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考点|“培养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嬗变

教育   2024-11-13 18:16   江苏  

【上新公告】
火爆全网的木铎《每日考点》专栏又双叒叕上线啦!围绕近5年真题高频词汇每周核心概念梳理、历年真题梳理以及相关论文推荐三个维度出发,针对真题,全方位帮助你理解并记忆重要考点。
食用指南👉:打开你的专题笔记,进行查漏补缺式补充吧。

核心概念辨析

一、培养理论的提出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电视在美国家庭中逐渐普及,产生了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当时美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社会暴力和犯罪问题,政府在1967年专门成立了“暴力起因与防范委员会”来研究对策,格伯纳是参与者之一。

1965年,美国卫生局科学咨询委员会又开展了有关电视与社会行为的调查,格伯纳在研究中建立了暴力指数,通过对电视网的黄金时段内容做抽样和内容分析来了解节目中暴力的展现。

1973年,格伯纳工作小组将其研究界定为文化指标项目,该项目既是有历史基础和理论指导的,又是有实证支撑的——它跟踪了1967年以来的电视剧内容,并从1974年开始探索电视陪伴下的成长与生活的后果。它是1967年以来唯一一个持续对电视剧中暴力角色跟踪趋势的独立研究,未来暴力测量的相关研究无一不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背景。

该项目旨在探究3个主要问题:一是考察制度过程、压力与媒介内容生产背后的限制,即制度分析;二是对媒介内容中流行影像的研究,也称讯息系统分析;三是对媒介接触与受众信念和行为关系的分析,即培养分析。


二、培养理论的定义

培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教养理论”。格伯纳(Gerbner,1969)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三、培养理论的主要内涵

培养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一是分析电视画面上的凶杀和暴力内容与社会犯罪之间的关系;二是考察这些内容对人们认识社会现实的影响。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由于大众传媒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很大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1.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生存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同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大众传媒在形成现代社会的“共识”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电视。其扮演着三种角色:故事讲解员、熔炉(缓和社会矛盾)、文化武器(维护现存制度)。

2.由于倾向性等因素,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存在距离,而受众往往无法分辨。这种“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

3.培养理论是建构在“现实”的三种意义之上的。在媒介社会,现实分为真实存在的客观现实,由大众传播媒体塑造的媒介现实或称符号现实、虚拟现实,以及客观现实与媒介现实共同作用于人的头脑而形成的主观现实。

4.大众传媒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通过“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等形式传达给受众,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大众传媒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了强大的作用。

身处媒介信息浸润之中的人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看法,尤其是对亲身难以体验的现实,更多的是要取决于媒介构建的影像。而由于上面提到的媒介讯息的一致性与倾向性,这种依靠媒介现实所建立的主观现实必然不可避免的偏离客观现实,而倾向于媒介现实。


四、对培养理论的评价

培养理论揭示的是大众传播对社会“共识”、对人们的“主观现实”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研究出发点的。

1.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社会成员对社会的共识中的巨大作用。

2.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传媒的倾向会带来或好或坏的社会效果。

3.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媒的批判和要求改革的观点。

4.教养理论可能适合于特定种类的电视节目,但可能不支持总体上的电视内容,期待整体的电视观看产生教养效果是不合理的。


五、培养理论发展

1.“主流说”:不同背景不同社会群体的长时间观看电视者,其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即“主观现实”均倾向于“媒介现实”,具有趋向“主流”的趋势。

2.“共鸣说”:电视的“培养”效果在某些特定群体中具有更加明显的效果。如女性更加容易受到暴力伤害,因此大量收看电视的女性受众更加倾向于认为暴力犯罪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与电视中呈现的高犯罪世界的描绘产生了“共鸣”。

3.“第一级信念”:指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表面认识。如暴力犯罪的发生率等。

4.“第二级信念”:指对社会现实态度层面的认识。如社会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

5.“第一级信念”与“第二级信念”虽然在程度上是递进的关系,但它们并不具有天然的因果关系。在培养理论中,“第一级信念”更多的受电视影响,而“第二级信念”则受电视以及其它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


六、新媒体环境下培养理论的转变

传统媒体中,涵化理论中的受众对电视传播内容的认知与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相关联。在后者的“统治—霸权式解读”中,大众媒介拥有者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受众只能在主导意识形态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解读。而涵化理论正是认为接触电视越多的人越容易受到电视的影响。

1.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与媒体的互动性以及参与性增强,涵化理论的效果受到冲击;

2.个性化传播的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选择性提高,可接触的媒体内容也增多,受众的主动性解放,对媒介的解读也就呈现多元化;

3.从媒介素养这方面来说,新时代的受众批判意识增强,媒介营造的“象征世界”未必会对受众的“主观世界”产生影响;

4.新媒体时代,人们也进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周围的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而人们也正是通过不断的媒介消息来评判危险系数;

5.“媒介涵化受众”与“受众涵化媒介”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媒介要不断根据受众的反应来调整传播内容和模式。

历年真题梳理

1.简单题:简述培养理论的研究背景,研究结果和批判性评论(2024年南京邮电大学440真题

2.简答题: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容,新闻敏感的培养路径(2024年电子科技大学334真题

3.名词解释:培养理论(2024年西华大学440真题、2024年北京大学440真题

相关论文拓展

I.对新媒介环境下主流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钟瑛《今传媒》

II.新媒体语境下涵化理论的模式转变——石长顺《国际新闻界》

III.涵化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转变——鲍蓉《新闻研究导刊》

IV.新媒体时代涵化理论的新发展——于博《新闻研究导刊》

Ⅴ.网络时代涵化理论的继承与挑战——罗佳《今传媒》

问题来了,这么优质的【每日考点】专题书
有纸质版吗?我想直接背!
有!当然有!!!

因版面限制,仅展示部分|

编辑 | 小树学长‍‍‍‍‍‍

主编 | 小树学长
#回见#
【木铎考研】
新闻传播学考研大本营
小红书:木铎新传考研 | 新浪微博:木铎新传
墨墨学长微信:muduoedu2015

Duty学长微信:duty1448

木铎新传考研
国内新传头部,教授博士联袂品牌,新传考研“干货”公众号。深耕新传考研14年,7年产出6位武大状元,连续10年包揽上交文管前三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