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开始加速批量出售不良资产。据悉,年内,中银消费金融已发布60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未偿本息超90亿元,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位居榜首。据记者了解,消费金融公司转让不良贷款的工作在此之前就已获政策支持。2022年12月30日,银登网公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在原试点机构范围基础上,本次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截至目前,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发行相关项目,具体表现如何呢?
不良资产加速转让年内,除了中银消费金融持续通过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处置公司不良资产以外,其他消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也在陆续启动“清仓”模式。
公开数据显示,9月底,蚂蚁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分别在银登网发布2024年第4期和第13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公告,蚂蚁消费金融拟转让未偿本息5.9亿元的不良贷款,起始价5600万元,不到一折出售;北银消费金融拟转让未偿本息4751万元的不良贷款,起始价125万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4日,今年以来有13家消费金融公司在银登中心挂牌转让个贷不良资产包超过了100期,资产总笔数超过200万笔,未偿本息接近200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其中,中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三家未偿本息金额以及转让期数位居前三名。具体来看,年内,中银消费金融已发布60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未偿本息超90亿元;招联消费金融发布20余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未偿本息超50亿元;北银消金已发布10余期个人不良贷款转让公告,未偿本息超39亿元。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消费金融公司出现不良贷款转让金额增多且速度加快的现象,是因为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试点机构范围扩大、消费金融公司理念的转变等原因。
近些年消费金融公司年报数据显示,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的不良贷款率有所提高,资产质量压力逐渐凸显。数据来看,据银登网统计,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达到965亿元,较2022年增长超过400%。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转让成交规模为183.7亿元,占比约为19%。2024年上半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为321.5亿元,同比增长127.5%。其中,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转让成交规模65.2亿元,占比约20%。那么,如此密集地转换不良资产究竟是不是正常现象呢?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有一定不良资产是正常的现象。“开展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有助于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而促进金融资产良性循环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董希淼表示,2022年12月30日,消费金融公司首次纳入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机构范围。部分消费金融公司积极争取监管政策支持,结合公司发展需要,开立不良贷款转让账户,并稳步有序推进相关工作。未来一段时间,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作为一项创新举措,将在公开、透明的市场化竞价机制中稳步推进。那么,不良资产的转让会给消费金融公司带来怎样的变化呢?“总体来看,消费金融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长期前景看好。特别是随着经济持续恢复,居民收入不断提升,市场发展将回归常态。2024年,消费金融的机遇大于挑战。”董希淼表示。但是,董希淼也提出,当前,消费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痛点是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推动业务平稳发展,要平衡风险与发展、速度与质量、创新与规范等关系。特别是消费金融市场参与者众多,消费金融公司要想逆周期扩大规模,成本高、风险大。董希淼认为,在数字金融时代,消费金融公司要加强科技投入,特别是要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及提高风险管理效率。根据《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的研发和创新,实现业务全流程的网络化、贷款审批决策的自动化、客户服务的智能化。其中,25家公司应用人工智能、14家公司应用机器人等最新科技,开展风险控制、贷后管理、运营管理、营销获客和客户服务,提高了业务覆盖范围、服务质量、运行效率和客户体验。“一方面,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完善风控模型和算法,根据消费者职业、收入、负债、信用状况等及时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在必要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信用风险,提升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借助技术手段对消费者需求进行针对性分析,提高消费者需求匹配的精准度,提升信贷审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也有助于减少‘多头借贷’和过度授信等问题。同时,要加强智能化催收模式和技术应用,既提高催收效率,又改善客户体验。”在谈及具体措施时,董希淼表示。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