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齐心防肝炎 守护健康未来

文摘   2024-07-25 11:10   陕西  



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消除肝炎,积极行动”。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发病率较高等特点。现今已知的肝炎病毒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种类型。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在各型肝炎中发病率最高,发病季节性不明显,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传染病。HBV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部分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甚至发展为原发性肝癌。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粘膜及性接触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经皮肤粘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与HBV阳性者发生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目前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产)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因此我们强调预防为主,尤其是阻断母婴传播尤为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WHO)、我国2015年发布的《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均建议新生儿在出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建议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6个月注射第2、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接种部位一般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注射。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体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二)传播途径预防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刺的针具),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应严格消毒。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感染管理中标准预防的原则,在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服务行业中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对有多个性伴侣者应定期检查,加强管理,性交时使用安全套。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主动规范抗病毒治疗,
改善预后
接种疫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高危行为,实现早预防;主动检测,明确自我的感染或患病状态,实现早发现、早诊断;规范进行抗病毒治疗,积极改善预后。让我们每个人都作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共同守护我们的小心“肝”,远离肝炎危害!


供稿:侯莉莉

审核:周   军

蒲城县妇幼保健院
妇幼保健、婚前保健、孕前保健、避孕政策、生育指导、遗传病防治等政策的宣传;妇女疾病筛查、妇女卫生监测与信息管理、婚前医学检查、避孕方法指导,计生人员培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