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也有各种类型,这样治更有效!

文摘   2025-01-26 20:30   辽宁  

青竹忍冬学社 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699篇,医路漫漫 青竹相伴。


来源|《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

 导读 

高血脂、多囊是肥胖常见的合并症,治疗肥胖时注意到合并症,疗效会更好。


肥胖是危害现代人的祸首,常伴随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紊乱性疾病,中医在治疗代谢类疾病是,其理法方药常有很多一致性。

从医理上讲,他们都有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精气过剩则为内生之邪”。本来水谷之精微或所化生的膏脂都是运动状态或储存形式的精气、正气,一旦脾气弱不能“散精”上行,游溢的精气则为“浊气”,可成痰、作淤,阻滞血脉中气血流通而为邪气。

故不能上升的“浊气”,不可径作邪气,也还是营养物质,脾肾功能健旺仍可不成痰、作淤而“下入骨髓,其次以为脂膏,其次为血肉”,因此古代虽无高血糖、高血脂的概念,也没有直言关于“肥胖”的治疗方法,但其治疗在各类医籍中有古法、常法可循(从健脾气、补肾气,以及消除脾肾不足的各种病因)。

考虑到现代人营养状况远胜往昔,治疗也应因时制宜,我赞成目前治疗肥胖症、高脂血症应重视祛邪,辅以扶正。

祛邪不唯汗、吐、下,对于郁积陈旧的内生之邪,《黄帝内经》早有“去宛陈莝”,并不局限于针刺,而是一种治疗思路,目的是使气血畅通、脏腑功能恢复健旺。因此对于肥胖症之痰浊、瘀阻,祛邪要主张因势利导,非一法所能统代。

扶正的目的是健脾,但造成脾虚的原因不一,《石室秘录》重视火(命火)不生土仅其一也,肝木横侮脾土、胃强脾弱(脾运难负胃之受纳,其弱愈弱)皆为常见病因。因此无论扶正还是祛邪,以及两者间的主次、轻重都应据证立法,因人而异。以下是我基于祛邪、扶正对于肥胖症常用辨证选方,临床上可合而为用。

1.治本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阴虚、多火。无证可辨者可作用药参考。辨证论治扶正当围绕护脾、健脾。

体肥者健脾行气,四君子汤加减:党参、苍白术、茯苓、木香。

兼肝郁气滞证(如胁胀脘闷)当疏肝健脾,加柴胡、枳壳;。

兼肝火旺证(如头胀易怒):当清肝泻火,加草决明、夏枯草(做成药再加芦荟)。

兼胃热证(如消谷善饥):当清胃泻火,加生石膏、知母、黄连。

兼命火不足(如腰酸畏寒):当温肾健脾,加附片、肉桂;体瘦者健脾养胃,气阴双顾,四君、益胃汤加减:太子参、苍白术、茯苓、北沙参、玉竹、麦冬。

兼证加减与上同理,而需考虑顾及阴血。

2.治标

痰、瘀证不明显也应合用。

治痰浊:加半夏、泽泻、昆布。

治瘀阻:加姜黄、莪术、生山楂、生蒲黄(做成药再加水蛭)。

若瘀阻证显著(如舌质紫黯):先用活络效灵丹(丹参当归、制乳香、制没药)加姜黄、莪术、生山楂、生蒲黄、半夏、泽泻、昆布。

若兼见湿热内蕴(如舌苔黄腻):先用泻黄散(生石膏、栀子、防风、藿香、甘草)去甘草,加半夏、泽泻、昆布。

凡习惯性便秘者:加槟榔、火麻仁、大黄(做成药再加芦荟)。

无证可辨者,可加工做成药,处方如下:

患高脂血症肥胖者党参12g、苍白术各15g、茯苓,12g.木香12g、半夏12g、泽泻15g、昆布30g、姜黄12g、莪术12g、生山楂15g、生蒲黄9g、水蛭9g、皂角9g。乏力明显,加生黄芪30g、陈皮9g。

上药8剂量,合为水丸,每服6g,日服2~3次。可服3个多月。

高脂血症消瘦或不胖者:太子参30g、苍白术各15g、茯苓12g、北沙参15g、玉竹15g、麦冬12g、半夏12g、泽泻15g、昆布30g、姜黄12g、莪术12g、生山楂15g、生蒲黄9g、水蛭9g。

上药8剂,合为水丸,每服6g,日服2~3次。可服3个多月。

我曾为我科肥胖专题门诊设两个以祛邪为主的协定处方,供参考:

①加味枳术丸:健脾化痰,用于脾虚湿重者。
处方:枳实6g、苍术10g、生山楂10g、昆布10g、泽泻10g(均用免煎中药,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g)。
用法:早晚饭前半小时服1剂。

②蒲决散:化痰通络,用于痰瘀阻络者。
处方:生蒲黄10g、决明子10g、我术10g、水蛭3g、昆市10g(均用免煎中药,大便干燥者,加生大黄6g)。
用法:早晚饭前半小时服1剂。

(附)关于肥胖症的合并症

就诊的肥胖患者绝大部分是青年女子,医生不能只管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腰臀围,一定要仔细问诊,包括月经情况和生活习惯,有时可能会发现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医生最容易忽视又较常见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这在治疗上增加了不少难度。但对患者解释清楚,会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

不少青年女子兼见闭经,其中有一些是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组涉及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肾上腺、胰岛功能紊乱的症候群。典型的症状可表现为闭经、多毛、肥胖等。除妇科指征外,还存在胰岛素抵抗,故可伴有糖耐量减低,甚至糖尿病。

中医治疗闭经、不孕,早有痰阻胞宫一证,皆从痰郁考虑,朱丹溪治法被后世所推崇。治疗痰阻胞宫的代表方剂苍莎导痰汤(苍术、香附、制南星、枳实、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生姜)启宫丸(即二陈与越鞠丸合方,去栀子、甘草)即自丹溪法治中产生。

该综合征的肥胖与闭经呈恶性循环,治疗也应兼顾。发挥中医调经的特长辨证论治。
学习针灸数年,为何临床疗效依旧平平?

非针灸专业,如何快速临床实践针灸?
出生中医世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刘蔚翔博士,
带你
20天学会针灸治疗常见病!

限时秒杀中!

扫码获取详情↓↓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版权申明

整理/文缄 排版/文缄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摘选自《刘志杰师徒经方医案》,由文缄整理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戳   阅读原文  进入链接

   十万稿酬  等你来拿                                     

  分享,在看,点赞,三连支持一下哦

青竹忍冬学社
陪伴30万中医人成长,致力于传承经典,提高临床水平,成就明医!青竹临床公开课与经典训练营、中医读书会广受学员好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