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具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随形好,这三十二大人相中,有一个广长舌相,佛经中记载这广长舌相为:“佛出舌时,如莲花叶,上至发际,遍覆佛面。”就是说佛陀的舌头伸出来,向上能够达到额头上发际的位置,而且能够将整个面部都覆盖完。确实够广,也够长!
根据佛教的说法,广长舌相是圆满受持不妄语戒的结果,成就广长舌相的人,绝对是不会犯不妄语戒,不妄语戒内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四个方面。
也就是说,成了佛的人,是不会说不如法的话,更不会骂人,所以《金刚经》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大智度论》中说:“诸世善语,皆出佛法;善说无失,无过佛语”。
所以,佛陀一生中,说法四十九年,基本上都是以四摄法中的“爱语”来讲道理、摆事实,慈悲地告诉弟子应当怎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应当怎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坏处。
至于弟子选择怎么去做,那就靠各人的理解去“自觉”了,佛陀从不强迫弟子必须要如何如何做,甚至于对犯戒的弟子,最多呵责其为“痴人”,绝对没有过分呵骂的话。
佛陀 “骂” 哪种人
佛陀入涅槃前最后的说法,为《佛遗教经》,又名《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在这部经中,佛陀非常有技巧地“骂”人了。
佛陀说:“常当惭耻,勿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不相异也!”在这里,佛陀最后将一生中最重的话留给了无惭愧心的人,相当于是“骂”无惭愧心的人,同禽兽没有差别。
为何 “骂” 他们
惭愧,称之为二种白法,在唯识典籍《百法明门论》中归纳为善心所法一类。关于惭愧,有多种解释,比如:自我反省所做的罪恶,而生起羞耻之心叫惭;将自己所造之罪,面对他人时引以为耻叫愧。
惭是能够自我反省,提高向善的认识。愧是犯错之后有羞耻之心,产生畏惧并愿意悔改。惭是能够自重,而后崇敬圣贤,崇尚善法,愿意行善。愧是在乎伦理道德,畏惧他人讥嫌,害怕规矩、法律的制裁,而不敢作恶。于内觉得对不起自己叫惭,于外觉得对不起他人叫愧。
与惭愧相反的,为无惭、无愧两种染污法,被称之为中随烦恼,唯识中维纳在烦恼心所法之中。这两种烦恼心所法,遍于所有恶性之心,也就是我们造作的所有恶行,都有这无惭、无愧的心态参与其中。
无惭无愧的人都有哪些特征
对圣贤生不起崇拜恭敬之心,不会见贤思齐;对做善事不感兴趣;听不进贤明者的劝说;不畏惧世间言论的非议和谴责,对规矩、法律没有畏惧之心;对所犯的过失和罪恶没有罪恶感,不觉得做恶事不对;脸皮厚,没有羞耻之心。
所以,佛陀“骂”这种人和禽兽没有差别,我觉得佛陀“骂”得很有水平,也很有技巧,也非常有艺术。佛陀在前面讲了一堆常怀惭愧心、羞耻心的好处,然后再通过这一“骂”,来强调惭愧心对做人、修行的重要性,警策弟子们不能丢失了惭愧心,否则就是同衣冠禽兽了。
在这段经文,佛陀虽然说了重话,但感觉不到一丝毫的不良情绪,而是体现出一个临终尊长对弟子的敦敦告诫和无尽的悲悯。所以,有古大德说:“读孔明《出师表》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佛遗教经》不堕泪者,必非佛子。”
为了不挨佛陀的骂,那就一定要具有惭愧之心。因为有惭愧心,才能知羞耻,有敬畏,促使我们自我反省,并努力向善,不作恶事,改过自新,从而产生进步和自我提高的动力。儒家也说:“知耻近乎勇”,有惭愧心,有羞耻感,才能在学佛的道路上勇猛精进!
图文转载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告知删!
点击蓝色文字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