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赵建: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财富
2025-01-13 16:34
上海
赵建 系西京研究院院长、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
现代化和现代性是现当代人类文明史的核心命题。过去一百多年,无数传统国家经历了现代化的转型,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事实证明,
现代化的道路并不是只有一条
,在多种现代化模式的选择中,谁能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本国的具体情形相结合,特别是
激发本国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元素,
对成功转型至关重要。中国未来的现代化模式到底什么样子,采取什么样的道路,这是今天大家都迫切想知道的答案。
一、文化产业的复兴周期正悄悄来临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三个甲子年,可以说是一个宏大的国运周期,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国家转型的周期,根本上来说是一个大的文化周期——从传统文化转向现代文明。我们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勃兴,必须还要基于中国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
核心规律
里,这样你才能明白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的
魄力、责任以及与现代文化的统一和矛盾
。比如中国道家里的太极文化,如此神奇美妙和洁净精微,但是却无法完全的融入到现代商业文明里,这跟“全盘西化”的中国经济和商业周期是有关系的。今天,当我们告别以大投资、大建设为核心力量的大周期后,告别轰轰烈烈以物质主义为代表的拜金、拜物主义时代之后,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直观的说,如果说过去几十年,人们的主要精力都用在工业化、商业化层面,精神和文化层面却是衰落的、贫乏的。像太极文化等文化产品的这种消费有一个特征,它是时间密集型,需要拿出时间来消费。大商业化时代我们的时间比较贵,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产品消费,无论是茶道、太极、书画等,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这样就丧失大量赚钱的机会,这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比较贵。但是今天正在发生变化,今天中国经济社会处于一个深度转型阶段,商业机会变得太稀缺了,休闲和思考的时间就变得便宜了。当时间变得便宜的时候,时间密集型和时间消耗型的文化产业就有机会了。
所以从经济学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今天看到我们的消费比较活跃、比较红火,但是以汽车、家电、奢侈品等为代表的总社会零售品总额和GDP表现的却相对冷静。因为今天的中国大家都在做一些金钱和物质上消耗比较低,但是时间消耗比较大的文化产品和精神消费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
在中国一个新的以文化产业为代表的新的经济周期正在来临
。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
要理解
文化周期
,还要理解最底层的一个逻辑,就是
中国式现代化
。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候,很多人还不是特别理解。虽然说报告里面提出了核心内涵和本质要求,但是这个问题太大了,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很多人并不理解。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命题。
中国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从表面上来看,内部是粗放式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辩证矛盾,外部是中国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关系的重塑,这内外两大矛盾共同主导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美之间关系,脱钩对峙也好,合作发展也好,其实都要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里面,
本质上是中国式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前者是中国要走自己的道路,后者是西方化道路。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
,中国在1840年之前,两三千年处于一个超稳定、内卷式、封闭式的刚性结构里一成不变,只是朝代轮回。但是1840年被西方以工业文明为基础的船坚利炮打败后,大清帝国意识到必须要走现代化了。
今天,中国用了40年的时间走完西方400年的历程,我们今天的所有的用的东西,吃穿住行、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等全是西方现代化的器物。但是一个现实问题是,我们的物质已经现代化了,但是
内心和意识里真正现代化了吗
?
第二,从原生的现代化进程来看
,西方的现代化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道路坎坷,充满了危机,环境污染、国家战争、大革命、经济危机、种族仇视等等。中国最近二十年经历的雾霾、金融危机、贫富分化,特别是今天中国人经历的房地产破灭之后的经济萧条,其实也是
现代化的危机
。所以我们要
反思
现代化,未来的发展我们需要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今天为什么感觉赚钱这么难,工作机会这么难,失业率这么高,其实我们很多的工作,很多的学校里大学生设的学科,全是按照西方的现代的学科设计的。但是最近几年的各种治理整顿,很多现代行业都被“优胜劣汰”了,比如这几年特别难的以房地产为主的上下游产业链,还有金融产业等。如果不理解现代化的道路曲折坎坷,甚至会出现制度反噬,就不理解为什么高层提出中国式现代化。
三、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奇迹与挑战
从1840年到现在三个甲子年的时间,无数仁人志士开始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新中国成立之后,现代化转型开始加速。可以说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创造了一个奇迹——我们用了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三四百年的历史。今天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近70%,在西方用了200多年,我们只用了20年。
为什么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这么快,主要是我们可以模仿和学习
。中华民族是一个特别擅长模仿和学习的民族。今天中国的现代化,一开始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学着欧美模式,比如市场经济里面的公司法、交易所等元素,产业结构和治理结构的设计等,都是学着西方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下,中国创造了工业化、全球化和城市化的奇迹。今天中国的GDP总量已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四成,作为一个一百多年前还落后挨打的传统农业国家,这难道不是奇迹吗?
与此同时,
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出现了很多挑战
。可以说无论是中国的市场化、工业化,还是全球化、城市化,都是在克服各种挑战和危机中艰难向前的。就最近十年来说,出现的各种挑战包括2013、2014年的严重雾霾,2015年的金融动荡,2016年的防风险,2018年的中美贸易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今天我们面临的特别重要的课题是,当我们告别房地产和大发展时代之后,社会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虚无和意义重建的问题。我们过去居住在农村的时候,有祖宗信仰和血缘纽带,丰富了人们的社会性和价值感。但当我们走到城市里面后,开始感觉孤身无依,特别是告别乡土文明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后,精细分工的现代生活反而变得脆弱了,一旦失业了就会出现基本生存保障的问题。今天在数字世界里,我们或许可以按照微信群和朋友圈这种共同的爱好和价值观链接在一起,但是远远不够。
我们需要重新寻找现代化过程中缺失的精神故乡
。
但我们的精神故乡在哪里呢?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或许是一个答案,但是还远远不够
。因为中国社会当前的底色已经是一个现代社会了,要完全回到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肯定是不行的,因此必须要创造、要兼容、要重构。其实一个国家的文化也是一个周期。1840年西方船坚利炮惊醒了大清帝国的帝国梦,清朝的官员认为这只是一个器物的问题,因此就通过购买欧洲的军舰大炮组成了北洋水师。但是1894年甲午海战被日本打败后,知识精英们开始觉醒,认为中国的落后不仅是器物的落后,而是制度和文化的落后。因此搞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扬弃。新中国成立后还有一个更彻底的“破四旧”运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几乎破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先进的文明,甚至饱含着诸多的现代性元素,因此需要一个重新的叙事和重构的过程。拿今天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慢性病和精神疾病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就很有价值。
今天在城市里生活的中国人面临着两大健康问题,一个是身体健康,一个是精神健康
。我们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资源,结合现代的数字化科学模式,构建大健康和大文化产业来解决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慢性病和心理健康问题。
四、中国式现代化里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党的二十大为什么提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是完全西式的现代化?主要是要规避西方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和危机。
中国式现代化有六个本质要求
,一是党的领导,在《礼记》里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解决缺乏秩序的无政府混乱状态。第二个以人民为中心,在《孟子》里叫“民为贵,社稷次之”。第三个是人与自然和谐,在儒家和道家里叫“天人合一”。第四个是物质和精神生活都要丰富,我们不能只讲的拜物主义、金钱主义,《论语》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第五个是共同富裕,来自《论语》里的“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第六个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礼记》里的“天下大同”。这六大本质要求,就是中国提出的独有的现代化叙事和概念里面蕴含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总认识。
当然,
中国传统文化可能更需要反思精神,反思是真正的自信
。首先需要反思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这么博大精深,但一个历史问题必须回答,那就是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发生,这叫
李约瑟难题
。有人说是制度的原因,中国无论是从文化上还是政治上,相对西方都是一个早熟的国家。秦朝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早的现代政治国家,它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以职业官僚为主的现代政治治理体系。当中国按照秦朝的模式,建立了职业官僚和中央集权制度的时候,西方还有很多别的国家还是部落制、贵族制、血缘制。中国率先在公元前200多年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同时在汉朝以儒家为底蕴构建了一套天人合一的文化体系,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之后兼容并包的演进中构建了一套非常宽的文化光谱,从儒法到老庄再到佛,文化结构比较多元。所以
中国是一个政治和文化早熟的国家
。还有一个解释是地理学,中国是一个靠海的内陆国家,东边靠海,西边靠沙漠,一旦大一统之后,缺乏供思想大师“流亡”的地缘环境。但是欧洲的地理环境可以“流亡”,看看那些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等,基本上都流亡过。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大师可以流亡,所以百家争鸣,思想活跃,出现了伟大的文明成果。但是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之后,中央集权制度与封闭的地理环境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
内卷式的超稳定结构,几千年来一成不变
。这些都是我们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需要反思的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内在的东西。
五、中国现代化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换
今天中国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刻,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物质生产层面的现代化已经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国家治理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我们需要反问一下此时此刻身穿西装、剪掉辫子的自己,内心是一个现代中国人还是传统中国人。202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发给了一个叫阿西莫格鲁的人,他写了一本书叫《国家为什么会失败》,这个对转型中的国家具有非常大的启示意义。在传统国家的转型过程中,有的国家成功了,比如亚洲四小龙;但有的国家失败了,比如南美国家,比如伊朗。伊朗也曾经跟中国一样,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发达,但是当它遭遇到了危机就不知道怎么往前走了,不得不退缩到了它的传统文化里,重返以伊斯兰教为文化底蕴的宗教国家,
实际上是历史的倒退
。
今天中国的转型也进入一个关键阶段,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产能过剩成为常态,中国造车、造船能力已经世界第一,为全球提供物美价廉的工业品。同时中国的城市化也基本完成,房子从总量上来看也基本过剩。当然在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
宝贵的东西依然短缺
,比如说健康、教育、养老等不可贸易品,这个依然很贵,而且是供给严重不足。文化产品也是一样,处于一种供给短缺的状态,这需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来满足这个缺口。另外,根据我对转型国家成功经验的研究,我认为
一个国家现代化转型之所以能成功,最终还是需要这个国家和民族精神内核里原本就有的福报,也就是传统文化里本身蕴含的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元素。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转型中的
文化转型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文化运动,然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破四旧,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破”,“立”的地方少了一些。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开始复兴,但被来自西方的物质主义、商业主义、消费主义冲淡。依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动员,让我们实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奇迹,但精神层面就被忽视了。第三个阶段就是现在,中国经济处于前所未有的出清期,告别以房地产为代表的高速发展时代,时间开始变得便宜,文化消费开始复兴,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心健康问题,中国传统文化迎来了新的第三个阶段。
为了顺利成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必须要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重
构
。幸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里面有很多
现代性元素
,包括儒家的仁爱与法治,墨家的博爱与普世,名家的思辨与逻辑,道家的形而上学和宇宙观,老子关于道的思考等,都可以作为推动现代化的精神营养。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写了本书叫《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现代文明构建的影响。欧洲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和卫礼贤写了一本书叫《金花的秘密》,就是对道家经典《太乙金华宗旨》的读书笔记。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如此
宽广的思想光谱
,如此
深厚的文化资源
,如此
开放的历史胸怀
,一定可以在
关键阶段为保障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成功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
点击下方原文链接加入会员|首席社
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论坛由专职中国经济分析的国内外一流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组成。国务院参事夏斌任主席,交行连平任理事长。论坛立足于全球视角,着眼于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向投资者传递市场最新研究信息,以求成为中国经济金融政策研究的高端咨询智囊。
最新文章
闪辉:投资人仍对中国市场兴趣浓厚,刺激内需是当务之急
朱海斌:解决消费核心痛点,“有钱”是关键
郭磊 : 如何看2024年经济数据
钟正生:辨析美股三大风险:高估值、高集中度、宏观
赵伟 : 经济的“明线”与“暗线”?
洪灏:怎样让老百姓愿意消费?
徐高:中国经济的逻辑与出路
芦哲:什么样的生育政策是有效的?
管涛:2025年宏观经济趋势展望
高瑞东:居民信贷多增,社融预计持续改善
钟正生:辨析美股三大风险——高估值、高集中度、宏观
廖群:关于保障房租赁/购置比的若干思考
赵伟:财政如何前置发力?
伍戈:量价为何背离?
周浩:亚洲货币为何贬值?谁是“易碎体质”?
杨德龙: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 是未来十到二十年的大趋势
提高社会消费力,关键还是要靠这招
沈建光:创建中国股市平准基金正当其时
盛松成:促消费政策应兼顾短期与长期,未来提振消费的重点在于服务业
钟正生:宽财政带动稳信用
罗志恒:化债之后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周浩:你看到的是美联储,我看到的是港股
郭磊:回看2024年出口及其宏观影响
芦哲:转口贸易和企业出海——关税压力下我国出口如何突围
钟正生:出口强收官
赵伟:美债利率在“涨”什么?
熊园:以备待变—2024年出口复盘与2025年展望
盛松成:未来一两年,房地产或将止跌回稳
连平:2025年宏观经济金融展望与政策建议
钟正生:人民币汇率开年之变
管涛:稳楼市股市与稳经济要通盘考虑
罗志恒:财政如何提振消费?
赵建:中国式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
熊园:美国就业再超预期,经济拐点可能不远
高瑞东 周欣平:假日消费回暖,驱动美国就业超预期升温
程实:更持久释放消费潜力 需打破三方面约束
陶冬:美国减息渐行渐远
本周首席观点合集
熊园:央行暂停买入国债,怎么看、怎么办?
高瑞东 赵格格:穿越危机启示录——日本50年资产价格复盘
钟正生:“以旧换新“续力正当时——2024年12月物价数据点评
芦哲 | 货币政策:合理理解“适度宽松”的“度”
赵伟:如何理解商品和服务CPI分化加深?
郭磊:推动价格中枢回升有待于供给端优化
高瑞东:穿越危机启示录——日本50年资产价格复盘
董忠云:美联储降息不确定性上升
杨德龙:2025年经济形势与资本市场前瞻性分析
2025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成功举办,关注度再创新高!
洪灝:我们处在大级别周期的拐点,一些指标出现历史性背离,每一次背离就是一次机会
程实:全球经济“热启动”——2025年全球经济展望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