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诗人肖邦——音乐是一种永恒的浪漫

文化   2024-10-29 11:30   河南  



1849年10月17日,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与世长辞。肖邦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更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钢琴是浪漫的,而肖邦让这种浪漫成为了永恒。


▌浪漫诗人:钢琴音乐史上的一场革命

肖邦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是西方音乐史中少有的毕生以钢琴创作为主的艺术家。肖邦赋予了音乐以无限的情感与思想,并将其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通过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音乐在当时形成了和主流的德国音乐不同的另一种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形式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弹奏肖邦的作品无时无刻不使人感受到它那诗一般的优美旋律,好似在轻轻吟诵又仿佛在激动的宣叙。

正如著名波兰钢琴家阿图尔·鲁宾斯坦所说:“每当我弹奏他的音乐时,就会感觉他在和我说话一样”。纵观肖邦的钢琴曲每一首作品都包含了深刻的内涵,每一个乐曲都无不闪烁着音乐美学的光彩。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


▌肖邦美学:人类音乐史上的璀璨明珠

在肖邦的钢琴音乐中,时而优美清新,时而激昂奋进的旋律无疑是最直接最有艺术力的表现手段,使他无愧为被称为最伟大的旋律大师。

里母斯基·科莎科夫曾这样说道:“肖邦是音乐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旋律作家之一”。

◎抒情的旋律美

在肖邦所创作的钢琴作品中,一首首如歌的美妙的旋律从他的笔下流淌,或淡淡地忧伤,或静静地沉思,每一段旋律都给人以听觉上美的享受。

听肖邦的音乐,仿佛真的体会到了那诗意的乡愁,怀旧与归家的惆怅时而变幻为静谧的田园,时而变幻为静夜的幻思,时而又变幻为愤怒的力量,最后消逝在玛祖卡的情愫中。

肖邦旋律美的另一个特点是变化的美。肖邦很喜爱在多次回到主题时通过新的变体来丰富它,表现出新的意境。

◎动人的意境美

在肖邦众多的钢琴作品中,夜曲是其独放异彩的音乐体裁。肖邦的夜曲,在情感的表述及作品的意境等方面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正如费尔曼所描绘的情景:

夜间的狂风暴雨、霹雳雷鸣勾起的惆怅,夏夜温存恬静令人销魂的陶醉。夜莺热情的歌唱若痴若迷的深情,这些动人的意境在你聆听肖邦的某些夜曲时都能深深地感受到。

◎创新的形式美

浪漫主义时期之前的作品在形式上、体裁上相对来说较单一,作品的结构大多也是沿用前辈的创作手法。相对古典时期而言,肖邦的钢琴音乐体裁十分丰富,只有少部分是沿用古典时期的创作形式。

浪漫主义美学观念崇尚个性与个人主义,在乐曲的创作中大量出现以“我”为中心的新的体裁形式。肖邦钢琴作品的创作形式饱含深情的浪漫主义审美取向,独具个性。

◎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操美

1831年9月,坚持了十个月的华沙革命,终于被沙俄军队血腥镇压。受当时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许多都表达着浓郁的爱国情怀。


他的c小调革命练习曲,灌注了他的全部感情,充分表现了在华沙陷落、起义失败后作者悲愤的心情,也正是他爱国主义情怀的真实写照。曲风气势逼人,象征着肖邦心中的满腔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念。

肖邦的艺术是爱国的艺术,也是人道主义的艺术,他的音乐时时刻刻都激励着波兰人民不畏艰难奋勇前进。肖邦的音乐也是波兰民族的灵魂,在他的音乐中我们感受到了他对波兰民族的热爱,对祖国在遭到为难后的悲愤心情以及在其流亡后对故乡的思念、对民族前途的忧患。这些内涵始终贯穿在肖邦一生的音乐创作中。



▌追寻永恒:悲情是一种浪漫,也一种抗争

在肖邦的音乐中,浪漫主义者的乡愁,化作一团勇往直前的力量,注定了悲情的蔓延与悲剧的开始。“戏剧性”是对肖邦音乐的最为贴切的概括。

虽然穿梭于光怪陆离的巴黎沙龙,但是却没人能够真正懂得肖邦的音乐。他的音乐是为自己而作,以有限追寻无限,以短暂的生命追求着永恒的存在。

庸俗的现实世界中,在远离故土的外乡,肖邦在音乐中寻求慰藉。他在叙事曲中与自己对话,时而轻声细语,时而铿锵有力,此起彼伏,仿佛肖邦心底的两个声音,想要冲破却又被束缚,想要高飞却又无力。

肖邦把孤独化作独白式的旋律,承载着浪漫主义冲突与矛盾的永恒主题,即使有限与无限本来就是一种悖论的存在,渺小的个体也总是将自己诉诸于无限的精神世界。在庸俗现实与崇高理想的撕裂中过活,注定了他的悲剧。

孤独与归家的呼唤,在肖邦那奔放不羁的和声语言中溢出了结构束缚,化作一团抗争致死的声音!不断重复的节奏,力度的反复强调以及让人挥之不去。那重复与强调承载了浓重的悲情,是浪漫主义的怀旧与孤独,化作一种无以复加的力量,一下一下震撼着聆听者的心房,仿佛提醒人们这是浪漫主义者的归宿,死亡是最后的抗争!

他在夜曲中恸哭,在孤寂的黑夜中,他卸下面具,面对自己,一场不可遏止的“心灵风暴”席卷而至。于是,夜曲不再是夜曲,是返家却无家可归的悲情。

悲剧通常分为社会悲剧、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纵观肖邦的一生,这三种悲剧方式都在他的身上有所体现。也许这种悲剧性并不明显,也并不被所有人所接受,但是他夜曲里的悲剧性总是可以教会我们很多的人生道理,这就是他夜曲作品的伟大之处。

这就是肖邦的音乐。他,创造的美是人类永远的财富!



▌音乐之美:像春雨一样温润人的灵魂

肖邦已经逝去,他的音乐总是以不同的演奏向我们诉说着多样的肖邦,如同复古演奏一样,又有几人能够给我们一个完全真实的肖邦呢?没有人能复现一个真实的肖邦,我们唯一可做的就是与肖邦的音乐对话。那不是学术上的对话,而是一种生命的对话,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学的对话。

那些流动的韵致,包含灵感、旋律、节奏、和声、结构、激情、哀愁……彼此碰撞,互相融化,起承转合。增一分减一寸便不美,难以参透,那正是音乐存在于众因素之间不可捉摸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可看作是一种信仰的表现,肖邦就像所有音乐大师们一样,内心深处对音乐充满虔诚。

从左至右: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

对他们来说,有音乐才有一切,没有音乐的生活,就会索然无味,失去意义。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

音乐也是一种能改变人们生活的东西,它像春雨一样,可以温润人的灵魂。

木心说:是音乐拯救了人生。


尼采说:没有音乐,人生将是个错误。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波普尔、昆德拉、陀思妥耶夫斯基……历史上太多哲学家、思想家都曾坦言,音乐对自己的思考,影响很深。


但是,音乐的门槛很低,音乐的门槛又很高。聆听音乐,只需要一个人感受的连结,人人都可以欣赏;但是,从音乐中感受更深层次的魅力,获得生命的超拔,却需要最大程度地激发自身的感受力——这来自感官、哲思、识见的贯通。


为此,诚挚推荐“听懂音乐四书”套装。本套装不是让你成为音乐家,但可以帮你真正学会享受音乐、评价音乐,获得高级的、普世的、终生的审美能力。


罗杰·凯密恩《听音乐(全彩插图第11版) : 音乐欣赏教程》:风靡全球的音乐入门经典教材,多次再版,经久不衰。本书涉及各类音乐的介绍与欣赏,体系完备,提升音乐理解能力的入门首选。


《音乐史》,久负盛名的英国DK图书出版公司,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人类音乐发展史,适合音乐启蒙和文化研究。


《伟大的音乐家》以海量的历史故事,打破语言、专业的壁垒,带你走进158位大音乐家的人生和作品。


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本书以“西方文明”为整体舞台,展示了音乐艺术在近三千年漫长历程中所扮演的戏剧性角色,考察了音乐艺术如何与西方文化相互塑造的历程。


四本书从欣赏技巧到历史,再到文明。是一套入门欣赏品味音乐的绝佳套装。点击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件收藏:


延伸阅读

豆瓣评分9.3,经典纪录片《音乐的故事》(6集全)

音乐——人类最伟大的艺术

尼采:没有音乐的人生,就是个错误

音乐是一种信仰,超越于世俗生活之上

音乐何需懂?艺术有何用?

巴赫逝世272周年 | 音乐,是巴赫通往信仰的道路

复旦教授王德峰:哲学和音乐让生命变得有意义

北师大教授:古典音乐这么美,可惜太多人不曾体会

古典音乐,保养灵魂的仪式

这些耳熟能详的古典音乐,你真的听懂了吗?

古典音乐的奇幻之旅:240年古典音乐史鉴赏百科

西方古典音乐入门100首(爬楼珍藏版)


少数派悦读
哲学,艺术,人文,审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