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卡片关注~
这几天打开小红书,给我推了很多,关于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想要断亲的笔记。
有人鼓励年轻人不要回家过年,
有人说已经6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还有发自己哭的照片说,后悔回家过年。
不排除这些内容有炒作和博眼球的成分,但是这些内容能火,能有几千几万的阅读量,就说明了:
有一些人,是需要通过这些视频、笔记、来做自己的嘴替,把自己的想法、情绪表达出来。
看一下这段话:
『如果你不愿意回家过年,那就不要回去了,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你回家过年,根本没有共同语言,价值观和认知完全不一样。
父母永远是三句离不开钱,四句离不开结婚,五句都在谈节约,六句说的都是懂事。
七句都是把你养大不容易,八句说的是你看别人家孩子,九句说的是你要争气,唯独没有一句问你是否辛苦?
亲戚的关心,夹杂着道德绑架,和虚荣的攀比。
他们会在你身上找出属于他们的优越感,盲目的贬低你,责备你不懂事。
没有人真正关心,你努力活着,已经有多难。』
这一段话说出了一大部分年轻人的心声,现在的年轻人都挺不容易的,独自在外打拼,面临着各种的压力和竞争。
年轻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害怕回家。
他们害怕面对父母的期待,害怕面对亲戚的『关心』,害怕面对那些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还害怕是面对家庭里的各种矛盾。
我一直觉得父母和孩子之间是充满爱的,长时间不见都会想念。
我也能理解有一些家庭因为思想和观念的原因,会对家里的孩子,厚此薄彼,让孩子感觉委屈。
孩子过年回家这一动作,就说明了孩子对父母的爱和思念。
作为父母,如果不想和孩子处成仇人,不想让孩子讨厌,不想孩子以后过年不回家。
应该及时觉察和反省,父母如果不能在爱和包容方面给孩子足够的力量,你让孩子拿什么去面对社会上的压力和竞争?
1.让孩子对家有期待
孩子出门在外,所有的吃穿用,都在外面,哪怕是租来的房子,也放着他的全部,而家里好像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回家过年住的房间都是临时收拾出来的,有的还没有收拾,还得自己收拾。
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小女孩儿回家过年,自己房间的床没有了,取而代之是的两辆摩托车,父母怕摩托车冻坏了,就把女儿的房间用来放摩托车了。
还有一个小姐姐,家里没有自己的被子,回家前得自己提前在网上买了,寄回家。
看到这些,我都会觉得很委屈,家里都没有自己的位置,为什么还要回去?
父母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应该在孩子回家之前,把孩子需要的东西提前准备好,给孩子一个家的感觉,而不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2.理解孩子,不要扫兴
如果孩子和父母分享外面的生活,旅游的故事,孩子认为很有意义,开心的事。
你千万不要觉得一文不值,不要说孩子花冤枉钱。
更不要催婚,在结婚生子方面,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父母尊重就好。
不要让孩子应酬亲戚,有些亲戚一年也见不了一面,见面就是攀比,就想在你身上找优越感,让孩子见一面膈应一次,图啥呀。
回家过年,是一个温暖的词,它代表着团圆、陪伴和爱。
年轻人不是不想回家过年,而是希望回家能变得更轻松、更温暖。
希望父母少一些追问,多一些理解;
希望亲戚少一些比较,多一些包容;
希望社会少一些偏见,多一些尊重。
最后,愿每一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年味』。
无论你选择回家,还是选择旅行,都愿你过一个温暖、快乐的年。
点亮【赞和推荐】,祝你好运常在!
谢谢你来,很高兴认识你!
希望我的文字,
可以给正在迷茫的女生一些勇气和力量!
我是如意,35岁开始觉醒,读书、成长、搞钱。
左手主业、右手副业,主张自己的生活自己挣,用热爱重塑自己,滋养自己。
喜欢读书、写作、健身、灵性修行。
期待与同频的你,一起变富、变美、变优秀。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期待遇见,一起成长。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