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县域医共体实践
襄州区、枣阳市这样在做——
推进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湖北省委以“小切口”守护“大民生”,打造健康中国“湖北样板”的民生工程。
眼下,随着襄州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通过远程医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前些天,69岁的梁师傅因喉咙不适前往襄州区人民医院就诊。因为病情复杂,主治医生借助新投用的襄州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将病理切片扫描上传,经过省级、市级专家的集中会诊,患者很快就拿到了病理报告。
“原来我们还想着带着检查报告,去武汉的大医院找医生帮忙看一下 。但是现在网上就可以让医生会诊,避免了我们家属的舟车劳顿 。”病人家属梁女士说。
“过去如果遇到这种会诊的情况 ,病人会借片子到省里请专家会诊,可能需要4至5天,现在两天出结果。”襄州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凤玲介绍。
依托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襄州区人民医院的疑难病例通过省级统筹的病理远程服务平台,对接联通全省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实时邀请三甲大医院专家连线会诊,相当于把省市专家请到了基层医院。
“以我们这个病人为例,我们在中午12点左右把病人所有的信息上传至省平台, 大概在下午接近6点钟的时候 ,就把结果反馈给我们 。在整个过程中间 ,病人仅花费257元钱 ,既省时又省钱 ,提高了诊疗效率。”襄州区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梅长军说。
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是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和区域差距的民生工程。走进襄州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记者看到一份术中样本,仅需要半个小时就可出结果。
“我们在10点18分接收了这个标本 ,在10点43分发出了报告 。现在这个界面是手术室的医生可以查询的界面 ,显示这个病变是个纤维腺瘤,是个良性病变,手术就可以结束了。”梅长军告诉记者。
病理是医学之本,病理报告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基层的病理医师专业人才缺口大,如何补齐短板,把好疾病诊断关?襄州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的答案是:标本数字化、诊断智能化、服务远程化。
梅长军介绍:“过去所有的切片都靠人工阅片完成 ,而且由一个人单独阅片, 主观性非常强 ,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在所有切片都通过数字扫描 ,全数字阅片 ,通过三级医生负责制审核三次, 所有切片明显减少了漏诊率和误诊率。”
作为全省42家试点单位之一,襄州区人民医院今年4月份启动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建设,6月底试运行以来,诊断效率显著提升,细胞切片阅片效率提高5倍以上,组织病理报告时间降幅超过30%。“两升一降”提升的是医院的服务效率,减少的是患者的奔波之累、病痛之苦。
“襄州区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成立以后,由惠民医院等区直4家单位、18家镇卫生院和1家社区服务中心取得的病例标本,通过第三方配送公司直接配送到襄州区人民医院病理诊断中心,实现了区域内病理共享共治 。”襄州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姚文林表示。
下一步的工作中,襄州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全力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一是以打造责任共同体为目的,加强制度建设和考核约束。完善考核机制,制定《襄州区医共体建设运行绩效考核评价方案》《襄州区总医院绩效考核方案》等考核方案;严格考核标准,对区域医共体建设工作、成员单位发展定期进行绩效评价;强化结果运用,将医管委绩效评价结果与医保支付、绩效工资总量核定、资金拨付、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挂钩。二是以打造管理共同体为目的,实现统筹调配和资源共享。完善医共体组织管理架构,2025年将全区所有医疗单位纳入医共体建设范畴,并将所有成员单位负责人纳入医共体理事会。优化完善人员统筹使用机制,全力保障医共体人才共享共通共用。建立医共体协作机制,成立九部一中心,推动实现“七统一”。科学制定物流配送工作机制,实现医共体内药品耗材统一采购、检验病理统一送检、消毒供应统一配送。三是以打造服务共同体为目的,增强服务能力和技术合作。统筹规划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院一特色,推行村级卫生室人、财、物、业务等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合作模式,实现区域内数据共享、质量统一、远程报告和检验检查结果互认。打通双向转诊网上预约服务渠道,实现院前对接、院内就诊、院后康复无缝衔接。四是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目的,优化资金分配和绩效激励。强化财政资金保障。持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医保运营保障,充分发挥医保基金调节作用;完善绩效激励保障,激发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引导形成良性运行工作机制。
建强“数智化”病理新体系
枣阳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专班,赴外地学习考察,结合村地实际,研究制定覆盖全市医疗机构的“1+40”模式病理服务体系,先后投入740万元,对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按B级标准对软硬件提档升级,新增设备33台,新增服务项目4项。5月底在襄阳地区率先实现与省平台的对接,7月初率先完成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建设,7月15日率先实现“1+40”体系的正式运行。
按照全省病理质控中心要求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制定了数字切片评分标准、切片扫描操作规范、染封一体机操作规范等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印发了《枣阳市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运行方案(试行)》《关于建立病理学科医务人员绩效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等相关制度。同时,把病理业务人员能力提升贯穿建设始终,围绕取样、保存、登记、转运等方面开展线上线下知识培训3场36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县域病理技术人员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科技赋能诊断更精准
在临床上,病理诊断报告作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快”和“准”对于病理诊断十分重要,有时候可以让患者“少挨一刀”。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升级改造信息化网络,成为全省首批县级“互联网医院”,11个科室开展互联网业务,实现线上预约挂号、线上问诊、居家护理服务预约、智能导诊咨询、电子发票实时推送、病历邮寄、送药到家、云影像、智慧体检等36项功能,极大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互联网线上问诊人次25989例,回复率76.5%,好评率98.3%;开方量2160例,药品配送142例。
记者:毕学谦 刘自航 通讯员:王文山 罗祎琰 陈琳琳 计超轶 冯锐
编辑:彭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