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0道2024年3月6日-2023年12月7日
3.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26道2023年9月7日-12月6日
4.高考语文试题汇编732道2023年6月7日-9月6日
5.初中试题仓库请点这里 5.小学试题仓库
江西省上进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审题指导】
【立意参考】
1.人才“下沉”,奋斗之心不下沉。
2.“下沉”二三线城市,实现自我价值。
3.人才“下沉”并非人才“下降”。
4.人才也需往“低处”走。
【评分细则】
(一)一类卷:48分
能够满足所有写作任务
1.文章紧紧围绕对“人才下沉”现象的思考来写,观点鲜明,重点突出。
2.文章对“人才下沉”现象的原因或面对“人才下沉”现象应该怎么做,分析深刻、周密,内容充实。
3.考生“当代青年”的身份特征明显,时代气息浓厚。
其中,54分以上的作文,在语言、思维、论证、结构等方面,应有更为优异的表现。
(二)二类卷:42分
能够满足部分写作任务。
1.文章围绕对“人才下沉”现象的思考来写,但有部分文字偏离中心,观点不够鲜明,重点不够突出。
2.文章能够论述“人才下沉”现象的原因或面对“人才下沉”现象应该怎么做,但论证较为肤浅,说服力不强。
3.考生“当代青年”的身份特征较为明显,时代气息较为浓厚。
(三)三类卷:36分
落实写作任务较差。
1.文章仅仅提及“人才下沉”现象,主体部分偏离写作中心,如撇开“人才下沉”现象大谈特谈磨练、吃苦等。
2.文章说理浅显,甚至牵强附会,没有说服力。
3.文章没有体现考生“当代青年”的身份特征,时代气息不浓厚。
【参考范文】
01.自洽而有为,下沉不堕落
02.择善而处 邦国兴焉
深圳市宝安区高三第一学期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审题指导】
作文由三部分组成:材料,写作任务,写作要求。
一、第一句话:“随着手机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无比方便快捷”。
“随着”指出“手机的普及”与后面“联络变得方便快捷”之间存在某种因果关系。需要注意,“方便”与“快捷”的意思有所不同,“方便”是指便利的、省事的,侧重于投入少;“快捷”是指快速、敏捷,侧重于效率高。
概念1“联络”是指互相之间取得联通关系,具体而言,包括文字、语音、图像、视频等多种方式。第一个句子指出本次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是我们思考问题的起点。
二、第二句话:“那么,相比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是否更加容易维持亲近关系?”
“那么”,表示思维转向,由前一句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判断,转向后一句对人际关系的更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相比没有手机的年代”,指出思考的方式是将今天与昨天进行比较,比较的重点是“以前没有手机”与“如今手机已经普及”。
“人们是否更加容易维持亲近关系”,引导考生探讨比较之后的结果。这要与前一句所设定的时代背景关联起来思考。手机的普及能让联络变得方便快捷,(潜台词:而没有手机的年代联络没有那么方便快捷),那么,手机带来的联络的方便快捷,能否让人们的亲近关系更容易维持?
概念2“维持”,表示“保持,使继续存在”。不仅指双方已产生亲近关系,还强调要将之“保持”下去。
概念3“亲近关系”,指双方彼此信任接近的关系。注意:“亲近”相较“亲密”而言,适用的对象更宽泛,双方关系的也要稍远一些。“亲近”可用于一般人之间,“亲密”多用于恋人、家人、亲人等之间(当然亲密关系必然是一种亲近关系)。“亲近”指对他人具有信任感,不会排斥,愿意接近;“亲密”还注重情感的坦白和沟通,相互间的了解与深知。
第二个句子以第一个句子为基础,引导考生深入思考手机在人际交往中所起的作用,特别对于维持“亲近关系”所起的作用,是正面、积极的(使之变得“更容易”),还是负面、消极的(并没有使之变得更容易,甚至反而使之变得更困难)。
三、写作任务:“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联想”:指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联想要求由此及彼,由抽象概念到具体现象事例,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
“思考”:指对感性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的思维活动。思考要求由表及里,理清核心概念内涵,辨析概念之间关系,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思维要有一定的深度。
联想和思考的范围是宽泛的,但必须围绕着“在手机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人们是否更加容易维持亲近关系”这一话题来展开。
【写作要求】
1.角度多元:对“手机的普及”的联想,可指向手机使联络变得方便快捷这一方面,如短信、电话、邮件、视频、会议、博客,公众号、论坛等;也可指向手机影响、破坏人们亲近关系这一方面,如真实交往变少而虚拟交往变多、真挚、有个性的表达变少而网络段子、各种套话变多、联络变易而情感的沉淀变难等。对“没有手机的年代”的联想,可指向没有手机之不便,如依靠书信、凭人传语等;也可指向这些方式背后,蕴藏着深沉的思念、沉淀着真挚的情意等。
2.立意多样:可以肯定手机的普及带来的好处,认同人们更容易维持亲近关系;可以批判手机的普及带来的弊端,认为“人们维持亲近关系变得更加困难”;也可以辩证分析,认为“手机的普及,既有利于维持亲近关系,但也会破坏人们的亲近关系”。对于问题的回答,不管是回答“更易”,或回答“更难”,或“辩证思考”,都不作为分数高低的评判标准;而要重点依据考生分析、思考问题的深刻性、逻辑性来评判其高低。
3.扣题评定
(1)符合立意:全文能够体现“背景+比较+回答”。立足背景“手机普及,联络变方便快捷”;与“没有手机的年代”进行比较,明确回答“人们是否更加容易维持亲近关系”(变易,变难,还是辩证分析)。虽然答案不是唯一的,但学生一定要做出自己的选择,给出清晰的回答,不能模棱两可。
(2)基本符合立意:只有开头和结尾扣住“背景+比较+回答”(属于所谓的穿靴带帽);主体段与“背景+回答”不够贴合。
(3)偏离立意:抛开背景、没有比较,无视问题,另起炉灶,甚至明显套作。
4.特别注意:如果考生写的是记叙文或记叙性的散文,在立足背景、紧扣概念和回答问题等方面可以不直接表现,而采取暗扣、含蓄表明等方式。
【参考范文】
01.手机便捷联络,亦能疏远人心(58)
当手机走近千家万户,当联络的天线挂满高空,当上一秒思念的亲人下一秒便出现在荧幕前,人与人之前的距离仿佛跨越空间,被无限缩小,亲密的关心系似乎唾手可得。然而,手机固然便捷了联络,人与人心灵的距离却未必拉近。
诚然,手机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无比方便快捷。远在天边的亲人难以拜访,而一个视频通话便让对方近在眼前。工作一天后的疲惫,在耳旁传来亲切的身声音时便一扫而空。即使是远在异国的国际友人,一封邮件便打开国际交流的大门,将世界两个角落的人紧密相连。手机载着人与人的温情,跨越山海,接通千里,将温情送至对方身边。相较之下,古时一封家书抵万金,苦等多日书信回复而徘徊忧愁,那些没有手机的日子的确难熬而痛苦,手机的现身,使联系迅速,低成本化。
然而,这样便捷的手机,是否让人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呢?其实不然,人与人之间,似乎渐行渐远。
手机亦能疏远人心。在使联系迅速、低成本化的同时,相较于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正如货币的贬值,也不再显得那般弥足珍贵。我们哀怜古人一封家书值万金,却忽略了在战争年代,只有车马的时代,一封家书的传递由人由汗水完成,历经舟车劳顿,驿站传送,炮火轰鸣,那封承载着无限思念和温情的家书才递到眼前,此刻的珍贵便是万金都无法相比。联系的困难,让少量的联络更加珍贵,人心的距离通过几页纸便牢牢地拉近。手机的出现,让我们无法再现林觉民的《与妻书》中越写越小的文字,体会“纸短情长”的深情;无法切身感受“天涯若比邻”,以月传情的幽幽韵味和心灵的默契;更无法体会“折柳送别”的依依惜别,绵长的相思之情。没有手机的日子,交往变得局限,也正是这样的局限,让少量的联系折射出耀眼的真情,是无论手机打出多少个字符、使用多少个表情包都无法概括的。
手机承载人情之思,人情之思的扩展却无需依赖手机载体。立足于新时代,科技的发展永无止尽,在不久的未来也许会出现更加新型的联络工具替代手机,但身为青年的我们更应意识到百变的载体后是亘古不变的真情。无论是手机,还是书信,我们都应当保持和身边人的联系沟通,维护亲密关系,让人与人心的距离不再遥远。
在当下,一切便捷加快了时代脚步,在一片急切快节奏中,不用手机也好,用手机也罢,都要维护好那份珍贵的亲密,真情自视。
[点评]58分(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房雪容老师)
本文作为本次标杆卷的1号文,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
能够融合背景、紧扣问题进行写作,论证思路清晰,结构合理。开篇紧贴材料背景,并直接回答问题,表达观点态度;第二段让步论证,呼应了标题的前半句“手机便捷联络”,并与“无手机的时代”进行了比较;第三段承上启下,以转折和设问提出手机的普及带来的问题,呼应了标题的后半句“亦能疏远人心”;第四段深入分析手机的普及并没有让人们更容易维持亲近关系的原因,指出亲近关系的维持在于珍贵的真诚,手机不仅无法取代这份珍贵,而且让现代人在字符、表情包中失去对这份真诚的理解力;第五段的思考向更深远处漫溯,提出尽管手机能够承载人情,但人情之思未必只能依赖手机,进而指出即便未来工具更新迭代,载体百变,但唯有真情才能让人心的距离拉近这一点不变;最后一段回扣材料,再次点明主题。
论证充分,有理有据,具体生动。如第二段的论述善于选取生活中的典型场景;再如第四段的论述中有着深刻的道理分析,指出手机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交流的贬值,真情的价值在便捷中失落。
认识深刻,彰显思考的主体性。文章第五段能够在“手机普及”这一背景中对问题进行更深刻的思考,意识到工具始终为人所用,倡导不应为工具异化,无论工具为何,真情方能亲近,充分彰显人的主体性。
文章语言文雅流畅,句式长短错落有致,细处耐看耐读,扫除空话套话、陈腔滥调,可为范例。
02.妙用科技,真心会友(56)
当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手机已经踏进了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物品。那么相比没有手机的年代,人们是否更容易维持亲近关系?依我之见,手机并不能直接有效地促进亲近关系的维持,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与他人真诚来往的心。
毋庸置疑的是手机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联络变得无比方便快捷。当我们与他人身隔数里,却有消息想向他传达时,一部小小的手机可以迅速将信息传达给对方,即使对方在地球另一端也不在话下。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就可以促进维持亲近关系,用手机联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简单一句话发送给对方,对方虽收到了文字内容却无法直接知晓我们想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容易产生误会。例如,一个“哦”字当我们用冷淡的语气和用激动的语气说出来是完全不一样的,但在手机上对方只能通过一个字猜测我的心情。一旦猜错了就会产生误会,两人之间就会产生隔阂,从而不利于维持亲密关系,甚至可能会破坏这段关系。因此,手机联络限制了交流中感情的表达,从而不利于直接促进亲密关系的维持。
手机联络让我们无法面对面地交流,一旦缺少与对方面对面交流,我们所想向他传递的肢体语言就会无法体现。面对最亲最爱的人,会让我们忍不住给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而手机联络却只能看见小小的手机屏幕中他们的脸,想抚摸父亲母亲脸上的皱纹却伸不出手,想亲一口孩子的脸颊却凑不近他,想给辛苦工作的爱人一个温暖的拥抱却无法伸开双臂,我们的感情表达受到了阻拦。因此手机联络丢失了肢体接触的能力,想用行动表达爱意愈发困难,也就更加难以维持亲近关系了。
想与重视的人加强亲密关系的维持,不能仅仅依靠一部小小的手机,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真诚对待的心,让他们确切地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买一张机票飞去找他们,网购几箱好吃的水果邮寄给他们,都可以向他们表达我们的关心,用行动展现出我们的真诚,才能有助于维持亲密关系。
巧妙地使用科技的力量,不仅仅倚靠手机与我们所爱之人保持亲密关系,而是重在行动,以一颗热忱的心传达我们的关心与爱恋,让一棵象征我们与所爱之人的关系的树愈发地枝繁叶茂。
[点评]56分(宝安中学集团高中部房雪容老师)
本文作为本次标杆卷的2号文,写作任务完成较好,有以下几个优点:
能够结合时代背景、紧扣问题进行写作,行文思路较为清晰,行文重点突出。开篇根据材料背景提出问题,并亮明观点,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与人真诚交往之心;第二段让步论证,承认手机带来方便快捷,但并不意味着可以促进维持亲近关系,为下文张本;第三、四段顺承而下,论证手机联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别举例论证手机联络对交流中感情表达的限制和手机联络让人们无法面对面交流的局限;第五段指出做法,用真诚之心才能加强紧密关系;最后一段再次强调不能仅仅依靠手机,再次点明中心观点。
文章例证结合,论述充分。如第三段中对手机交流场景带来的限制,论述分析准确具体;再如第四段中,举例论证面对面交流的感情表达,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没有空话套话、陈腔滥调。但是也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段落之间缺乏层次和过渡,整体论证的逻辑性不够强。
二是标题将“手机”替换为“科技”,文章背景理解有一定偏差。
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有人感觉,我们的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单调。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性较强的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作文材料语言简短,引人深思。
(一)材料层次解析
材料由一个转折复句构成,语义上形成了矛盾关系。
第一部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这陈述了一个不能否认的客观事实,强调了人们的生活借助科技进步越来越丰富多彩。
第二部分“但有人感觉,我们的生活却越来越贫乏单调”。这是考生应侧重思考的部分。这是“有人”的主观感受,对此,考生可以赞成,也可以反对,但关键要阐明为什么,即“为什么客观上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而人们的主观感受却越来越贫乏单调”“为什么客观上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的主观感受也越来越丰富多彩”。
(二)关键词解读
1.科技进步:试题材料界定了写作背景——“科技的进步”。当今时代,“科技”可具体表述为各种新技术、新应用、新模式。其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是科技的代言人。“科技的进步”表现在:互联网的普及,让信息获取更加便捷;物流的便捷,提升了人们的购物体验;医疗技术的进步,使许多疾病可轻松被治愈;娱乐形式多样,使人们精神愉悦;人工智能的运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等等,不一而足。
2.生活丰富多彩和生活贫乏单调
生活包括两个层面: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生活丰富多彩。“丰富”强调数量之多、种类之多,“多彩”强调色彩绚丽,质量之高。在物质生活层面:衣食住行的资源充盈、种类繁多且具有高品质,可以满足个体的需求;在精神生活层面:休闲娱乐活动形式多样,人类各种文化精神的丰盈成果足够滋养心灵,个体的各种情感需求如爱、尊重、理解等得到充分满足,个体价值能得到实现和被社会充分认同等等。
生活贫乏单调:贫乏与丰富相对,单调与多彩相对。生活贫乏单调在物质层面指衣食住行等资源不足或单一,不能很好地满足个体的生活所需;在精神层面指缺乏精神生活享受,娱乐休闲过少、精神消费的数量质量达不到内心需求,精神世界缺乏思考,精神世界空虚无力,精神世界麻木与同质化,个体积极的正向的情感体验不足,个体价值不能得到社会认同等等。
(三)材料逻辑分析
这一题目尝试制造矛盾点:即外在的客观事实与内在的主观感受之间的矛盾。这两者之间的矛盾与两者关系有关。
1.从赞成的角度分析,科技进步在客观上促使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而人们的主观感受却越来越贫乏单调。两者之间可以建立以下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丰富多彩”是造成“贫乏单调”的原因,如现实物质生活的光怪陆离反而使人们感受力钝化失灵,信息茧房造成的虚假丰富、信息海洋造成的选择迷茫进而转化为贫乏、虚拟世界的丰富造成的现实世界的单调贫乏等。
并列关系。人类整体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但个体因为感受力的失灵或钝化、欲望阈值过低或过高、情绪的低迷或高亢、心灵的疏离与封闭等原因使自己感受到的生活越来越贫乏单调。
2.从反对的角度分析,科技进步在客观上促使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的主观感受也越来越丰富多彩。两者之间可以建立因果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科技进步扩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增加了人们的生活选择、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内容等,人们的物质生活自然更加丰富多彩,只要积极投入、主动感知、敏感捕捉、用心品味,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会丰富多彩。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本作文题第二段为引导语,规定了写作任务。
1.“对此,你怎么看”要求学生首先完成对“有人感觉”的判断,即是否认同这一说法。学生完全可以反对这一看法,认为我们的生活确实是越来越丰富多彩的,自圆其说即可。
2.“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写一篇文章”,没有文体方面的限制,可以自由地选择一种文体进行写作;但选择了一种文体,就要体现该文体的要素及其特征。“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你”是出题者对考生的代称;“认识”是对核心概念的精准界定,对矛盾点的深刻理解;“思考”指在理解基础上做出的评价。“认识与思考”要做到思想积极健康向上,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成理,契合写作的问题情境。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写作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写作立意角度选择、标题拟写两个方面提出要求;二是对考生写作态度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禁止抄袭和保证公平;三是对字数提出要求,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1.物质精神并重,生活丰富多彩
2.拒绝虚假丰富,还原生活多彩
3.拥抱科技进步,活得多姿多彩
【参考范文】
01.科技不断进步,生活越发多彩(56分)
科技浪潮滚滚流,生活色彩渐渐增,这是客观的事实。尽管有人认为,我们的生活越发单调,但这只是一种有迹可循的主观感受。在我看来,科技本身的进步与人的正确运用双向赋能,生活自是万紫千红。
不可否认,科技的进步于客观上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新四大发明”横空出世,衣食住行被深度重构,原本有限的生活骤然有了无数维度。互联网的普及,让获取信息的途径无限拓宽,新视角、新知识琳琅满目;数字货币的推广,交通技术的发展,让课本里的诗和远方成为了能“说走就走”的当下,原本居住的三分田地,也倏尔扩展成了整片天地。凡此种种,科技的发展无论是从意识上还是空间上都拓展了我们生活的边界,增添了生活的可能。所以,科技的进步实实在在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不过,仍有人感觉,科技进步的同时我们的生活却越发贫乏单调,这实则是主观上精神生活未充分丰盈的结果。在科技为物质生活增添绚丽色彩的同时,我们的精神生活难免感到迷茫,并由此萌发出贫乏感、单调感。每逢周末放松时,相比于走近自然,在风鸣鸟啼的天籁中放松心灵,大家似乎更多地拿起手机,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小视频里度过一下午。每每思念好友时,相比于写一笺纸短情长的信件,以触动异地的心灵,人们往往寄情思于聊天框里棱角分明的宋体文字。再加上铺天盖地的网络热潮席卷而来,人们在趋之若鹜的赶潮流中,渐渐弄丢了真正的品味与热爱,生活似乎成了同质。应承认,不经思考地使用科技,的确让精神生活有了贫乏单调的困顿。
无论如何,精神生活的单调乏味是可以改变的;调整之后,科技的进步必然让我们的内外在生活都丰富多彩。我们要反思的,是我们是否让科技的工具性替代了人的主体性,因而陷入了精神的贫乏?我们要努力的,便是深入发掘科技的价值与自身的需要,从而让科技真正为人所用、为生活添彩。这样的榜样并不缺乏:樊锦诗利用数字传播优势打造数字敦煌,让大众足不出户便可饱览多彩的敦煌文化,也令文化本身焕发出照人的光采。作为和新兴科技一同长大的一代人,我们更应认识到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多样,并合理利用,让生活多彩。
科技不断进步,生活五彩缤纷。展开双臂,拥抱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02.善用科技丰富生活,过度依赖落于单调(56分)
科技日新月异,时代腾飞发展,人们的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也有人觉得在科技的浪潮中生活变得索然无味。我的看法是:科技改变生活,但如果成为科技产品的提线木偶,则会离丰富多彩的生活越来越远。
科技的进步,正在深深影响这个时代,并不断充盈着我们的生活。从共享自行车到共享电瓶车再到共享汽车;从去驿站大海捞针般找快递到如今的快递柜、外卖柜,我们有了更多便利的选择和物质更加丰富的生活.不仅如此,如ChatGPT之流的AI强势兴起,各种家务机器人、陪伴机器人也逐渐推广流行,让人们可以解放双手,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情。毋庸置疑,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在让人们过上越来越好的生活,可以相较以前,更便利地完成许多耗时耗力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科技的进步就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文明的发展燃料,助力时代的腾飞。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们的生活是不是也陷入了某种死循环呢?有一个理论叫“信息茧房”效应,当一个人在观看某类文章或视频时,大数据会监测到你的喜好和阅览趋势,并长期给你推送此类文章或视频,使你的阅览面逐步缩小,即“大数据给你推到主页的都是你想看的而非你应该了解的”。从这一理论来看,灵敏的大数据迎合我们的喜好,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重复、单调、没有新意。还有便是当下短视频的兴起,很多上班族一下班便拿起手机,打开抖音或是快手开始“刷”视频。“刷”这个动词本身已经包含“快速、重复动作”这种意味,更别提短视频软件上同质化的视频很多且良莠不齐。每天点定时定点把自己关进短视频软件进行同质化视频的“冲刷”,又何尝不是科技产品“重度依赖”的表现?长此以往,信息茧房效应加深,人们的生活只会在恶性循环中趋于平庸、乏味和单调。
归根结底,科技的发展本身并不应当受到质疑或谴责。科技是工具,工具发挥出来的效果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帕斯卡尔有言,“人是一棵会思考的芦苇”。善于思考,善用科技才可以丰富人们的生活,若是不善于思考,不善于辩证看待和吸收科技的成果,只会把自己的生活过成毫无营养的死循环。所谓“贫乏单调”其实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们在成为科技产品的提线木偶后那不愿思考的贫瘠大脑罢了。科技是把双刃剑,善用则丰富生活,滥用则落于贫乏。
青年你我,当深慎思考,善用科技力量,过充盈的人生!
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10月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立身处世,有人倾向于“我愿意”,有人思考的是“我能够”,有人注重的是“我应当”。
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结合自己学习与生活的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1.词语解析
“我愿意”:表达的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倾向和选择意愿,它源自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信仰或是对某种价值的追求。这种态度往往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力,让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充满热情和动力。
“我能够”:强调的是个人的能力和实力,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肯定和自信。它要求个体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客观评估自己的实力,并勇于尝试和突破,以实现自我价值。
“我应当”: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责任感和道德感,是对社会规范、法律法规以及个人角色定位的认同和遵循。它要求个体在行为选择上,不仅要考虑个人利益,还要兼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内在联系
这三个词语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在实际生活中,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往往是“我愿意”、“我能够”和“我应当”三者交织的结果。一方面,“我愿意”为行动提供了动力源泉;另一方面,“我能够”为行动提供了现实基础;而“我应当”则确保了行动的方向和价值导向。三者的和谐统一,构成了个体完整而丰富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模式。
【立意指导】
1.“我愿意”的立场:
强调个人意愿、兴趣和热情的重要性。在追求梦想、选择职业或生活方式时,个人的内心驱动力是不可或缺的。
探讨“我愿意”如何成为推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
反思过度依赖“我愿意”可能带来的盲目性和短视行为。
2.“我能够”的立场:
强调能力、实力和自信在立身处世中的关键作用。只有具备相应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目标。
分析“我能够”如何促进个人成长,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社会认可度。
警惕过分强调能力而忽视情感、道德等其他维度的风险。
3.“我应当”的立场:
强调责任感、义务和道德准则在人生选择中的指导作用。个人行为应符合社会规范、家庭期望和个人良知。
探讨“我应当”如何帮助个人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反思过分强调“我应当”可能导致的压抑个性和创造力的问题。
4.综合视角:
将“我愿意”、“我能够”和“我应当”三者结合起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互补性。
分析在不同情境下,如何平衡这三种态度,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的双重目标。
强调在立身处世中,既要尊重个人意愿和能力,又要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范文】
01.在“我愿”与“我能”间,以“我当”为舵
在人生的浩瀚海洋中,每个人都是一艘独特的航船,面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我们或乘风破浪,或随波逐流。在这段旅程中,“我愿意”如同船头的风帆,引领我们向着心中的梦想航行;“我能够”则是船身的坚固与船桨的力量,确保我们在风浪中稳健前行;而“我应当”则是那指引方向的罗盘,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我愿意”,梦想的灯塔。
“我愿意”,这三个字蕴含着无尽的热情与向往。它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梦想。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正是这份“我愿意”的坚持,让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无论是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还是艺术家对美的无尽追求,都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那份“我愿意”的驱动。然而,仅有“我愿意”是不够的,它如同没有方向的风帆,虽能带来一时的激情与冲动,却难以抵达梦想的彼岸。
“我能够”,实力的证明。
“我能够”,是对自我能力的肯定与自信。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困难。这时,“我能够”便成为了我们战胜困难、实现目标的坚实后盾。它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我,以强大的实力去应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正如那句名言所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足够的实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把握住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同样地,“我能够”也需要方向的指引,否则就可能陷入盲目自信的误区。
“我应当”,责任的担当。
“我应当”,则是对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的坚守。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不仅要追求个人的梦想与利益,更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与义务。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也是对自己人格的完善与升华。无论是作为家庭的一员、社会的一份子,还是国家的公民,我们都应当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以实际行动去践行“我应当”的承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加坚定与从容。
平衡三者,驶向彼岸。
在立身处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平衡“我愿意”、“我能够”与“我应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尊重个人的意愿与兴趣,又要不断提升自我能力;既要勇于追求梦想与自由,又要勇于承担责任与义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海洋中稳健前行,最终抵达梦想的彼岸。
让我们在“我愿意”的引领下勇敢追梦;在“我能够”的支撑下不断前行;在“我应当”的指引下坚守责任。让这三者成为我们人生航程中的三重奏,共同奏响一曲壮丽的人生乐章!
02.我愿意,我能够,我应当
——生活中的三重奏
生活,宛如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乐,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首交响乐中的独奏者,用“我愿意”、“我能够”和“我应当”的琴键,演奏着自己独特的人生旋律。
“我愿意”,是乐章的起始音符,它代表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和内心追求。它源于内心深处的共鸣和认同,是我们行动的原动力。当乔布斯站在斯坦福大学的讲台上,分享自己辍学、选择字体设计和最终创办苹果公司的经历时,他的一生就是对“我愿意”最好的诠释。他不愿随波逐流,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字体设计;他不满足于现状,创办了改变世界的苹果公司。正是这些“我愿意”,推动他不断前行,成为科技界的传奇人物。
然而,仅有“我愿意”是不够的,还需要“我能够”的实力去实现它。这种实力来源于我们的才华、努力和机遇,它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基石。当贝多芬面对失聪的困境时,他并没有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创作了《第九交响曲》等不朽之作,用音乐的力量感动了世界。他的“我能够”,不仅是对自身才华的肯定,更是对努力和坚持的赞美。这种“我能够”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挖掘自己的潜力,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而“我应当”,则是乐章中的庄重低吟,它提醒我们承担起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当马丁·路德·金站在华盛顿的演讲台上,发表那篇著名的《IHaveaDream》演讲时,他不仅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平等的渴望,更呼吁整个社会共同承担起实现这个梦想的责任。他的“我应当”,是对社会公正和道德良知的呼唤,它激发了我们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关注环保、参与公益还是遵守法律,都是对“我应当”的践行和体现。
“我愿意”、“我能够”和“我应当”,这三重奏相互交织、相互辉映,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独特旋律。它们分别代表着我们的主观意愿、客观实力和社会责任,共同推动着我们在生活的舞台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实现和担当。”让我们在生活的乐章中,用“我愿意”去追求梦想,用“我能够”去实现目标,用“我应当”去担当责任,共同演奏出更加精彩的人生旋律。(830字)
江西省多校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中有句话说:“面对大海,哲学家看到永恒,诗人看到五彩的贝壳,匆匆的游客只看到一大摊水。”
这对于青少年认识事物、了解世界具有启迪意义。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Ⅰ中这句话说了三类人看大海时的不同结果。哲学家通常倾向于深入思考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含义。当他们面对大海时,可能会思考关于时间、自然法则和存在的问题,感受到大自然的永恒之美。诗人有着敏锐的感知和想象力,他们可能会从大海中捡到一颗普通的贝壳,但能够在其中发现美丽和独特之处,创作出美丽的诗歌,将平凡的事物赋予深刻的意义。对于匆匆而过的游客来说,他们可能只是简单地看到了广阔的海洋,没有花时间去欣赏、思考或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之处,他们只看到了表面而已。
这句话的启示在于,同样的事物可以因个人的知识和认知特点而产生截然不同的体验和理解。对于青少年来说,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一是重视深入思考,培养深入思考的能力,尝试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深层次含义;二是发挥创造力,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丽和独特之处,并将这些体验转化为艺术和表达;三是应花时间去探索、体验、学习和理解事物,以更丰富和深刻的方式来认识世界。
【参考立意】
(1)学会多角度看问题;
(2)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不同;
(3)学会深度思考,切忌浮光掠影;
(4)用心感受生活,收获美好人生;
(5)停下匆匆脚步,品味生活之美;
(6)培养多维视野,把握世界本真;等等。
【范文参考】
01.青年沉淀识万物,格物致知晓世界(54分)
于大海中,哲学家思索永恒,诗人歌颂五彩贝壳,而匆匆游客惟见一大摊水横于沙滩,这是是否专注造就的差别。由此,依我一孔之见,吾侪青年应于事物中推究事理,获得知识,在生活中发扬格物致知精神,才能于沉淀中真正地识万物、晓世界之理。
将内心浮尘沉淀,是于格物致知之先。古人格物致知,无不是先追寻内心平静后,才能进入思考的浩大瀚海,进而才通晓其中蕴含的事理。可见,心静是格物致知的首要条件。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吾侪青年同世界一起追求快的生活节奏。而这种一味求快的节奏难免扬起我们心中的浮尘使我们无法心静,只是在事物表面粗略认识。所以,于快中寻求心的平静,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触及“清泉石上流”的悠静心境,才能进行后步的格物致知。否则,匆匆造成的结果就是见此物是此物,无法深入认识。
在自然中勤思深入,是踏入格物致知之阶。格物致知来不得半点矫揉造作,而是自然而然的于平常生活中积累的点点滴滴。重蹈古人搬凳子面对竹子静坐大半天的格竹行为,最后一无所获的覆辙是不行的。哲学者仔细观察大海,发现它亘古不变,滔滔不绝,在历史的长河中周而复始地流淌,才思索出永恒的道理。乃如《赤壁赋》中苏轼所感知的那般“羡长江之无穷”后又能悟出“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哲理。
于表象中挖掘真知,是格物致知的核心。“透过平静海面的冰川,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著名的冰川理论要求我们透过复杂的表象,厘清万缕的理性的脉络。就好似人们在日月中发现永恒的道理,在水滴石穿中明晓坚持不懈的意义,在梅傲视风雪中明白了不畏艰难,保守冰洁霜心的高尚节操一般,吾侪青年不应被表象豪住求知的双眼,而应透过其表象不断深入思考,联络生活现实.才能真正求得蕴藏在表面之下的.事物所启发我们的真理。
青年沉淀识万物,格物改知盛世界。我们应心静,才能求真知.
02.怀静观众貌,戒躁思人生(53.5)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古时候,人们便发现从不同角度观赏一件事物,会呈现出完全迥异的形象,而从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正是人类创新性思维的体现,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无穷尽中,带领人类文明在历史长河中茁壮成长、
潜心积淀,充盈自我,此为一重生根,亦是踏入多维思考的前提。
人生阅历是拓宽思维的最佳养料,思维是一方天地。它的边界局限于思想的广博,倘若“足不出户”,闭门造车,以自我为中心,塞于困惑却不求解答,思维便如同囿于囹圄的雄鹰,再难伸展苍劲的羽翼,昔日的辉煌也会黯然失色,走出去,向外看,方能收获明天的精彩。
花鸟树虫、日月星辰,平凡的意象在文人墨客手中熠熠生辉,而每首诗词虽含有相同物象,却能传达不同的情感与哲思,这便是多维思考。然而,没有丰富的文学底蕴与人生阅历何来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君可见李白逍遥不羁,饮酒赋诗,留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狂傲之句;君可见“我寄愁心与明月”的难舍难分,人间真情在诗句中闪烁;君亦可见“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豪迈。唯有尝尽了人生百味,方能咏叹出直击人心的名句。
静心处世,多维观物,此为二重发芽,便是正式多维思辨的时刻。
看待事物若仅浮于表面便如淘金沥沙,错失了深藏的珍宝,只得到无用的黄沙。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观赏独一无二的风景。革命年代,暗流涌动,领导者通过纵观全局,设兵布阵,多方考虑后才出兵抗战。多角度看问题的意识使军队进无所虑,退有应对之策,在与敌人周旋中游刃有余。反观敌军只懂从一条路走到底,便无法兼顾首尾,从而陷入埋伏,最终被我军吞噬。借助多维思考,能够扭转不利之境。
戒骄戒躁,明悟人生,此为三重蜕变,亦为人生的高峰。
如今的时代竞争如云,快节奏生活使人静心思考的时间大为削减,在匆忙之中浑浑噩噩。为何文人能创出独属自己的杰作?正因其在自身和沉淀中再度创新,踏出一方新天地,成为一方大家。而这常常离不开内心的沉静、唯有戒骄躁,停下匆忙的脚步,才能在浊世中寻得一片净土。
身为新青年,吾侪更应沉淀自己,在静心中多维看待事物,找到人生中独一无二的景色。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宋代理学大家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那么,仅仅靠“质疑”就能取得进步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朱熹的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强调了质疑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质疑能够促使人们思考,推动知识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我们认知、思维、纠偏、创新等各方各面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倡要有大胆的质疑精神。同时,材料也指出仅仅靠“质疑”很难取得较大进步,则引导考生思考质疑与进步之间的关系,质疑是否是取得进步的唯一因素。因此,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去思考“质疑”更为广阔的意义,思考正确的做学问方法。
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书本、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一方面,只有对既有结论大胆质疑,才能更好地剔除不良信息,从而实现对其合理内核的传承;另一方面,大胆质疑所带来的新思考与新机遇,将为创新提供可能性。由此观之,大胆质疑是破旧立新、继往开来的重要条件。尤其在当下日新月异的新时代,尤其需要质疑精神,人类的创造创新都是在不断的质疑和反思中形成的。有创新能力才是极大的进步,质疑是进步的起点。
然而,质疑只是一个起点,如果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它就只是一种空洞的思考。仅仅提出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探索、实践去寻找答案。如果牛顿只是满足于质疑,而不去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实践,那么万有引力定律可能永远也不会被发现。
取得进步需要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除了质疑,还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的检验。爱迪生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敢于质疑传统的照明方式,更在于他的勇于探索、坚持不懈和实践精神。
综上,考生可以围绕“质疑”这一关键词,从其内涵、对学习的重要性,与进步之间的关系等角度来立意构思。考生可以肯定质疑对进步的重要性,但同时指出仅靠质疑是不够的,还需要其他因素的配合,如探索、实践、坚持等;也可以探讨质疑在不同领域的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如何正确运用质疑来促进进步;也可以分析取得进步的多种因素,强调质疑只是其中之一,还需要结合其他积极的品质和行动。
行文思路上,开头可借助“尽信书不如无书”等与“质疑”有关的经典言论,引出话题,提出“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质疑,展现我们的理性判断”。然后列举赵括纸上谈兵、楚人一叶障目、袁隆平研制出杂交水稻、牛顿揭开色光之谜等人的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学习、科研、交际等各方面生活中学会“质疑”的必要性。同时,还可结合材料中对于质疑的批判性思考,再从“怎样做”的层面阐述如何形成理性判断,如通过实践检验证明,结合实际情况准确分析等。最后结合新时代青年的身份强调,要勇于质疑,敢于创新,这样才能担负起时代青年的使命,为伟大的民族复兴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这样开拓视野、开拓心胸,才是真正的进步。
【参考立意】
1.质疑之力,进步之源。
2.学贵有疑。
3.学会质疑,增长智慧。
4.在学中疑,在疑中学。
5.善学善疑,方能进步。
【参考范文】
01.合理质疑 明辨审思
曾记得余华老师的一段比喻:“树木在成长之时需阳光的照耀,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在阳光的照耀下成长时,是以树木的方式在成长,而不是以阳光的方式在成长。”生命往往是以各种姿态呈现的,并非千篇一律保持独特个性与看法,是成为自己这棵树的必要条件。不沉溺于某一种文化范式,亦不困于既定框架,我们应有敢于质疑的勇气。
“从来如此,便对么?”鲁迅先生对着千百年来的封建道德的提问振聋发聩,洗涤人心,但通往真理的路,中国依旧走了很久。不断地质疑、启蒙,加之实践、前进,艰难而曲折。可见,仅靠质疑就想向前发展,这几乎没有可能。
质疑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但思而不学依旧懈怠。付诸行动、积极创新,才是发展的根本。苏轼在质疑前人对“石钟山”名字由来的说法时,他与长子迈“乘小舟,至绝壁下”,亲自实践考证,经过一番探索,最终让自己的质疑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这其中,不止质疑,而是质疑后的实践所连接的明辨与真相。
当今社会,不乏质疑的声音,但绝大部分只是习惯性的质疑。某条新闻,某个观点,收到的种种质疑声,看似多元,实则是无关合理性的否定一切。勇于质疑是无可厚非的,但没有理性判断的加持,没有分辨的能力,质疑便会成为盲目的跟风。可见,在发出质疑时,明达审慎少不了。按图索骥、纸上谈兵的故事都在告诫我们:不能做他人思想的奴隶,要真正在探索中厘清内心的逻辑,合理质疑,合理取舍,寻求真正的精进。
质疑不应成为博流量、博眼球的手段,而应成为照亮前路的光。社会的前进过程中,质疑如同号角,总是率先划破暗空,但具体的跋涉,还是要靠实践创新。善于思考,勇于质疑,并且具备足够的能力加以判断,这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尤为重要。
即使是真理,也存在于不断地进步之中,即使是权威,也会在发展之中变得陈旧,不可把所谓的既定结果变为思想的枷锁,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质疑的能力,但随声附和的认同感并不可取,侧耳倾听细微之音,认真分辨巨大的声响,凝神体悟,独立思考,并且保持着持续的行动力,方可掷地有声,在明确的航道上远行山海。(829字)
02.质疑之力:探索真理的灯塔
自古以来,我国先贤就强调质疑的重要性。宋代理学大家朱熹曾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此言虽简,却深含智慧,它告诉我们,在求知的道路上,质疑是推动我们前行的重要力量。然而,质疑并非万能钥匙,它需要与其他学习方法相结合,才能助力我们取得真正的进步。
质疑,是探索真理的起点。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当我们面对一个未知的领域或观点时,如果只是一味地接受,而不去思考、不去质疑,那么我们的认知就永远停留在原地。正是有了对“地心说”的质疑,哥白尼才提出了“日心说”,从而开启了天文学的新纪元;正是因为对传统权威的质疑,伽利略才通过实验揭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这些伟大的发现,都源于对既有知识的勇敢质疑。
然而,质疑并非意味着盲目否定。真正的质疑,是建立在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的基础上的。我们需要像古人那样“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在广泛涉猎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实证分析来寻求答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自我超越。
质疑之外,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和接纳不同的声音。在求知的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意见。这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虚心听取他人的看法,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正如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见解和智慧,只有通过交流与碰撞,我们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世界,更接近真理。
此外,实践也是检验质疑成果的重要标准。无论我们的质疑多么有道理,如果不能通过实践来验证其正确性,那么这些质疑就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转化为真正的进步。因此,在质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分析,还要积极投身实践,用实际行动来检验我们的质疑和猜想。
质疑是推动我们取得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它并非孤立存在。我们需要将质疑与深入思考、倾听接纳、实践验证相结合,才能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实现自我超越。让我们铭记朱熹的教诲,以质疑为灯塔,照亮探索真理的道路。
浙江省新阵地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几届奥运会的一个变化,就是观众对金牌榜没有那么深的执念了,对输赢没有那么多的苛求了,对运动员更包容了。尤其是年轻观众,他们从记事起,就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只有两句话,阐述观众对奥运会的心态的变化——“对金牌榜没有那么深的执念,对输赢没有那么多的苛求,对运动员更包容了”。这一变化反映出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进步。过去,金牌往往被视为国家荣誉的重要象征,人们对运动员的期望主要集中在夺金上。而如今,观众开始更加关注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拼搏精神、体育道德以及他们所展现出的人性光辉。这种变化意味着人们不再仅仅以结果为导向来评价运动员,而是能够从更全面、更人性化的角度去看待体育赛事。可以看出,材料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奥运看当代中国的个人和民族心态,准确理解“平视世界”的现代眼光,并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
考生可以针对观众对奥运会心态的变化进行合理分析,如原因(如更享受过程)、实质(如民族自信)、表现(如看淡输赢,更多的包容)、办法(如打开格局)等;也可以从国家、民族的大视野,或从个人内心世界角度来解读“平视世界”的内涵,并深入分析背后的原因。综上,考生可以有以下的构思立意角度:
1.什么是“平视世界”?“平视”,相对于“俯视”和“仰视”而言,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心态,是一种平和、包容的态度。平视世界就是面对强者不自卑,对待弱者亦不自傲;尊重他人,亦不轻视自己;无论外界怎样变化,始终秉持一份包容自信的心态与世界平等地相处。
2.“平视世界”视角的意义。年轻观众从记事起就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年轻一代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开放。“平视世界”意味着他们不再盲目崇拜金牌和胜利,而是能够以平等、客观的态度看待各国运动员的表现。这种视角的转变也反映出年轻一代对自我价值的认知更加成熟。他们不再将国家的荣誉完全寄托在金牌数量上,而是认识到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体育领域的成就,更在于综合国力、文化软实力等多个方面。同时,“平视世界”也让年轻观众更加注重体育的本质和精神内涵,即通过体育促进人类的团结、友谊和进步。
3.观众对奥运会的心态的变化带来的意义和积极影响。①对运动员的影响:观众心态的变化和年轻观众的“平视世界”视角为运动员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比赛环境。他们不再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以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比赛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同时,这种包容和理解也让运动员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②对体育事业的影响:这种变化有助于推动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它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同时,也促使体育界更加注重体育精神的培养和传播,推动体育文化的繁荣发展。③对社会的影响:观众心态的转变反映出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它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增强了国家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同时,也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4.如何保持年轻人这种“平视世界”的心态和视角?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摒弃单一的成功标准,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无论是在体育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我们都应该注重过程中的成长和收获,而不仅仅关注结果。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全球视野和开放心态,让他们能够以“平视世界”的视角看待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时代,为国家的发展和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鼓励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地面对挑战。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和投入,推动体育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具体写作时,考生可以简单引述材料,提出观点,不执输赢,平视世界。接着,结合材料,阐述“平视世界”的内涵——平视世界就是面对强者不自卑,对待弱者亦不自傲;尊重他人,亦不轻视自己;无论外界怎样变化,我们始终秉持一份包容自信的心态与世界平等地相处,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论证观点。然后从反面论证如果对输赢太过执着,轻则闹出笑话,重则反映个人修养的缺陷,比如“世界杯”预选赛上,在国足0-7大比分输给日本后,有“退钱哥”情绪失控,捶胸顿足,要求退票,成为一时笑谈等等。最后,总结观点,无论个体、国家抑或一个民族,只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平视世界,才是最好的视角。人要真正体验生命,就必须站在生命之上。
【立意参考】
1.以自信之心平视世界。
2.大国底色,平视世界。
3.平视自我与他人,自信从容。
4.不执输赢,平视世界。
5.以平视之姿,筑体育新章。
【参考范文】
01.平视世界,亦奋斗不辍(54)
在尼采的视角观念中,世界是由形形色色的视角组成的,而唯一接近世界真相的只有上帝——全知全能视角,显然这在现实中行不通,故而对世界不同的认知与视角,造就了多样化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相较于以输赢标榜价值与人生的传统视角,“平视世界”视角日益为年轻群体所推崇。
刚从风雨飘摇、山河不古中焕发新生的中国,亟须向世界证明自己的独立与存在,而奥运会这一国际赛事无疑是一个绝佳的平台,因而举国人民翘首以盼的便是增加的金牌,每一个在中国旁跃动的数字,都是新中国向世界一次掷地有声的宣告。
然而,随综合国力的增强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早已跳脱出急于证明自己的时代节点,故而奥运会的政治意义弱化,更多地位展现大国风貌的外交性、娱乐性目的所替代。同样,与综合国力同步提升的是人民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我们完善的价值体系驱动我们以更海纳百川的心态平视这个世界。因此,我们欢欣雀跃于运动员取得成就的同时,也看见失利者的付出与奋斗,共情不甘与辛酸。聂鲁达曾说:“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唯有跳脱出个人主义至上的伪命题,挣脱浮于云端、俯视众生优越感的枷锁,平视世界,平视众生,我们才能从更多视角还原事物的全貌,故而不再执着于对输赢的苛求,而能意识到输赢背后同等意义的付出、磨折与风霜雨雪。
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摒弃苛责观念,以开放包容之态笑看输赢并不意味着“躺平”“摆烂”,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丰裕使输赢的重要性下降,我们对其态度朝淡化、包容的转变不应趋向松懈散漫与安于现状的极端。鲁迅说:“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臾或缺。”在结局未定、胜负未分之时,应奋楫争先,笃行不辍。当输赢已分却在“不屈的挑战”后仍稍逊一筹时,应以平视世界的视角,效仿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然洒脱。
博尔赫斯曾说:“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个未来。”不同的选择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视角引导不同的方向。唯愿吾侪青年能拥有平视世界的视角,胸有鸿鹄,奋行不辍,亦笑看得失,摒弃自卑与超越的枷锁,享受人生。
02.持守平视之心(55)
在当今波谲云诡的时代困局里,人们多有苛求利好之趋势与仰观俯瞰的不同视角。然则,何为良方?大抵惟有持守平视的素心,宽容待人处世,方有一份胸襟与雅量更从容地完成个人生命本身的臻至,避免堕入执念的深渊。
何谓平视?不妨将其划分为三种纵深的境界:第一为底层平视,即用宽容之心待人;其次为中级平视,即用平和之心律己;再为终极平视,即用云淡风轻的雅量纵观古今中外,胸壑眉目均可寻觅到河清海晏。如近几届奥运会不苛求输赢,包容运动员、尊重各个国家的“平视之风”已分别诠释了其三维的含义。
底层平视,是待人处事的教养,目的直指人际相处的和谐,须知世界是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络,乃至牵引出了“五人之说”。曾有人诗意地描绘这一状态:“我与你并肩驶过的两只小船上彼此相望致意。”这也便是苏轼为何广结良友的原因。他的超然达观体现在待人接物上尤为超脱:平视是基本的社交尊重,少点傲气多分亲和力,才不致使巴别塔式单向度空间的孤立,才能保证社交的根本使我们收获相应的自尊与温暖。
若底层平视深化到了内省的自我,也便有了与星空一同令康德敬畏的律己诞生。张秋心概括为:唯向内求。不苛求输赢也便是拥有了一个更丰盈的生命出口,钦佩我们自己在过程中创造的灿烂意义。卡丽莎·摩尔无缘冠军,却发文感激自己与冲浪的遇见,在盛时微笑离场。更注重过程带来的本质是心态上的变化,反之则有醉者刘伶因此而终日惶惶,范进中举后因得与失瞬间颠倒反转而喜极而狂的悲惨遭遇,微小个体被生命狂流所裹挟。
由此可见,杨绛在经历家庭的破碎后慨然叹曰:“原来世间最美的风景,恰在于内心的淡定从容。”这份云淡风轻的雅量规避我们离开物欲鼓噪的社会喧嚣,荫蔽我们不因竞速标签与利己主义而心生慌乱,才能真正避免执念所带来的偏激、观念失衡所带来的冲突,乃至纳博科夫笔下《云影·古堡·湖光》中被殴打致死的观景人背后沉重又震耳欲聋的黑暗社会。
因得这条拾级而上的阶梯,终极平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应运而生。平视世界是一种大国间的平视,文化间的尊重,是人类命运从一阳来复走向新的春天浓墨重彩,必不可少的一笔。在巴黎法国大革命一百余年后,金色的荣耀再度凝聚起大国伟力,民族意志飘扬不止。这份欣赏与接纳,也许即是对修昔底德陷阱所作出最好的回答,也是对大国战争的有力抨击。
念即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的演说中提及拉丁美洲不再孤独时,这个百年家族“才真正拥有了重生的机会”。面对当年那些暴力、掠夺与屠杀,是否持守一颗平视之心,结局也会改变呢?
所以我们才说,持守平视的素心,会是人类文明春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