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海洋与璀璨的星空之间,有一条古老而智慧的道路,它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引领着现代航运业的未来航向。今天,我们荣幸地为您呈现一篇精彩之作——《智慧灯塔:优秀传统文化在航海新时代的智慧之光》。我们将一同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航运业中焕发新生,如何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灯塔。您将见证,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如何与现代航运安全管理完美融合,如何在船员个人培养、安全管理以及新时代航海价值引领等方面提供宝贵的精神支持。让我们一同踏上这段文化之旅,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与融合,探索如何在航运业的浪潮中,以智慧之光引领航程,以文化之根支撑发展。在新时代的航海舞台上,让我们一起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力量!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思想理论和精神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与我国航运业存在多环节内在联系,深耕和汲取传统文化思想精髓,在船员个人培养、航运安全管理以及新时代中国航海价值引领等方面提供养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有助于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从而不断深入推进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 引言: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本土思想理论的渊源,而中国航海人理想和奋斗,从跨胡桥遗址发掘的8000年前的“中华第一舟”的独木舟,到“郑和宝船”,再到“海辽轮”,再到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一代又一代航海人所呈现的航海精神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本文从航运业大力提倡传统文化迫切性、以航运业安全管理为例论述我国传统文化对其重大意义、传统文化的吸取和传承弘扬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以载道,文以化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1]”。作为民族传统核心价值和思想道德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方法之一,它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文化也是随着我国时代步伐而不断与时俱进,被赋予更多的精神内涵。只有植根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航海文化航海精神才能根深叶茂。在中国航运业相关从业人员个人能力提升、安全管理和航海价值引领等方面,我国传统文化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及从自己做起航运报国,从“内修于身”开始的船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到以海洋强国、服务国家为己任的“外王于市”,家国天下、自强不息、崇德向善、厚德载物,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海人。 总体上我国航运业发展构架应该包括设施工具、公约规则和理论制度、精神文化三个不同的层面。首先,设施工具主要包括码头船舶相关设施设备等方面,该层面可以通过实施自我设计改进或者通过“拿来主义”进行交流融合、兼容并蓄并实现部分超越。当前,我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已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技术过硬、实力突出,发展动能强劲,呈现出蓬勃生机[2]。其次,公约规则和制度理论,主要包括国际和国内各项海事法律法规,其中国际法律法规,是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为建立和维护国际航运业的通行机制和准则制定的国际公约,也是船舶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国内海事法律法规,包含我国相关部门为航海业发展制定的大量法规和规则,供航运业相关部门共同实施,并且通过各种海事技术和制度理论课程培养了各职船员。最后,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深厚文化根基和精神积累,是国人处世立命之道,我国航运业的精神文化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在人才培养和安全管理方面全部照搬国外,洋为中用,就会缺乏中华传统人文底蕴,我国航运业精神文化谱系就很难再与时俱进,对推进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也会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航运业相关从业人员应该在深刻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前世今生的基础上,肩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使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核心价值理念、道德精神和行为规范,认真汲取其思想精髓,兼收并蓄,不断弘扬新时代航海精神,是我们从航运大国走向航运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传统文化倡导仁爱、责任、诚信、忠诚、和谐和平衡等等,是一种以人伦道德为基础和主导的伦理型文化,其深层积淀和最终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其中心思想为“仁、义、礼、智、信”。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包含着“恭宽信敏惠”和“温良恭俭让”等道德品质,包含了很多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它以“仁”为道德教育的目标,以“礼”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以“义”为道德教育的最高准则[3]。“仁”主张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是一种重视个人内心修养和协调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道德原则,要求我们从“仁”和“修己”的角度考虑问题,作风严谨、品行端正,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能强加给别人,而要把自己想达到的目标,想做的任务,想办法帮助身边人完成,表现出对同事的关心、爱护、同情。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横行,强调竞争法则,我国传统文化与其有着本质区别,强调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合作理念;这些深邃的思想与我国航运业向海图强时代精神深度契合,并且散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儒家思想由仁爱出发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万物构筑成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追求人与天地万物的一体和谐、天人合一[4]。强调整体思考,注意到万事万物的密切联系,该思想完全契合航运业安全管理中人、船舶、环境的融为一体的安全管理理念。航运业是典型的高风险行业,管理链条长,船岸信息不对称,且包含多种因素和薄弱环节,海上超过80%的各类安全事故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我国航运业发展稳定也面临很多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矛盾,随着船舶大型化、智能化发展,船员市场化流动性增大,沿海航行船舶越来越多,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安全管理难点痛点也随之增加,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航运业的本质和规律,有效避免类似印度船员的只注重纸面台账导致体系空转和菲律宾船员船舶维修保养只做表面文章等管理顽疾,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路径。我国航海教育旨在培养符合国际海员要求的人才,教育体系上,主要教授的是航海学、工程学等课程,在人文素养培育上浅尝辄止,在传统航海文化上更是欠缺[5]。我国航海教育应补充传统航海人文素质必修课,融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将传统文化应用于航海系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做到“学以成人”和“立德树人”。 笔者从事一线航运业安全管理近30年时间,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思想碰撞,深刻认识到航运业安全管理应该从中华民族修身立命、经世济民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中汲取养分,岸基管理人员应该做到知易行难、正己立人、向善唯贤,船员做到知难行易、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船舶安全管理应该采取儒家思想中“修己”“慎独”与监控相结合方法进行有效实施,“修己”和“慎独”其实是自我约束与自我监督,船员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勤勉自励,勤谨职守,也必须做到安全第一,克己复礼,作为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修养主体自觉性,每个人都应该将良善的道德本性发扬光大,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和道德原则,履职尽责,自警自励,慎微慎终,自觉进行自我修养。特别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更需“慎独”做到有人监控无人监控一样做好自己工作。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注重“仁政”和“民贵君轻”民本思想,岸基需要从民本思想出发,“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各级管船部门领导不愿意加于自己身上的东西也不能强加给同事和船员,处理好船岸人际关系,“止于至善”,对船舶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换位思考,充分考虑船员的需求,且与善治相结合,实现良性船岸互动。《论语·公冶长》有言: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航运业更要做好前期各项安全工作的作业计划和充分的风险识别,突出“关口前移”,强化“事前预防”,不断提高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船舶安全航行。 2以航运业安全管理为例论述我国传统文化对其重大意义传统文化注重“仁爱”和“责任”。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三个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用“仁爱、正义、礼让”明确其内容,既保留我国民族特色,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传统文化教导人们要关心他人的生命和安全,尚仁重德、宽厚大度、豁达坦诚并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这种价值观在航运业安全管理中非常重要。在航运业安全管理中,“仁爱”意味着关心船舶、货物、人员的安全,传统文化重视规范和道德的约束。在我国的航运业中,这种思想可以体现在尊重海洋环境、遵守行业规则、维护航行安全等方面。船员们应该严守职业道德,尊重他人基本权利,维护海上秩序,做到言行一致,行为符合伦理道德,严格遵守国际海事组织相关公约规定,做到“知安全、懂安全、会安全、守安全”。传统文化强调个体责任和义务,而“责任”意味着要船员承担起确保航行和装卸货等各类安全责任。儒家主张“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安全管理理念。这意味着从个人出发,逐步扩大到家庭、企业和社会。对航运企业来说,航海相关从业人员以身作则,要从每个员工做起,培养安全意识,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岗位安全操作,逐步形成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最终服务于社会航运安全,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以达到“天下为公”的目标和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传统文化强调“诚信”和“忠诚”。儒家思想中的“智”和“信”是两个可以与世界文明交融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可以用“智慧”和“诚信”明确其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中人们普遍遵循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在航运业安全管理中,“诚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关系到船舶和货物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我国海事主管机关每年评选的“安全诚信船舶”、“安全诚信船长”就是深刻揭示了我国传统“诚信”重要性,航运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诚信、正直的品德和态度,船舶未发生滞留,船员无责任事故无违规等现象发生,才能保证良好的船舶安全管理和安全绩效。“忠诚”则是指船舶从业人员应该对船舶、公司和客户忠诚,保证船舶安全有效的运行,服务好租家、客户和船东等。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同时可以建立起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任关系,从而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传统文化还重视“和谐”和“平衡”。传统文化提倡和谐、平衡的思想,对航运业安全管理非常有益。在航运业安全管理中,“和谐”意味着船员之间应该相互合作,共同维护船舶的安全;传统文化重视团队合作,用仁爱之心对待自然,注重天时、地利、人和的息息相通,休戚与共,讲究团队合作和协调。在航运业中,船员们应该相互合作,协调工作,确保航行顺利,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团队合作也包括与其他船舶和海洋生态的合作,以确保航行的安全和环境的健康。而“平衡”则是指船舶从业人员应该平衡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安全,也要考虑经济效益。航运业需要维护和谐的航运环境和平衡的航运市场。船员们应该尊重其他船舶和海洋生态,保持和谐的航行环境。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合理竞争和合作共赢来维护平衡的市场环境。综上所述,我国传统文化在中国航运业安全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仁爱”、“责任”、“诚信”、“忠诚”、“和谐”和“平衡”等价值观,与我国航运业安全管理深度契合,可以帮助航运业从业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船、货、人的安全。 我国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和品行修养。包括儒家思想中的“仁、礼、义、孝、忠、信”等关键词,加强海洋航运领域制度体系建设,培育诚信合作、安全第一的企业文化,《论语·里仁》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坚持道德品行第一,相关航运业搞好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有助于航运企业培养出有道德情操、重视安全的企业文化,要求船岸员工养成谨慎严谨的工作作风,减少由于人为疏忽造成的各类安全事故,这有利于航运业健康发展和风险防控。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真知行合一”。包括儒家思想中的“君子、贤人、圣人”等关键词;知是前提,行是关键,以行动来检验知识技能,推动航运业知识创新与管理创新相结合,知识转化为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管理行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培养各职船员勇于担责,实现知行合一。对航运企业来说,要做到安全知识的学习与安全行为的统一,知行不渝。既要通过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安全知识水平,又要落实规范操作行为,做到懂安全、执行安全。我国传统文化强调良好的秩序和体系。包括儒家思想中“礼、治、政”等关键词;注重秩序与制度建设,促使航运企业建立系统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断健全航运安全管理制度,规范运营行为,明确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分工、操作流程等,完善海洋管理体制机制,明确权责、规范行为,不留死角,避免部门片面主义和混乱无序,这将有利于系统性地预防和避免安全风险,提高管理效能。 我国传统文化敬畏自然。包括儒家思想中的“天、道、命”等关键词;传统文化把“天”视为了万物生命所出的根源,强调“天人合一”,提出了人应当对“天”有着一种敬畏的态度,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要服从这个规律,敬畏自然,人生的理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人的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的统一,孔子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将个人道德意识渗入对天地自然的认知,以自觉反省意识来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敬则不逐物,亦不遗物。”传统文化对天地万物、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要求航海从业人员要敬守和遵循大自然规则,而不是去人为违背自然规则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而可以避免遭受台风袭击等重特大事故发生。 我国传统文化强调学习和创新的重要性,弘扬自强不息精神,包括儒家思想中的“力、勇、德、毅、志”等关键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广大船员们应该不断学习最新的航海知识和技术,任重道远,掌握最新的船舶操作和维保技能,以确保船只运行的效率和安全。同时相关航运从业人员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航运理论与实践,认清技术创新方面与先进航运水平之间差距,加强基础研究,发挥企业创新作用,不断学习和创新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增强航运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航运业高质量发展。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包括儒家思想中的“仁、大同”等关键词;通过航运业从业者多元文明交流,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以博大胸襟包容万有、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树立天下为公的理念,航运业从业人员树立主人翁意识,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和航运强国战略,促进航运业可持续发展,造福社会公众,让世界读懂中国。航运业涉及船、货、人、海洋环境等方面,传统文化中的尊重自然、和谐共处、关爱他人的精神可以指导和影响航运业的发展。在航运领域,可以通过加大航运文化价值宣传,开展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培养航运从业人员的道德品质和责任感。强调尊重他人、正直诚信、勤勉奉公等价值观,促使航运人员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服务质量和行业形象。建立和完善航运领域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相互融合和交叉,通过多方合作和努力,深入挖掘航运领域的传统文化内涵,推动航运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不断培养航运人才,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航运领域的传承和发展。做好我国航海知识传承,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航海家,他们在航海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包括航线规划、天文观测、气象判断等。这些知识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传承给后代,以提高现代航海技术水平。做好我国造船技艺传承,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船舶建造技艺,如木工艺术、船舶设计、船舶结构等。这些传统技艺可以通过传承创新,应用于现代船舶建造领域,保留和发展中国独特的技术。 3.2.3航运系统内设立专门的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机构建立航海系统内的传统文化研究机构或学术组织,致力于研究传统文化在航运领域的应用和传承。通过深入研究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航运业的关联,探索如何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管理理念与航运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在航运领域的发展。打造航海系统内传统文化行业品牌,通过航运企业的品牌建设,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航运企业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明确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例如注重员工培训和发展,提倡团队合作和共同发展,倡导公平公正、有力度有温度的管理方式等。 组织各类航海系统内传统文化活动,例如中国航海日等,增强航运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士对传统航海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例如,举办讲座、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解读航海技术和传统文化经典等,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扩大我国传统文化在航运领域的影响力。 综上所述,航运业相关从业人员在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文化对中国航运业的影响是深远的,且对推动航运业安全管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只要我们坚持传统文化为主线,不断探索传承弘扬的方法路径,指导航运业从业人员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系统、负责、规范、持续的安全理念和文化,必将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和航运业跨越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发出更加强劲澎湃的声音,有序推动我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
补充说明:图片来自网络和AI绘制。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自古以来,航海便是人们探索未知、连接世界的重要方式,航海不仅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也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航海界更应该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中华民族“海洋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影响国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且在船员个人培养、航运安全管理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持。我们应该重视伦理道德建设、强调知行合一的管理理念、注重秩序与制度建设、强化对自然规则的敬畏、弘扬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坚持传统文化为主线,探索传承弘扬的方法路径,可以形成系统、负责、规范、持续的航海文化精神,从而推动我国海洋事业和航运业的跨越发展。 [1]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刘志强.中国造船扬帆远航.人民日报.2023.03.01[3]张力红.孔子道德教育思想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0(1)[4]宗超.孔子仁学:中华德性文明之根基[J].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02.06[5]陈洪达,曾 东.儒家传统精神在航海事业上的体现:翟墨[J].汉字文化. 2018(14):89-90 【投稿】【提供线索】【转载】请后台留言或电邮投稿,主题格式为【投稿】+文章标题,发送至media@xindemarine.com邮箱。
联系主编:1599851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