津渡口的梅岩山上,有一座“宋刘屏山先生书院”。县志说:“梅岩,有八景三十六亭。亭有记,景有题,明末兵燹无存。清康熙间重建,僧人居焉。景名亭匾存刘氏家乘。”县志的意思是梅岩山上的八景三十六亭的亭记和景题在兵燹之后被刘氏族人收存,具体详细的记载没办法记录在县志里。但县志还是附录了部分内容:“……片石临轩、悬岩飞阁、屏山书幌、瀑布垂晴、石洞藏云、湍流洗月、烟横古渡、暮眺归帆,八景。溪山一览、武夷小景、山水不负人、天光云影、一息亭、得个中趣、常静、独醒、静观亭、参天地心、悟我本来、探春秋消息……三十六匾字。”从附录所记的八景三十六匾字看,有屏山书幌,武夷小景,天光云影等与刘屏山关联的内容,且常静、独醒、参天地心、悟我本来、探春秋消息等亭匾内容也十分贴近刘屏山的理学思想,且该地还存有古代留下的厝坪以及大量的古砖、基石。从以上记载和现存古迹看,刘屏山在此创立书院是无疑的。《建瓯县志》未把“宋刘屏山先生书院”收入到《建瓯县志·学校》而是收入《名胜》,恐怕和此地作为书院的存留时间较短,而作为梅岩八景三十六亭的景观存留时间较长有关。关于书院建于何时,则基本可以断为是南宋绍兴初年。宋建炎到绍兴之初,刘子翚的二哥刘子翼任建州知州,好友胡宪也在建州担任州学教授,刘屏山本是领祠禄归家的祠官,这个时期他常到州城行走既是公务也可私情,梅岩山下的北津渡口是崇安到州城的必经官道,一代师儒刘屏山家境殷实,他在风光旖旎的梅岩山上建几处房舍,用以传道讲学和往来留宿十分顺理成章。


  至于县志记载为何有“宋刘屏山先生书院”这样的繁琐称呼?恐怕是后世重建时后人作的记载之名,而八景中的“屏山书幌”则更像是创立时的初名。事实表明,屏山先生亲自在屏山书幌讲学的时间一定是有限的,因为,晚年的刘屏山是个病翁,他基本守在五夫,且他去世得早,从创建开始到他去世也就十余年时间,没有了屏山的“屏山书幌”此后走向没落符合情理,而这也正是该处书院没有更多详细记载,且没有被县志收入《学校》的原因。


  古迹荒基好叹嗟,满川吟景只烟霞。无论是城中的登俊坊还是城南的紫芝上坊,抑或是梅岩山上的屏山书幌,如今连古坊或书幌的位置在哪都难以准确,遑论屏山书院的荒基能见着了,而辗转留下的总是屏山先生祠。书院与祠祀同在,学庙为学校所设,本是古代学校的规制,为何屏山书院早废而屏山祠久存?且这样的现象在古代学校的遗存中并不少见,这是个十分有趣的问题。借用中山先生的话:“事功者一时之荣,志节者万世之业。”如果把开办书院视为事功行为,除了主观意愿还须有持续的外力支撑方能永久,否则很难持续;而建祠奉祀,表达的是一种信仰和敬畏,是鲜明的志节行为,出于自觉的、敬畏的甚至是从众的“敬神”心理,只要有祠在,祭祀就不会也不敢中断。


位于建瓯铁井栏—紫芝街的刘氏五忠祠


  人为事之本,敬人神崇志节是王道,或许这就是祠祀长存的原因;然而,事为人之谋,王道者亦以事功治世,愿不久的将来,可以重见那座已在建瓯失踪多年的屏山书院。





“走进闽北古书院”系列


  1. 走进闽北古书院① | 武夷精舍:在天地间求索

  2. 书院深深

  3. 最是“弦歌”能致远——南平市活化传承发展书院文化侧记

  4. 走进闽北古书院② | 考亭书院:精修养德 继往开来

  5. 走进闽北古书院③ | 湛卢书院:寄情山水 潜心静学

  6. 走进闽北古书院④ |  兴贤书院:“兴贤”如今不等闲

  7. 走进闽北古书院⑤ | 屏山书院:德育英才 学以报国

  8. 走进闽北古书院⑥ | 延平书院:理学之光烛夜空

  9. 走进闽北古书院⑦|云根书院:志存高远 孝行天下

  10. 走进闽北古书院⑧|西山书院:坐观吴粤两山秀

  11. 走进闽北古书院⑨|星溪书院:仰止之心 使之向学

  12. 走进闽北古书院⑩ | 走进邵武,感受诗书之韵:重教兴学 百花齐放

  13. 走进闽北古书院⑪|悠悠书院朱子情

  14. 走进闽北古书院⑫|道南书院:道南精神永流传

  15. 走进闽北古书院⑬ | 建安书院:兴理学 育人才


未完待续……


来源:闽北日报(吴章中 文/供图)

编辑:余雅丽
责编:张旭东
编审:罗勇安

版权声明:欢迎分享!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闽北日报
关注闽北日报,知晓闽北资讯,让我们共同把家乡的美丽传播得更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