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也不希望超额完成指标
12月初,某500强外企的销售副总,坐在陆家嘴的高层办公室里,又看了看销售报表,还差不到5%就完成年度销售指标了,他却不怎么高兴。他深知,一大批客户在催下面的销售经理赶快发货,如果不好好控制发货进度,今年将超额20%完成目标。加上几个大代理商,为了拿到更多返点,说不定再来几个大单,今年估计要超额30%。
要知道,下一年的销售指标是基于今年的实际销售额。今年做得太好了,明年怎么办?总要给自己留一手的,适当超额一点就可以了,比如超个10%。
他培养多年的销售经理和总监们,算是懂他的心思。他一个暗示,销售经理和总监们重操旧技,实在不行就给客户急用的货少发点。其余的货,元旦后一上班就紧急空运过去。至于年底库存增加和年初运费增长,不关自己的事,由供应链部门承担。
管理都是相通,采购也会
管理都是相通的,类似的招数,采购也玩得炉火纯青甚至技高一筹。 商学院供应链课程上有个词叫annual cost down或continuous cost down,企业里的采购总监把它付诸实践,就是跟战略/或核心/或A类等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协议约定供应商每年降价3%-10%之间,根据行业和产品有所不同。
按照优秀实践,年降是采供双方通过VA/VE,设计改进,材料优化,库存控制,精益生产等协同手段实现的。但很多500强外企开始玩弄年降,玩弄的核心在于合同的初始价格和降幅,很多供应商当然也愿意配合,彼此心照不宣。
某外资公司新开发的物料,战略供应商马上就从试制进入量产阶段,然而新上任的采购经理跟供应商的价格谈判,一直没有进展。对于采购列出的成本模型,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甚至细分为原材料、各种外购件、工时、能源、物流、折旧、三费(财务费用、管理费用和营业费用),供应商根本不认同。
注:笔者从事了多年采购,也懂财务,但对于占到销售价格30%左右的三费,极少跟供应商达成过一致。即使是上市公司,三费虽然是公开的,但下面的不同工厂,对三费的分摊也不一样。
谈判僵持不下,到了休息时间,供应商的副总走了进来,给采购倒了杯咖啡,慢慢说到:“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我跟贵司合作10多年了。这次开发时间紧迫,而且你们下个月就开始批量使用了。这么僵持下去,你的压力也不小。你看这样好吧?在我们的最新报价基础上,我们再降价3%。但我也保证后面三年,每年降5%,大力支持你的后续工作。如果一次降价15%,按照贵司的风格,后面几年的年降不会停下来,几轮下来会让我们低于成本线。最终结果,还是我知道你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采购经理恍然大悟,明白了为啥供应商死活不肯降价。
高明一点的采购,会把年降的百分比拉低,年限拉长。现实中,有太多供应商,年降到一定程度,就无利可图了。但为了保住生意,便开始更换材料、降低工艺水平和质量。(为什么不能买便宜的叉车,货架,托盘,周转箱)
留一手是必要的
即使不考虑采购的私心,年降留一手也是必要的。中国古话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利不可赚尽,聪明不可用尽。利不可赚尽,跟胡雪岩说的“不吃全鱼”,是一个道理。
生态圈中,有虾米,小鱼和大鱼,大家都要活下去,各有各的活法。如果虾米都没有了,小鱼靠什么活?如果小鱼没有了,大鱼又怎么活?
10年前,笔者公司从某家A类供应商的年采购额超过7000万。新部件的量产开始前,笔者公司的专业开发团队做过详尽分析,非常清楚供应商的成本结构,供应商也认可我司的分析,并同意第一年降价12%。然而我们的开发团队做出决定:第一年降价7%,但要求供应商将5%用于改善并给出结果和费用去向明细。利不可赚尽这一思想带来收益,半年就得到体现了。供应商通过VA/VE,不到半年就又降本6.5%。后面三年,供应商累计降本35%,利润反倒提高了。我们获得了供应商长期稳定的有力支持,双赢水到渠成。
如果一步降价到位,供应商利润很低,还有改进的动力吗?(飞利浦就被他们弄死的?中山低价工厂生存法则三步骤) 宋朝王伯大的《四留铭》是这样写的:“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明朝的高攀龙进一步说: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具体到谈判合作方面,可以读一下:谈判小人生,人生大谈判。
无论你是外企、民企还是国企,本人都赞同采购降本留一手,也就是古人说的“留余”,但别忘了有个“度”。这个“度”最难把握,留少了,双方都做不下去。要留的适度,并让供应商知道你知道他的成本结构。留太多可不行,这一点稍有经验的采购都懂,就好比你去店里买衣服不讲价,店家暗喜,嘴里夸你有眼光,心里却说:“这可真是个百年不遇的大SB。”
相关好文如下,点击即可阅读
每年都要求采购降本,最终底线是什么?
五大降本“诡计”帮助采购渡过难关
大公司玩弄采购KPI密闻
别再靠议价降低采购成本了!
研发部手一抖, 供应链累吐血
越是大牌的外企,供应链越是不咋地
关于采购成本,你不知道的秘密
你看的见的,和你看不见的-总拥有成本(TCO)(3个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