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牛”再爆发!还能疯狂多久?

文摘   2025-01-15 19:49   上海  

好买说

2025开年两周,股市波动加剧,隔壁债市的牛仍在一路狂奔。


元旦前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之后一路下行,眼看就要跌破1.6%的历史关口。上周,央行暂停购债的重磅消息一出,各期限债券收益率又有所波动。


都在说“债牛”,但如果我们将这个词具象化,究竟有多牛呢?先来看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如果隐去产品名称,只看净值曲线,这支基金2024全年累计收益高达21.4%,最大回撤仅4.55%,甚至跑赢大部分主流宽基指数,简直是梦寐以求的“完美资产”!


这就是债牛行情中最真实的现象之一,当资产荒不断发酵,当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当长端利率一再跌破历史极值,国债ETF居然涨出了股票基金的架势。


不过,这轮债牛演绎到现在,我们也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利率离地板越近,收益就离天花板越近,2025年,还能在债基里躺平吗?


以下,我们重点探讨三个问题:


1、2024年,债市发生了哪些大事?私募债基/券商小集合产品表现如何?


2、现在投债基,机会和风险有多大?


3、2025年,固收资产究竟该怎么投?



1

2024年债市回顾
债牛加速,一波三折


1月10日,央行发布重磅消息称,2025年1月起暂停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入操作,意图给愈发火爆的债市降温。

事实上,在债市高歌猛进的过程中,央行发声干预债市的操作已经是“家常便饭”。下面这张图展示了2024年国内债市的整体走势和重要节点:


全年来看,中证综合债指数大幅上涨8.17%,但也伴随着央行发声和政策刺激带来的数次调整,直至年末才重回上涨通道。

拉长时间来看,在利率水平逐渐走低的预期下,债牛已持续了三年多。具体看各类指数,普遍呈现的情形则是:中证综合债领涨各指数,利率债整体强于信用债,中长债整体强于短债,可转债的表现也相当亮眼。


观察好买基金架上的私募债基和券商小集合产品,2024年也有不少管理人实现了相对可观的收益,同时回撤大多控制在1%以内。


具体来看,大致有以下几种策略类型:

1、信用下沉:买入信用资质相对较低的债券,获得更高的票息收益。如投资高收益债的管理人,久期短,受利率波动的冲击小,凭借信用下沉的能力挖掘收益。

2、上杠杆:质押债券,买入票息高于借贷成本的债券获得息差。

3、拉久期:当市场利率下行,债券的期限越长,债券价格上涨幅度越大。

4、行业增强:主投信用债的管理人,通过行业分析进行择券,在行业利差具有吸引力的时候提前进入,在行业利差收窄时获得收益。

5、可转债增强:在配置高收益债的同时,通过增加转债的仓位增厚收益。

6、境外债增强:通过配置中资美元债/中资点心债等境外优质债券,增厚组合收益。

总结而言,近两年私募领域表现较好的债券管理人,除了过去常用的主流策略之外,也在不断拓宽能力圈,在产业债、可转债、境外债等方面寻找更多元化的收益来源。相较于过去的城投债、高等级债为主的单一策略,管理人策略类型的持续迭代,有利于在细分策略下挖掘更多的超额收益。


2

牛了三年的债市,
还能继续牛吗?


说回债市,去年年底以来,有关债市的讨论再次热闹起来,其中有两种不同的情绪交织:

一种是在债市行情火爆之际,关心当前还能不能投资;另一种则是持有债基产品,担忧当前债市行情过热,是否应该止盈或离场。

以下,我们就从这两个问题出发,谈谈2025年投资债券的机会和风险。

一、利率突破历史极值之后,还有下行空间吗?

一句话总结:下行空间可能有限,但走牛的根基尚未动摇。

近两年国内长端利率的快速下行,驱动的因素很多,经济弱复苏、低通胀、宽政策、资产荒等背景均为债市走牛创造了条件。

看各类债券收益率的分位数,无论是利率债还是信用债,基本都已经处于历史最低水平。


从当前的情景来看,国内经济基本面尚未出现明确拐点,同时央行定调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资金配置需求仍在,降准降息也尚有空间。总结下来,债市走牛的核心条件尚没有动摇。

不过,由于市场当前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预期存在过度定价,下行的空间可能已被大幅压缩,债市短期或将维持高位震荡的局面。

二、现在投债基,可能有多大风险?

一句话总结:如果经济预期出现反转,债市可能波动加剧,但大概率不会频繁大幅波动。

如果上述情景出现反转,换句话来说,就是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出现扭转,债市走牛的根基动摇,波动自然会加剧。

从近四年的维度来看,中证综合债的回撤基本在1%以内,比较大级别的回撤有两次:一是2022年底的理财赎回潮带来的债市下跌。一次则是“924”行情过后,政策强刺激对债市形成的扰动。


当然,历史经验仅供参考,债市的下一次波动究竟有多大、何时会来,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答案。但经历过持续、快速的上涨之后,我们也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到心中有数。

明确了机会和风险过后,我们再来聊聊,当前如何投资固收类产品呢?



3

债牛加速之际
固收产品究竟怎么投?

其实,当前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并非是2025年债市还能不能走牛,而是需要明确2025年该投些什么资产、各投多少,划定固收类资产在其中的占比,根据自身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再进行优化调整。

以可投资产1000万以下的稳健型客户为例,好买给出的参考配置中枢中,固收与中性资产目标占比是43%,其中国内占比30%,海外占比13%。


这也意味着,假设一位稳健型投资者拥有500万的可投资产,其中固收与中性资产合理的配置中枢是215万左右,占到组合的将近一半。(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好买的IPS报告会给出各类资产的具体配置中枢。)如果组合中的固收资产占比尚未满足,那么无论何时增配,都是理性且正确的决策。

具体而言,不妨参考以下几点结论:

1、尽量选择中短久期的债基。文章开头提到的超长期国债ETF,其2024年的业绩表现具有特殊性,很难复刻。短债基金能够有效降低利率端的风险暴露,持有体验也会更加舒适。

2、珍惜当前可投的低波动资产。在利率下行空间被压缩的当下,更重视票息这一收益来源,买锁定期与底层债券期限匹配的产品。

3、关注海外债券的配置机会。国内长端利率跌破1.7%的同时,美国长端利率又回到了4.7%的高位,票息收益也体现出更高的吸引力。

4、适当配置一些CTA、对冲基金等绝对收益资产,丰富组合的收益来源。

总之,2025想要做好固收投资,我们应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少做预测,淡化波动,分散配置,重视平衡。眼前种种复杂因素形成的迷雾,自然会豁然开朗。




重要声明

本文件中的信息基于已公开的信息、数据及尽调访谈等,好买财富(以下简称“本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不会发生变更。文件中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本文件及其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获得本文件的机构或个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应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文件版权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 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文中观点不代表平台投资意见,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好买财富
好买财富,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成立于2007年,旗下公司分别获得私募管理人牌照、香港证券1/4/9号牌,以及第一批独立基金销售牌照,以享誉业界的研究和风控,为投资者提供产品优选及大类资产配置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