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咳痰是一种自然的身体反应,帮助人体清除呼吸道中的痰液和杂质。我们有痰时一定要咳出来,不然痰液累积于肺部,滋生的有害菌可能会刺激支气管和肺部而引发感染,甚至导致局部炎症并形成恶性循环。
咽喉相当于人体的门户,是外面的邪气侵犯我们身体时第一个要突破的关口,也是我们身体的正气死守的关口。
咽喉是可以沟通天地之气的,一旦咽喉出现问题,一方面会影响饮食的进入,另一方面会影响呼吸的出入。
半夏厚朴汤,是古代治疗咽喉有异物感的专方。
医圣张仲景曰:“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妇人呢?因为通常来讲,女性容易得,女性爱生小气、生闷气,一生气呢,觉得咽喉胀胀的,吞东西有点哽咽哽咽的。
你光有不健康的食物,它顶多是咽炎上火;你光有不良的情绪,它顶多就是肋胀啊、胸满。
但是两个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出现慢性咽炎啊、扁桃体炎啊等等。
咽中如有炙脔,就是说咽喉中好像有块肉堵在那里,使劲地吞,吞不下,拼命的咳,咳吐不出,这种情况其实就是痰气交阻。
凡痰浊内滞于肺或咽喉所导致的各种咳嗽,此方多效。
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
原方组成:半夏12g,厚朴9g,茯苓12g,生姜15g,苏叶6g。用量仅供参考。
方中半夏,它是温的,可以把痰湿给温化了。
它还有降逆的作用,可以把化不掉的顽固痰往下降,从肠道给排出去。
厚朴是治气的,它能降腹气,腹气一降,咽喉气就降下来了。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
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刘渡舟先生曾指出:“要想穿入《伤寒论》这堵墙,必须从方证的大门而入。”
用本方的指征有三:
①咽喉不利,包括咽喉部异物感咽痛、失音等;
②恶心呕吐,胸闷腹胀;
③眩悸,眩即耳晕,如坐舟中;悸指跳动,如心下悸、脐下悸、肌肉跳动等。
哮喘、食管炎、支气管炎、更年期综合征、小儿厌食症、帕金森综合征等具有上述指征的患者,亦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其中最主要的方证是咽中有异物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总之,凡是咽喉方面的,感觉吞吐不利的,舌苔又黏黏的,有一层白白的,用半夏厚朴汤,如有神助。
高建忠—补中益气汤讲解
1、补中益气汤是教科书上说的温补方剂吗?是补剂为何黄芪人参用量甚至不到2g?
2、补中益气汤治慢性病?但你知道东垣先生原文是用补中益气汤治“发热恶寒”、“口渴脉大“的外感急症吗?
3、东垣先生强调四时用药法究竟体现着怎样的中医临床智慧?后世又是如何把补中益气汤用歪的?
扫码即可查看可报名课程(目录里有试看)
课程一经购买,可以永久反复观看。
温馨提醒:本课程为知识类商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换,敬请知悉。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版权申明
整理/茯苓 排版/茯苓 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转载自小白郎中,由茯苓整理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戳 阅读原文 进入链接
▼ 十万稿酬 等你来拿
分享,在看,点赞,三连支持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