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想一想它为什么会发生?”

文摘   电影   2024-03-28 12:12   北京  

我认为《坠落的审判》是十年来最好的电影。

因为第一,它触及了当下的现实。今天我们的很多电影已经失去了探讨现实的能力。表面上看,很多电影似乎是在讲一个现实主义的故事,但实际上那都是些包装。它们的本质还是一些老套的道德故事,或者一些内核已经腐烂的心灵鸡汤。很多艺术创作者实际上是没有能力正面触及当下现实,不得已采用了一些隐喻、戏谑、解构……这样的方式来讲一个故事。其次,它冷峻隐忍的叙事,克制的镜头,令人想起那些大师的经典。这种电影,也只有一些经历过生活,食髓知味的老饕才懂。多年后,也许我们会拿着看伯格曼《婚姻生活》的劲头,来看《坠落的审判》。

所以我们的创作者不用老拿审查说事儿,你看《坠落的审判》,它并没有涉及什么政治内容,但它同时又非常深入地触及了当今最大的政治,就是“两性对立”。包括最近北大的映后访谈,又把两性对立的话题推上了风口浪尖。我明白,在我们的语境里,在我们有着数千年父权传统的语境里,女性面临着来自性别、身体、家庭、事业、语言、思想各个方面的压力甚至暴力。这个社会中的性别权力本就是失衡的。但是我仍想说,不要过度激化两性对立。我们可以(像《坠落的审判》一样)深入探讨,反思,并在日常行为中检点自己。但真没必要分化、站队。——当然,作为一个男人,这么说有点装,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是文化上的政治不正确,如果有人这样指责我,我只好认罪。但我总想起萨特关于人与人关系的那些论述。尤其婚姻,男与女都无法忍受自己被客体化看待的存在,在争夺主体性的战争中永无止息。这也许就是我们的宿命。

其实我看这部电影最大的感受,不在于两性关系。我感触最深最强烈的是这部电影中所有成人对于孩子的尊重。这一点在导演访谈中也被提到,有一天她想到,自己的孩子是怎么看待家庭的真相的?从这个点出发,她拍摄了这部电影。

影片中的孩子丹尼尔只有11岁,也就相当于我们这边五年级的一个小朋友。但你看片中所有的人对孩子的态度,不管是法官、检察官还是社会工作者,对于孩子都是既尊重又保护。你能看到即便是他身陷囹圄的母亲,在整个受审判的过程中,还在十分努力地维护家庭形象,让孩子忽略成人世界的不堪。她特别真诚地对儿子说:“我希望你可以做孩子做得久一点”。(这跟我们的很多理念不同,我们很多家长都特别希望孩子能快快长大。)法官认为审判过程中有不适于孩子听的内容,怕孩子受到伤害,就让孩子回避。但是当丹尼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说今天毕竟是信息社会。我可以从网络、可以从报纸、可以从电视、从各个方面获得这次审判的信息。——“我实际上已经受到伤害了。”最后法官还是尊重他,让他听了最后那一段录音,就是他父母争吵甚至殴打的录音。当丹尼尔听完录音离开法庭回到家里,他对那个庭外监护说,“我想一个人待着”。他是想让他的母亲离开自己的房子。他的母亲很吃惊,几乎是哀求说,我可以在另一个房间,不打扰你。但是丹尼尔没有松口。女主最终还是尊重了儿子的意见,自己去外面住酒店。这个母亲在这之前一直没有哭过,只有在这个地方,被儿子轰出家门的一刻,她在车里泪流满面……。整个案件结束之后,当她从法庭里走出来,记者问她,你接下来想干什么?她说我先要往家里打一个电话。实际上她是在征得儿子的同意。她在电话里问那个护工,说你帮我问一下儿子,我现在能不能回家?这是一个多么卑微的母亲啊!在她得知儿子允许她当天晚上就回去的时候,她的喜悦是由内而外的,甚至比她打赢了那个官司还要高兴。

我们跟随着电影的时间,慢慢地看到了这个11岁孩子的成长。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势必会养成坚毅成熟理性的性格。而且他对于这个世界,对于这个家庭的爱,并没有减少分毫。这是这部电影最令我动容的地方。

然后不可回避的,当然要谈一下两性关系。无疑电影确实涉及了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电影讲述的一组“女强男弱”的男女关系,其实并不鲜见。国内有部电影叫《万箭穿心》,颜丙燕演的,也非常感人。在这样的关系中,女性往往更加有韧性,更能适应残酷的生活。本片女主桑德拉一直在被她的丈夫抱怨,抱怨她占用了他很多的时间,抱怨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在围绕着妻子孩子。但实际上,我们看到,女主是一个德国人,她被迫跟随自己的丈夫回到他的法国老家。在陌生的环境中继续工作。女主有一句台词说,“我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工作”。也许因为女主是作家的关系,她看问题看得非常透彻,她把她男人看透了,但生活还要继续。我不知道有多少男性朋友有和女性吵架的经历。我们惯常认为,和女性吵架,女性总是过于感性,她们总是“无理取闹”。但实际上女性更容易通过感性的方式来抵达事物的本质。

片中这样的两性关系,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事故,似乎是无解的。但我仍认为这种探讨本身就是好的,借由这样的电影,我们可以重新讨论关于家庭分工、关于社会角色。去深入的探讨它要比不断地站队喊口号要好得多。通过电影,我们不难看出导演对于女性的同情和对男性的“凝视”。但其实这个“失败”的男人,他所面临的压力也并不小。我并不觉得男主身上的那些挫败感完全是因为他的性格。当今社会太过复杂,它对于人的异化是无孔不入的。这种被社会异化的压力,多数情况下是大于女性的。也许你会说,无论任何时刻,男人他都有选择的权利。比如片中男主,可以选择回去教书,也可以选择做好他的民宿,即便是他选择自己没有多少才华的写作,他也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功。对此我能说什么呢?看看卡夫卡的《变形记》吧,格里高利为什么出不了那扇门?他为什么不选择起床,推开门走出去,为什么偏偏“选择”变成了一只甲虫呢?——就是因为在他的那个情境里,他已经别无选择。也许他是一个懦夫,但他确实已经别无选择。就像故事中的男主,被某种东西(思想)锁住了,如果有选择,他也不会选择坠亡。

第三点感受稍稍“形而上”一些。就是关于“虚构与真实”。这部电影也很深刻地讨论了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从故事一开始,女记者采访桑德拉的时候就提出过一个问题:你的写作当中,到底哪些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是虚构的?这个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我们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了电影。问题在观影过程中一直萦绕脑际。到底哪些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哪些是证人虚构的?哪些是嫌疑人虚构的?哪些是孩子虚构的?——我们在追问真相,也在追索真实。真相也许大白,但真实是可追求的吗?

电影中有几道迷障,横亘在真实前面。

首先是语言。从语言我们无法抵达真实。桑德拉是一个德国人,她跟随丈夫来到法国山区,用英语生活。当她的丈夫坠亡后,她被怀疑,被迫到法庭上为自己辩解,法庭要求她必须使用法语。监护孩子的庭外护工也要求她必须使用法语。某种程度上,她的真实感受和表达是被限制了的。她在庭上有一次实在无法表述清自己的真实感受,申请使用英语。还有在法庭上,辩护律师和证人(如心理医生)之间也有几次关于语言转换的问题。“自杀”在英语当中代表自杀这个行为已经完成,人已经死亡。而在法语中自杀这个词,涵盖了自杀的行为,可能是实施未遂,也算是自杀。所以语言的隔膜对于弄清真相起了负面作用。

其次是舆论。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舆论无所不在。多数时候社会舆论只是情绪的发泄,它并不真的关心真相。影片中有一段电视节目访谈。一个不知是谁的评论人道出了舆论的真相。他说,“一个女作家杀死了自己的丈夫,这远比一个男教师的自杀更吸引人。”有时候舆论就是在推波助澜,它也许会使我们离真相更遥远。

还有身份、角色角度问题,从桑德拉口中和从心理医生口中,出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男主人公。心理医生否认男主戒断药物,否认男主有自杀倾向。桑德拉指责这个心理医生,说他只是说出了生活的一部分,并非真实的全部。

“有时候夫妻就是混乱的,每个人都迷失了。有时候共同战斗,有时候单独战斗。有时候又彼此较劲……”

其实桑德拉埋怨丈夫,并不是埋怨他的失败,而是埋怨他把自己痛苦的阴影投射给孩子。

即便是那一段录音,也有不真实的属性。因为我们听到的只是声音,不是画面。这段声音被解释成两种行为:一种是女主打了丈夫,另一种是丈夫在自残。如此真实的录音也并不能使我们抵达真实。最终是孩子通过实验,导出了某种真实。孩子在法庭最后的那番话非常重要。他说

“我们要进行更深入的调查,就像庭审正在做的那样。但如果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仍然无法理解这件事是怎么发生的,那我们就应该想想,它为什么会发生。”于是就有了后面那一段,孩子回忆父亲某一次跟他的谈话,这谈话对后面发生的一切都是有预见性的。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根源。

最后聊聊电影本身。她的叙事、她的镜头语言、技术包括配乐都很有意思,很值得玩味。大家注意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一颗小球从楼梯上坠落下来。(这也是一个坠落)然后家里的那只狗——史努比把这个小球叼起来,叼回了楼上。而全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女主特别孤单地躺在深夜的沙发上,那只狗又适时地窜出来,轻轻地伏在她的身旁。然后女主抱住了这只狗,沉沉睡……“狗”的这个意象,相信不用多说,观众也能感受到。包括中间律师说女主桑德拉“好像一条狗啊”当然律师老友不是贬义的,他只是感觉她像一种动物,就是像狗。还有萨穆埃尔跟儿子在车中那段谈话。他虽然在讲一只狗,讲那只狗它有一天会生病,会死去,但实际上他也是在讲他自己。狗的意象基本上贯穿了整个故事,大家在观影时注意一下。

配乐很好。一个是开篇男主不在场却宣示自己存在的“50 Cent”的曲子《P.I.M.P》(改编版)。片中律师曾指出这个曲子有“厌女倾向”。另一支曲子就是孩子一直在练习钢琴曲《阿斯图里亚斯》,它是以西班牙复兴期间的战争为题材创作的乐曲。本身是一个钢琴曲,但是由于后来很多吉他大师的演绎,使它成为了古典吉他的经典曲目。原曲非常好听,当然电影中的运用使有它具有了更多的“剪不断,理还乱”味道。

总之,这是一部很好的探讨两性关系,探讨婚姻、家庭和母子、父子关系的一部电影。它深入当下的现实,让我们有所思考。我觉得这样的电影难能可贵,希望大家有机会尽量去电影院看看,必经电影还是视听艺术。


缺席者
为了更加合理地浪费余生,我一直在假装自己不乏味。永远缺席,永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