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游古巴(中)

文化   2025-01-01 17:34   天津  

〖点此处〗搜文章 / 看视频 / 找客服 



作者简介


高广灵 1974年初进入外交部,先后在驻日本使馆、纽约联合国总部秘书处、驻泰国使馆、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纽约)、驻牙买加使馆、驻苏里南使馆和驻旧金山总领事馆任职逾20年。



本文音频


前文链接



走马观花游古巴(上)


本文内容





海滨大道



著名的哈瓦那海滨大道也未超出这一半径范围。

海滨大道,顾名思义,是一条沿着加勒比海修建的宽阔大道,约4-5公里长,其道路之宽在哈瓦那并不多见。该大道贯穿哈瓦那老城和新城,古老的莫罗城堡就在这条大道的西端。

海滨大道旁革命家何塞·马蒂的雕像,他的手愤怒地指向远方。他指向的方向就是古巴的反帝国主义讲坛和重建外交关系前的美国大使馆。

沿着这条大道,雕刻得十分精致且内涵丰富的各类塑像不时映入眼帘,这些塑像,生动地反映了英勇的古巴人民当年如何反抗西班牙人的占领,真实地记述了推翻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经典故事。几座英姿勃勃的骑士雕像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沿街矗立着无数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现代气息浓郁的高层建筑,豪华气派,其中既有星级宾馆、饭店,也有各类公司、机构。美国驻哈瓦那的“古巴事务中心”就在这条大道上,有趣的是其门脸被一排旗子遮得严严实实,了解内情的人向我们透露,那是为了遮挡美国人打出的反古标语。

海滨大道

然而,海滨大道的高知名度并不在于其道路之宽,也并非由于其建筑之多,而是其从清晨到深夜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人群。特别是下班之后的傍晚时分,海风习习,清爽宜人,这里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似乎半个哈瓦那的人都集中到了这里。慕名专为来此走一走的外国游客也为数不少。

沿海一侧建有飓风防护堤,该堤高、宽各约一米,堤面平坦,游客可在上面休息。有人说这是一条鸳鸯街,是年轻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因而该堤还有一个别名,被称为“爱之墙”。

马拉贡海滨大道,面向墨西哥湾和大西洋,这里海风宜人、视线开阔,是哈瓦那人喜欢聚会的场所,尤其情侣们喜欢在这里漫步。

留心一看,也确实如此,在海边绵延数公里的防护堤上,相拥而坐的大都是出双入对的情侣们,其中不少是学生模样的年轻人。他们不时地相互依偎着,热吻着,旁若无人地释放着恋人们掩饰不住的激情。一些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地徜徉于此,调侃,嬉闹,或许他们到此走上几回,为的是学上几招,借以唤醒自己尚未完全开发的爱的神经,以便从他人的经历中得到一些人生的启迪。

这里也同样是表现欲极强的年轻人在异性面前展示自我的好地方,众目睽睽之下,一些身着泳装勇敢的男孩子敢于一个箭步跳上堤面,片刻不停,随即纵身鱼跃扑向大海,空中还不时地摆出一两个独创的造型,博得姑娘们厉声尖叫和阵阵喝彩。小伙子们要的不就是这个效果吗?



纪念品市场



在靠近老城区的海滨大道旁,有一个小有名气的纪念品市场,其规模很像北京秀水街市场开市初期的状况。这是一个四面透风、棚屋式的简易自由市场,摊位毗邻,个体经营,这在如今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的古巴是不多见的,或可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初级阶段”。

摊位规模不大,小本经营,各有侧重,琳琅满目。大者有木雕,小者如首饰,或挂或摆,品种多样。摊主充分利用空间,把一个个不大的摊位布置得密密麻麻且井井有条。

小贩们似乎很懂得经营之道和顾客的心理,也大致了解人们喜欢什么,口若悬河地介绍商品的同时,还能把无处可摆的东西推销出去,要价不高,且可以讨价还价。加之身材姣好的古巴女郎为推销商品极具诱惑力的一颦一笑,不由你不往外掏银子。

黑珊瑚、玳瑁等制成的物品、首饰是这里的畅销货。店主一见有中国人来,便主动上前招呼,还专门用不很熟练的中文告诉我们他有“玳瑁”,或许是中国人来多了,他记住了中国游客喜欢什么。木雕以人物为主,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刻画细腻,形象逼真,功底不凡,其中真有一些可登大雅之堂的艺术品,以动物和植物为题材的雕刻也不少。

古巴什么最有名气?当然是雪茄。雕刻艺术品中自然少不了以雪茄为题材的作品:聚精会神抽雪茄的老者,指间夹着雪茄的大手,足可以乱真的单支或多支木刻雪茄,或是精巧的盛雪茄的容器,不免给人留下一个印象:这里是雪茄王国。



古巴雪茄



文者言必谈希腊,写古巴就不能不谈到雪茄。古巴的雪茄和朗姆酒驰名遐迩,咖啡也不错,特别是雪茄,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似乎古巴与雪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每每谈及古巴势必联想到雪茄。古巴人也引以为自豪。因此,他们把精工细作的雪茄作为拳头产品销往世界,口碑极佳。

试想,如果不是外界的多年封锁,想必古巴雪茄在国际市场上一定不止今天这个份额。

据当地人介绍,由于烟草的生长需要一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种植,为保证质量,不使雪茄的声誉受损,古巴在全国划定了四处适宜烟草生长的种植区。

此次我们专门参加了一个旅游团,参观了西部的一处烟草种植区。遗憾的是去不逢时,由于不是烟草生长季节,因此没能看到生长着或是收割中的烟草。

为了不使游客失望,主人专门现场为我们表演了一回加工雪茄的全过程。雪茄不像普通卷烟那样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古巴优质雪茄的生产过程全部为手工操作,即使是在大型国营雪茄工厂也不例外。一部分为机械化生产,其质量远不及手工产品。

在小白宫后面仅一街之隔,有一家规模不小的国营雪茄烟工厂,厂房高大、外形气派,敢与周围的办公楼和星级旅馆相媲美。这里生产的雪茄同样为手工制作。没有大型机械,因此不需要多大的生产空间,车间并不很宽敞。

有趣的是,雪茄品牌并非因厂而异,而是很多国营工厂生产同一品牌的雪茄,几种品牌都是规定好了的,品牌之别只取决于雪茄的品质,而另一些工厂则共同生产另外几个品牌。这显然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经检验后,根据品质确定品牌。

开工时间,工厂接受游客的参观,门票为10个CUC,有英语解说。时间虽然只有几十分钟,却可以通过参观了解雪茄烟生产的全过程,从而向人们展示古巴雪茄的真材实料和一丝不苟的制作工序。

由于雪茄与古巴人生活息息相关,吸烟现象在这里很普遍,不过人们并不都吸雪茄,多数人还是以吸普通卷烟为主,特别是年轻人。当然,口衔雪茄者也是大有人在。几乎所有公共场所都不禁烟,从未看见禁烟的标识。




雪茄黑市遍街头



在哈瓦那,只要你是外国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人悄悄地向你兜售雪茄。马路边,摊位前,公园里,随时随处可以听到“CIGAR”(雪茄)这个词,大有全民卖雪茄的感觉。毫不夸张地说,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雪茄的味道。

晚饭后闲来无事,趁天色尚早,好奇心驱使我们漫步于街头巷尾,为的是多了解一些这里的风土人情。

行走间,一个小伙子迎了上来,直言向我们推销雪茄,并且不管我们是否需要,一定要带我们到他家里去看货。

由于来得突然,初时我们不敢信任他,略显犹豫。为解除我们的顾虑,他索性把自己的ID(身份证)交到我手里。当想到人们都说古巴社会治安不错,也就放心了。于是,自觉不自觉地随其来到他家。我边走边想,这倒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买不买雪茄姑且不说,借此造访一下当地民宅,实地了解古巴民情,也算是一个意外收获。

这是一处极普通的居民区,三四层高的住宅楼看上去已有年头了。通过一个街边小门,里面是拥挤的小院,堆放着生活杂物。本来楼间天井处还有一些空地,却被几个后盖起来的小房子塞满了,只留出很窄的一条通道,倘若遇到诸如地震、火灾之类的灾害,逃生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住房条件实在不敢恭维,房间不大,室内除了床、餐桌、折叠椅和厨房内的炊具外,基本上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这不就是上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普通人家的旧模样吗?

他拿出好几种不同质量、不同价格的雪茄让我们挑选。为了不扫他的兴,我们还是选购了几盒。出门后,我们继续在小巷中前行,一路上遇到多人问我们要不要雪茄。莫非他们人人手里都有雪茄,私下里都在做雪茄买卖?

后来了解到,一些国营雪茄工厂的工人,每周除了工资还可以额外领到几支雪茄作为报酬,集腋成裘,久而成盒,加上通过其他方法、渠道得来的(或许还有从工厂顺出来的),那么多人手里有雪茄就不足为奇了。

此前有朋友告诉我,黑市雪茄的质量并不比商场里的差,但价格却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古巴的黑市盛行早有所闻,但如此普遍却是始料不及的。



哈瓦那夜色黯淡无光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巷没有路灯,借着从两侧居民窗中透出的昏暗灯光,勉强能辨出前方的路。幸好正值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有光可借,否则在纵横交错的小巷中,陌生的我们真的要找不到北了。

店铺本来就少,加之关门又早,路上行人寥寥无几,找一个问路的人都不容易。即便在较宽的主干大道上,也同样是一片幽暗的夜色,光亮的主要来源是不时驶过的车辆。

白日里车水马龙的小白宫前,此时也不比别处亮多少,只有几处星星点点的路灯才可勉强看出建筑物的轮廓。如此著名街道上的标志性建筑,也只能在昏暗中静静地等待翌日天明,这就是哈瓦那的夜景。

当然也不尽然,有餐馆、酒吧的地方也还是有一些光亮的。商家为了招徕生意,专门请来小型乐队、舞蹈队在门前或店内演出,因此成为这条街上的一个亮点。

古巴的朗姆酒世界闻名,去古巴旅游必品的酒。

古巴的朗姆酒很不错,当地人也喜欢约三五好友黄昏后到酒吧坐坐。无需什么酒菜,在简陋的环境中,来上一杯混合朗姆酒,或是一听啤酒,足可以聊一个晚上。

当我们经过曾进去买雪茄的那个民宅附近的一个酒吧时,看到那个小伙子喝得醉醺醺地正从里面出来,用刚刚到手的以雪茄换来的钱痛痛快快地过了一把酒瘾。



- 未完待续 -

出处 | 《天涯无处不煽情》(2014年12月出版)

本文作者 | 高广灵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凤凤

更多精彩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外交官说事儿
更多精彩外交故事,尽在外交官说事儿——通过介绍这一神秘群体的成长历程、爱国传奇、外交生涯、礼仪素养、生活逸趣等内容,让更多人了解有血、有肉、有情怀的中国外交官。公号由资深外交官张国斌先生于2016年创办,委托礼赢天下(天津)运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