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公司也能赴美上市?!新能源的风口,是个人就能造电动车?

汽车   2024-09-14 23:51   天津  

关注「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如果要给所有的造车新势力排个红黑榜,红榜上面都有谁不好说,但黑榜里100%会有法拉第未来和贾跃亭的名字。


伴随着那句为梦想窒息的口号,确实有无数投资者因贾老板的造车大业而窒息,也让贾老板和跳票无数次的法拉第未来被冠以“骗子”和“骗子公司”的称号。



但正所谓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虽说贾老板未必是个优秀的汽车CEO,但绝对是个优秀的会计:硬是靠着源源不断的融资造了车、续了命,还要推出能走量的第二品牌。


光论这一点,就比社长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公司强多了。


这家辗转台湾、香港、江西、美国等多地的公司成立不过13年,却已经改名4次;创始人被起诉的罪名更是多达11项,并且至今没能造出一辆电动车。


尽管如此,它居然还能通过SPAC的方式成功秽土转生,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上市!


其抽象程度,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那么,这家公司的老板究竟是何许人也?究竟是传奇,还是神棍?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一聊。




01. “禅意”创始人



一家抽象的公司,首先拥有一个抽象的名字,这个名字叫做昶洧(chǎng wěi)


什么意思呢?百度百科里是这么解释的:


“昶”指“白昼时间长”,也可以指“舒畅,畅通”;“洧”是一个古水名,位于以前的河南某地。


这两个字单拿出来哪个都绝不常用,合在一起就更不是个词了。其生僻之程度,简直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在创始人沈玮眼里,这个名字有特殊的寓意。


“‘昶’字,日长也,表示永远的太阳;‘洧’字有水,水也是能发电的东西。当太阳能和水凑在一起,就表达出了我们想做清洁能源的想法。可能因为是生僻字,它们看起来很简单,大家却又读不对,于是这就提起了大家对‘昶洧’的好奇心,对吧?”



这番话看起来颇有一番道理,尤其与沈玮所信奉的禅道相合。这也体现在昶洧汽车的“水波涟漪”品牌LOGO以及“戒急戒躁、务实造车”的“禅意造车”理念之上。



不过社长觉得,沈玮取这么个名字就是故意的,他不只是生怕有人记不住,也怕有人记得住。万一对方吃了没文化的亏,冤没有头债却没有主,不就能不了了之了吗!


毕竟,以昶洧汽车改头换面的频繁程度,一般人想找正主还真不好找。


从前身力武电机开始,沈玮旗下的同一个公司在6年之间先后换了雷风、昶洧、淳绅3个不同的名称,与此同时还有一个Thunder Power(直译为雷霆之力)的英文名。


这还不算今年6月,昶洧最后借壳上市的那一哆嗦——Thunder Power Holdings Limited(昶洧汽车)与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Feutune Light Acquisition Corporation(FLFV)成功合并,以“AIEV”的股票代码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就算是法拉第未来,贾老板也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没骗过穷人呐


当然,贾跃亭过往的优秀履历,是赢得不少投资人信任的重要原因。哪怕到现在,乐视依然可以靠《甄嬛传》版权等家底偏安一隅,和当年贾老板的商誉也脱不开干系。


那我们是否可以据此猜测,昶洧汽车能混过这么多年,最后成功上市,是凭借创始人沈玮的光环呢?


这很难评。


2017年的时候,台湾著名财经媒体《今周刊》就采访过沈玮,当时《今周刊》对他过往经历的评价,是“擅长重组企业”。



从“为什么前半辈子成功地做了重组公司的专业经理人,临近退休却借壳上市,做起资本市场话题最热的电动车”这句话也不难看出,沈玮造车并没有获得媒体的信任。


毕竟一个几十年都在玩金融的商业人士,在60多岁的时候突然跨界造车,这看起来实在有些不靠谱。


但架不住沈玮画的饼确实香,于是在2021年沈玮被起诉逮捕之前,包括媒体、投资人在内,大家基本都还保持着审慎怀疑的态度。




02. “台版特斯拉”



事实上,自从沈玮宣布入局造车始,他和他的昶洧汽车就一直饱受外界质疑。



可外界之所以对沈玮留有一些期待,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新能源汽车是个风口,已有特斯拉珠玉在前,所有人都知道电动车是门好生意,这个行业赚钱;


第二,沈玮出生于中国台湾,力武电机是台湾本土企业,抛去后面宣布也要造车的巨头鸿海(富士康),沈玮的昶洧汽车四舍五入是第一家说要造电动车的台湾初创公司。


于是,尽管觉得沈玮似乎靠不住,但昶洧汽车也就这么担起了“台湾特斯拉”的称号。



另外,或许是金融行业的职业优势,沈玮在公司运作方面极为纯熟。


他先是在2011年收购了做电动工具的力武电机,随后收拾出了昶洧汽车这么个招牌,然后就是想各种办法拉投资。


在台湾,沈玮宣称拥有价值40亿新台币的专利技术,换取了昶洧子公司香港TPHK(Thunder Power HK)100%的股权,随后凭借昶洧与香港TPHK之间的虚空合同往来,从昶洧套出了多笔资金;


在江西,沈玮也和当地基金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总投资60亿人民币,昶洧汽车以价值12.8亿人民币的专利技术入股;


但以上还不是昶洧汽车的巅峰,2018年,沈玮还走出亚洲、走进欧洲,获得了比利时主权基金SOGEPA共1.75亿欧元的投资!



于是,台子搭起来,戏唱起来,主角该上场了。


沈玮为昶洧汽车包装出了一个这样的主角:首款车型定位豪华电动轿车,续航650km,最高时速250km/h,百公里加速3.2s,定价50-60万元人民币起售。



参数现在看上去不算什么,但别忘了这块大饼的发布时间是在2015年前后,几乎能够吊打彼时的特斯拉Model S!


而且,沈玮还把这辆车的噱头摆到了明面上——


自研电池包比特斯拉轻150kg,技术大幅领先三星,续航更强;底盘全栈自研;保时捷代工电机;设计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公司Zagato操刀。


怎么看,怎么唬人


而且当时扬言要干掉特斯拉的不止昶洧汽车,难道只许Lucid、Rivian这两家美国新势力当“特斯拉杀手”,不许中国台湾的造车新势力做大做强?



在车量产落地之前,再不靠谱、说得再天花乱坠的公司,那也是“薛定谔的骗子”。要等正式交付或者破产倒闭,才能落下最后那一记审判之锤。


于是沈玮带着昶洧汽车的概念车,大摇大摆地亮相各种发布会和车展,在那个各种新势力鱼龙混杂的混沌时代,搅出了神韵,搅出了风采!


2015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它还吸引到了全球汽车媒体Top Gear的关注:


不过,正如其他被认为是“诈骗”的造车新势力一样,昶洧汽车也遭遇了难产问题。首款车原本预计2017年量产,没成,后来又预计2019年量产,同样没成。


有意思的是,昶洧汽车在2017年造势发布会上,其实是小小秀了一下实际行驶的——没下正式的路面,会场里缓缓兜了几圈,总共用时几分钟。


直到2021年,车还是没造出来,而沈玮本人则身陷囹圄


当时有记者前往昶洧汽车位于江西赣州的新能源汽车工厂探查,发现整个工厂只剩下一个看门的保安,门口也贴满了法院的被执行通知。



至于定位在中国台湾的沈玮,则在2021年因涉嫌非法转移公司4.8亿新台币资金而被起诉扣押。



2023年11月16日,台北地方检察机构对沈玮提出了11项刑事指控,包括涉嫌财务造假、内幕交易、专利估值过高、操纵公司股价、违法分红谋求私利等。

到此为止,昶洧汽车距离骗子公司,只剩一步之遥。




03. 操作成谜



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么一家几乎没有希望的初创公司,居然还能成功赴美上市;


而更离谱的是,昶洧汽车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文件里,分明写着沈玮的诉讼遭遇和违规行为,却依然试图通过股票交易筹集1亿美元!



哪怕暂且不提吃官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沈玮,整个昶洧汽车也活脱脱是个草台班子。


整个公司人数最少的时候,总共只有5名员工。就这么点人,还是一群对汽车毫无经验的人,说要造一辆比特斯拉还牛的电动车,说出去真的很难让人相信。



也正因此,昶洧汽车一直以来只是画饼,却从未对外公布过任何有关造车的详细信息,包括研发进度、人员招聘、生产线建设等具体事务。


成立13年时间,昶洧汽车几乎没有任何正经的生产经营活动,自然也没有造车相关的收入,还有一段时间公司完全没有流水。


这在当时也引发了台湾省当地监管机构的质疑——公司没有营收,这不符合上市公司(前身力武电机是上市公司)的要求。


于是沈玮玩了一招骚操作,他在台湾开了一家面馆,用面馆的营收来回应当地监管机构



由此可见,沈玮的思路和操作有多野。


其实,从沈玮对造车的一些发言也能看出来,他对造电动车这事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产品研发我们不打人海战术,要做精品出来,我们就要找最高精尖的人才。”

“要用正向研发的方式打造出能实现两万转的马达……团队分散在全球各地,以实现供应链、设计、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领域最高效率的开发。”

“不会向外界伸手要钱。”

……

或者就看最实际的,昶洧汽车在研发上花的钱:综合各类信息来源,恐怕连几百万美元都没有。


外,昶洧汽车招股书中显示,公司2023年约99.97%的支出都是人员薪酬福利与专家咨询费之类的管理费用,并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亏损,累计亏损金额3442.99万美元。


至于沈玮带去各种发布会、展会展示的原型车,他曾经亲口承认2015年法兰克福车展上的车“里面的东西都不是我们的”,而曾在会场缓行的车,也据在场记者表示“仪表盘上的所显示的速度与真实情况并不对应”,大概率并不是辆什么正经车。



话说回来,昶洧汽车背靠强大的中国汽车产业链,想要从上下游供应商那里暂且攒一辆原型车出来,简直不要太容易。就算沈玮真弄了辆玩具车来糊弄投资人,也属实没必要惊讶。


现在最让人费解的,是沈玮和他的昶洧汽车究竟如何在名声已经“臭大街”的情况下,还能在美国纳斯达克敲钟?


莫非他一切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去大洋彼岸割美国人的韭菜吗




写在最后



有一说一,昶洧汽车虽然奇葩,但放在全球所有造车新势力的维度里,也未必就能稳坐五魁首。不只国内曾经有车企骗过补贴,美国新势力的故事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除了已经实锤造假的Nikola汽车,还有设计师自立门户造车结果一地鸡毛的Fisker……


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这其实都是历史在特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行业有前景,赛道很火热,投资人有期待,消费者关注度高,所有的这一切因素都成为不怀好意者浑水摸鱼的绝佳机会。


有空子可钻,就会有人去钻。


正如“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的道理,当行业脱离混沌期步入正轨,自然会堵死之前遗留的一个个空子。


不信看国内汽车市场,连本事不够硬的汽车品牌都要面临生死存亡,更别说留给骗子的机会了。


只不过美国汽车市场还没抵达这个阶段,仅此而已。





点击一下👇不错过更多深度内容



潮水褪去,能看清谁在裸泳!

电动车公社
重新思考汽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