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ES&T封面:真空紫外通过促进中间价态铁和羟基自由基生成活化Fe(VI)

学术   2024-11-17 19:58   江苏  
‍‍‍‍‍‍‍‍‍‍‍‍‍‍‍‍‍‍‍‍‍‍‍‍‍‍‍‍‍‍‍‍‍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第一作者:邬莲
通讯作者刘玉蕾
通讯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封面图



图片摘要


成果简介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刘玉蕾副教授在环境领域著名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VUV Activated Fe(VI) by Promoting the Generation of Intermediate Valent Iron and Hydroxyl Radicals”的封面文章。文中首次提出用真空紫外线(VUV)来活化高铁酸盐(Fe(VI))降解微污染物(如卡马西平(CBZ)等)。结果表明,VUV/Fe(VI)能显著促进CBZ的降解,在pH = 7.0-9.0的条件下,VUV/Fe(VI)的去除率比Fe(VI)30.9-83.4%。此外,在pH = 7.0-9.0 的条件下,VUV/Fe(VI)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HFe(V)/Fe(IV),其贡献率分别为43.3%48.6%,以及48.2%46.6%VUVFe(VI)的结合不仅有效地缓解了Fe(VI)在碱性条件下(尤其是 pH = 9.0)的弱氧化能力,还削弱了背景成分对Fe(VI)的恶化作用。在不同的实际水体(自来水、松花江水、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VUV/Fe(VI)Fe(VI)相比,对CBZ降解的作用明显增强。此外,VUV/Fe(VI)在降解CBZ和磺胺甲恶唑(SMX)以及其他六种微污染物方面表现突出,显示出广谱的降解微污染物的能力。总之,该项研究为水体中微污染物的去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引言

近年来,高铁酸钾(Fe(VI))作为一种绿色多功能氧化剂,因其在消毒、氧化、絮凝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当Fe(VI)单独直接用于处理污染物时,存在许多需要克服的问题,比如在酸性条件下易自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氧化能力弱以及与强络合物共存时氧化能力利用效率低等。这些缺点阻碍了Fe(VI)在去除水中各种污染物方面的应用。据报道,污染物与Fe(VI)的反应过程会产生高活性的中间态铁物种[Fe(IV)Fe(V)],它们的活性比Fe(VI)2 - 5个数量级或更多。因此,活化Fe(VI)以产生更多的Fe(V)Fe(IV)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近年来,VUV作为一种绿色氧化技术受到普遍关注。据我们所知,目前尚未开展关于VUV活化Fe(VI)的研究。在VUV/Fe(VI)中,OHHO和中间价态铁在污染物去除过程中的各自作用尚未明确。因此,进一步阐明VUV/Fe(VI)中的内在机理至关重要。卡马西平(CBZ)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种水体中的代表性药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并且对常规水处理工艺具有抗性。因此,本研究将CBZ作为目标化合物,研究VUV/Fe(VI)工艺的降解效果和反应机理。本研究的目的是:(1)比较VUVFe(VI)VUV/Fe(VI)在不同pH值下对CBZ降解的效率和动力学常数;(2)通过自由基猝灭和探针实验确定VUV/Fe(VI)中的主要活性氧物质(ROS),并通过动力学建模量化它们的相对贡献比例;(3)揭示VUV/Fe(VI)中主要ROS的形成途径及其协同机制;(4)探究水质背景成分对VUV/Fe(VI)工艺降解性能的影响,并评估VUV/Fe(VI)在各种实际水体中的降解能力



图文导读

VUV/Fe(VI)系统在不同pH条件下对CBZ的降解效果

1:在pH 7.0-9.0时,不同体系对CBZ的降解性能(a-c)和kobs值(d)。实验条件:[CBZ]0 = 10 μM, [Fe(VI)]0= 50 μMpH = 7.0-9.0


从图1可以看出,在反应2分钟内,pH7.0时,VUV/Fe(VI)系统对CBZ的降解效率高达82.4%,分别比Fe(VI)系统和VUV系统高30.9%22.1%。随着pH的升高,Fe(VI)单独存在时对CBZ的降解效率逐渐降低;然而,VUV/Fe (VI)系统在pH>7.0时始终表现出优异的CBZ降解性能。特别地,在pH9.0时,Fe(VI)10分钟内仅降解11.1%CBZVUV10分钟内降解78.1%CBZ,而VUV/Fe(VI)10分钟内可氧化94.5%CBZ。这些结果表明VUV可以有效地活化Fe(VI)以促进CBZ的降解,且对CBZ降解具有良好的pH耐受性


活性物种的识别

2:不同浓度的TBA (a), MeOH (b), SOD (c), FFA (d)NO3(e)VUV/FeVI)系统降解CBZ的影响。VUV/FeVI)体系中不同捕获剂([TBA]0= [MeOH]0 = [FFA]0 = 50 mM, [SOD]0 = 5000 U/L, [NO3-]0 = 5 mM)对CBZ降解的速率常数(f)。实验条件:[CBZ]0 = 10 μM, [Fe(VI)]0 = 50 μM, pH = 8.0


3Fe(VI) (a)VUV/Fe(VI) (b)系统中PMSO的降解和PMSO2的生成情况(内插图:PMSO2产量的变化)。实验条件:[PMSO]0= 10 μM, [Fe(VI)]0 = 50 μM, pH = 8.0

如图2所示,随着TBAMeOH浓度的增加,CBZ的降解受到显著抑制,这说明OHVUV/Fe(VI)系统中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其次,选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作为来验证O的作用的猝灭剂,当使用5000 U/LSOD时,CBZ的降解几乎没有受到抑制,说明OVUV/Fe (VI)系统中CBZ的降解没有影响。这是因为在碱性条件下,O通过HOOH的歧化反应形成的途径难以实现。对于¹O的可能作用,由于没有O的产生,其参与反应的可能性也很低。然后,选择硝酸盐离子(NO₃⁻)作为猝灭剂来确定eq的作用,5 mMNO₃⁻几乎没有抑制CBZ的降解,说明eqVUV/Fe(VI)中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在实验环境中,水的光解只会产生少量的eq,且它容易被溶解氧和HO猝灭

为了进一步验证中间态铁物种的作用,研究了甲基苯基亚砜(PMSO)在Fe(VI)系统和VUV/Fe(VI)系统中的氧化情况。在Fe(VI)系统中,所有的PMSO都转化为PMSO,产率接近100%。但是,在VUV/Fe(VI)系统中,只有一部分PMSO转化为PMSO,产率逐渐降低且明显低于100%,这是因为Fe(VI)系统中的活性物种都是[Fe(V)/Fe(IV)],而VUV/Fe(VI)系统中除此以外,自由基也同时参与了。此外,Fe(VI)降解PMSO的效率明显低于VUV/Fe(VI),且PMSO的生成速率在Fe(VI)系统中也明显低于VUV/Fe(VI)系统,这些结果都表明在VUV/Fe(VI)系统中会诱发更多的Fe(V)/Fe(IV)形成。


不同pH条件下活性物种的相对贡献

4:在不同pH条件下,Fe(VI) (a)VUV/FeIV)体系 (b)中降解CBZFeVI)、Fe(V)/FeIV)和OH相对贡献的变化。实验条件:[CBZ]0 = 10 μM, [Fe(VI)]0 = 50 μM, pH = 7.0-9.0


通过相关的公式计算了OHFe(VI)Fe(IV)/Fe(V)CBZ降解的相对贡献。如图4所示,在pH = 7.0时,VUV/Fe(VI)过程中OHFe(IV)/Fe(V)Fe(VI)的贡献分别为43.3%48.2%8.5%。随着pH的升高,OH的贡献逐渐增加到48.6%,而Fe(IV)/Fe(V)的贡献逐渐降低(从48.2%降至46.6%)。这是因为Fe(VI)在水溶液中有不同的质子化形式,在碱性条件下,FeVIO²在溶液中占主导,其氧化能力减弱,导致Fe(IV)/Fe(V)的贡献逐渐降低,而VUV光解HO产生的OH含量变化不大,使得OH的贡献比例增加。在pH7.0 - 9.0范围内,Fe(IV)/Fe(V)OHVUV/Fe(VI)系统中起主导作用,而Fe(VI)CBZ降解的贡献最小。


VUV/FeVI)系统的反应机理

5VUV/FeVI)降解微污染物的反应机理示意图


本研究提出了VUV/FeVI)降解微污染物可能的反应机理(如图5所示)。在VUV照射下,FeVI)的光解过程占主导地位。在VUV照射下,将FeVI)转化为光激发态的Fe(VI) [Fe(VI)*]。随后,Fe(VI)*通过缺失氧原子形成FeIV)。然后,FeIV)进一步光解为FeII)。FeVI)的光解反应明显快于自衰变反应。这导致了FeVI)体系和VUV/FeVI)体系中间态铁的优势物种存在差异。也就是说,在FeVI)自我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更不稳定的Fe(V),而在VUV/FeVI)过程中,会产生更高度稳定(与Fe(V)相比)和强氧化活性的FeIV)。生成的FeIV)对污染物进行了快速氧化。

另一方面,由于VUV其独特的185 nm光的特性,VUV可以光降解H2O,产生以OH为主的反应物种来降解污染物。同时,由FeIV)生成的FeII)可以与体系中生成的H2O2快速反应,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如OH)来降解CBZ。此外,在VUV/FeVI)中,FeIII)可以通过光照射迅速转化为FeII)。这样也可以促进体系中的Fe(III)/FeII)氧化还原循环,提高CBZ的降解效率。综上所述,在整个反应过程中,VUV不仅促进了FeVI)的快速光解,而且充分利用了VUV185 nm光子辐射直接生成自由基,同时利用H2O2的原位生成还原了FeVI)的氧化产物(Fe(II)),从而生成了少量OH。最终,FeVI)、中间铁和OH的协同作用促进了VUV/FeVI)系统对CBZ的快速降解。

‘’

小结

在新污染物零排放背景下,本研究将两种绿色氧化工艺VUVFeVI)相结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氧化工艺。研究表明,与单独的VUV和单独的FeVI)相比,VUV/FeVI)获得了更好的降解微污染物性能。这也暗示了VUV/FeVI)作为一种新型氧化工艺在水处理领域中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此外,Fe(V)/FeIV)和OHVUV/FeVI)促进污染物降解的主要活性物种,其中FeVI)的快速光解促进了FeIV)的产量高于Fe(V)。高浓度的无机阴离子对污染物氧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或增强,这表明VUV/FeVI)对复杂水基质的干扰具有很强的抵抗力。VUV/FeVI)对高浓度微污染物、多种典型的微污染物以及多种实际水体也保持了优异的降解性能,表现出较强的去除稳定性和污染物氧化效率。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高效、新颖的光驱动氧化技术,用于去除水体中的有机微污染物。该工艺也有望成为一种有前景的水处理工艺。同时也为FeVI)的光活化提供更深入的机理,为未来FeVI)耦合光催化领域的运用提供理论指导

本项目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

作者简介

刘玉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多介质中高活性氧化物种的制备及其水质保障效能研究。在高铁酸盐规模化制备、饮用水中碘系物及重金属污染控制方面研究成果突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5项。获2019年度哈工大校优秀博士论文,2019年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授权美国专利4件、中国发明专利6

第一作者:邬莲,女,博士研究生,现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4c05343

投稿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投稿、合作、转载、进群,请添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环境人Environmentor是环境领最大的学术公号,拥有20W+活跃读者。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大家将环境人Environmentor加为星标,或每次看完后点击页面下端的“在看”,这样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每日的推文!环境人Environmentor现有综合群、期刊投稿群、基金申请群、留学申请群、各研究领域群等共20余个,欢迎大家加小编微信Environmentor2020,我们会尽快拉您进入对应的群



往期推荐


年度热点文章Top10(2023年)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谢国俊课题组、重庆大学陈一课题组合作ES&T封面:亚硝酸盐依赖型厌氧甲烷氧化细菌的生态位分化机制
见证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密苏里大学肖峰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李阳团队一篇承上启下的ES&T
ES&T社论:ES&T对材料类稿件的基本期望以及此类稿件应该如何体现其环境相关性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院士团队孙志强副教授ES&T、WR等:非自由基高级氧化净水技术系列研究成果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封面:电化学氧化生成的Fe(IV)/Fe(V)可在近中性条件下选择性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同济大学关小红团队ES&T:一种可以轻松区分SO4•-与HO•并实时量化高级氧化技术中的SO4•-的新方法
哈工大任南琪院士团队贺诗欣课题组Nature Water:集太阳能脱盐、发电和作物灌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
哈工大(深圳)任南琪院士团队路璐、深圳先进院高翔Nat. Sustain. :工业废水中多污染物协同原位生物转化合成高值化学品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院士团队Science Advances:揭示脱水合在离子选择性膜分离中的作用机制
可持续视野SH|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院士团队: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的评估与优化
学术招聘
美国范德堡大学环境工程研究生项目招生 (博士硕士)
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化学与环境工程系门玉洁课题组招收博士生(或博士后)
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Dr. Sam H. Y. HSU课题组招聘博士
美国圣母大学环境分子与合成生物学实验室拟招收2名全奖博士生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士Eawag联合招聘全奖博士生(环境方向)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赵华章教授团队招聘博士
学术资讯
耶鲁大学Julie B. Zimmerman教授出任ES&T主编
贝勒大学Bryan W. Brooks教授出任ES&T Letters主编
韩国科学院院士Wonyong Choi将出任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主编
CEJ Advances创刊 | 潘丙才教授任主编,四位华人学者任副主编
ACS对话 | ACS ES&T Engineering创刊副主编马军院士
专访: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otechnology 主编团队


扫描二维码,快速入群~

环境人Environmentor
分享环境领域内学术进展、热点资讯、招聘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