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四个步骤

学术   2025-02-01 21:01   山东  

 这是 科研写作研究所 的第 3452 篇原创文章 

关于科研写作研究所

CSSCI设计者、长江学者苏新宁教授领衔的百万博士青椒科研写作实训基地,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基地“论文写作指导”、教育部COSE平台“论文写作能力”两门课程招生培训机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企业。


文献综述是一种收集信息以回答研究问题或找出关于某一主题已知内容的方法。在进行了一系列文献筛选后,最终过程是对文献内容及其质量评估的综合。这种综合需提供研究问题的答案,描述答案所基于的证据的质量。这种综合有四个主要目的:描述关于某一主题或某类研究的现有知识、支持新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解释研究发现、描述一批研究的质量。这也是结果综合的四个步骤。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阿琳·芬克在《如何做好文献综述》中,通过对这四个目的的介绍,展示了文献综述整体步骤。接下来,我们将一一介绍。

一、描述关于某一主题或某类研究的现有知识

文献的主要应用之一是描述关于某一主题或某类研究现在已经知道了些什么。对现有知识状况的综述是研究报告或论文的有机组成部分。

假设我们准备撰写一份报告,评估一项减轻遭遇暴力的儿童的抑郁症状的干预。这份报告将包括至少4个研究问题的答案:此类儿童及其遭遇暴力的广泛性如何?遭遇暴力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抑郁是遭遇暴力后的症状之一吗?如果是的话,它在遭遇暴力的儿童中间出现的频率如何?

回答这些问题的第一步是综述文献以总结关于这一主题的知识现状,例如:儿童与暴力、儿童遭遇暴力的后果、遭遇暴力儿童的抑郁症状以及减轻遭遇暴力儿童的抑郁症状的干预,等等。综述的假想的结果如下图。

二、支持新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献综述可以提供关于某项拟议中的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证据。举例来说,假设我们开展一个教育项目,鼓励学生对作为一种职业选择的公共服务更具兴趣。再假设我们想要获得资助去评估这个项目的效果。要得到资助,需要做一个文献综述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一项目为什么是必需的?更多学生愿意把公共服务作为职业选择会有什么社会效益?有没有正在开展的其他项目?如果有的话,为什么它们不如你提议的项目有效?

要点是使资助方相信,文献支持你的说法,即新项目对于实现鼓励更多学生选择公共服务职业的目标是必需的。下图的例子显示了如何通过文献综述论证新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解释研究发现

通过将某一特定研究的结果与所有其他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就可以通过文献综述的结果解释该研究的发现。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已经显示帕帕尼科拉乌(帕氏)涂片能够发现早期宫颈细胞异常,从而降低了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生活在美国的时间较短是越南妇女接受帕氏涂片检查的一个负向预测因素。12与此类似,基于文化适应“分数”的其他一些文化适应测量也发现,文化适应预测了印第安人和西班牙人对帕氏涂片检查的接受程度,37,38以及语言障碍和在美年限短对华裔美国人利用保健服务有负面影响。39因此我们的研究支持先前研究的发现,即文化适应和保健服务的总体利用(特别是接受帕氏涂片检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与之前的研究不同,我们没有发现年龄是接受帕氏涂片检查的一个重要预测因素。40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同期群中老年妇女的数量较少,因而限制了我们的研究有效评价样本中年龄对接受帕氏涂片检查影响的效力。

本例中参考文献用来支持以下发现:“因此我们的研究支持先前研究的发现,即文化适应和保健服务的总体利用(特别是接受帕氏涂片检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通过与其他研究对比,解释并证明了此发现。需要提醒的是,在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时,需要借助引用,才能强化论证的合理性。

四、描述现有研究的质量

现有研究的质量指的是其方法学质量。最好的综述会详细描述文献的质量。这种描述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综述的准确性依赖于它所涉及的文献的质量。另外,文献的质量越高,相信和接受其结论的可能性就越高。

针对每一篇文章或每一项研究,综述人应该提出的问题包括:研究设计的内部效度如何?对后果的测量是否有效?是否对抽样程序进行了解释和论证?数据没有过时吗?研究是否存在明显的偏倚,比如由于没有对参加者进行“盲化”或者因为金钱上的利益冲突?通过对上述问题的交待,描述清楚现有研究的质量。当然,这些问题并非一定要机械式的一一回答,证明现有研究是高质量、科学合理的是最终目的。

假设我们希望确定孕期保健是否有助于预防早产和初生婴儿体重过轻。我们可能需要展示相关研究使用了什么方法,有什么特征(如下图)。在我们的写作中就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解释。比如,该表显示,86.4%的研究考虑了母亲的健康状况,超过四分之三(77.3%)的研究对实验项目做了清楚描述,但是只有27.3%的研究提供了追踪数据、随机选择了参加者或者将选中的参加者随机指派到组。

信息交待到这里,自己将要选择什么方法便有了初步的铺垫,之后可逐步推导出我们自己所使用的方法的科学性。后面我们不再一一举例,如果我们研究的科学性遭到质疑,或是提供的证据还不够多,便可以按照上述几个问题示例去补足相关解释。

作者:施利娟(科研写作研究所编教研总监助理)
请尊重原创,未经许可,拒绝转载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学术干货

科研写作研究所
百万博士青椒科研写作实训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教育部COSE平台“论文写作能力”两门课程招生培训机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