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收藏!18种家禽常见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百科   2024-10-29 12:08   山东  

本期推文包含家禽18种常见病: 1、鸡禽流感病  2、安卡拉病和黄病毒混合感染  3、鹅痛风和慢性呼吸道混合感染  4、鸭圆环病毒  5、鸡巴氏杆菌病  6、鸡传染性法氏囊  7、鸡传染性鼻炎  8、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9、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10、鸡支原体病  11、鸡球虫病  12、鸭鹅绦虫病  13、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14、鸡鹅组织滴虫病  15、鸡中暑  16、鹅啄癖  17、鸡腺肌胃炎  18、鹅葡萄球菌,各位看官按需了解!


近年家禽疾病发生的新特点:

单种疾病情况比较少见,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疾病混合感染多见,

1、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  

2、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

3、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              

4、细菌与寄生虫混合感染

5、病毒与寄生虫混合感染;           

6、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

7、病毒与真菌混合感染。

一、鸡禽流感病

病原特征:正黏病毒,血清型多样(256个以上),病毒容易产生抗原漂移或基因突变。

流行特点:

1、临床病型多样“很急性病型、急性病型、慢性病型和无症状型”。

2、发病率、死亡率与鸡感染禽流感的血清型号,抗体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

3、传播迅速,流行发病快,急性病例往往上午表现正常,下午突然发病,或一夜之间大部分发病,尤其是临床上见鸡冠发黑、脚鳞片出血和肺积水病型传播更快。

4、传播范围广,往往一个鸡场发病,迅速波及周边鸡场。

5、临床上,鸡禽流感往往容易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例如:新城疫病,支原体病。

临床特征:

1、病鸡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料减少、羽毛松乱、软脚、翅膀下垂。

2、典型症状:肿头流泪、鸡冠和肉垂发紫、脚鳞片充血出血、拉青绿色、白色奶油样稀粪。

3、后期出现共济失调、摇头、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

4、种鸡表现食料减少、产软壳蛋、畸形蛋,产蛋率及孵化率下降等症状。

剖检特征:

1、脑组织水肿、充血、出血或者有出血斑点。

2、腺胃和食道交界处、腺胃和肌胃交界处、腺胃乳头周围、肌胃角质层底下有出血斑或出血点(注意和新城疫的区别)。

3、泄殖腔有出血斑点或者溃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4、胰腺有充血、出血或者有多量灰白色坏死斑点。

5、肺充血、出血、水肿、有胶冻样渗出物。

6、其他器官,例如:心、肝、脾、肠系膜脂肪有出血斑点。

防治措施:

1、提高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病毒对器官损伤:高山黄芪多糖口服液、免增粤威龙或免增粤威龙口服液,连用5-7天。

2、清热解毒、清瘟败毒:清热散、正冠乐、黄连解毒散、可可粤威龙(清瘟败毒散),连用5-7天。

3、发病时,可用高山正冠乐注射液或者高免血清或者流感精制抗体,配合禽干扰素、抗生素、抗病毒药物肌肉注射,配合正冠乐或新流一清、黄连解毒散、七清败毒颗粒、扶正解毒散、清瘟败毒散等,连用3-5天。

4、易感鸡群可用禽流感疫苗紧急接种。

5、鸡、鸭、鹅、白鸽分开饲养,场地环境消毒,注意生物安全,驱蚊灭鼠,防止交叉感染。

6、建立免疫制度:

(1)实行免疫监测制度,根据鸡群抗体水平,实行合理的免疫程序,一般地,抗体水平1:32属临界水平,低于1:32容易发病,1:64以上属安全水平。

(2)疫苗接种:用禽流感灭活疫苗(H5、H7、H9)三联疫苗或新流疫苗。

初次免疫:快大肉鸡(10-12天龄)、优质肉鸡(15-20天龄),每羽0.3-0.5毫升。

二次免疫:快大肉鸡(18-20天龄)、优质肉鸡(35-45天龄),用以上疫苗接种0.8-1 毫升/羽。

注:优质肉鸡养至200天龄,需在120-130天三次免疫。

(3)种鸡产蛋前接种禽流感疫苗,产蛋半年后,根据检测抗体水平,可再接种一次,每羽1-1.2毫升。

二、安卡拉病和黄病毒混合感染

病原:禽腺病毒、坦布苏病毒。

发病特点:

1、安卡拉病和黄病毒以前是单种疾病发病多,现在多见两种疾病混合感染。

2、两种疾病的病症相似,病变难区分。

3、鸡、鸭、鹅、白鸽都有感染,近期3-5天龄雏鸭和雏鹅也有发生。

(黄病毒病,以前在鸡群中较少发生,现在也多发生)。

4、病型复杂:以前多见腺病毒I群C型血清4型,现在I群D型血清11型和I群E型血清8型也多发生,血清型之间交叉免疫性差,且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切。

临床特征:

1、急性病例常常没有先兆症状突然侧身倒地,迅速死亡。

2、典型病例多见发烧、精神沉郁、减料、软脚、垂翅,沉水、浮游、湿毛、拉黄色、白色稀粪、死前拉青绿色稀粪、种禽产软壳蛋、沙质蛋、畸形蛋、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特征病变:

1、心包积液肝炎综合症:

心脏:急性病例质地变硬、心肌增厚,心脏代偿性肥大、心尖和心冠脂肪有多量出血斑点,心包有淡黄色透明的渗出液,慢性病例,心脏衰竭、心肌柔软。

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充血出血、质地变脆。

2、卵泡充血、出血、液化、萎缩、破裂,输卵管充血出血。

3、脑:水肿、充血出血。

4、脾脏:肿大、出血斑块。

5、肺脏:充血、出血、水肿。

6、肾脏:肿大、充血、出血、或呈“花斑肾”。

7、小肠:充血出血、肠内有黄色、灰白色或青绿色粪便。


防制措施:

1、清热解毒、清心泻火、养阴安神:可用心型正冠乐、高山金冠口服液、安黄舒粗提物等,连用5-7天。

2、保肝护肾、清肝泻火、强心利尿:可选用高山肾型正冠乐、板青颗粒、七清败毒颗粒、泻肝舒等,连用5-7天。

3、减少应激、提高抵抗力:定期使用免增粤威龙、高山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连用5-7天。

4、可使用高山正冠乐注射液或者安卡拉精制抗体,配合干扰素、抗病毒药、抗生素肌肉注射。

5、可使用安卡拉抗体配合黄病毒冻干疫苗肌肉注射。

6、免疫接种:

(1)可用腺病毒(安卡拉)+坦布舒灭活疫苗或者用新流腺灭活疫苗加坦布苏冻干苗免疫接种。

肉鸭:5-7日龄免疫接种一次,18-20天龄二次免疫;

肉鹅:10-15天龄免疫接种一次,25-30天二次免疫;

种鸭种鹅产蛋前再加强免疫。

(2)免疫接种前后,预防应激发生:使用高山正冠乐、免增粤威龙,混料3-5天。

三、鹅痛风和慢性呼吸道混合感染

病原:星状病毒、支原体。

发病特点:

大多数鹅群因痛风病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容易和呼吸道病混合感染,使鹅群死亡率显著增大。

临床症状:

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缩头、减料、跛脚、干脚、拉石灰样粪便,咳嗽、张口呼吸,呼吸困难、湿性啰音,病鹅一侧或两侧眶下窦肿胀,形成隆起的“鼓包”,触之有波动感。从鼻孔内流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

病理变化:

1、主要是多脏器尿酸盐沉积,包括(颈部皮下、胸部皮下、心脏外膜、肝脏表面、气囊膜表面、肌肉表面)。

2、胆囊肿胀,胆汁浓稠,内有多量石灰样尿酸盐。

3、肾脏苍白肿大或“花斑肾”,输尿管尿酸盐沉积。

4、关节肿大,内有大量尿酸盐沉积。

5、鼻窦充血、出血,有浓稠的白色粘液、严重鹅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堵塞鼻孔。

6、气囊膜混浊、增厚,气囊上出现豆腐渣样渗出物。

预防和治疗:

1、保肝护肾、增强抵抗力:风道散/风道液、高山肾型正冠乐、免增粤威龙、四逆汤(淡附片、干姜、灸甘草),连用5-7天。

2、补肺益气、止咳定喘:金冠呼灵、免增粤威龙,连用5-7天。

3、清瘟败毒:高山正冠乐、金冠呼灵等,连用5-7天。

4、避免使用磺胺类药、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秒菌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影响肾脏功能的药物。

5、防寒保暖,防暑降温,通风干爽,保证饮水充足(发病时,夜晚经常驱赶鹅群活动饮水),多食青绿饲料,少用嘌呤类较高的饲料,是预防痛风和呼吸道病的关键技术措施之一。

四、鸭圆环病毒

病原特性:病原是鸭圆环病毒,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容易导致多种疾病感染。

发病情况:

1、2019年6月至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与黄病毒、细小病毒混合感染。

2、各个日龄均可感染,以中大鸭症状明显。

3、羽毛松乱、羽毛脱落(尤其背部较严重),似“光腚鸭”,羽毛根部出血,消瘦、体重下降、发育缓慢。

4、种鸭种鹅突然发病,卵泡萎缩、产蛋率下降(例如:2020年6月,台山黄生种鹅场)。

预防和治疗:

目前针对圆环病毒没有较好的疫苗,圆环病毒病因影响免疫力下降,常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平时预防可通过以下措施:

1、提高免疫力:可用高山黄芪多糖口服液、免增粤威龙等连用3-5天。

2、清瘟败毒:可可粤威龙散、正冠乐,高山安黄舒粗提物、黄连解毒散等,连用3-5天。

3、保肝护肾:使用泻肝舒、板青颗粒、肾型正冠乐等,连用3-5天。

4、促进羽毛生长:经常添加高山料磺1号、育肥素、速多补等。

五、禽巴氏杆菌病

病原:禽多杀性巴氏杆菌

发病特点:

1、该病是条件性疾病,天气突变、环境应激、免疫接种、长途运输等情况下,容易发生(例如:肇庆种鹅场、东莞肉鸡场)。

2、受污染场地和水源,容易反复发生。

3、成年禽或者肥大禽容易急性死亡。

4、血清型多(5:A;6:A;9:A;2:D),各血清型交叉免疫性差,细菌培养条件要求高,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实(例如:电白县种鸭场、惠州种鸭场)。

临床症状:

急性病例,没有先兆症状(精神、食料和粪便正常)突然死亡;慢性病例,精神沉郁、冠髯发紫、走动无力、食料减少、种鸡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

剖检特征:

1、心内膜、心外膜、心冠脂肪有出血斑点、心包积有多量淡黄色液体(注意和安卡拉病的区别)   

2、肝脏有针尖样/针头样、边缘整齐的灰白色坏死点。

3、十二指肠、直肠高度充血、出血、似红布样,肠系膜脂肪出血斑点。

4、严重病例,胸骨和气囊高度充血、出血。

预防和治疗:

1、预防和治疗时,用高山大巴、郁金散、黄连解毒散等,连用3-5天;配合沙星类药、阿莫西林等。

2、发病严重时,可用高山正冠乐注射液,配合青霉素、链霉素、头孢类、阿米卡星等敏感抗生素注射。

3、禽场经常使用高山大巴、黄连解毒散,能预防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对种禽场产蛋率和孵化率影响不大(肇庆李生种鹅场)。

4、产蛋前15-20天用禽出败(弱毒苗或者灭活苗)免疫接种一次。

5、禽巴氏杆菌血清型多,疫苗免疫效果不确切,对于常发病的鸡场,用自家分离的灭活疫苗和弱毒苗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六、鸡传染性法氏囊

病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广东地区1988年开始爆发),卵黄抗体能中和该病毒。

流行特点: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3-6周龄最易感。

2、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或粪便污染器具间接传播。

3、病毒对环境的耐受性和耐热性较强,病毒可在鸡体羽毛存活3-4个月,污染坏境中可存活120多天。

4、典型发病鸡群的死亡曲线呈尖峰式。

5、可使鸡群免疫应答下降或者无免疫应答,常与鸡新城疫病混合感染。

临床特征:

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啄肛、羽毛松乱、扎堆、头垂眼闭、拉白色稀粪。

病理特征:

1、法氏囊肿大2-3倍、质硬、内有淡粉红色渗出物,法氏囊粘膜皱褶有出血斑点,严重病例法氏囊高度出血,呈紫黑色葡萄状,切开法氏囊呈紫红色,内有黄色胶冻样水肿液、粘膜皱褶发亮、闪光。

2、胸肌和腿部肌肉有出血斑点或者条纹状出血。

3、肾脏肿大,出血“花斑肾”,有尿酸盐沉积。

4、脾脏肿大、有坏死斑点。

防治措施:

1、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可用高山正冠乐口服液、免增粤威龙散等,使用3-5天。

2、发病时,驱瘟祛毒、去湿利尿:可用金冠呼灵、安黄舒、肾型正冠乐、风道等,连用3-5天。

3、种鸡在开产前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油乳灭活疫苗接种。

4、雏鸡应在7-10日龄使用鸡法氏囊病弱毒疫苗饮水免疫,2-3周后加强免疫一次(注意:法氏囊疫苗使用后7天后,才能使用其他疫苗)。

5、避免使用磺胺类药、丁胺卡那、庆大霉素、泰乐菌素、泰秒菌素、强力霉素、氟苯尼考等影响肾脏功能的药物。

6、该病常与新城疫并发,治疗时同时使用防治新城疫的药物。

七、鸡传染性鼻炎

病原:副鸡嗜血杆菌,有A、B、C  3个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

流行特点:

1、潜伏期短,发病迅速,往往今天正常、第二天早上突然发病。

2、各日龄鸡均可感染,成年鸡特别容易感染,尤以产蛋鸡多发。

3、发病率与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气候突变时。

4、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多发,容易反复发生,难以根治。

5、病鸡和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来源,可经飞沫、尘埃、污染的饮水和饲料传播。

临床症状:

垂头缩颈、甩头、打喷嚏、流鼻涕、眼脸肿胀、眼结膜发炎、流泪,下颌部和肉髯水肿。产蛋鸡产蛋率和孵化率明显下降。

病理变化:

鼻腔和腔下窦充血肿胀,有粘液性分泌物、严重时鼻窦有豆腐渣样渗出物,堵塞鼻腔。产蛋鸡卵泡萎缩、变性、坏死。

预防和治疗:

1、清热解毒、宣肺平喘:高山鼻原康散/鼻原康液、侯炏净、正冠乐、强力粤威龙等,连用3-5天;配合磺胺类、北里霉素等敏感抗生素。

2、定期预防及提高抵抗力、减少应激因素:可用高山鼻原康散/鼻原康液、免增粤威龙、甘草颗粒等。

3、加强通风透气,减低棚舍内的氨气浓度,减低饲养密度,定期清洁和消毒。

4、免疫接种:可用传染性鼻炎灭活疫苗,尤其种鸡和蛋鸡产蛋前尽量加强免疫一次。

八、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病原:疱疹病毒

流行特征: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发病率特别高,感染率可达90%,病死率可达5%-30%,一般平均为10%-20%,成年鸡或高产蛋鸡死亡率较高。

2、不同年龄鸡均可感染,但以成年鸡症状最明显。

3、病鸡痊愈后,可终身带毒和排毒。

临床特征:

1、病初时,食欲减少或废绝,咳嗽、眼肿流泪,鼻有粘液。

2、病重时,呼吸困难、湿性啰音;病鸡蹲伏于地面,每次呼吸时头和颈部向前向上、张口、尽力吸气的姿势,发出“叽叽叽”怪叫声,咳出带血粘液、甩头、在头部羽毛、喙部、鸡舍墙壁有血样黏液。

3、产蛋鸡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迅速,产沙质蛋、软壳蛋、畸形蛋,病程5-10天或更长,个别病鸡恢复后成为带毒鸡。

剖检变化:

1、喉头和气管粘膜水肿,充血出血,严重时可在气管内见有血样黏性分泌物。

2、病程长时,喉头和气管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严重时可形成黄色栓子堵塞气管。

3、产蛋病鸡卵泡充血出血、萎缩、变性、液化。

预防和治疗:

1、清热解毒、宣肺平喘:发病时,可用高山正冠乐、金冠呼灵/新流一清、喉毒清、侯炏净,连用3-5天。

2、冬春季、天气突变、环境恶劣时,可用金冠呼灵、侯炏净、甘草颗粒等,连用3-5天。

3、发病时紧急接种:可用梅里亚、英特威的喉气管疫苗滴鼻1-2头份。

3、平时疫苗接种:35天龄:传喉弱毒疫苗,点眼;80-90天龄:传喉弱毒疫苗,点眼或滴鼻。

注:因为病愈鸡群可终身带毒和排毒,曾经发生过本病的鸡场,或者使用喉气管活疫苗免疫过的鸡场,以后每批次的鸡群必须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非疫区、未发生过本病的鸡场,可不免疫接种。

九、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病原:

冠状病毒,血清型多,至少14个血清型,病原容易发生变异,主要临床病型(呼吸道型、肾病变型、输卵管炎型、腺胃型)。

流行特点:

1、只有鸡可以感染本病,以来航鸡容易感染,日龄越少,死亡率越高。

2、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2天均可波及全群。

3、肾病变型死亡率很高,次为呼吸道型,临床多以肾变型和呼吸道炎型混合感染多见。

4、蛋鸡表现产蛋率和品质下降。

5、传播方式主要空气传播。

临床特征:

呼吸道型:

1、往往突然发病,迅速传播全群,打喷嚏、咳嗽、甩头、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发出“咕噜咕噜”特殊叫声;严重时,呈犬坐姿势呼吸,鼻窦肿胀、流鼻涕、流眼泪,羽毛松乱、昏睡、直至死亡。

2、雏鸡感染本病,发育受阻,造成生殖器官永久性功能障碍,不能留作产蛋用和种用。

3、蛋鸡无明显呼吸道症状,产蛋率骤降,出现软壳蛋。

肾病变型:

病鸡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鸡冠发紫、羽毛松乱、食欲减少、渴欲增加、拉灰白色稀粪、失水、干脚、全身衰竭直至死亡。

病理特征:

呼吸道型:

1、特征病变:在气管和肺支气管交界处有条状黄色干酪样物,堵塞支气管。

2、眼结膜充血、出血、鼻窦和喉气管充血出血,有半透明粘液。

3、雏鸡感染过本病后,输卵管稚型或者萎缩,失去产蛋能力。

肾病变型:

可见喉头和气管有出血点,肾肿大、出血呈“花斑肾”,肾小管和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

预防和治疗:

1、清热解毒、宣肺平喘、保肝护肾:发病时,可用高山正冠乐、金冠呼灵、侯炏净、风道、肾型正冠乐等,连用3-5天。

2、冬春季、天气突变、环境恶劣时:可用金冠呼灵、侯炏净、甘草颗粒等,连用3-5天。

3、提高抵抗力、减少应激因素:可用免增粤威龙、甘草颗粒等。

4、定期清洁和消毒、减低棚舍内的氨气浓度。

5、疫苗免疫:20-25日龄,使用新-支二联疫苗或者新支流三联疫苗免疫,蛋鸡产蛋前15-20天加强免疫一次。

十、鸡支原体病

病原:支原体(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

流行特点:

1、火鸡最易感染,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大鸡次之。

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容易发生。

3、临床上,支原体容易与大肠杆菌(种禽蛋子瘟)、禽流感(H7、H9)混合感染,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大。

4、饲养密度大、环境恶劣、气候突变、棚舍通风不良、棚舍内氮气味过重,均易引发该病。

5、传播方式主要是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

临床特征:

鸡毒支原体:呼吸困难、咳嗽、喘气、眼睛肿胀或者有干酪样分泌物、流眼泪、流鼻涕;慢性病鸡多表现为发育不良、干脚、消瘦,蛋鸡多见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

滑液囊支原体:跛脚、关节肿胀、站立不起

病理变化:

鸡毒支原体型:典型病型,气囊壁浑浊、增厚、有多量灰白色、奶油样或者豆腐渣样渗出物,鼻窦充血出血、有豆腐渣样渗出物,气管内有粘液。

滑液囊支原体型:关节肿胀、关节液增多、初期清亮、后期浑浊、最后呈奶油状粘稠。

预防和治疗:

1、清热解毒、宣肺平喘:可用高山金冠呼灵、侯炏净、正冠乐、诺喉丹、高山呼灵口服液等使用连用3-5天;严重时配合抗生素。

2、提高抵抗力、减少应激因素:可用强力粤威龙、甘草颗粒、免增粤威龙等。

3、加强通风透气,减低棚舍内的氨气浓度,减低饲养密度,定期清洁和消毒。

5、免疫接种:使用鸡毒支原体灭活疫苗,雏鸡在15-25天龄,35-45天龄各接种一次,种鸡产蛋前加强免疫一次。

十一、鸡球虫病

流行特点:

1、临床上常见小肠球虫和盲肠球虫两种病型。

1、各日龄鸡均可发生,但以15-60日龄较易发生。

2、温暖潮湿天气较易发生。

3、饲养密度大、棚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等条件下,容易引发本病。

临床特征:

羽毛松乱、走动无力、消瘦、鸡冠及肉髯苍白、拉血色稀粪。

病理特征:

1、小肠球虫病:

(1)肠管扩张至2-3倍,呈暗红色,小肠外膜有多量灰白色坏死斑点和出血点。

(2)肠壁增厚,肠道内充有番茄样或者血样内容物,小肠粘膜有多量的出血斑点和灰白色坏死斑点。

2、盲肠球虫病:

一侧或两侧盲肠肿大,为正常数倍,内充满新鲜的暗红色血液或血凝块。

防治措施:

1、预防时,可用青蒿末、鸡球虫散、弓虫粤威龙等,连用5-7天,停药两个星期后再用一个疗程。

2、病重时,可用青蒿末、鸡球虫散等,或可配合磺胺类药物、地克珠利、氨丙啉等混饲。

3、病愈后,可用温白三、藿香正气口服液、郁金散等调理胃肠功能。

4、可用球虫疫苗预防,使用疫苗后,一个星期之内不能用抗生素。

5、鸡舍环境卫生保持干净、干燥、通风良好,场地经常用石灰、漂白粉消毒,降低反复发生机会。

十二、鸭鹅绦虫病

病原:剑带绦虫和带壳绦虫

流性特点:

1、各日龄和品种的鸭鹅均可感染,幼禽最易感染。

2、温暖潮湿的天气多发。

3、棚舍密度过大、湿度过高、环境条件差和鱼塘水质差均易引发该病。

4、中间宿主主要是淡水贝壳类。

临床特征:

精神沉郁,羽毛松乱,消瘦,下痢,粪便稀薄,后期走动无力,粪便带血,或带有脱落的虫体节片。

病理特征:

肠道有大量白色、扁平、带状、分节的蠕虫,肠壁增厚、质地较硬。

防治方法:

1、定期使用弓虫粤威龙、青蒿末等,连用3-5天。

2、感染绦虫时,使用青蒿末、弓虫粤威龙配合阿苯达唑与伊维菌素,连用3天。

3、鸭鹅舍环境卫生保持干净、干燥、通风良好。

4、清除池塘边的淡水甲壳,鱼塘水定期使用优马林等杀菌杀虫药物。

5、成年鸭鹅与幼禽分群放牧。

十三、鸡卡氏白细胞原虫病

病原:卡氏住白细胞虫。

发病特点:

1、南方地区,每年4-10月份多发,与库蚊、蚋的活动有密切关系。

2、一般小鸡和中鸡发病率较高,大鸡发病率低,种鸡对其抵抗力较强。

3、棚舍环境条件恶劣、通风不良、湿度过高、蚊子容易生长等情况下,容易引发该病。

临床症状:

1、雏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减料、流口水、消瘦、贫血、鸡冠和肉髯发白、两脚发软、下痢,拉白色稀粪。

2、成年鸡鸡冠发白、消瘦、拉水样的白色稀粪。

3、蛋鸡产蛋率下降,甚至停产。

病理变化:

1、全身肌肉(胸肌、腿肌)、有条纹状、斑块状的灰白色坏死或者大小不一的出血斑点。

2、心肌出现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的灰白色小结节。

3、其他内脏器官偶见与周围组织有明显界限的白色小结节。

预防和治疗:

1、发病和预防时:可使用高山青蒿末、弓虫粤威龙等配合磺胺类药物,连用3-5天。

2、鸡舍和周围坏境,使用金冠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同时点用高山今香,灭杀蚋、库蚊,并且每隔6-7天用杀虫药喷雾(如0.003%溴氰菊酯或0.2%的马拉硫磷等),可收到很好的预防效果。

3、保持棚舍通风干燥和卫生清洁。

十四、鸡鹅组织滴虫病(盲肠肝炎)

病原:组织滴虫

流行特点:

1、以前鸡多发生,近期雏鹅也有发生。

2、温暖潮湿夏季多发。

3、本病主要通过虫卵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而感染。

4、密度过大、湿度过高、场内蚯蚓过多均可诱发本病。

临床特征:

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怕冷嗜睡、排黄白稀粪,个别鸡冠发绀。

病理变化:

一侧或两侧盲肠肿胀,盲肠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及粪便形成的肠芯。肝脏表面有黄白色或黄褐色坏死灶。

防治方法:

1、预防和治疗时,可用青蒿末、料理口服液等,配合甲硝唑、地米硝唑等敏感药敏,连用5-7天。

2、保持棚舍通风干燥、清理粪便,更换垫料,加强场地消毒、杀灭中间宿主蚯蚓。

3、成年鹅与幼禽分群饲养管理。

十五、鸡中暑

发病因素:

1、饲养管理方面:夏天棚舍温度超33℃以上,棚舍饲养密度过大、湿度大、棚舍通风不良、棚舍过于低矮、运动场遮阴地方少、突然停电、停水,等因素,均容易引起鸡群中暑。

2、营养方面:夏天饲喂高蛋白饲料,引起鸡群过肥,机体散热功能变差,容易引起中暑。

临床症状:

刚发病时,体温升高、张口呼吸、翅膀张开下垂、饮水增加、减料。严重时:鸡冠发绀、瘫痪、停止采食,甚至昏迷、痉挛、死亡。

防制措施:

1、炎热天气时,经常使用高山藿香正气散/口服液、清热散或解暑宝等预防,连用5-7天。

2、出现中暑鸡只时,应立即将鸡转移至阴凉处、使用冷水浸泡,同时使用高山藿香正气口服液、维生素c和葡萄糖。

3、控制鸡群食料量、防止鸡群过肥。

4、鸡舍可增加湿帘风机、遮阳和饮水设施等,保持棚舍通风透气。

十六、鹅啄癖

发病因素:

1、日粮中缺乏蛋白质和氨基酸;往往是鹅啄肛癖发生的根源。

2、日粮中缺乏微量元素,尤其钠盐不足使家禽喜啄带咸性的血渍等。

3、缺乏维生素:维生素A、B2、D、E和泛酸缺乏,使体内许多与代谢关系密切的酶和辅酶的组成成分缺乏,可导致体内的代谢机能紊乱发生啄癖。

4、环境条件:应激因素、禽舍密度大、闷热、潮湿、蚊虫多、饮食不足、产蛋时光照强度过大、产蛋窝密度大等均可引起啄癖。

5、寄生虫因素:皮肤感染疥螨病、羽虱外寄生虫病,以及皮肤外伤感染等也可能成为诱因。

临床特征:

啄蛋、啄毛、啄趾、啄肛、啄肉。

防制方法:

1、补充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例如:经常添加速效育肥宝,育肥素、速多补、高山料磺1号、连用5-7天。

2、减少饲养密度,保持栏舍通风透气,保证运动场和水源清洁干净,适当控制光照强度。

3、定期使用体外驱虫药,例如:5%氯氰菊酯。

4、定期使用体内驱虫药,例如:阿苯达唑和伊维菌素。

十七、鸡腺肌胃炎

发病因素:

脾胃困湿、运化不良:

1、饲料因素:饲料霉菌毒素和生物胺过量等容易引发该病。

2、疾病因素:鸡传染性支气管炎、腺病毒、沙门氏菌等疾病容易引发该病。

3、环境应激因素:长途运输、棚舍湿度大等均易引起该病。

易感动物:多发于4-60日龄左右的肉鸡。

发病地区:1978年在荷兰地区首次发现,现在全国各地广泛发生,沿海地区发病严重、发病率达5%-20%。

临床特征:食欲减少、消瘦,缩头,垂翅,软脚,残次鸡多,拉料样稀粪。

特征病变: 

1、腺胃变硬:肿大如“球状”,胃壁增厚,腺胃乳头肿胀出血、溃疡;

腺胃变软、肿大:腺胃乳头扁平甚至消失;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

2、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溃疡,肌胃角质层增厚,容易裂开,容易脱落。

预防和治疗:

1、预防时:可用肌腺肽、木槟硝黄散、高山脾胃舒、料磺1号、真菌磺等,连用5-7天。

2、发病时,可用肌腺肽、木槟硝黄散、高山脾胃舒等,配合西米替丁、甲硝唑,混饲5-7天。

3、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因素、选用优质饲料、保持饲料新鲜干燥、定期清洗和消毒相关用具,减少霉菌滋生。

十八、鹅葡萄球菌病

病原:金黄色葡萄球菌

流行特点:

1、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通过伤口侵入机体引起感染。

2、高温潮湿天气时容易引起发病。

3、饲养密度大、运动场污水沉积、棚舍尖锐物多(例如:铁线、石头)均易引起该病。

临床症状:

常在跗、趾、肘关节肿胀,病鹅行走困难、跛行、伏地不起。

剖检特征:

关节处糜烂、剪开关节可见脓液、干酪样物覆盖。

预防和治疗:

1、预防和发病时,使用纯中药高山大巴、温白三等,配合阿莫西林类、磺胺间甲嘧啶、喹诺酮类等敏感药物、连用3-5天。

2、严重时,可用正冠乐注射液配合青霉素和链霉素等,进行肌肉注射。

3、注意环境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4、减少污水沉积、场地地面平整,防止鹅只出现刮伤等情况。

来源:中兽药高山造,用药方案仅供参考!

看完后请您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受益!

转载声明:本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免责声明:凡本公众号注明“来源”的文章作品均转载相关媒体或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文章主要供大家学习交流使用,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动检之声
《动检之声》是为兽医从业人员提供新闻、技术、产品等服务的综合平台。权威发布国家兽医卫生法律法规、动物卫生监督、及时准确传递兽医兽药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政策解读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