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摘
2024-10-24 11:59
内蒙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聚焦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在有形有感有效上下实功,将这项工作融入日常、干在平常,不断谋深抓实各项工作,努力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方面走在前、作表率。一是更加注重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期高等院校聚焦国家和地方战略布局、贯彻“四为服务”方针的重要使命。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校领导、处级干部讲思政课、讲党课的必讲内容,通过“开学第一课”“师生共话信仰”“亦师亦友议心声”等特色活动,深化对各族师生“五观”教育。通过实施基层党组织“固本强基工程”和“五套动作三步走”干部能力提升计划,不断深化“一总支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把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落实到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全过程各环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和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强化思想政治引领,锻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发挥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智库作用,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的阐释研究,形成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产出一批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实施“文化荣校”发展战略,利用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精心打造一批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艺精品、文创产品。二是更加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按照《关于全面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的若干措施》要求,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各环节,打造融通互嵌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以构筑“三贯通五参与十融入”思政工作为抓手,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推动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小班化教学改革,提升课堂内涵品位和育人成效。充分发挥学校“非遗”传承人的独特优势,开设特色选修课,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武术、搏克、射箭、皮艺、铁艺、马头琴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民族特色品牌创建。积极开展“道中华”栏目进校园进课堂活动,通过举办“道中华开讲”等特色公开思政课,深入结合各学院、专业特点,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故事,深化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理解。加快推动“北疆文化传播基地”建设,整合传统优势学科专业,提高对外合作与交流能力。发挥师范类专业优势,依托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特色专业,通过校校合作、挂点帮扶支教等有效途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进一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通过建设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综合实训室、教学楼“朗读亭”等有效举措,着力提升广大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历练频次,大力培养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三是更加注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有形有感有效。进一步加大对“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和“七个作模范”“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等的宣传阐释力度,全面提升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面向校内外的宣教服务能力。通过“两馆两廊一园”一体化建设,不断优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陈内容,加快形成具有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展示平台。借助“石榴籽”小课堂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分享会、“道中华杯”演讲比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三个一”宣教活动等,挖掘整理故事中蕴含的民族团结进步元素,引导广大师生讲好典型故事、身边故事、自己的故事,用小切口反映“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道理。发挥好自治区级校园文化精品项目优势,持续办好“校园那达慕文化节”,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田径运动有机融合,通过国旗队、马背彩旗队、武术方队等特色入场仪式及搏克、射箭、布鲁、喜塔尔等民族传统运动项目和《赞歌》《草原情 赤子心》《花腰傣》等歌舞表演,不断增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等活动,助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用活用好校外各类红色资源,与各类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基地,联合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实践教育基地,通过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体验式、沉浸式教育活动,让学生接受心灵和思想的洗礼。加强与属地政府的全面战略合作,发挥“校园乌兰牧骑”优势,深入基层一线广泛组织开展大合唱、节日民俗、文化娱乐等文化下乡活动,着力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纵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