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定势与叙事陷阱

健康   2024-11-03 22:45   上海  

       周末听了个闭门会,其中有参会人员谈及过去数年诸多似是而非的“思维定势”。比如:把结构改革与财政刺激对立起来,似乎两者不能一起做;比如强调要“脱虚向实”,于是就不敢发展服务业了;又比如相信“投资是积累,消费是消耗”,于是只要形成资产哪怕全是坏账,也比改善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更加正确。

      思维定势也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很多年前,我们都听过一个论断:“大国货币超发了,美国法律规定M2占GDP不能超过70%。否则就会通胀失控。” 然而我在美国八年从未听过这种说法,也不相信立法的议员们能搞懂M2的定义与产生机制。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大家发现大国M2占GDP已经250%以上了,通胀却变成通缩,才逐渐淡忘了这种说法。不过有趣的是,疫情后,美国的M2占GDP比重真的超过70%了,而且通胀的确失控了......
图1. M2占GDP的比重 - 美国与大国

      同样关于去杠杆的争论,在紧信用去杠杆 ->经济恶化偿债能力更差->杠杆越去越高的恶性循环里不知道经历了几个轮回,终于有人猛然发现还有所谓的Beautiful Deleveraging。而当初断定高债务导致低增长,并煞有介事地划了一个90%的杠杆率分水岭的国际学术权威 -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Reinhart和Rogoff,2013年已承认原先的数据经不起检验,是手下学生的excel表格算错了所致。但在这之前他们已名声大噪,并成为欧美推动财政紧缩的最主要学术支持。想想当年欧美失业青年们的惨状,这大概是人类经济史上代价最惨重的计算错误,至少在疫情前。

      主流学术圈的笑话远不止于此。早在2006年,在“世界是平的”热销之际,Trump上台十年之前,Navarro就开始担忧全球化的供应链外迁对制造业、中低阶层就业收入和国家安全的影响。然而他遭到主流经济学家的一致嘲笑和抵制,甚至被认为是哈佛经济学教育的耻辱。而随着预言逐渐成为现实,保护主义和关税变成了政治正确,甚至Yellen也不得不承认低收入岗位的流失是一个错误。然而因为抗议大选结果而坐牢的Navarro,继续被精英们和主流媒体所遗忘。

      这几年环保与ESG风头无两。全球是在变暖,环保的确重要。可精英们一边推着理想青年们冲在前头,一边坐着碳排放远高于公共交通的私人飞机大谈ESG产品的商业机会和血汗工厂的生意。还有俄乌开战至今,有研究估算战争产生的碳排放大概超过了175个国家的年排放总和。但环保喊得最凶的绿党,恰恰是德国支持战争最狂热的政党,欧洲还在推动把武器生产商放入ESG白名单为他们融资......

图2. 俄乌战争前两年产生的碳排放量

      还有,过去四年通胀搞得美国无产阶级苦不堪言,而精英们会说岁月静好物价从20块涨到40块,联储需要加个息。一年后物价从40块涨到42块,通胀率由于基数效应从100%回落到5%,美联储就理直气壮宣称抗通胀胜利可以降息。但绝对价格水平大概是永远回不去了。折现率的变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和基数效应对通胀的影响,一般人多半理解不了这种区别吧?对了,根据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一般人买不起的东西,计算权重会越来越小。换句话说,只要能保证最基本衣食住行的供给,利率就可以保持低位让资产价格上涨。这不就是做时间的朋友,价值投资的精髓嘛。

图3. 美国通胀率、工资收入与资产价格(1987 = 100)

      不过,相信这一点会永远持续的大概也是错的。先前工作时,听到太多知名人物信誓旦旦地说未来十年找不到比白酒更确定的成长方向,以及世界技术进步如此之快,大概永远不会有通胀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今年大选时,民主党的话术强调23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联名认为Harris的经济纲领比Trump好得多,可能只会适得其反。在社会科学层面的诺贝尔奖,艺术奖项可能也没有太大区别。哪一年颁给谁,大概率是为了迎合当时主流叙事的需要。同样的理论在上个时代被奉为圭臬,但如今可能沦为笑柄。Acemoglu对国家兴衰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宏大叙事固然深刻,但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后,是否有哪个包容性增长的高收入国家,总人口数是美国的一半以上呢?从制度增长和地缘政治的视角去看,大概结论会截然不同。

      比如近年大火的日本研究,固然可以说其政策应对犯了诸多错误,但若假设他是一个被驻军的殖民地,在被宗主国封锁技术并要求产业转移下,除了尽可能保障人民相对体面的生活,还能做什么呢?换言之,如果按大英帝国移交美国世界霸权后,英镑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去算,那大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可能有另一条路......
图4.  二战后至今英镑美元汇率

      同样,在贸易战和地缘政治冲突下,越来越多历史事件被重新思考。原来从地缘政治和经贸关系看,一战二战背后的原因可以有和教科书上非常不同的解读;原来没有谁闲着没事整天想打仗;原来自卫反击与代理人战争的区别,大概取决于你的屁股在哪边......

      人们往往容易把叙事与真理混为一谈。但在社会科学中,真理几乎没有,因为不可控因素过多而难以进行独立重复实验。易于理解的叙事,就容易被奉为圭臬。并且由于反身性,哪怕最终被证实是谬误,也因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对叙事的推崇,形成了巨大的趋势。这也是Soros所说的:“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

      不要对社会科学抱有过高的期待。精英们设置议题,引导或煽动社会思潮为己所用,和广告鼓励你消费一些无用的高利润品是一回事。不要执着于对错,这和你能否赚到钱没有太多关系。人性很可笑。穷经皓首,十年苦读无人知,甚至毕生所学在前提假设变了后,可能毫无意义。而你赚钱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声量大小。不信,看看Musk和Trump。

      我也不认为我说的都是对的。阴谋论者大概高估了精英们对世界的掌控力。但也许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虚拟的 - 不然如何自然演化出2020-22年这么离奇的剧本呢?但吊诡的是,每过8-10年,社会思潮就会调转一次方向。然后突然间你发现原先所奉为真理的想法是多么可笑。于是你迅速改过自新拥抱新的真理,直到下一轮周期来临再被颠覆三观一次。

       从来没有什么真理,只有人性与周期。

       以上。

只有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者,才配享受自由和生存。Money Never Sleeps, Good Luck Trading!



伊洛
聊聊医药,看看世界,扯扯资本市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