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那年,张謇一举考中秀才,远近闻名。他曾以为自己会一路顺利考到会试,不料却屡屡碰壁。
光绪二十年,41岁的张謇对科举之路已然心灰意冷。
起初,张謇并不想参加这场会试。但最终,他还是禁不住父亲和师友们的劝说,硬着头皮前去应试。
然而,就在亲朋好友为其金榜题名而欢呼雀跃时,张謇却怎么都兴奋不起来。
身体上的束缚,势必带来精神上的不自由,更不用说僵化的选拔方式和八股文对人思想上的禁锢。
然而,还没等张謇来得及认真规划他的教育大业,几个月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这场深重的民族危机,让张謇忍不住对晚清积贫积弱的根源做出了如下剖析:
“中国之病不在怯弱而在散暗。散则力不聚而弱见,暗则识不足而怯见。识不足由于教育未广,力不聚由于实业未充。”
在张謇看来,教育和实业,是救国图存的必由之路。相比起百年大计教育,发展实业的效果可能更立竿见影。
于是,张謇义无反顾地抛开仕途,走上了实业兴邦之路。
起初,大生纱厂的募资很不顺利。很多有钱人对在南通这个小地方兴办纱厂没有信心,因此选择观望。
就在这穷途末路之时,张之洞出手相助。他用官方购买的机器入股,但只参与分红,不涉及管理,同时还给予了税收优惠。
之后,大生纱厂虽几经沉浮,但幸好,天时始终站在张謇一边。到了纱厂开机的第三年,盈利已达到十万两。此后五六年,大生纱厂年年盈利。
大生纱厂成功后,张謇因看好南通的位置优势,陆续创办了多家航运公司,还修建了公路和码头,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成功创办实业后,张謇又将目光投向心系已久的教育。
民国15年8月,张謇在南通病逝,享年73岁。从晚清状元到实业大家,张謇一生中充满坎坷,但建树颇丰。
最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处于什么身份,张謇都能洞察问题本质,坚持经济兴邦,教育为民,而不盲从任何一个政权。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