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管理层为打造以投资者为本的市场生态,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如市值管理条例和“国九条”,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回购和分红等方式提升股东回报。同时,市场的回调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回购自身股份的良机,越来越多的企业响应号召进行股份回购。为此,本文将对今年以来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数据进行梳理,希望能为投资者提供参考和启示。(点此蓝字查看详情)
据截至12月17日的Choice数据(下同),今年来已有2009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预案,合计发布回购预案2732次,年内累计回购1248.18亿元。
划分行业来看,回购总额居前5的行业分别是医药生物(159亿)、化工(130亿)、电气设备(128亿)、硬件设备(125亿)、半导体(87亿)。
具体到公司层面,共有30家公司年内回购总额在3亿元以上,有8家公司的回购总额在10亿元以上,回购额居前2的公司分别是药明康德、海康威视,均已完成注销。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今年已完成3次10亿元的注销式回购,但由于公司营收高度依赖美国等海外市场,并受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其股价年内涨幅仍未能回正。(点此蓝字查看详情)
从回购进度来看,上述名单中仍有八家公司,包括九安医疗、凯莱英、伊利股份和中远海控等,正处于回购进程中,特别是伊利股份、中远海控,已回购金额占计划回购金额的比例还不到40%。
从结果来看,上述名单中的公司股价在回购后平均上涨了20.26%,尤其是利欧股份、九号公司、宝钢股份涨幅居前;而与之相对的,智飞生物为首的9家公司当前股价低于上市公司回购均价。
从股本比例来看,共有12家公司已回购的股本超过了总股本的5%。特别是晨光生物、贤丰控股、万林物流、中科电气、矩泉科技回购比例居前,且已完成注销。(点此蓝字查看详情)
从回购进度来看,明德生物、西山科技仍处于回购进程中,且已回购金额还不到计划回购金额的65%。从回购结果来看,贤丰控股、格利尔、利欧股份3家公司在完成回购后,股价实现翻倍。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目的多种多样,包括市值管理、建立员工持股计划、实施股权激励、以及盈利补偿等。根据具体目的的不同,回购方式有所区别:盈利补偿、股权激励注销向特定股东回购;施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市值管理则是在二级市场上集中竞价环节回购公司股票。
一般来说,为市值管理进行的回购最受投资者关注。一方面,这种主动型回购的决策需经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共同审议决定,表明管理层认为公司股价当前被低估;另一方面,主动型的回购短期内能够直接增加买盘、从而推升股价,若是回购后注销,还能推升每股收益、净资产回报率。因此,对于现金流充沛的公司而言,回购自家被认为估值偏低的股票,相较于单纯持有现金,显然更具吸引力。
经梳理发现,今年来已有293家上市公司出于市值管理的需求发布回购预案,从结果来看,随着市场调整,当前已有55家公司股价低于公司回购的均价,其中4家公司股价相比回购均价已跌超40%。
以上名单中,共有14家公司已回购金额超1亿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居然智家、青鸟消防、若羽臣在内的14家公司出于市值管理回购了两次。(点此蓝字查看详情)
据相关法规,一旦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即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持股比例达5%或以上的股东)发生股权变动,公司必须及时发布官方公告。此举旨在保障市场交易的公平与透明,同时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而这些重要股东往往对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有着相比普通投资者更为深刻的认知,他们的增减持动向颇受市场关注,对市场情绪和股价产生显著影响。
今年以来,重要股东净增持的A股上市公司共951家,合计增持市值755.09亿元;与之对应地,重要股东净减持的公司共1342家,合计减持套现1348.29亿元。
划分公司属性来看,地方国有企业、中央国有企业的高管净减持占比最低,且小于高管净增持占比;外资企业高管净减持的比例最高,达31.7%。
具体到公司层面,有4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净增持金额超3亿元,18家公司的重要股东净增持金额超10亿元。(点此蓝字查看详情)
从股价表现来看,以上名单中,有18家公司股价年内涨幅仍未回正。特别是百龙创园,股价自924以来仅上涨5.05%,而该公司在3季度还获得了社保基金增持88.4万股。
进一步结合机构资金动向来看,还有化工板块的新亚强在3季度获高盛公司新进99.3万股;医疗设备的国药股份,在3季度获社保基金增持277万股、获香港中央结算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增持;有色金属板块的中国铝业在3季度获社保基金增持1623万股。
而上述名单中最具亮点的是序号为32的公司,该公司是中央国有企业,实控人为国务院国资委,公司在3季度同时获社保基金、澳门金融监管局的增持,今年来股东户数下降了13%,但股价自924以来仅上涨了2.16%。
最后,笔者还梳理出了重要股东净减持金额居前50的公司名单,篇幅所限,烦请点此蓝字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