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党代会 发展成就巡礼】水资源学院:凝心聚力创佳绩 砥砺前行谱新章

学术   2024-11-02 17:12   河南  

编者按:为迎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多维度、立体化展示学校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成就和宝贵经验,学校特推出“喜迎党代会 奋进新征程——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报道,集中展示学校及各单位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力量,激励广大党员和师生员工凝心聚力、埋头苦干、改革创新,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今天推出《水资源学院:凝心聚力创佳绩 砥砺前行谱新章》。

水资源学院:凝心聚力创佳绩 砥砺前行谱新章

水资源学院于2019年12月正式成立,设有水文水资源系和水务工程系2个教学机构,水资源、水灾害与水安全、生态水利、节水、水环境5个研究所。现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和水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950余人,其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640余人(汪胡桢实验班100余人),水务工程专业310余人。学院成立以来,按照“融合发展、融入发展、开放发展、特色发展”的办院思路谋划发展布局,学院全体师生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办学成效取得了新突破。

一、凝心聚力铸魂育人,党建引领全面发展

突出党委领导,强化政治核心。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落实党委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执行党委会、党政联席会、“三重一大”制度,将党的建设与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会及安全稳定工作专题会,以科级干部和党支部书记为抓手,对全院教学、科研、讲座、活动等进行双重政治把关,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可控。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召开专题工作会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制定了水资源学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方案,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在学院干部推荐选拔、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津贴分配、研究生推免、汪胡桢实验班选拔等方面,严格执行学校规定,规范操作,保证公平、公开、公正。

突出思想建设,加强理论武装。聚焦思想建设,在“强”上做文章。学院党委强化政治理论学习,认真组织全院师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等,深入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思想引领,在“好”上下功夫。扎实开展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引领,积极构建和落实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常态化机制,结合自身学习和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切实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推动“双一流”创建的强大力量,全力推动党的理论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立足思想实践,在“活”上花心血。组织师生开展“传承雷锋精神,缅怀瑞鹏烈士”“弘扬南水北调精神,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饮水思源守初心,砥砺奋斗担使命”等系列主题党日活动。

突出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加强组织建设。严格落实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党支部制度,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制度。制定《水资源学院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严把党员发展“入口关”,制定《水资源学院基层党建专项检视整治方案》,推动学院党组织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夯实支部建设。3个支部获校级样板党支部立项培育建设,包括1个教工党支部和2个学生党支部;行政党支部获学校“优秀教工党支部”荣誉称号。深化党建理论研究。以二级学院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与“双一流”创建工作相融合为目标,组建课题研究团队积极申报校级党建创新项目,“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二级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以水资源学院为例”获批学校党建创新项目立项。

二、抢抓“双一流”创建机遇,持续提升学院内涵建设

围绕学校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工作目标,以学科学院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深化内涵发展,彰显水利优势特色,积极探索一流学院建设。

着力师资队伍提升。学院强化教师作为支撑学院发展的第一资源地位,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发展环境,为创造优良的教学科研业绩提供保障。学院现有教职工8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8%;博士70人,占比87.5%;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39名;海外留学经历人员17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33人,占比41.3%;40岁以下青年教师54人,占比67.5%。学院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等人才称号22人次;拥有1个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水利工程学科创新型科技团队,为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优化学科培育建设。学院是水利工程“双一流”学科创建的重要支撑单位,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50余人。2023年,学院牵头申报的生态水利交叉学科入选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生态水利交叉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已通过教育部备案并获学校批准。2024年,学院牵头申报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成功获批。此外,协助完成水利工程学科第九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终期验收工作,取得优秀等次;协助完成水利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报工作,并顺利获批;协助土木水利学科成功申报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

三、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学院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不断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是河南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专业、河南省高校本科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河南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立项建设专业,2013、2017年两次通过专业认证,2019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文水资源系2017年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1年作为发起单位与河海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九所高校联合申报教育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2023年河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B-等级。水务工程专业2016年开始招生,2021年度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水务工程系2021年获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水务工程专业在2023年河南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C等级。

深化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育教学体系,着力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育人。学院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课程13门,校级一流课程20门,2024年获批校级第二批“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1门。学院获批河南省“十四五”规划教材2项,“十四五”水利类专业重点建设教材2项,校级规划建设教材2项,培育教材3项。发表教育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获批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15项,2024年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参与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和参与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奖各1项。花园口水文站和小浪底水文站实践基地分别在2021年和2023年认定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

课程建设证书

暑期社会实践

全面深化三全育人成效。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善利万物 泽被天下”的院训,抓实学生思想政治建设,抓强多彩团学活动,强化学风建设,做好日常管理,细化考研就业指导,培养学生具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良好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具有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良好品行,兼济天下造福人民的志向和胸怀。荣获省级集体荣誉称号20余项;荣获省级个人荣誉称号50余人;荣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竞赛国家级、省级奖30余项,获得大创项目立项50余项。2023和2024年学院连续两年获学校华彩杯“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入选“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1项(全校2项)。学院始终坚持升学就业“齐步走”,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打造就业升学指导与服务体系,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始终处于全校前列,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稳定在45%左右。

2024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

2023年7月毕业合影

考研录取率

四、服务需求聚焦前沿,推进科学研究提质增效

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学院致力于教学科研型学院建设,面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碳达峰 碳中和、国家水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水文水资源领域国际学术前沿,围绕水循环及其伴生过程、水资源系统演变与配置、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环境模拟与治理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构建科教融合、产教协同育人机制。2020-2023年,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水专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300余项,到账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10余项,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案例200余个,形成了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局面。2023-2024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专题5项,2024年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南省重点科技专项1项、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项目3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

2020-2023年科研成果

不断夯实科研平台基础。学院现有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实验室、水务工程实验室,拥有180余台/套近800万元相关教学科研仪器,承担学院本科教学实验任务及科研实验支撑。学院积极建设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研究中心、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建设项目-水文监测、模拟与智慧水务实验室;2023年联合黄委会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河南分公司等6家单位建设河南省水资源与水安全省级特色行业学院。协助建设黄河实验室(华水基地)、黄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水圈与流域水安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水利环境模拟与治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五、广泛交流深化合作,助力开放发展取得成效


深化校企战略合作。学院高度重视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河南省水文水资源中心、河南省水务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黄河水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中线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水利部海委漳卫南运河岳城水库管理局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河海大学等高校和企业联合发起智慧水利产教融合共同体,当选副理事长单位。


岳城水库实习

广泛开展国内学术交流。学院高度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近几年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10余场;先后选派20名师生赴国外学习交流,拓展师生国际化视野,2023年7名学生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访学交流,2024年,4名师生(1名教师和3名本科生)参与南京大学“2024中澳阿德莱德流域生态保护与水安全科考与科研训练项目”;2024年两位教师获得河南省“双一流”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境外培养项目。


承办学术会议

未来,水资源学院将聚焦“双一流”创建,持续推进人才引育工作,深化学院教育教学体系改革,强化学院特色优势,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开展有组织科研,着力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学术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学术兴院”发展目标,为水利工程学科“双一流”创建提供坚实支撑,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水利水电大学作出贡献。
扫码关注“华水发布”
情系水利
自强不息

监制:樊要玲
责编:李   晔
编辑:朱星翰
校对:樊华祎

审核:陈一聪



华水发布
华水门户网站优质新闻“镜像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