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悠久的历史记忆。
三国时期的春节,“战时”别样的“年”是那样一番滋味……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穿越回三国争霸时期的春节,领略它的独特魅力。
建安十三年,岁末,赤壁之战前夕。
(赤壁之战的时间史籍所记主要存在“十月说”“十一月说”及“十二月说”三种观点:《后汉书》记为冬十月,《资治通鉴》根据《异同评》将时间记为十、十一月之间。《三国志》《后汉纪》记为十二月。本文采用的时间为十二月。)
长江北岸的曹军水寨,营寨连绵,旌旗猎猎。在这紧张备战的氛围中,春节的脚步悄然临近。
▲AI创作
赵二,曹军之中一名籍籍无名的小卒。他来自北方的一个小村落,家中有年迈的父母和尚未出嫁的妹妹。自应征入伍,赵二随曹操大军南下,已有数月。
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水寨之中也渐渐有了些节日的气息。虽说大战在即,可曹操体恤将士,也允许大家在这几日稍稍放松,过个年节。
赵二和同营帐的几个兄弟想着今年年节回不去,便凑在一起商议着如何过节……
不禁想起家乡的春节,那时候,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一到过年家中总会张灯结彩。
父亲会早早地去山里找桃树做桃符,母亲则会在厨房里忙碌,用黍米和肉类熬制成 “羹”——那味道醇厚香浓,是过年时家中必不可少的美食。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虽说饭菜简单,却满是温馨。
可如今身处军营,条件简陋,自然无法与家中相比……
无论如何,大家还是尽力而为:
找来一些彩布,撕成条,挂在营帐之中,当做装饰。
四处寻找桃木,好不容易在附近的山林中找到几截桃木,他们细心地将桃木削成木板,虽然刻不出家中那样精美的图案,但每个人都在上面认真地刻下了自己的心愿:祈求平安,早日归家……把桃符郑重地挂在营帐门口。
就当大家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时,突然,一名传令兵神色匆匆地跑来,大声喊道:
“紧急军情!江东水军有异动,各营将士做好戒备!”
一时间,整个军营紧张起来,刚刚还在嬉笑的士兵们立刻收起笑容,纷纷拿起武器,准备奔赴各自的岗位。
赵二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他和兄弟们对视一眼,眼神中既有紧张,又有一丝对未知的恐惧。
然而,过了许久,也没有传来进一步的消息。
“哦!”赵二长舒一口气。原来是一场虚惊:江东水军的异动只是一次常规的巡逻演练,却被误报成了紧急军情。
军营里的气氛慢慢缓和下来,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赵二和几个兄弟正在营帐中忙活,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
他们走出营帐,只见几个士兵正抬着一头宰杀好的猪走来——
原来是曹操下令:今日军中杀猪宰羊,让将士们能在春节前吃上一顿好的。
士兵们欢呼雀跃,赵二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AI创作
不一会儿,伙夫们又抬来几大坛酒。赵二知道,这是春节要喝的屠苏酒。
按照习俗,喝酒时要从最年轻的开始。
营帐里最年轻的小兵满脸兴奋,第一个接过酒杯,一饮而尽。可酒劲上头,小兵的眼眶却红了起来,小声嘟囔着:
“俺想俺娘了……”
“兄弟,俺懂你。”
赵二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小兵的肩膀,说道:
“俺也想家,家里的爹娘和妹妹肯定也在盼着俺回去。可咱现在是军人,等打完这仗,就能回家团圆了!”
小兵抬起头,看着赵二坚定的眼神,用力地点了点头。
夜晚,明月高悬
▲AI创作
这时,一位老兵走过来,拿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长叹一声:
“唉,年年盼着太平,年年都在打仗。咱这些小兵,不过是想安安稳稳过日子。”
赵二看着老兵,问道:“大叔,您打了这么多年仗,觉得这仗啥时候能打完啊?”
老兵苦笑着说:“谁知道呢。不过只要咱跟着曹丞相,兴许能早点看到太平日子。”
……
军营中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将士们围坐在篝火旁,大口吃着肉,喝着酒。
▲AI创作
赵二喝了几口酒,不禁有些出神,微醺之中,他的思绪飘回了远方的家乡:
若是天下太平,没有战争,自己也能像那些百姓一样,在春节时与家人团聚,该有多好……
这时,旁边的一个兄弟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赵二,别发呆了,今日过年,咱们好好乐一乐。等打完这一仗,说不定就能回家了。”
赵二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与兄弟们一起举杯,一饮而尽……
结语:“祈盼”
这个春节,长江北岸的军营里,弥漫和承载着士兵们对家乡的思念、对和平的祈盼。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赤壁之战的硝烟即将弥漫,他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THE END
编辑:悠然 | 视觉:赤道雪冠
新媒体编辑:一菲
供图:AI
©本文版权归“青少年普法”所有,如欲转载请联系授权
进入公众号主页
点亮星标
不要与我们擦肩而过
致敬时代
青少年普法官方公众号
法治守护
扫描二维码购买
青少年法治教育纸质期刊
【点赞】【转发】【评论】,记录你的生活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