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特朗普上台,对海外电力投资的影响(一),又想到两条:
1. 人民币贬值预期加重,利好境外电站(美元收入+人民币贷款)组合。
一般为了规避汇率波动,电站项目贷款币种和收入币种会对应一致,电费美元计价的项目会使用美元贷款。这种安排在前些年美元贷款利率较低的年份使用起来非常顺畅,但是近几年美元贷款利率一直维持高位,而项目电价一直走低(竞争激烈),导致使用美元杠杆的收益增效有限。
另一方面,人民币利率近年来一直维持低位,为了降低财务成本,提高杠杆后收益率,很多境外项目均使用人民币贷款。收到美元收入后,换成人民币,向银行还本付息。
贷款和收入币种的错配会带来一定的汇率波动风险。但由于中国有较大的外汇储备,央行外管控制汇率的工具较充足,因而一直维持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所以,尽管货币错配,但是由于汇率比较稳定(而且银行会要求项目公司或者股东层面再提供汇率风险的增信),此类融资安排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预期加重,出口经济负面影响加大。叠加国内房地产行业低迷向下,新的支柱产业尚未成气候,因此明年中国经济会继续承压。政府为了鼓励投资,带动经济,大概率会维持人民币低利率水平。
而由于出口创汇能力下降,外汇降低会导致汇率主动调节的能力下降;而为了对冲美国加税影响(美国曾是中国的最大甲方,欧洲是第二大甲方),稳住外贸盘子,甚至会主动下调人民币汇率。
如上,若境外电站是美元收入(或者美元计价),并且使用人民币贷款,则有可能在汇兑上产生额外收益。
2. 国内经济持续下滑,进一步激发海外电站投资的热情
尤其是对民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民营企业赴海外投资成为浪潮。经济持续下行,会进一步加强民企海外投资的决心和力度。
光伏、风电等新能源投资,其商业模式更容易被看懂,收入相对稳定和可预期,因此电站投资成为众多民企出海投资的首选项目。
尽管国企和民企在海外投资时都会考虑“收益”和“风险”,但是与国企不同,民营企业决策时会追求“风险”与“收益”的对等,强调提高抗风险能力来挣更多的收益,更商业化;而国企海外投资强调每一项潜在风险都有对应措施,首要考量是“免责”。两种不同的决策思路下,民营企业的海外电站投资能力有希望进一步增强,对新型模式电站的投资效率可能比国企更强。
新型模式,包括分布式电站(自备电站、工商业储能等)、竞价市场电站、储能电站投资。国企由于思路守旧,以及决策层年龄偏大(相当一部分缺乏国际+投资的双层经验),尽管此类带有商业创新性项目收益会更高,但也会偏保守。另外,过去十几年海外电站投资的失败案例较多,也会进一步加重国企的保守考虑。
民营企业,尤其是产业链相关的企业,对此类项目的投资会相对激进。以储能为例,储能设备企业、软件企业(功率预测、电价预测类公司),由于对电力竞价市场的熟悉、对调频调峰等技术层面的理解等,会更容易吃透和接受多种不同的储能收入模式(容量收费、辅助服务收费、峰谷价差等)。正所谓理解风险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决定了一家公司创收的能力。
过去十多年间,在国企得到投资技能锻炼的人才,也需将在未来十年内在民企找到施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