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记者从泉州市教育局获悉
由泉州市教育局组织遴选的
第四批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已经公布
全市共有34所学校案例
获得推广
具体来看
泉港区惠华中学
拓展多彩课程,增效课后服务
一是与“书香校园”特色相结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周一至周四开设阅读课,组织自主阅读,文学社、朗诵社定期举办活动,聘请优秀老师担任社团辅导老师,指导文学鉴赏与阅读交流、朗诵,拓展学生视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二是与健体特色相结合,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开设足球课,每周二足球兴趣小组开展花式足球训练,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体质。
三是与发展兴趣相结合,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将兴趣小组活动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打破原班级单位,实行学科拓展选修走班,根据师资力量、活动场地实际,落实责任教师与管理措施,开展街舞、音乐、书画、动漫等兴趣小组活动。
四是与侨校特色相结合,扩大华侨文化影响力。成立惠华中学侨联,开设《南洋情》校本选修课,组建学生“侨史宣讲团”志愿服务队,组织学生参访侨乡东张村南洋楼,邀请侨亲到校开展“德育讲坛”,创建南洋楼美术写生基地,组织美术社成员开展美术写生活动,努力做华侨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实践者。
福建师范大学泉港实验小学
开设“美术+”培元实践课程,涵养五心智慧少年
学校全面实施“美术+”特色课后服务课程,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培养有爱心、匠心、恒心、赏心、润心的智慧少年。
一是“美术+学科课程”。依托学校跨学科课程建设体系,开发“美术+语文”绘本创作课程、“美术+科学”艺术乐高课程、“美术+劳动”图形钩编课程等,运用学科融合,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进行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科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二是“美术+传统文化”。挖掘区域优秀文化资源,开设“纸上非遗”“红砖雕刻”“珐琅掐丝”“皮影漫画”等美术类特色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三是“美术+校园视觉文化”。以校园环境创设作为实践课程,定期发布各类动态项目式课程任务,如“创设校园艺术展览角”“青花瓷龙主题墙”“乡心美术展”“名作面对面主题走廊”“传统元素簸箕画主题墙”“食堂光盘创意提示牌”,为创设校园艺术环境群策群力,让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来 源 | 海峡教育报泉州在线
编 辑 | 连颖颖
监 制 | 肖立宝
审 核 | 黄 俊
责 编 | 刘燕林
免责申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