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点击上方 铁军文化 加关注解放军报:
2024,致敬那些温暖了岁月的老兵
(图文无关,图源:百度图片)
原文标题:【2024,致敬那些温暖了岁月的老兵】
原载:《解放军报(2024年12月28日)》
解放军报:
2024,致敬那些温暖了岁月的老兵
因为深爱,所以牵挂;因为牵挂,所以回眸。年终岁尾,《解放军报》邀请一年来真诚讴歌老兵的作者、真情关爱老兵的朋友,回访本年度报道过的几位老兵,聆听时光山谷里传来的“回响”。
盘点2024温暖回响
《解放军报》刊登的4位回访主人公事迹版面。
凝望那个高大身影
文 | 孟 玮
第81集团军某旅战士与黄宗德(右)交流。王中旺摄
2024年,《解放军报》推出多篇稿件,报道“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宗德的事迹。黄宗德是我所在的天津警备区河东第四离职干部休养所一位老干部,我在他的身边工作快7年了,尽管对他的故事已经很熟悉,可每一次重温,心里依然充满感动。
生活中的黄老,不像是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他的家,所里工作人员都去过,平常人家的样子,屋里有点昏暗,电视机小而旧。在院子里散步时,他隔着老远就和我们打招呼,脸上带着和许多老人一样的慈祥笑容。
可一说起战场上的事,黄老立马不一样了。有一次他到门诊部拿药,坐在沙发上等待的工夫,和刘医生说起战斗往事,“话匣子”一打开就关不住。刘医生记得,那天黄老说到有位战友肠子被打出来时,一边说一边在肚子上比画,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
有一年夏天,我们请黄老给大家讲讲战斗故事。天气热,大家都劝他穿凉快的短袖,但他坚持穿那套厚厚的老式军装。“只要身体允许,我就穿军装讲,这样才有军人的样子。”黄老说。
黄老获得“共和国勋章”后,许多亲友到他家中看望。看着大家风尘仆仆的样子,黄老有些过意不去,总觉得给大家添了麻烦。然而,听说第81集团军某旅官兵要来,他又十分激动——那是他的老部队,当年在朝鲜注字洞南山打仗荣立一等功、获评“二级战斗英雄”时,他担任的就是该旅前身部队2营5连6班班长。
黄老的女儿告诉我,听说老部队来人看望,父亲提前好几天开始准备。“年轻战友来看我,我要跟他们说些什么,才能让他们有所收获?我的经历,又能够给他们带去哪些启发?”那几天,黄老一直在思考。
与官兵代表见面那天,黄老格外兴奋。他高兴地与每一位官兵握手,招呼大家坐下,饶有兴致地聊起军旅往事。以前黄老跟我们讲战斗故事,更多提到的是战争的残酷、战友的牺牲。这一次,他把战场教给他的经验精心总结,通过一个个真实事例,告诉老部队的官兵。
“战争是很残酷的,一定要听从指挥,有集体意识,不能自作主张。上了战场不光要勇敢,还要很机灵。你跟敌人打仗,武器装备、兵力都不如敌人的时候,你还迎着敌人去打吗?你得绕到敌人后面去偷袭他呀……”黄老生动的语言、真挚的讲述,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官兵。
道别前,官兵代表整齐地站成一排,向黄老敬上军礼。黄老立刻举起右手回敬军礼。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眼眶中有泪光在闪动。
在干休所工作多年,在我心中,黄老的形象一直是高大的。不只是因为他本来个子就高,更基于他在不经意间传递出来的那股力量。黄老获得“共和国勋章”后,有一次接受完采访、我陪他返回的路上,他突然跟我说:“你们不要给我搞特殊,有什么规定就遵守什么规定。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更是要这样。”
我把黄老的话告诉所里的工作人员,大家感慨,黄老还是那个黄老。守护在黄老身边,我们感到光荣和幸福。
追着“星光”走向远方
文 | 杨柳青
“长征课题组”成员组织活动时留影。作者供图
2024年11月23日,《解放军报》刊登了邓玉平老师的文章《仰望长征,热血澎湃》。20年来,邓老师15次重走长征路,拜访了300多位老红军。在文章中,她分享了一次参加大学生新党员培训会时的感受,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新党员们听完红军故事后的心灵触动。
文章见报后,邓老师把链接发到我们“长征课题组”微信群里。大家读后都很受感动,好像重新回到了校园时代。
20年前,邓老师是我的班主任,我是她班上的团支部书记。2004年暑假,邓老师第一次重走长征路。在那年教师节的一场讲座中,邓老师向学校师生分享了她一路上的见闻和体会。讲座结束后,不少同学围着她问个不停。后来,邓老师组织大家成立了“长征课题组”。
邓老师的父亲邓志云是一位老红军。孩提时繁星点点的夜晚,父亲给她讲红军故事时曾说,看到天上一闪一闪的星星,就想起长征路上的战友们。这些年,邓老师也喜欢把红军比作“星星”,讲述中常常这样感叹:“抬起头来,每一颗星星都在看着我们……”
受邓老师影响,那些“星星”般的红军,对我也有一种深邃的吸引力。2008年邓老师重走红25军长征路,我与她追着“星光”同行。
记得在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找到老红军苗巨明时,天已经黑了。他热情地把我们迎进窑洞,难抑激动。苗巨明13岁参加红军,随部队一路征战,右臂和右腿上都有子弹留下的伤疤。那天,他讲了很多战斗故事,告别时紧紧拉着我们的手,不舍得我们离开。
我们还遇到一个四五岁的女孩。看到我们头戴红军帽、手举红旗,她好奇地跟着走了好长一段路。我牵着她的小手,告诉她红军爷爷、红军奶奶的故事。不知她是听明白了,还是被我们的热情所感染,一直在点头。未来,希望她能把当地的红军故事继续讲下去。
风雨兼程,我们终于抵达延安市延川县永坪镇——红25军与西北红军会师的地方。当地群众得知我们从1500公里外的上海赶来,围着我们嘘寒问暖。当时的情景,我现在回想起来还很感动。
“长征课题组”成立后的这些年,邓老师带着我们认识了许多老红军。一次课间,老红军王泉媛给邓老师打来电话,邓老师把手机递给一个又一个同学,让我们也与她说几句。有同学问王奶奶在长征路上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她说:“孩子,那时候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跟党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再苦再难,只要想到这个,就有了力量。”
2019年,我带着年幼的儿子,与邓老师一起拜访家在北京的女红军张文。看到我的儿子头上戴着红军帽,老人笑着拉起孩子的手,轻声说道:“小红军,小红军……”她问邓老师重走长征路的经费从哪里来,得知是自费后,让阿姨推着她进入卧室,出来时拿着一个红包。邓老师推辞不掉,出门时把红包给了我的儿子。那个红包,我珍藏至今。
成为母亲后,我经常给儿子讲红军故事,也想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孩子听。前几年,我发起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大部分成员是我所在的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街道的居民。我们通过读红色绘本、画长征主题图画等方式,让孩子们接受长征精神的洗礼。大家还坚持为江西、湖北、云南等地的学生捐赠书籍,把爱心源源不断播撒在红军走过的地方。
今年,“长征课题组”已成立20年。当年参加课题组的同学,如今在各地工作,但组织活动时大家依然积极参加,有的特意带上儿女,有的从外地赶来。对我们而言,长征是永恒的宏大“课题”,每一次回顾和纪念,都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充电。那一闪一闪的“星光”,指引着我们走向更远的远方。
情牵我的父老乡亲
文 | 陶 昱
王爱国(左)与村民交流。唐 雄摄
2024年3月30日,我采写的《一名老兵的“驻村答卷”》一文,刊登在《解放军报》上。文章讲述了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机关工会原主席、退役军人王爱国,在定安县富文镇南埠村和九所村先后驻村时,4年时间写下300余万字驻村手记的故事。
如今,王爱国告别驻村第一书记岗位已有1年多,依然牵挂着两个村子的发展。前不久,听说他要到九所村走一走,我决定与他同行。
那天上午,我们来到九所村时,阳光洒在村头的大榕树上。几位在树下聊天的村民见到我们,热情地招呼道:“爱国书记回来啦,好久没看到你,欢迎回‘家’!”
大家兴高采烈地说着话,九所村党支部书记符燕荣说起写王爱国的那篇文章:“我们都看到了,大家都很高兴,有好多人转发!”
村民吴其香见到王爱国很激动。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丈夫高位截瘫,自己又患有风湿病,平时洗洗涮涮要尽量避免接触冷水。王爱国驻村时了解到这家人的情况,自掏腰包买了一台洗衣机送去。“爱国书记为我们想得很细,我特别感谢他。”吴其香说。
九所村与南埠村相邻,我们还遇到来九所村走亲戚的南埠村村民符策操。他的养殖场离九所村很近,热情地邀我们去看看。养殖大棚里,一只只毛茸茸的小鹅挤在一起,一见有人靠近,纷纷“曲项向天歌”。
“这些年我做过不少生意,多数都失败了。爱国书记那时候经常鼓励我,还帮忙咨询政策、联系资源,就像我的亲大哥一样。”符策操说,他现在是当地的养鹅大户,这一批鹅苗有3000多只,行情还不错。
中午时分,我们来到九所村“长者食堂”。见我们进来,正在用餐的老人们开心地跟王爱国打招呼,一位叫何月林的阿婆喊他坐到自己身边。何月林今年80岁,失去丈夫和儿子后,儿媳带着孙子在外地打工。一个人在村里生活的她,曾为一日三餐发愁。“多亏爱国书记建了这个食堂,让我每天都能来这里吃饭。他驻村的时候,常常去家里看我……”说着说着,何月林抹起了眼泪。
告别了老人们,我们继续沿着村路前行。干净的小路旁,指示牌上“九所会客厅”“食野食堂”“种子博物馆”的标识吸引了我的目光。王爱国说,村里这几年旅游业发展得不错。他离任后,新任驻村第一书记徐亚平和其他村干部一起,又想出许多有创意的好点子,村里人气越来越旺。
离开九所村返程的路上,我问王爱国这趟回“家”有什么感受。他面露笑容,悠悠地说:“村里越来越美,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热情……作为村里的‘荣誉村民’,我真替父老乡亲高兴。”
一起画好爱心“逗号”
文 | 魏旭凯
前不久,战友雷运武退役回乡后,把他今年荣立三等功的奖金捐赠给湖南省慈善总会,此举在我们单位被传为美谈。
我给雷运武打去电话,问及原因。他的话让我心头一热:“没啥,就是单纯想做点好事,向你写过的那位老兵刘乾坤学习……”
听雷运武这么说,我不禁想起一件事。今年4月,《解放军报》刊登了《有位好人叫“红兵”》一文后,雷运武拿着报纸找到我,问了不少文章主人公刘乾坤多年来捐款献爱心的故事。这次雷运武把立功奖金捐出去,想必捐款助人的想法,在他心里酝酿已久。
刘乾坤是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南山社区居民,当过兵,退休前是一名基层干部。1972年至今,他省吃俭用,坚持向有需要的群众捐款,保存的汇款回单有4000多张。不过,他汇款时从来不用真名,用得比较多的名字是“红兵”“战友”等。
前不久,我再次拜访刘乾坤。“太好了,太好了……”听说有年轻战友在自己的影响下主动献爱心,刘乾坤很高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了。”
在刘乾坤家,我看到一张他和蒙古族小伙巴音德力格尔的合影。家住新疆伊犁昭苏县的巴音德力格尔,幼年失去父母。得知巴音德力格尔面临辍学的困境,刘乾坤从2006年开始资助他上学,直到他找到工作才停止汇款。从媒体报道中得知恩人的真名后,巴音德力格尔几次提出要到乌鲁木齐看望,都被刘乾坤婉拒了。
然而,这没能打消巴音德力格尔的念头。去年,听说水磨沟区政府为带动更多群众崇德向善,牵头成立了“刘乾坤工作室”,巴音德力格尔一直关注着工作室的动态。今年11月,知晓工作室组织一场志愿服务活动,巴音德力格尔特意赶来参加,第一次与刘乾坤见了面。
“那天他跑过来,一下子就把我抱住了。”刘乾坤用手摩挲着照片,微笑着说,“我第一次汇款时他才10岁,现在是一米八多的大个子,比我高出一头。这个孩子如今也加入了当地的志愿者团队,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这次拜访刘乾坤,我看到他的柜子里,又增加了一沓新的汇款回单。每月领到退休金后,刘乾坤依然第一时间到邮局汇出一笔笔爱心款。和以前不同的是,有时候他没时间,这件事就由女儿代办。“我这么多年坚持捐款,女儿以前也有过埋怨。看到很多人在我的带动下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献出爱心,她渐渐理解了我。”刘乾坤说。
与南山社区居民交流,我发现说起刘乾坤时,许多人眼中闪着光亮。一位居民说,以前主动做好事会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在刘乾坤的影响下,整个社区形成一种氛围,好人好事越来越多。
“做好事,关键是发自内心去做、坚持去做,让好人好事永远在我们身边。”刘乾坤说,未来他期盼有更多人热爱公益、投身公益,一起画好爱心奉献没有终点的“逗号”。
▽ 本文刊于12月28日《解放军报》07版
点击以下链接看《铁军文化(公众号)》以往文章
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4年十大国内、十大国际军事新闻
点击下方的“赞、在看”
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若能分享给您的朋友,那是对我们最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