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环评非儿戏,弄虚作假将成危废经营企业的“隐形炸弹”
环评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和评估特定项目或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包括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判断其潜在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风险控制措施,推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平衡发展。
然而经济利益驱动、主体责任意识淡薄、技术手段局限、行业乱象等原因,环评造假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
环评文件抄袭
包括建设内容、工艺、环境现状调查、预测评价结果等明显不属于本项目或规划的。
关键内容遗漏
包括隐瞒项目实际开工情况、遗漏生态保护红线、敏感点现状调查与评价等。
数据结论错误
包括编造、篡改环境现状监测、调查数据或者危险废物鉴别结果的;编造相关环境要素或环境风险等现状调查、预测、评价内容或结果等。
其他造假情形
包括编造、篡改公众参与调查结果的;篡改、隐瞒工程建设内容、规模等,降低环评文件类型或者评价工作等级;环评单位、环评文件编制主持人、主要编制人员在环评文件中假冒、伪造他人签字签章的;其他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结论有重大虚假的等。
抄袭
抄袭其他项目验收监测(调查)报告,项目所处地理区域内环境敏感目标、地理位置图内容错误。
重大变动未论述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变动,建设单位未在验收监测(调查)报告中进行论述,确定是否为重大变动的。
无证或不按证排污
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建设项目,无证排污或者不按证排污。
内容不符
验收内容与实际建设内容严重不符
伪造数据
未实际进行监测,伪造监测数据。
伪造生产负荷及其他基础资料数据。
未执行新标准
在验收前,建设项目所属行业发布新的不低于环评报告及批复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验收时未执行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使用错误标准
使用错误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核算排放总量。
缺项和遗漏
监测(调查)报告内容存在重大缺项、遗漏。
结论不清晰
验收结论不明确、不合理
法律追责
环评报告弄虚作假不仅涉及法律责任,还包括经济处罚、个人职业限制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其中:
01
法律责任
(1)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承担环境影响评价等职责的中介组织的人员故意提供虚假证明文件,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如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即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新司法解释(法释[2023〕7号)进一步细化了入刑情形,明确环评、监测两年造假三次即入刑,且对违法所得、多次违法等情形也作了明确规定。
(2)行政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二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存在基础资料明显不实,内容存在重大缺陷、遗漏或者虚假等严重质量问题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进行罚款。具体罚款金额为:对建设单位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于接受委托编制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的技术单位,若存在上述违法行为,将面临所收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被禁止从事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编制工作;有违法所得的,将被没收违法所得。
02
经济处罚
建设项目单位和环评编制单位因弄虚作假行为将面临高额的经济处罚,这包括直接的经济罚款以及因项目被停工、整改等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
03
职业限制
环评编制单位及其编制主持人和主要编制人员若存在违法行为,将面临五年内禁止从事环评报告书、报告表编制工作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终身禁止从事相关工作。
「废家家」观点
当下,环境保护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环评报告造假破坏了环境保护的法治基础,导致不合格项目通过审批,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仅直接威胁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造成长期且难以逆转的损害,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环评报告造假是企业不可触碰的“高压线”,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提升监管力度、强化社会监督、提高行业自律、推动技术创新和加大惩处力度等综合施策,才能有效遏制环评造假行为的发生,保障环境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END
免责声明
本号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本号后台联系。
城市合伙人
招募令
在党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导下,为响应国家“无废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废家家」联合500多家危险废物治理行业企业,共同倡议发起“无危废城市”建设活动。
「废家家」平台拟在每个城市招募城市合伙人,如果您是危险废物处置企业、收集企业,或长年在环境保护行业奋斗的机构或个人,欢迎您的加入,一起共建“无危废城市”,共享危险废物治理行业价值收益!
(有意向者欢迎扫下文二维码关注官方客服,或拨打咨询热线了解详情:400-113-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