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将于松山湖开工建设!| 激光快报

学术   2024-10-14 17:00   上海  

这里是聚焦于激光领域的“激光快报”专栏。

每一期都将分享全球最新、最重要、最热门的激光研发及应用领域的科研成果,同时助您迅速了解相关行业资讯、获奖情况及会议信息。简洁、高效、便捷,激光评论将陪伴您一起探索光芒四射的激光世界。
28期“激光快报”,欢迎您持续关注~

行业资讯

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将于松山湖开工建设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通告:拟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概算批复,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意味着继中国散裂中子源之后,又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即将在东莞落地。据悉,该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建成后,将成为亚洲首个、世界第二个阿秒激光大科学装置。

(图片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

http://www.gd.gov.cn/gdywdt/dsdt/content/post_4502594.html  

国内首次实现点亮集成到硅基芯片内部的激光光源

2024年10月4日,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宣布成功点亮集成到硅基芯片内部的激光光源,这也是该项技术在国内的首次成功实现。据悉,该技术采用传输性能更好的光信号替代电信号进行传输,是颠覆芯片间信号数据传输的重要手段,核心目的是解决当前芯间电信号已接近物理极限的问题,将对数据中心、算力中心、CPU/GPU芯片、AI芯片等领域将起到革新性推动作用。

(图片来源:中国光谷)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wyLW1-tnvoitW-r7wkbFWQ

18家激光与光学领域的企业入选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其中共有18家激光与光学领域的企业入选,包括但不限于位于无锡的激光科技企业、江苏的光电高科技公司、南京的先进光电集成技术研究院、苏州的激光技术先锋、北京的光子技术领航者,以及济南、四川、天津、厦门、广东(含多家)、吉林、深圳和杭州等地的多家企业。

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sOLqFRGiAIO0ubK3Flmp8g 

军事新闻

自主研制!中国500 mm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站建成投入运行

近日,据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自主研制成功的500 mm口径激光通信地面系统在帕米尔高原完成部署,标志着我国首个业务化运行的星地激光通信地面站正式建成,并进入常态化运行阶段。该站的建成打通了星地激光通信全链条业务流程,将进一步推进星地激光通信的工程化应用,改变我国目前卫星数据接收仅靠微波地面站的现状,为遥感观测、卫星互联网等航天工程任务提供重要支撑。

(图片来源:新华社)

来源:

http://www.news.cn/tech/20240915/d8419bd3a0964456a8fd23539f428019/c.html 

美国创下了深空激光通信距离新纪录!

近日,美国宇航局宣布,其深空光学通信(DSOC)技术演示在向Psyche号探测器发送激光信号方面创下了新的纪录。去年10月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美国宇航局Psyche号探测器是美国首个研究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富含金属的小行星的任务。自发射以来近一年,DSOC实验从地球向距离约4.6亿公里外的Psyche号探测器发送了激光信号,这相当于地球与火星在其最远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美国宇航局的数据,Psyche号探测器状态良好且稳定,正在利用离子推进技术加速驶向火星与木星之间小行星带中的一个富含金属的小行星。

(图片来源:NASA)

来源:

https://news.cgtn.com/news/2024-10-04/NASA-s-tech-sends-laser-signal-to-Mars-farthest-distance-from-Earth-1xq67hiMTIY/p.html 

科研成果

光子集成突破!芯片上的飞秒脉冲增强

飞秒激光脉冲技术是现代光子学的基础,它通过在超短时间内集中光能,提供了对超快现象的观测能力,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生物医学成像、分子感知、光学频谱测量等。然而,由于芯片上现有飞秒脉冲源功率不足,芯片集成化的飞秒技术始终难以实现突破。

针对该问题,来自德国汉堡大学的Tobias Herr教授团队开展了系列研究,实现将1 GHz重复频率的飞秒脉冲在CMOS兼容光子芯片上实现了50倍放大,达到800 W峰值功率和116 fs脉冲持续时间,该功率相对现有的芯片上脉冲源高出2到3个数量级,可满足关键应用所需的功率要求;此外,研究还通过减少如色散、稀土掺杂增益波导等非线性效应,为飞秒激光技术在芯片上的集成奠定了基础。研究结果为高功率、超快光源的芯片集成开辟了新的途径,相关成果以“Femtosecond pulse amplification on a chip”为题发表在了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图片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2057-3 

5 nm精度极紫外光刻技术,引领芯片制造新纪元!

在现代半导体制造过程中,光刻技术是制造微型电路的关键环节,并且其分辨率对于微纳芯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日,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PSI)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极紫外(EUV)干涉光刻技术,该装置采用基于反射镜的技术,突破了传统基于光栅方法固有的衍射效率对衍射极限的限制,显著提高了光刻的分辨率,达到了5 nm的分辨率。研究结果对于高性能微纳芯片制造、计算机芯片小型化的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以“Extreme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reaches 5 nm resolution”为题发表在了Nanoscale期刊。

(图片来源:Nanoscale

论文链接:

www.doi.org/10.1039/D4NR01332H  

激光技术助力光伏重大突破:激光图案化制备高效HBC太阳能电池

背接触太阳能电池(BC电池)具有很高的光电转换效率,但其工艺过程非常复杂,容易引起功率损失,因此,将BC电池与异质结电池(HJT电池)结合制备得到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电池)吸引了光伏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背面复杂图案化工艺作为BC电池制造的关键过程,需要采用到光刻、喷墨印刷和激光刻蚀等技术,尽管激光图形化被公认为是最经济的方法,但采用该技术制备的HBC电池最高效率仅为22.5%,并且大规模生产仍存在技术和成本问题。

针对该技术瓶颈,隆基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李振国、徐希翔等研究人员联合扬州大学丁建宁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双层交织钝化策略,在引入超薄LiF层后,沉积二碘化双铵分子(EDAI),该策略通过高效提取电子与抑制非辐射复合,成功解决了界面复合问题;通过在双面纹理化的区熔硅异质结电池上构建钙钛矿/硅串联器件,研究团队实现了稳定的33.89%的认证光电转换效率,填充因子达到83.0%,开路电压接近1.97伏。研究结果为光伏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关成果以“Silicon heterojunction back contact solar cells by laser patterning”为题发表在Nature期刊。

(图片来源:Nature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8110-8 

专栏编辑 | 赖寿强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编辑 | 邹晓旭

END

报道激光物理、技术及应用最新进展
邀请主编、作者、编辑以及您来评论
如需转载   请直接留言
商务合作请联系
季先生 18018304797(微信手机同号)

扫描

微信矩阵

了解更多精彩

中国激光杂志社

爱光学

光电汇

激光评论
中国激光杂志社激光领域官方公众号,关注激光物理、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有报道,有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