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回娘家的女人,往往会有3种命运

文化   文化   2025-01-30 08:18   山东  


作者 :儒风君

 

正月初二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

大年初二,是女人春节回娘家的专属日子。

这一天,街上全是提着礼物陪妻子归宁的夫婿。

无论嫁到何方,年岁多大,娘家,都是女人一生的家。

而那条通往娘家的路,也永远是心中最熟悉、最期盼的路。

现实生活中,那些在大年初二主动回娘家的女人,往往会有以下这3种命运!

01

心怀孝顺,福气旺

《先愚经》里说:“慈心孝顺供养父母,殊胜难量。”

天大地大,父母恩大,父母双亲,生你养你,恩重如山。

百善孝为先,行孝道就是种福田,是积攒世间最殊胜的功德。

但有些女人,一旦嫁出去,就将自己当成泼出去的水。

理所应当认为孝顺父母仅仅是儿子的事,与女儿毫无关联。

心里想的全是婆家和小家,父母有事时避之不及,回家尽孝时百般推诿。

可若身无饥寒,父母未尝亏待过你,若无孝心,又有何面目去见父母呢。

就算父母也有愧对你之处,但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孝顺感恩亦是天经地义。

主动回娘家的女人,懂得感恩父母的培养,挂牵父母的身体,回报父母的恩情。

更明白,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与其耿耿于怀父母的不完美,不如及时尽孝,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徒留遗憾。

古语有云:“在家孝父母,何必烧远香。”

对父母的态度,足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不孝父母者,亲缘淡漠,福德浅薄,一生哀怨。

只有善待人生的来处,孝顺父母的人,方可配得上这世上最大的福气。


02

重视亲情,靠山稳

《汉书》有言:“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与亲人团聚相会,是大多数人共同的愿望。

如初二这天,出嫁女携夫带子,主动回到生她养她的娘家。

还要带上提前精心准备的伴手礼,给父母长辈拜年贺岁。

与许多未见的兄弟姐妹们叙叙旧,谈谈心,话话家常。

倘若家中有侄子侄女,少不了也要准备红包,作为长辈的心意。

人和人都是相互的,纵使亲情血浓于水,但也需要走动和维系,尽心付出。

娘家更是如此,嫁在近处尚且可以时常来往,若是远嫁,一年到头难有团聚之日。

大年初二再不主动登门,父母必然失望难过,兄弟姐妹情谊也会日渐淡漠。

倘若来日遇到难事、受了委屈,需要娘家出手襄助时,有何颜面开口。

见面三分情,越是重视亲情的女人,娘家就越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所以,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寻常闲暇时光,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常回家看看。

谚语有云:“打断骨头连着筋,要亲还是娘家人。”

媳妇和婆婆大概是世上最难解的结,和丈夫也难免会发生冲突。

此时,只有真心为你打算的娘家人,知你冷暖,给你撑腰,才是余生最稳的靠山。


03

平衡两家,行事顺

《旧唐书》中讲:“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毫无疑问,这是古代陈旧封建的观念,对女人的束缚。

如今的社会,两个人结成夫妻,只是一起组建一个新家。

而不是把一张结婚证当成卖身契,将媳妇视作夫家的附属品。

“你嫁到我家,就别想着回娘家过年”,这种观念早已过时了。

但每到过年,很多夫妻还是会闹得鸡飞狗跳,争论过年到底回谁家。

其实,关键就在于一碗水端平,平衡好婆家和娘家。

要么遵循老传统,除夕在婆家,初二回娘家,双方父母都没意见。

要么夫妻约定,一年一家,双方父母的情感都可以得到充分满足。

要么三家一起,约定在某个城市相聚,幸福团圆地过好新春佳节。

女儿不断娘家,也不能不顾婆家,定要用心平衡好两家的感受。

而那些初二主动回娘家的女人,往往都是和丈夫有商有量,达成共识。

如此,无论大事小事,都有双方父母的支持,行事也顺遂舒心。

其实,过年回谁家并没那么重要,真正的孝顺在于平时的点点滴滴。

多和父母沟通,没事打打电话和视频,有假期就回家看看。

对父母而言,只要子女回家的日子,就是过年,就能心满意足。

文末点亮在看,鼓励下儒风君


3秒加星标,儒风大家抢先看

儒风大家
关注儒风大家,读懂中国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