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澳复合材料大会(Asian-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是亚澳地区乃至世界复合材料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国际学术会议。自1998年在日本举办第一届国际会议以来,每两年举办一次,已轮流在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不同城市举办了十二届,旨在为复合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高质量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世界复合材料领域的繁荣发展。第十三届亚澳复合材料大会(13th Asian-Australasian Conference on Composite Materials,ACCM13) 于2024年8月27日至29日在日本京都召开。本届会议聚焦复合材料和结构技术。
参会学生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董帆 | 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李亚智 |
杨金鹏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博士研究生 | 童小燕 |
张晨旭 | 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苗应刚 |
参赛成果展示
董帆
汇报题目
A damage physics-guided approach to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s identification in composite materials
汇报概要
聚类技术在识别声发射信号方面表现出很高的效力。然而,由于复合材料失效过程的复杂性,传统聚类模型通常忽略底层的物理过程,使得难以全面理解和分析损伤机制。注意到在受载荷作用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损伤演化历程中,除了初始阶段损伤是以基体开裂为主外,后续阶段均是不同损伤相互叠加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基于此现象,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复合材料损伤物理机制导向的声发射信号识别方法。
杨金鹏
汇报题目
Damage Evolution and Failure Warning Analysis of 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 Bolted Joints
汇报概要
陶瓷基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具有稳定可靠、拆装方便的优势在飞行器热结构中大量应用。在服役过程中螺栓连接结构内部应力状态复杂,为揭示出陶瓷基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的损伤演化过程。本研究设计开展了单搭接形式的单螺栓和双螺栓C/SiC复合材料连接结构静拉伸试验,基于试验采集的应力应变、声发射和SEM断口形貌分析了损失演化过程,并通过外力机械功和AE累积能量之比构建出损伤预警函数。
张晨旭
汇报题目
Mechanical Responses and Mechanisms of Natural Palm Bamboo under Dynamic Loading
汇报概要
随双碳理念发展和政策引导,天然竹材料受到科学和工业界科研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以棕竹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部位的棕竹开展了宽应变率范围内的压缩和拉伸实验研究,获得了棕竹不同结构特征、不同应变率和加载模式下的力学响应特征。结果分析发现:棕竹表现出优异的拉伸和抗压强度,且具有显著的拉压不对称性和应变率依赖性,相应的微结构及其演化行为决定了上述力学特征。该研究成果对基于3D打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结构抗冲击设计提供设计思想和理论指导。
心得体会
1.董帆
参加2024年亚澳复合材料大会是一次极为宝贵的经历,我有机会展示了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成果,还聆听了众多国际顶尖专家的主题演讲,了解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通过与来自不同国家的研究人员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了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推动科技创新和解决全球性挑战方面。
2.杨金鹏
这次出国交流经历开阔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专业知识,让我深刻体会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通过听取多个大会报告和分会场报告,了解到复合材料研究以及应用的最新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通过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交流讨论我学会了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专业问题,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与领域顶尖教授学者交流对我未来的研究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
3.张晨旭
通过此次的国际会议交流,我学习到了许多有关复合材料的知识,学习到了更加新颖的研究方法,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国际会议上展示自己的成果,有效地锻炼了我的英语表达能力,会议上大家的建议也给了我一些新的研究思路。
世界力学家大会,另译为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Mechanics)由Von Kaman等著名力学家在上世纪20年代初发起,并于1924年在荷兰代尔夫特举办了第一届会议。世界力学家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力学界水平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盛会,被誉为"力学奥林匹克"。举办地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迄今在土耳其、以色列、日本、中国几个亚洲国家都已经举办过。第26届世界力学家大会(ICTAM 2024)于2024年8月25日至30日在韩国大邱举办,今年也是该会议召开的100周年。
参会学生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宋家喜 | 流体力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 潘书诚 |
彭顺浩 | 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 郑晓静 |
参会成果展示
宋家喜
汇报题目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Droplet Explosions Induced by X-ray Laser Pulses
汇报概要
利用最新开发的带相变守恒清晰界面方法,对不同脉冲能量下的X射线激光诱导液滴爆炸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总体而言,液滴直径膨胀和空腔演化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基于当前数值模拟结果,深入分析了液滴膨胀和空腔变形的物理机制,并系统研究了激光脉冲能量对液滴膨胀、空腔生长以及液滴碎片粒径分布的影响。
彭顺浩
汇报题目
Efficient and stable numerical method for unsteady magnetohydrodynamics with strongly varying conductivity
汇报概要
高超声速再入过程中,激波后的空气在高温环境下发生电离,在飞行器周围施加磁场可以对电离空气进行流动控制,用于飞行器制动、热防护和通信黑障缓解等。由于空气的电离反应只发生在激波后,因此跨越激波带来的强烈变化电导率会给高超声速磁流体(MHD)的数值模拟带来特有的刚性问题。针对该问题,本工作通过结合中心差分和网格依赖伪光速,构造了一个Dufort-Frankel类数值格式,该格式的修正方程与电磁波方程在数学形式上一致,可用于计算跨电导率MHD流动,且自然满足磁场的散度约束。通过模拟不同磁雷诺数下高超声速MHD钝头扰流,验证了当前方法的高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感应磁场对流动控制的影响。
心得体会
1. 宋家喜
此次参加ICTAM 2024国际会议是一次令人振奋且受益匪浅的经历。在会议期间,我有幸聆听了来自世界顶尖研究学者的精彩报告,这些内容涵盖了流体力学、固体力学、多相流等多个前沿领域,拓宽了我的研究视野。尤其是在与其他参会者的交流中,不仅加深了我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理解,还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研究建议,这将对我今后的研究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2.彭顺浩
这是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口头报告期间,与国内外学者针对汇报成果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启发了对研究课题更深刻的思考。在会议过程中,通过学习各国学者汇报的研究成果,了解了全球学术界的最新动态,丰富了自己的学术知识,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参加此次国际会议是我研究生阶段的一次宝贵经历,为今后的科研和学习提供了很多帮助。
秀米老师以新近创作的《海洋里的梦幻童话》诗例向孩子们讲授了童诗写作的技巧,引导孩子们去感受诗中的温度,去寻找诗中的意象,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儿童诗的魅力。
2024IEEE系统、人与控制会议(IEEE SMC 2024)于10月6日至10日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首府古晋举办。IEEE SMC学术会议是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系统、人与控制论(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MC)专委会的旗舰会议,同时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推荐的权威学术会议,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本次会议有来自44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会议提供主题演讲、小组讨论、技术会议、海报展示和交流机会等各种活动,主题范围从智能系统到网络安全和机器人技术,在不断发展的系统、人和控制论环境中讨论创新理念和解决方案。
参会学生
姓名 | 专业 | 导师 |
毛泽铭 |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博士研究生 | 张安 |
参会成果展示
汇报题目
A Target Trajectory Prediction Method in Air Combat Based on Wavelet-Attention-GRU under the Frenet Frame
汇报概要
目标轨迹预测方法可以为飞行员决策提供支持,从而在高动态空战中获取优势。针对传统基于笛卡尔标架方法存在训练数据利用率低、泛化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renet标架下的小波注意力GRU的空战目标轨迹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Frenet标架来描述空战特征;利用小波变换,分别将空战态势特征分解为高频局部特征与低频趋势特征,并使用多头注意力和门控循环单元提取了上述特征的关联性特征和时序特征,建立目标轨迹预测模型。最后,利用模拟器获得的空战数据集,对模型进行了对比和消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长期轨迹预测上具有优势。
心得体会
感谢学院以及科研团队对我本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支持,让我有机会与各位国内外优秀学者进行面对面的学术交流。此次IEEE SMC 2024会议之行,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英语交流能力以及学术汇报能力,还激励了我在科研中更加努力,与各位优秀学者看齐。
撰稿:杨金鹏等
编辑:黄琳琳
责编:田尧 牛翔
审核:万方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