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的病毒病,有着让人“闻风丧胆”的力量,一旦发病极易排塘,并且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发病后只能通过减料﹑增氧﹑内服保健,尝试挽回一点损失。如鳜鱼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的比例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引发一场灾难。病毒高发期,切勿触碰这些“导火索”!
现阶段温度适宜,为追规格、早上市,很多养殖者一味追求高投喂,造成鱼虾的消化负担,肠炎﹑肝胆病等病害高发,导致体质较弱,更容易诱发病毒病。
防控措施:投料旺季,加料应循序渐进,一次加料量不超过10%,避免突然大量加料,恶劣天气时要及时减料,甚至停料。
很多情况下,病毒病的暴发与外用杀虫药物或刺激性消毒剂有关,大剂量、频繁使用杀虫剂和消毒剂,是诱发病毒病的原因之一。
此现象在很多品种都得以验证,如鳜鱼携带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情况非常多,水质稳定、没有其他剧烈应激因素时,鳜鱼不发病。一旦水质环境恶化、过量投喂、药物刺激、缺氧等强烈应激时,就会诱发鳜鱼发生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有的养殖户不重视,养殖中有定期、连续杀虫的习惯,杀虫后水质变浑浊、药物刺激、水质恶化,诱发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发生。
防控措施:病毒病高发期,鱼虾若出现发病死亡,务必进行病原检测,切勿盲目使用消杀药物。确诊为病毒病后,多以控料、增氧、调水、改底、保健为主,控制死亡量。
“气泡病”和“缺氧”,属于诱发病毒病的两个极端。
缺氧,特别是底层缺氧,很容易导致有害物质毒力增加,影响鱼虾体质,且影响摄食消化,因缺氧诱发病毒病的案例不在少数。
气泡病,常见于水肥、水浅的池塘,在连续晴天或雨后突然转晴时,植物光合作用强导致溶氧过饱和,因此诱发。气泡病发生后,由于微小气栓对机体血管、组织的刺激,产生强烈应激。当气泡病过去三四天后,这时是病毒的发病高峰期,因受到强烈应激后抗病力下降,病毒就容易发病。
防控措施:对于缺氧,养殖中除增氧机、肥水增氧外,勤改底减少池底有机质耗氧,补菌补碳稳定水质环境,减少水变、倒藻等,对于防控病毒病意义重大。
对于气泡病,除加深水位外,经常开启增氧机,平衡水体溶氧,曝气避免溶氧过饱和,增氧促进氮循环,能有效防控气泡病,从而减少诱发病毒的风险。
台风、暴雨是诱发病毒病的重要原因,例如近期发布的,近十年来影响广东、海南最强台风—“摩羯”!潜在影响巨大、破坏性极强的超强台风。极端天气下,鱼虾对水质变化敏感,台风、暴雨往往引起水体上下对流,甚至严重“返底”,藻类也容易大量死亡,使水体突然变浑浊,水质发生剧烈变化,台风暴雨之后,很容易诱发病毒病。
防控措施:台风、暴雨前后改底、稳水,防应激、防水变是台风前后的重要工作。另外,储备必要的消毒剂、粒粒氧、抗菌药物、水质调节剂等应急物资,准备应急电源、抽水泵等应急设备,确保鱼虾能安全度过暴雨期。
病毒病,大多为条件致病,致病条件为病原存在、体质变弱、环境胁迫等。还应注意网具等工具的交叉传染、死鱼的传播等。病害高发时期,切勿盲目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