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步伐显著加快,这一趋势得益于国内在产品、技术和供应链方面的优势,以及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根据《2024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十大趋势洞察——逆势出口环境下的“新四化”》报告,中国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出海的关键趋势可以从差异化、本地化、服务化及合规化四大角度进行分析。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22万台,同比增长57%,首次超过日本。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为176.1万辆,同比增长49.6%。比亚迪在2023年第四季度的纯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市场份额最大的电动汽车企业。这些数据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增强。报告指出,本地建厂和品牌直营模式逐渐成为出海主流。整车直接出口仍然是产品出海的主要方式,而产业链出海则表现为本地建厂,以打通供应链关键环节,并实现基于规模化效应下的降本增效。同时,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选择在海外投资建厂,以提高品牌影响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在出口产品结构中,中间价格的纯电乘用车成为出海的主力产品。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结构中,乘用车占比最高,为97.5%。出口价格区间多集中在10~20万元/台,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等发展中国家。欧洲和东南亚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核心市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和泰国。这两个国家在中国向其出口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为92.3%和80.6%。本地化生产是车企海外立足的必然选择。我国车企早期出海主要以KD模式建厂,现阶段则在全球有大量新建产能,新建工厂主要为具备全工艺流程的新能源汽车工厂,聚焦东南亚和南美两大新兴市场。零部件企业深度捆绑车企加速出海实现就近配套。中国零部件企业正在加速走向墨西哥、东南亚和欧盟,出海方式主要为自建工厂或投资并购。新能源出海企业对国际及本地人才需求快速增长。2023年,猎聘发布的出海招聘职位二级行业分布Top10中,新能源行业位居第一,占比8.83%,增长率位居第二,为72.29%。全球充电基础设施缺口较大,市场出现机会拐点。欧洲、美国和东南亚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差距,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市场机会。海外渠道管理向直营和经销的统一管控增强发展。当前,中国新能源车企海外销售模式直营与经销并存,未来可能向混合、高管控发展。海外后市场的本土化服务需求增多。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海外保有量的不断增长,海外消费者的售后需求也在随之增加。海外合规风险加剧,产品、数据安全等首当其冲。合规管理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的关注重点。中国汽车产业链企业最关注的合规风险前三位依次为数据保护风险、质量安全与技术标准风险、知识产权风险。总结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战略正在从单纯的产品出口转变为更深层次的本地化生产和服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同时,企业需要面对的不仅是市场机遇,还有日益增加的合规风险和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海之路将充满挑战与机遇。新能源汽车出海业务咨询VX:enjoykjzs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END—
一起出海,去迎接未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