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
来源:稻盛利他(gh_0e1659a42d58),书享界(readsharecn)
作者: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曾说:人无论如何警戒自己,努力让自己不迷失自我,但环境是不允许的。周围之人会对你恭维奉承。越来越成功后,要做到自律,就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战胜自己并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自知之明、勇气和毅力。但正是这些挑战和困难,塑造了我们的性格和人生。正如稻盛和夫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通过战胜自己,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灵魂境界,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1
不断战胜自己
明日要胜过今日的自己
迄今为止,不少优秀聪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门下,但偏偏就是这些人,据说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辞职。结果留下来的,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平凡、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
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乃至领导。我看过好多这样的例子。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从平凡变为非凡的呢?是不厌其烦、默默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力量,是拼命过好“今天”的力量,是将“今天”不断持续的力量。换言之,将平凡变为非凡的就是这个“持续”。
不选择捷径,一步步、一天天拼命、认真、踏实地工作,积以时日,梦想变为现实,事业获得成功,这就是非凡的凡人。
但是,说“持续”重要,并不是说“反复做相同的事情”。“持续”与“重复”是两回事。不是漫不经心地去重复与昨天一样的事情。
而是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哪怕是微不足道,必须不断地改良、改善。这样的钻研创新是加速成功的催化剂。
可能因为我是技术出身,养成了一种习性,总是不断地自问自答:“这样做真的好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用这种眼光去审视,哪怕干一件杂差也有无限的改进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扫地,过去一直用扫帚,这次用拖把试试怎样,或者向上司提议花点钱买吸尘器用用如何。从各种角度考虑如何打扫得更快、更干净。还可以改进打扫的步骤和方法。这样的努力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无论做什么事,动脑筋改进的人与漫不经心的人相比,时间一长两者之间就会产生惊人的差距。以打扫卫生为例,每天琢磨改进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开起保洁公司,当上老板,承接大楼清洁工作。而不肯动脑筋,只求完成任务的人,只能永远当清扫工,天天扫地。
在昨天努力的基础上再下工夫改进,今天比昨天稍稍前进一步。想把事情越做越好,这种态度持之以恒,就能产生巨大的进步。不走老路,这就是走近成功的秘诀。
2
凡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说,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
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这样的作业十分必要。
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
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同情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无耻的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
回顾今天一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心活跃,这样的作业就是“反省”。
在人的心里,“自我”与“真我”同在,“自我”是邪恶、贪欲、利己。而高尚的利他心、美丽的慈悲心、温柔的同情心,就是“真我”。
这样来抑制自我,通过这样的反省,我们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磨炼自己的心志。
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通过每天的反省,来磨炼自己的灵魂和心志是非常重要的。
3
凡事做好而不是做完
凡事追求完美,而不是最佳
在90%顺利进展的情况下,有人就会自满:“这已经不错了吧!”从而停止努力。
这样的人,最终做不出“可以划破手的”完美无缺的产品。
“写错了,用橡皮擦掉就行!”如果心存这种马虎的念头,就不可能取得让自己、让旁人真正满意的成果。
销售也好、生产也好,如果放松了最后1%的努力,就有可能失去订单,或造出不良品。
想要让自己的努力结出更大的成果,就必须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完美。
我从年轻时开始,就将“贯彻完美主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贯彻完美主义”这一条,既是我自身的性格使然,也是我从事研究开发这一创造性工作所得出的经验。
以陶瓷为例,比如说,有时候要混合好几种原料,只要放错了一种原料,或者搞错了分量,或者是混合方法不对,都无法做出自己理想中的陶瓷产品。
假设某个步骤由于稍有疏忽而失败,那么所使用的所有材料、加工费、电费和一切其他投入都付诸东流。
这不仅会给公司带来损失,还可能导致交货延迟,给客户带来麻烦。
京瓷规模还小的时候,几乎全都是直接从客户那里接订单进行生产。
销售人员去拜访客户,与客户商讨,客户会说:“我要做这样的陶瓷零部件,什么时候必须交货。”
于是我们的销售人员会回答:“一定按期交货。”接下订单。客户就会按照零部件的交期,制定用到这个零部件的产品生产计划。所以我们必须在规定的日期前交货。
但往往就是这种时候,眼看就要到交货期了,结果由于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失败。
如果说从原料混合到成品完成需要15天的话,如果在最终出货前的节骨眼上失败,就要重新再花15天。
于是不得不对客户说:“请再给我们15天的时间。”这样的话,客户就会劈头盖脸地怒骂我们的销售人员“就是因为把订单交给了你们这种不靠谱的破公司,才把我们的生产计划都打乱了”“再也不跟你们做生意了”等。
销售人员垂头丧气地回到公司。然后我们不得不再次拜访客户,真心诚意地解释,尽量得到客户的谅解,尽可能早点交货。
正因为体会过这样心酸的经历,所以我深切地感受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错误,也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所以京瓷迄今为止都贯彻完美主义的方针。
就是说,从制造到交货的全流程,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失误,也会导致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化为泡影。
所以必须时刻保持紧张感,彻底贯彻完美主义,追求完美。产品制造的世界就是这么严格。
人生也和工作一样,疏忽了最后的1%的努力,就可能前功尽弃。要让自己的努力开花结果,必须始终追求完美。
4
克服想要玩乐、安逸的心
如果要让自己更上一层楼,途中就会遭遇多重障碍,所谓障碍,就是自己那颗追求安逸的心。
只有战胜安逸心的“克己之心”,才能使人超越平庸,出类拔萃。
人有好逸恶劳的倾向,鞭策自己,克服困难向前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当战胜自己获得成功时,内心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
人最伟大的能力就是超越自我的能力。大家应该见过下面两种人:
一个学生学习用功,取得了80分的成绩;另一个学生脑筋转得快,懂点要领,不努力也获得了60分。
后者评论前者说:“那家伙拼命死读书,成绩好有什么了不起,我要是认真起来,考的分数比他还高。”
毕业之后踏上社会,看见前者获得成功,后者又会说:“那家伙学生时代并不怎么样,我可比他强多了。”后者喜欢贬低同学,炫耀自己。
事情果真如此吗?拼命死读书,意味着不看想看的电影,意味着战胜贪图安逸的自己。
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人也一样,他们一定是克服了自己的玩乐之心,全力投入了工作。这就是“克己之心”的体现。
我认为,在评价人能力的时候,应该把这个“克己之心”考虑进去。
换句话说,屈望服于自己的欲望,一味贪图安逸,不肯努力的人,他们的能力应归于低劣。
在漫长的人生大舞台上获取成功的能力,绝对不仅仅限于大脑细胞的大脑褶皱的数量。
5
摆脱拐棍心理,不依赖他人
没有人能够保证我们的未来。即使目前公司的业绩优秀,那也是过去努力的结果,谁也无法预见将来会怎样。
要使我们的公司在未来保持优秀,持续发展,只能靠我们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竭力,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
不能依赖别人出手相助,不可期待他人为自己排忧解难。首先要认清自己应尽的职责,靠自己的努力把事情办好。必须保持这样的心态。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期待别人的帮助,自己的道路必须靠自己开拓。
凡是中小企业家,我相信都明白这个道理。换言之,“独立自主”的精神必不可少。
京瓷人的处事习惯是“不依靠别人,走自己的路”。
企业经营没有范本可循,即便是同样的生意和目标,每家公司所走的路也各不相同。
有的走在田埂上,却由于脚下一滑而掉到水田里,于是干脆在田里走;有的选择铺好的水泥路,但却走在路边上。虽然目标相同,但选择的道路千差万别,因此途中遭遇的困难也有所不同。
正如释迦牟尼佛祖所开示的那样,归根结底,人生是一个人的旅途,只属于自己,而不属于他人。
不管一个人拥有多么好的孩子、父母或配偶,人生仍然是一个人的孤独旅程。人们独自出生,独自死去,无人陪同。
企业经营也与之类似,应该依靠自己。
可有的企业家却常常问别人:“怎样才能把企业办好呢?”如果抱有这种依赖别人的态度,不管是人生还是经营,都不可能顺利。
6
日复一日的读书,养护心灵
买一本书,并认认真真地将它从头读到尾,一个角落也不放过——有这种阅读体验的人或许已经极为稀少了。
我无论工作多忙,都见缝插针,在工作的间隙读书。不管夜里多晚,哪怕是在和客户喝完酒之后,回到家也一定会读书。
我的枕边堆着许多哲学或中国古代经典的书籍,每日睡前必定要读上几页。
许多人觉得没有时间读书。但是,只要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我们会意外地发现能挤出不少读书的时间。哪怕只读上短短几分钟,我们也能体会到心灵被打动的感觉。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获得有别于平日生活所得的经验和知识。
没有去过的国度,没有听过的语言,2000年以前的岁月……从历史书籍中我们能得到各种各样的前车之鉴。
另外,在平日的实践所带来的体验之外,读书还能提供知识补充,有帮助梳理个人经验的效果。
英国思想家詹姆斯·艾伦将人的心灵比喻为庭园。自己的庭园是杂草丛生,还是开满了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全部取决于对庭园的呵护与修整。
文化的词源是“耕耘心灵”,那么读书也可以说是养护人类心灵的方法。
每个人所能体验的事情有限,但是书籍是知识的宝库,它反映了古今东西不同人们的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通过书籍,我们能够体验别人的经历,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
通过读书,我们的确能够反省自身,和过去的伟人们共同创造出自己别样的人生。
自律不是一朝一夕,成功也从不是轻而易举能实现。
真正自律的人,不过分预期一天、一周可能带来的改变,也不低估一个月、一年所能取得的进步。
多点耐心,静待花开,把自律融进每一天的习惯里,把自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你终会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