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卡片关注~
什么是边界感?
简单的说就是: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知道哪些范围内的事是我的事,哪些范围内的事是别人的事。
守住自己的边界不被别人入侵,同时也尊重别人的边界。
边界感就是:在与人相处时,知进退、懂深浅,有分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一个安全的距离,守住距离是修养,把握边界是智慧。
边界感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它能让我们在各种关系中游刃有余,保持自我,又尊重他人。
如何做一个有边界感的人呢?
1.朋友之间保持边界
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之间再亲密,也需要有边界。
未经同意不能随便使用朋友的各种物品,包括化妆品、食品、衣服,手机等等。
不要用一句“我们关系好,不分你我”来绑架朋友。
当然也要懂得不被别人绑架,朋友的做法看不惯,要敢于说出来。
真正的友谊不是形影不离、毫无保留,而是相互尊重、彼此独立。
和朋友相处时,不要过度依赖,也别随意窥探对方的隐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给朋友空间,朋友没主动和你分享的事情,不要追着问。
朋友有自己的计划,不要强行加入,也不随便建议。
再亲密的友情,也需要守住交往的界限,保持适当的距离,友谊的小船才不会说翻就翻。
2.同事之间保持边界
踏入职场,边界感就是你的“职场金钟罩”。
同事之间,合作归合作,可别把工作和生活搅成一团。
别以为和同事一起吐槽了几句老板,就能成为无话不谈的“铁磁”。
职场如战场,今天的“吐槽搭子”,明天可能就变成竞争对手。
记住,工作上的事情按流程和职责来,不越俎代庖,也不推诿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尊重他人的工作成果。
没有边界的心软,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毫无原则的仁慈,只会让对方为所欲为。
3.亲人之间保持边界
亲人之间,边界感的入侵往往是由血缘控制带来的。
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情况,兄弟姐妹中混得好的要为混的不好的买单。
七大姑八大姨在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会替你瞎操心,今天劝你早点结婚,明天劝你早点生孩子。
他们可能是真的为你好,但他们没法理解你,你也很难跟他们讲明白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合理的。
所以,减少见面,多一点客气,少一点麻烦。
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虽然和家人有过矛盾,但在后来的相处中,找到了亲情与自我的边界,既关爱家人,又不被亲情裹挟。
亲人之间保持边界,爱才不会变成沉重的负担。
对父母的孝顺,不是言听计从,而是理解他们的同时,也坚持自己的主见。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勇于捍卫自己的边界,同时也要尊重别人的边界。
4.伴侣之间保持边界
伴侣之间,最常见的就是以爱的名义控制另一个人。
在另一个人身上寻找安全感,忍不住看对方手机或是事无巨细的为对方操心。
亲密关系中讨好型人格和控制型人格往往会同时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玫瑰的故事》中的方协文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开始对玫瑰百般讨好,什么事都顺着玫瑰。
等到结婚后,方协文以各种为你好为理由,控制玫瑰,私自替玫瑰辞去工作,限制玫瑰穿着。
这样的方协文只会让玫瑰窒息,最终玫瑰带着女儿与他离婚。
我们一定要明白,爱情需要亲密,更需要边界。两个人再相爱,也是独立的个体。
不要试图去掌控对方的一切,彼此留一点“秘密花园”,让爱情有喘息的空间。
心理学家丹尼尔曾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在人际交往中,有边界感的人会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没有边界感的人往往让人想要疏远。
与朋友、同事、亲人、伴侣之间保持边界感,不是让自己变得冷漠疏离,而是要学会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那个最舒适、最优雅的自己。
做一个懂进退、知深浅、守边界的体面人,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点亮【赞】和【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作者简介:
我是如意,三年阅读100本身心灵成长书籍,掌握5种方法,成功调整自己和家庭的能量,改变自己一地鸡毛的生活状态。
现在专心学习公众号写作搞钱,自媒体副业,目前已变现5位数。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问题、感情问题、亲子问题、事业低谷等等,欢迎加我,聊聊,赠送100本身心灵成长书籍书单,备注『书单』
如果你想学习公众号写作副业、变现,也欢迎你加我,备注『副业』
前路漫漫,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做则必成。
如意在成长的路与你相会。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