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光:美的现实主义

文摘   2024-08-09 21:55   上海  





“ 美的现实主义 ”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和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观后

刘旭光




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一个国家层面上的美术创作的成就汇报,也是一个风向标,更是一个大舞台。它汇集着中国当下最新的美术创作成果,是当代中国美术家展现自己创作观念与创作能力的大舞台,也体现着美术发展的主流与方向。

上海承办了本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油画作品展和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成为全国唯一同时举办两个展览的城市,并在中华艺术宫一次呈现930件参展作品。这次展览是一次艺术的盛宴,也是一个开放的竞技场,直观地呈现了当代中国美术创作的成就与所思考的问题。




 “油画在中国”和“油画的中国性”之间的矛盾,

得到了有效的回答




本次展览中的油画部分,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画得好!全国美展主导的美学观念是基于写实主义的真实论与反应论,因此,具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并应用这种能力进行形象塑造与场景掌控,创造出富于真实感与典型性的艺术形象,是全国美展对造型艺术家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的基本风格与主旋律。




本届油画入展作品把写实技巧与美感传统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富于美感、富于艺术性、富于形式美感的现实主义。




这个要求在油画上具体体现为以具象写实作为主导的风格要求,因此,一位画家如果不具备这种具象写实能力,入选全国美展的可能性就小。在全国美展的引领下,中国油画界自首届开始,就极其重视艺术家的造型能力,一代代的大师都在造型能力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一批中青年油画家继承了这个传统,在风格多样化的同时,在造型能力上也不逊于前辈大师,无论是造型的准确,还是大场景大画面的掌握,还是典型形象的塑造,还是个人风格的表达,以及多种艺术语言的应用,都体现出高超的技艺与艺术上的自信。全部参展的油画作品,都经得起造型能力上的严格评判,每一件作品都可以说——画得好!这是全部参展作品给人的最直观的感受。


本次展览另一个令人欣喜之处在于,“油画在中国”和“油画的中国性”之间的矛盾,得到了有效的回答。

这些油画作品不仅仅是油画这门西方艺术在中国成长的结果,更是自上世纪中期以来几代油画家致力于油画中国化,画出有中国气派的油画之努力的结果——绝大多数油画作品既有油画味儿,又具有中国风度。这些作品从内容上看,体现着中国人的生活及其具体场景、中国人的情感、中国人的历史风貌、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从技法上看,除了对油画本身的工艺过程的坚守之外,还体现着中国油画家试图把中国人的审美观与精神感觉相融合的尝试,在笔触、气韵、构图、人物形象、色彩感受上,都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人物精神风貌的刻画、在具体的社会生活的细节的呈现中都有具体的表现。


应当说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外来的艺术形式与中国的历史传统与美学精神之间的结合这个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中国文化的核心问题,从视觉经验上看似乎得到了实践解决,这是需要在理论上进行反思的现象,也是值得肯定的实践成就。




在生活细节当中去寻找那些最富于韵味、最富于温情的瞬间




本次展览仍然是现实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体现着艺术和生活之间的深刻关联。画家们在选题的时候,紧盯着生活的各式各样的细节,在这些细节当中去寻找那些最富于韵味、最富于温情的瞬间;画家们注重深入生活,深入到具体的社会活动场景中,用一种现场报道式的真实感,多方面多视角地表现生活中具体的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

无论是真实的生活细节,还是激动人心的历史瞬间,都通过写实的方式具体而微地呈现在画面中。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场景与典型性的人物形象,经过细致的细节刻画,呈现出动人的真实感。这种真实感再经过画家在画面上的组织与经营,与整个画面的美感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既具有美感,又具有真实感的风格。


这种风格可以称之为“美的现实主义”。真实感来自具象的细节,而美感来自画面的色调与色彩构成,来自构图上的匠心,来自整体调子的掌握与画面空间的多样化处理。“美的现实主义”本质上是写实主义意识到自己塑造“美”、传达“美”的使命,写实主义也意识到自己有提炼和概括现实的使命,因而把写实技巧与美感传统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富于美感、富于艺术性、富于形式美感的现实主义。这种“美的现实主义”构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象写实油画的根本特征,也是油画家们一以贯之的创作传统。


本次展览还有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画作,这些作品是对平凡的普通人的生活瞬间饱含着情感的注视,这种注视当中包含着敬意,饱含着关爱。敬意和爱构成了艺术家们在处理点点滴滴的生活片段时所持的最基本的情感,画家们努力进入到平凡人的生活和心灵的深处,去表达他们内心微妙的情感。这些情感既有生活中的无奈与惆怅,也有困难中的希望与勇敢。


在宏大的历史题材之外选择具体而现实的人及其生活,这是现实主义应有之义,因而画家们深入地观察一些日常化的生活空间与生活细节,捕捉日常生活中的诸种情绪,把视角从大人物,大事件,转向小日子、小人物,这是艺术之人民性的真切体现。在那些平凡而生动的写实主义作品中,包含真正感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主题美术注重宏大叙事的补充与平衡。




摆脱照片能拍到的场景所带来的束缚,是油画创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展览还包含着学术性或者说创新的冲动!

在如此大的空间里,在如此多的参展作品中,如何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这是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全国美展毕竟是一次国展而不是个展,参展作品必须是按公共艺术作品的要求创作出来的,艺术家必须平衡作品的个人风格与公共性之间的矛盾,这比起只需表达个性的完全个人化的创作来说,难度要大很多。因此所有参展作品必须要很巧妙地把自己的个性追求与公共艺术的更广泛的接受性结合在一起,在特殊的形象、特殊的技巧、特殊的质感、特殊的色彩表现、特殊的视角等等方面进行特异化的创作,进行创新。


每件作品中都包含着这种创新的压力,包含着艺术家创新的渴望,成功与否或许有待历史评价,但至少,这些作品在参展艺术之公共性的压力下有创新的艰苦尝试。这些尝试包括:

一些作品体现着不同媒介之间的交感与互化,虽然参展的作品是油画,但有一些油画有水墨感、动漫感、版画感、岩画感、漆画感,甚至有国画风与综合材料感;另一些作品向民间美术、向民族传统艺术形式靠拢,向民族形式靠拢;有一些作品积极吸收了传统国画的写意性,还有一些作品在古代工笔画中汲取营养;而有一些作品在形象塑造上,古今结合、虚实结合、中西结合……每一件作品背后都有艺术家创新的努力,这创新不见得被普遍接受,但至少应当被尊重和开放地审视。


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的新艺术,这是社会主义中国对艺术的最基本、实际上也是最高的要求。如何体现三者,如何结合三者,这是每一位参展艺术家都要思考的问题。应当说,本次展览的每一件作品都体现着这种思考,并且是个人化的思考,这构成了这些作品的学术性,也构成了这些作品在艺术学上的深度。

如果说这些画作有什么不足的话,主要集中在主题的撞车与重复,有一些题材可能画家以为是个好点子,但实际上历史上有人这样处理过,也有其他画家也想到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有如此广大丰富的题材可供选择,这种丰富性没有被更深入地开掘,这说明一些艺术家深入社会的能力有缺失,在处理一些公共主题时,还缺少那种真切的感人的视角,缺少那种令人拍案叫绝的题材表现。这也说明了艺术家被现实生活场景所束缚,被照片能拍到的场景所束缚,想象力不足。


艺术除了观察和记录现实、提取现实之外,还有一个使命就是发挥想象力,利用想象力去创造。但现在写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们对生活进行细致观察,当下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观察,大部分是通过照相机完成,因而有照相机捕捉到的这些瞬间再转化为画面,以及各式各样的历史照相图片的应用,使得这些画面总体来说缺乏想象力。这是目前油画创作的主要问题。


好在对于展览的参观者而言,这个问题有一个有效的弥补——在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和动画艺术里感受想像力自由游戏的魅力。




在现实性、个性化与浪漫情调中找到有韵味的平衡







本次美展的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艺术部分,是科技赋能艺术的结果,体现着当代艺术与审美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诸种可能。此类艺术,为欣赏者提供了另一种审美经验——如果说油画作品展是基于具象性和表现性之间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基于反映的认知、反思与审美相结合的盛宴,那么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则提供了基于新奇视听经验的想像与感受空间,提供了新感觉。


在新的技术手段的加持下,这些艺术的创作体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可谓方兴未艾!其中数码技术与装置的结合赋予了装置艺术更多的魅力与表现力,而影像与数媒的结合使得实验艺术创造出了令人惊异的奇观,并且在对奇观的赞叹中引发更多的思考;动画显然是其中最可喜的部分,数字化的动画在中国化、民族化方向上的成果令人赞叹。







总体来说,本次实验艺术的展出是启迪性的,也确实是实验性的,对思想的深度和反映性方面,是令人期待的。


本次展览中还有一个可喜之处,就是上海艺术家在整体上体现出新的精神气象,体现出了海派精神。艺术家们都能从自己比较擅长的表现题材和表现手法出发,去把握上海都市生活的空间细节和上海人的精神风貌,并能通过这些空间的细节化刻画,呈现这个时代的精神和特点。艺术家的创作中有宏大叙事,也有身边的微观情感表现,上海的城市魅力,上海的时尚感和上海的开放性,以及上海文化的历史感在这些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些作品在用我们上海人的眼光来看整个中国的发展。


上海的艺术家们在形式语言上也能体现出海派的气质,相对更加个性化和多元化,没有风格上与题材上的雷同,不刻意于宏大场景,往往能通过特殊的视角呈现细腻的视觉经验与情感,在现实性、个性化与浪漫情调中找到了有韵味的平衡。




作者



· 刘旭光 ·

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文转自:《文汇报》文艺评论

作者:刘旭光(上海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编辑:徐璐明

责任编辑:邵岭







· 主办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中国美术家协会



· 承办单位 ·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中华艺术宫 (上海美术馆)





· 展览地点 ·

中华艺术宫 (上海美术馆)

上海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 展览时间 ·

2024年7月18日-2024年8月25日



· 开放时间 ·

周二至周日10:00-18:00(17:00停止进馆)

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相关链接


【开展】


展期活动 | 听全国美展金奖获得者分享主题画创作的心得


中国美术家协会关于监督美术展览作品侵权行为的公告


全国美展两大作品展为何都青睐上海


直播预告 | 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作品导赏


展期活动 |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3场艺术家导赏开启预约


展期活动 |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艺术家导览限量预约


展期活动 |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艺术家导览限量预约


直播现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


直播现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开幕花絮


展览开幕|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


直播预告|带您探访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油画作品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


开幕在即|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


展览预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


展览预告|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作品展



【征稿和细则】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展区初评结果


入围通知 |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油画作品上海选拔活动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设计展区征稿细则


 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各展区作品征集细则》


 中国美术家协会关于第十四届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各展区初评作品投稿、收件的通知


征稿通知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油画作品上海选拔活动



【活动】


上海美协各艺委会组织作品看稿会,冲刺备战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全国美展油画展区,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展区调研工作会举办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展区工作会在重庆召开


植根生活 守正创新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上海美协举办备战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数字艺术看稿会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展区工作会在京召开


上海美协举办备战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中国画、版画看稿会


上海美协第十四届全国美展

实验艺术、数字艺术创作动员会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展区申办工作会在京举行

——油画展区,实验艺术、数字艺术与动画展区落户上海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展区申办工作启动


全国美展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山西、河南、陕西观摩指导

第十四届全国美展作品创作侧记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成立于1954年4月21日,会员集中了上海各画种有成就的老中青美术家。下设中国画、油画、美术理论与策展、实验与科学、艺术设计、版画、水彩(粉)画、雕塑、漫画动漫、连环画年画、少儿美术和漆画等12个艺术委员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