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忽悠怎么玩供应链(合集)

文摘   2024-09-10 07:01   辽宁  
本文来源:网采无忧,作者:采购老司机,点击这里了解网采更多


上集:讲大数据的“供应链”公司都是大忽悠

2018年4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再次明确了将现代供应链上升为国家战略。


有媒体说:“产业供应链发展迎来风口期”。


雨后春笋般,神州大陆注册了一大批名字带着“供应链”的公司。


有那么一些“供应链”企业,不断卖弄着着“大数据”,“智慧”,“智能”,“区块链”甚至“AI”等概念,让人不明觉厉。


他们是不是“猴赛雷”,是不是代表着现代供应链的未来?


1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到2002年,把目光投到南方城市深圳。


2002年4月,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原“千亦禾”旗下的进出口贸易、物流、报关、信息软件等专业公司改制组建“深圳市千亦禾供应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国内首家以“供应链”命名的从事供应链管理业务的专业公司在深圳成立。注册伊始,千亦禾经常被问到:贵司是卖金链子的还是卖银链子的?


2004年2月,怡亚通供应链公司在深圳成立,越海全球在香港成立,前者以国际贸易起步,后者从国际货代起步。随着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现已形成了以流通供应链服务为主的怡亚通模式。



2007年11月13日,深圳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2008年1月30日,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公司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


2008年至2009年间,年富、华富洋、信利康、富森等一大批公司分别由过去的进出口通关公司更名为“供应链管理公司”。


第一批穿上“供应链外衣"公司的主业是进出口通关。


2


而在2016年以来,更多的名字中带有“供应链”的公司则是物流运输公司或由物流公司更名而来。


2018年,顺丰集团以55亿元(约合7亿欧元)收购DHL中华区合同物流业务,在业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有媒体评论说:“顺丰高调切入供应链”。


作为快递同行,四通一达们则纷纷成立一系列的“供应链公司”。百世供应链、中通供应链、韵达供应链、申雪供应链等纷纷亮相。查询其主业,几乎均为“仓配一体”。


作为零担物流的龙头,德邦物流也相继成立了多家带有“供应链”名字的公司。其经营范围均为供应链管理、国内货运代理等。


老司机与名字带有“供应链”的公司打交道也比较多,聊起他们所谓的“供应链服务”,基本上就是仓库加运输的外包。


这一批穿“供应链外衣”的公司的主业是运输或仓配一体。


3


供应链服务就是进出口通关、仓储和运输?


带着疑惑,老司机陪大家一起把目光转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国外的供应链到底怎么玩的?


调研公司权威Gartner发布了2018年全球供应链25强榜。


有趣的是,名单上几乎全是快消品和IT公司。而几大物流巨头DHL、Fedex、马士基这几个妥妥的”供应链企业“,全TM没上榜。


这是为什么?



4


是时候复习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了。


由“科普中国”编辑的百度百科上说:供应链管理,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


老司机翻译一下,


在满足交货的前提下,做到成本最低。


而在整个供应链条上,各项成本占比和各环节影响度如下(5分制):

可以发现,价值链的核心是供应链计划环节,即寻源、预测、补货策略和物料计划、生产计划等。


有人说:“计划”是供应链世界的统治者。


在IT和快消品行业,供应链计划环节往往有着专业的核心团队,基于丰富行业经验和成熟的IT系统,早已打造了非常成熟的工具。


而仓储和运输功能则简单机械,对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影响也最小。因此,在大部分企业,仓储和运输职能往往都不那么受关注。


正是由于其简单机械,大量企业不将其作为核心业务而选择外包,这样才产生了一大批的第三方物流公司。


5


由于门槛低,近几年的物流市场杀价越来越狠,甚至已出现了价格与成本的倒挂。


一些穿着“供应链管理”外衣的物流公司们意识到,由于自身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低难生存。如果能切入到“计划”阶段,才能真正把自己的业务蛋糕做大。


恰好,此时大数据的概念出现了。他们天真的以为,如果掌握了大量的物流数据,就能找出规律把供应链计划做起来,尤其是老大难的需求预测和物料计划等,最终通过原料物流作为抓手赢得利润。


老司机不不感叹: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


在这里,老司机再用个表格来说明为什么不靠谱。



在供应链策划的7步里面,所谓物流大数据只能完成第1步的小部分,准确率不高于30%。


而执行第2到第6步,必须要求深度掌握市场、销售、BOM、成本结构、存货等核心数据信息。


而搞物流和通关的企业,不仅分析这些信息缺乏工具,更有趣的是压根拿不到这些核心数据,所谓的计划根本无从做起。


6


而大数据本身就可能是个坑爹的概念。

举个栗子,如果数据多就能找到规律,并根据规律把管理做好,没有行业能PK制造业。


制造业积累的数据极其为庞大,每家工厂都记录着天量的数据。然而,90%以上的数据都只能用于事后备查。


为什么这些数据都用不起来呢?


因为国内制造业严重缺乏数据应用的两大前提:1、能涵盖业务场景的数据收集;2、专业的分析技能和工具。


不信的话,随便拉个喊大数据的人问问:"P<0.05代表什么意思"?您会收获惊吓。 


老司机很毒舌的总结一下:


叫嚷着“大数据”,名字又带有“供应链”的公司,往往不懂供应链,更不懂大数据。


7


因此,如果您真的要优化供应链,可以找老司机私聊。当然,老司机下篇也马上会出。


如果您要找运输合作伙伴,请直接找快递和快运类公司,至于遴选方法,请参考老司机过去所写的文章(链接如下)。


快运江湖,谁主沉浮(上)

快运江湖,谁主沉浮(中)

快运江湖,谁主沉浮(下)


至于名字中带有“供应链”的公司,请谨慎鉴别。如果带着一堆炫目概念的“供应链”公司,则更要小心,因为这大都是不死不活的物流三方,还是远离比较好。


至于产业供应链到底该怎么玩,请看下篇。



中集:夹缝中求存的痛之领悟:全方位看供应链设计


还是继续从2018全球供应链25强说起。


上篇提到,榜单上几乎全是快消企业。而几大物流巨头DHL、Fedex、马士基这几个妥妥的”供应链服务企业“,全TM没上榜。



既然如此,我们就从观察快消行业供应链开始,了解优秀供应链是怎么玩的。


丑话也说在前头,尽管老司机尽量把故事讲简单,但由于供应链技术本身的复杂度,要理解还是需要认真的研读和思考。


当然,首先要明确一个共识:供应链的首要任务是保证交货。


断货会直接砸掉一大批人的饭碗!!


1


笔者曾任某快消外企的中国区供应链负责人。通过解析这家企业的供应流程,老司机带各位吃瓜群众一起看看供应链的世界。


考虑到隐私,下文中老司机会将其称为F公司。


F公司是一家食品半成品生产商,在其细分行业全球排行第二。


其生产工艺是将数千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材料,按照特定的配方混合和加工后得到半成品后,销售给工业客户。


F公司的客户是各大耳熟能详的一线快消品牌,如联合利华、雀巢、农夫山泉、康师傅、太太乐、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乐事、好丽友、箭牌等。上表里至少有一半是F公司的客户。


快消市场变化极快,产品短缺就意味着丢掉市场,因此补货速度极高。客户要求的交货周期通常是3天左右。换句话说,F公司在接到客户订单后,必须3天内完成交货。


然而,F公司上游原料以海运为主,仅船期就长达2到3个月,这就意味着F公司收到客户订单后再购买材料是来不及的。


因此F公司必须


预先储备足够的材料,接到订单后马上生产和交货。


2


我们再转头看看F公司上游的供应链。


F公司购买的原料大都比较昂贵,约70%进口自全球多个国家,如巴西、墨西哥、印度、英国、美国、埃及等。其中的7成通过海运,剩余3成则来自空运。


其中海运船期大概3个月,但运费比较低,每公斤价格约2-3美元。空运交期则为2周,但运费要高很多,每公斤价格约12-13美元。


然而,食品原料保质期大都是半年到一年,扣除海运3个月的船期后,到厂后,这就要求原料必须在3到6个月内用完,否则就会因过期而强制报废。


换句话说,应持有不超过3个月的库存量,否则会因为过期产生报废。


因此,F公司必须


持有的库存足够,但又不能超过3个月的消耗


3


然而,跟这世上大多数事情一样,这玩意没那么简单。


老司机分享个往事:那是2016年的5月,那个夏天,分外的热。


由于佳洁士牙膏在尼日利亚销量大增,著名的P&G,也是F公司的战略客户,5月份向F公司下了8吨的薄荷半成品材料订单。与P&G沟通并了解到,P&G的后续订单会继续增加,预计从6月开始,每月订货量会增加到12吨后保持稳定。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佳洁士牙膏的销售一向比较稳定,每个月的材料订货量都在4吨左右。因此,F公司保持着不超过12吨的库存量,而且每月会有4吨原料通过海运到厂补货。


补充一下:P&G的交货时间均为月底。


简单计算一下:P&G在5月和6月合计需要20吨(8+12=20)。而当前库存加上5月和6月海运到货的的总和也恰恰是20吨(12+4+4=20)。这就意味着5月份可正常交货,但6月份则仅勉强够,7月份就开始短缺了。


为保证供货,马上围绕未来三个月的客户需求做出如下调整:


6月需求:紧密跟踪相关原料进展,保证6月原料按期到货;


7月需求:立即把4吨原料订单将海运调整为空运;


8月需求:追加订单,在将库存补充为36吨,每月订购量也增加为12吨。


很快,5月份完成了生产和交货。


看起来仅通过调整4吨原料的运输方式增加了一些成本,即增加4000美元的运费,其他都皆大欢喜。


然而,当时幼稚的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只是个开始。


4


6月初的周五,在接近下班的时候,供应链部门收到海运代理商DHL的预警通知:


由于台风影响,一艘船到港延迟,共影响F公司3个订单的交货,整体延迟2周,到货日期从原定的6月中变成7月初。在附件EXCEL《订单跟踪一栏表》中,出现变更的订单被涂成了黄色。


DHL也提到,进一步的更新,下周一他们会继续提供。


凑巧的是,负责该材料的采购员妹子当天休假。考虑到她下周一返回的时候恰好有更新,她的上司就未代替其处理。


妹子周一回来后,打开DHL提供的EXCEL文件,查看每个订单变更后的交期,并将新交期逐个填写在ERP系统内。


这里要稍微补充一下,采购员平均每天下的订单个数为3到5个,考虑到每个订单交期长达3个月,因此平均每人所追踪的订单约为100个。


由于要跟踪的订单数量实在太多容易疏漏,采购员和DHL协商好,一旦出现变更,就在附件的EXCEL中把该行订单标成黄色,采购员们只关注涂黄色的订单就好了。


采购员看到黄色标识后,在ERP内填写变更后的交期。这样,在运行材料需求计划的时候,系统就会按照填写的交期检查生产时是否有缺料。


对于系统提示的缺料原料,采购员们逐个判断是否存在风险。并为存在风险的材料寻求解决方案,如紧急调运材料,寻找替换材料、推迟生产计划并通知客户等。


然而,周五变更的订单未在接下来的周一发生新的变更,周一提供的新版本中这几个订单未涂成黄色,而只看周一版本的采购员小妹就疏漏了这几行变更。


系统内未调整为新的交期,系统不提示欠料


炸弹埋下了!!!


5


2周后,生产计划员制作生产计划,发现材料不足,询问材料采购员。


采购员查看ERP系统记录的交期(还是旧的交期),告知生产计划员材料会按期到达。同时告知清关部门接货,清关部门收到通知后准备清关资料,才意识到P&G订单需求的材料不能在6月中到货。


这时采购员才意识到,材料不能按时到货了!!


由于工艺和配方的特殊性,薄荷必须使用专有材料,没有任何其他材料可以替代。


由于疏漏发现的太晚,即使通过空运补货也已来不及。最终只能“停产待料”,并抱歉的通知客户:“对不起,我们搞错了,供货会延迟2周”。


快消行业不能按时供货是天大的事


临到交期才发现材料不够是天大的蠢事,没有人会原谅


整个公司都炸了:“供应链部门的人都是猪么,干出这么大的蠢事!!!”


后果严重,就一定有人会为此付出代价。那个漂亮的,快乐的采购员小妹子不得不被迫离职。


信任的重建很艰难,老司机也进入了战战兢兢的状态。


6


反省下,哪出了问题?改变的机会在哪?


1、如果国内有供应商,就不会因为海运的不稳定性造成交期风险,出了问题也能快速补货——供货能力。


2、如果业务部门能够预先得到佳洁士需求上升的信息,就可以提前备货,即使交期延迟,也不会造成断料停产——需求预测。


3、如果配方中不是使用独家专有材料,就可以通过替换解决问题——产品研发。


4、如果产品保质期没那么短,也可以适当增加备货量,减少风险——存货控制。


5、如果交期更新的方法存在自动化手段,就不会有遗漏——交期变更的系统跟踪。


换言之,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几个重要因素是:


供应商交货能力、需求预测、存货规则、产品研发、交期变更的系统跟踪


6


再复习下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由“科普中国”编辑的百度百科上说:供应链管理,指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令供应链从采购开始,到满足最终客户的所有过程。



在满足交货的前提下,做到成本最低。


回过头来,再看看整个供应链条上,各项成本占比和各环节影响度占比


价值链的始终是供应链计划环节,即寻源、预测、补货策略和物料计划、生产计划等。


上文中,运输费用数倍的增加是就是因为由于需求不能预先获知,紧急变更运输方法而造成的。


6


针对上述这几大供应链因素如何有效应用,老司机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供应商交货能力、需求预测、存货规则、产品研发属于思路和方法,老司机会在下篇详细阐述。如有兴趣,可通过微信oliverzzg网采客服联系老司机。



而最繁杂、容易出错、采购员觉得特辛苦又委屈的交期变更跟踪,则可使用软件网采无忧



网采无忧帮您随时随地的追踪每个订单的交期,彻底消除“低级错误”。






下集:夹缝中求存的痛之领悟:从快消行业看供应链设计


销售姐姐很强势:“市场本来就多变。你一会缺材料,一会库存多出来。都是你供应链没管好,还有脸说!” 


上回说到,老司机和姑娘们竭尽全力,好不容易才把材料缺口补上,过程中还是出了重大疏漏,但通过层层道歉,总算熬过去。


随后,一批批材料通过海运和空运相继抵达工厂,订单逐步交货了,问题看起来解决了。


然而不幸的是,这世界不顺的事总比顺利的多。


1


8月初的一个周一,P&G邮件告知F公司,由于尼日利亚政局突变,佳洁士的销售预期紧急下调。


通知中强调,订货量从当月开始立即回调至每月4吨。


由于海运货物的提前期长达3个月,老司机的姑娘们已把11月份计划到货的材料订单发出去了,欧洲和北美的供应商们也已刚刚把货装船。


气人的是,P&G是上周三就已确定了计划变更,但周一才发通知。如果当时马上得到通知,还来得及取消11月计划到货的订单。


2


来来来,我们先一起算下材料多出了多少。这部分有点烧脑,老司机用表格来说明一下。


当然,如果您有兴趣,可关注公众号后留言,老司机很乐意与您分享计算逻辑。



从上表可以看出,原料多买76吨,而销售却只增加了20吨。两项相减,华丽丽的多出了56吨。考虑后续每个月只需要用4吨,保质期剩下的3个月最多只能消耗12吨。这就意味着即使马上停购原料,还有44吨的物料根本用不掉。


一个小小的变动,导致上游马上出大麻烦。这就是供应链该死的牛尾效应。


供应链信息反馈的越慢,供货周期越长,造成的积压就越严重。


另外,这个原料的单价是每公斤40美元,那么就意味着很可能


价值百万人民币的材料因为用不完而报废!


找销售姐姐求助:“说好的订单没有了,准备的材料多出来怎么办?能让客户提走么,能解决一部分也行啊?”


销售姐姐很强势:“市场本来就多变。你一会缺材料,一会库存多出来。这都是你供应链没管好,还有脸说!”


好绝望,这日子真没法过了!


3


求人不行,只能求己。


有句老话说:“办法总比问题多”,老司机和姑娘们只能开动脑筋,使劲想办法。


先看看附近几个国家的兄弟公司有没有需要,要的话马上转手。


通过进入可共享的ERP,查看每个兄弟公司目前的库存、需求预测和订单量,判断是否有需求。幸运的是,查到印尼和日本刚好系统内有采购计划订单,总需求加起来20吨。


马上N多个邮件和电话砸过去:“China plant has exeed material, can you change the PO source to China?” 谢天谢地,得到的答复是“Yes”。


马上让仓库和进出口的兄弟动起来,找20吨货马上发海运过去。


转出去20吨后,还剩24吨。


4


找兄弟公司解决了接近一半,可手里还剩一大半呢,继续想办法。


厚着脸皮求采购部:“这家原料商在国内有其他经销商么,帮问问,有的话能不能转给他们,让他们转卖给国内其他客户”。


幸运的是,得到的回复又是"Yes"。但由于国内经销商服务的大都是小客户,用量不大,只能解决10吨。


搞定10吨,还有14吨。


5


这下轮到找工艺和研发了,看看这个材料可否用在其他产品上。内部替代一下,把材料消耗了。


毕竟用薄荷的产品还是挺多的,比如绿箭口香糖,各种薄荷糖等等。


然而,结果很不幸:“P&G的尿性比较特别,用的都是专用材料。他们材料,F公司其他客户都不要”。


遗憾,此路不通!


6


无可奈何,又去找销售的姐姐磨嘴皮:“能不能让 P&G出手帮个忙把材料消耗一下,毕竟他们是此事的始作俑者。”


让P&G直接把材料买过去,对方肯定不干。


经过多轮协商,终于想出来一个办法:P&G在11月份提前多下2个月的订单备货。


这样又可能用掉8吨。


去掉8吨,还剩6吨。

7


这时候实在找不到其他办法,只剩下撒手锏:把这个材料添加另外一种物质加工一下,做成一种可保存半年的半成品。不过,添加的物质有点多,也要6吨。


后续接到P&G订单后,再利用这批半成品生产产品。


但做半成品有个巨大的风险:这种半成品能但也且只能用于生产P&G的成品,转卖和转给其他兄弟公司路会被堵死 ,一旦P&G后续停止订货,半成品只能报废。这时候报废的不再是6吨,而是12吨。


但如果不做半成品,又很难找到接盘侠,这6吨就大概率要损失了。


那么半成品做还是不做?


这就需要与销售综合评估风险,判断客户后续是否有可能停止订货。如果停止订货风险小,就能干。


最终大家判断风险不大,同意转为半成品。后续也顺利的材料用掉。


最终,幸运解决。


8


又到反思的时间了:


上回提到,为控制供应链有效交货,设计采购环节要考虑的要点是:


供应商交货能力、需求预测、存货规则、产品研发、交期变更的系统跟踪


那么,从牛尾效应副作用处理上,又有什么发现呢?


反思一:要把事情处理好,以下几点很重要


1、打造良好的行业关系,与同行互通有无。——行业关系;


2、与客户和供应商做好沟通,出现问题后,协同探讨解决方案。——供应链上下游协同;


3、结合需求预测,定期分析存货量和消耗速度,快速辨识和发现问题,少则补多则停,相应调整安全库存。——存货分析;


4、通过软件工具,及时查看横向需求,互通有无。——ERP软件系统支持信息共享;


反思二:如何把事情做的更好


1、如果这个材料不是独家专用,就能用在其他产品上,就不会造成浪费——产品研发。


2、如果材料来源是本地,就不用提前那么早下订单,牛尾效应就没那么大。——资源本地化。


3、如果信息可以更新早一周,供应商就不应把11月的货出来,就能少发12吨的原来过来。——更实时的供应链信息变更沟通;


因此,从事后角度考虑,供应链管理的几大要点为:


把握行业关系、做好存货分析(尤其是安全库存和预测的调整)、提高材料的公用度、材料本地化、可共享信息的系统、供应链信息的快速同步等。


至于以上要点该怎么用,大家可以去随便买点书看看。


当然,想要与老司机沟通,请关注公众号后留言。


9


实现信息共享、让供应链信息同步更快速,可使用软件网采无忧


网采无忧帮您随时随地的追踪每个订单的变化,彻底消除“低级错误”。



相关好文如下,点击即可阅读
中国式VMI供应链

Costco的核心供应链逻辑

从两起供应商干翻客户事件谈起

最实用的呆滞物料处理方案

越是大牌的外企,供应链越是不咋地

研发部手一抖,供应链累吐血

每天只需工作2小时供应链人士是如何炼成的

供应链神人:不用系统也能处理海量订单

一个真实的供应链九宫格ABCXYZ降本案例

物料计划中如何使用Excel实现一对多反向查询功能

Excel新技能 -- 产能与销售策略最优决策分析

ABCXYZ策略分类在需求计划和供应计划中的应

中国式VMI供应链
2022计划工作总结和2023目标:助理版
2022计划工作总结和2023目标:经理版
2022计划工作总结和2023目标:总监版

重温供应链经典:一流的产品,不入流的供应链!(上)
重温供应链经典:一流的产品,不入流的供应链!(中)
重温供应链经典:一流的产品,不入流的供应链!(下)
关于供应链预测:你/我知道的都太少了(1)
关于供应链预测:你/我知道的都太少了(2)
关于供应链预测:你/我知道的都太少了(3)
维多利亚的秘密供应链(上)
维多利亚的秘密供应链(下)
供应链是企业管理的地平线
研发部手一抖, 供应链累吐血
什么是供应链中的解耦点Decoupling point?它到底有啥用?
创新、供应链约束与汉德公式
供应链设计之《“推式”和“拉式”供应链的优缺点》
不确定性下的供应链战略:以动制动,还是以静制动?(合集)
你们公司只有一条供应链?!(合集)
如何做好销售端物料需求计划(一)
如何做好销售端物料需求计划(二)
如何做好销售端物料需求计划(三)
如何做好销售端物料需求计划(四)
如何做好销售端物料需求计划(五)
增强供应链的韧性会不会增加成本?怎么解决?

JitLogistics and SCM
供应链人不要玩概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