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血管瘤,这个听起来让人有些担忧的名词,其实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血管瘤起源于胚胎期的血管组织增生,多以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为特点,多发生在皮肤和软组织内。
血管瘤通常分为浅表型、深部型和混合型。
浅表型血管瘤呈鲜红色,手指压之褪色;深部型则表现为皮肤正常或略呈淡蓝色;混合型则兼具两种表现。
一般来说,血管瘤在宝宝出生后不久或几周内便可以被发现,多数在1岁内达到最大尺寸,之后可能逐渐消退。
如何识别血管瘤
新生儿血管瘤最早期的皮损表现为充血性、擦伤样或毛细血管扩张性斑片。
家长们可以注意观察宝宝皮肤上的这些变化,尤其是那些红色的小丘疹或斑块,它们可能是血管瘤的早期信号。
随着宝宝的成长,这些血管瘤可能会逐渐增大,颜色也可能发生变化。
诊断与治疗
当家长们发现宝宝皮肤上可能有血管瘤时,应该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断。
医生通常会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来确诊,并评估血管瘤的类型、大小、位置以及是否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威胁。
在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血管瘤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对于浅表型或小型血管瘤,可能会采用药物治疗或激光治疗等方法;对于大型或深部型血管瘤,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部分血管瘤在宝宝1岁后会逐渐消退,因此并非所有血管瘤都需要激光或手术。家长们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相应的方案。
新生儿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现今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大家对血管瘤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包括及时发现、正确诊断、积极治疗,都能够帮助更多的宝宝健康成长。
供稿:李丹槿|秦安
编辑:李丹槿|吕醒
审核: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