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李梦娟
周五时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课,印象深刻,优点很多,简单记录两点。
一、教师: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啊
身边稍微上了点年纪的同事们,大都有职业病,最典型的就是嗓子嘶哑,满脸疲惫。
可是,我们台上的梦娟老师,她没有戴小“蜜蜂”上课,可是她清亮的声音,却响彻在整间教室。她穿梭在一群一年级的孩子们中间,或倾听,或点评,或赞扬,或鼓励,总是那样的充满激情,神采飞扬,脸上带笑,眼里有光。
我一直在感慨,这就是年轻老师该有的样子啊,这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样子啊。
二、教学: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准确适当
《四季》是一年级上册学完拼音后的第一个阅读单元的课文,是一首富有情趣的儿童诗。这首小诗主要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具有代表性事物的描述,展现四季的不同特点。全诗结构相似,使用叠词和拟人的手法,通过四组事物的对话交流,让小诗充满了童真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
所以本课的教学就围绕课后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展开。本节课上,老师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和细致的指导。例如“荷叶圆圆”怎样读出圆圆的样子呢,可以把“圆”字读得饱满一些,上扬的语气。带动作读“雪人大肚子一挺”一句,竖起大拇指指向自己:“我就是冬天”,利用重读和停顿,雪人的自豪与大大咧咧的可爱模样如在眼前。
整节以“读”贯穿始终,师范读,学生齐读,指名读,带动作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读出了情,也读出了趣,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夏天的热闹与蓬勃,秋天的喜悦和谦逊,冬天的可爱与开心,一节课下来,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达到了“背诵课文”的目标。
关于识字写字,本课中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重点学习了“折文”和“提土旁”两个偏旁,重点指导书写了“是”字。可能是第二课时的原因,目标放在朗读上,所以其他的识字方法并未体现。
三、教学:基于学情设计教学,重难点明确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除了识了写字,还有就是课后题二中“你喜欢哪个季节?仿照课文说一说。”李老师在学习完“夏天”这一小节之后,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说话:你看,荷花开得正艳,蜻蜓飞来了。我们可以怎样说呢?
学生回答:荷花粉粉,她对蜻蜓说,我就是夏天。
老师又给出夏天的事物,西瓜,冰淇淋的图片,于是又有了孩子们“西瓜甜甜”“雪糕冰冰”的可爱答案。在本小节的学习中孩子们已经初步感受了诗歌的语言特点,以及叠词的用法。
在学完全诗之后,李老师又出示任务:学做诗人写四季。我们可以做做小诗人,仿照课文的一个小节的写法,来说一说你喜欢的季节。
同步给出了四幅图片,春天的桃花,夏天的西瓜,秋天的玉米,冬天的梅花。
因为有了之前的铺垫,小朋友们都能“出口成诗”了,不信你看——
雪花凉凉,他对梅花说:我是冬天。
梅花朵朵,她对雪花说:我是冬天。
桃花香香,她对云朵说:我是春天。
……
学生通过不断的语言实践,内化语言,丰富语言,从而达到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
建议:
1.仿写可以不必完全拘泥于图片内容。利用图片搭建支架,确实能降低孩子们学习的难度,但同时也可能会限制孩子们的思维。所以可以让孩子们照着图片说,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想象说,不限于图片内容。
2.眼里要有学生,重视预设,也要重视生成。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季节,有个男孩子站起来说:春夏秋冬我都喜欢。很快被老师打断,要求只能说一个季节。那如果能放手让孩子把四个季节都仿照着课文说一说,这不就是一首学生自己创作的新的诗歌《四季》吗?
所以,老师心中有教学流程的同时,还要关注生成,巧妙将课堂生成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资源,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