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知名的《良友》杂志出版了100期纪念特刊《影坛》。
封面是当红的女明星徐来。
不知为何,徐来这张被拍得有点像胡蝶。
胡蝶属于圆润的大脸,福相。
徐来本来是小长脸,不知哪个摄影师,给拍成了大脸。
仔细看眉毛和嘴唇的化妆,时代感满满。
这期特刊中,刊登了一组舒绣文的照片,比较少见。
1935年舒绣文20岁。
她1933年开始拍电影,1935年,舒绣文加入明星公司刚一年,跟胡蝶、赵丹一起演了《夜来香》,片子我们看不到,据说演了一个可怜的卖花女。
不过,森森总觉得,在甜美的少女感背后,这20岁姑娘的眼神里似乎还有更多可以解读的东西。
怎么说呢?就是天真乖巧之外,隐隐有种倔强和坚韧。
在那个时代,演员地位低,被称作“戏子”。女演员更难,因为女性地位本就不高。
要想在演艺圈生存,光靠甜美纯真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我保护意识,生存技巧,对情商、智商都有要求。
看看归宿较好的胡蝶、陈云裳,再对比为情所伤的周璇跟阮玲玉就能明白,想要周全有多不容易。
那时候,从事演艺工作不像现在,很多家境殷实的富二代为名利加入竞争。那时的女孩子,进入娱乐界往往只是为了生存。
舒绣文的家境清贫,中学没毕业就辍学在北平当伴舞女郎。后来只身去上海谋生,在天一公司教国语,当配音演员,又去歌舞团跳舞,生活经历曲折丰富,其中甘苦可以想象。
那时的女明星都比较早熟,十几岁出来混生活,不机灵不坚强哪行?
此时的舒绣文,气质上还比较鲜嫩。跟11年以后《一江春水向东流》里的交际花王丽珍的风骚和八面玲珑有着天壤之别。
演员总在成长吧。生活阅历和表演经验都是营养。
再想想1949年以后,舒秀文在《女司机》里演的劳动人民,那气质就更是天差地远了。
说起来,艺人是最懂得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群人。大环境需要什么,就能演什么。这是傍生的本事,吃饭的本领。
舒绣文1969年去世,54岁。生命的最后阶段风雨如晦。
1935年,20岁的舒绣文,乖巧、甜美,带一丝洞悉世态的聪慧,这难得的青涩,带给我们片刻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