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十字路口」的年终盘点系列来到一级市场,我们邀请到关注一级市场报道的「暗涌 waves」主编刘旌,和十字路口一起复盘今年在 AI 领域仍然在积极行动的 VC 们在想什么?在投什么?
我们希望这是一期对创业者有价值的内容。
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永远是:找人、找钱。因此,了解一级市场、了解 VC 这个生态系统、了解他们在思考什么、在关注什么,甚至在焦虑什么,都是创业者值得关注、也应该关注的。
恰好前几天,「暗涌」刚发布了一篇叫做《中国的美元基金不会消失》的文章,从美元基金在年底集中开年会 AGM 这个很有意思的角度写了一些对美元基金现状现状和未来的观察。
——所谓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做好融资规划。
微信收听播客:
小宇宙收听播客:
国内活跃 AI 投资基金全景图
🚥 Koji
第一个问题想请刘旌来和大家聊一聊,这一年下来你对投 AI 的基金们的整体观感是怎样的?
👦🏻 刘旌
我觉得与其讲 AI 基金的观感,不如说是整个资本流向的变化。今年上半年,大家的关注点主要还是在大模型上。这波 AI 浪潮最初带来的关注和资本,就是从大模型开始的。上半年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中国六小龙里最受关注的 Kimi 的融资。当时的数字确实让业界震惊,阿里投资了 10 亿美金,这个大家应该都知道了。
进入下半年后,大模型的融资相对放缓,这其实也是必然的,因为资本本身也是有周期的。下半年更多的是具身智能和 AI 硬件有一些规模不错的融资发生,比如说宇树科技等。但从整体规模和影响力来看,肯定是略小于上半年。另外,今年下半年在 AI 应用领域出现了一些 Club Deal (一种私募股权投资方式,指的是多个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或投资者联合起来,共同对一个大型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这个情况其实比大家预期要好一些。
🚥 Koji
我们来聊一聊国内活跃的 AI 投资基金,看看他们在投 AI 时的策略。刘旌,你觉得今年有哪些基金特色鲜明,一提到 AI 就会让人想到他们?
👦🏻 刘旌
狭义上的 AI 投资,我觉得国内现在真正比较有章法的投资基金可能就十几家,其实并不算多。他们主要还是以美元或双币为主的机构。
首先我想到的是 Monolith 砺思资本,就是曹曦做的那个基金。具体的 Club Deal 我们待会儿可以展开讲,但基本上很多热门项目背后都有 Monolith,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在月之暗面(Moonshot AI) 上他们的下注非常果断。作为一个 2021 年左右成立的新基金,这确实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策略。
另外就是真格基金,真格其实一直以来都有很明确的投资逻辑。它在人脉网络的建立上做得很好。因为这一波 AI 创业者里面有不少具备较长的美国工作经验或大厂背景,在这点上真格确实很有优势。虽然具体投资与否是另一回事,但很多创始人确实都是他们很早就发现的。
红杉资本整体而言还是保持着之前的策略,秉持着不能错过的原则。外界知道他们投了 Kimi、MiniMax、智谱 AI 等项目,但我觉得红杉实际投资的 AI 公司远多于我们所知道的数量。
明势资本也有非常好的 AI portfolio,包括 MiniMax、Liblib、张月光的沐言智语、逐际都是早期就投资了,而且还在持续布局上游供应链偏硬领域。明势的一大特色是上一波电动车时代 all in 理想汽车,到这一波「AI + 计算」,策略上很清晰,进入时间非常早,拿到了很好的入场券,并且在持续投,算是行业内投 AI 非常积极的基金了。
还有锦秋基金,大家知道创始人杨洁之前是字节跳动的财务投资负责人,也在红杉待过。他们在系统性关注 AI 投资,而且我听说他们将自己定位为一个 AI Native Fund,这也是他们的一大特色。
🚥 Koji
AI Native 的 Fund?它是怎么定义 Native 的?
👦🏻 刘旌
具体情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觉得它的区别在于,如果说 Monolith 或蓝驰还会投一些泛科技项目、一些移动互联网项目。锦秋应该就是专注在 AI 上。
🚥 Koji
我看到锦秋最近启动了一个叫 Soil 的计划,这个跟线性资本之前推出的 Bolt 比较像。在 Soil 和 Bolt 计划中,重点关注 AI 应用,单笔投资的金额比他们常规投资稍小一点,但投资决策非常迅速。
+
👦🏻 刘旌
顺为资本在这一波浪潮中的表现很有意思,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 All in。据我了解,在「六小龙」里面他们至少投了五家。
我之前和他们的合伙人交流过,对方很坦诚。当我问他为什么每家都投时,他认为在非常早期阶段,很难判断谁好谁坏,也很难看出谁有「王者之相」。他当时有个很有意思的说法:
如果觉得该投,你能找出一千个支持的理由;如果觉得不该投,也能找出一千个反对的理由,所以他们干脆都投了。
而且顺为这些年基金的综合表现很不错,所以也有底气这样做。这些投资也不是顺为一家在做,因为大家知道顺为背后是雷军,所以很多投资是他们和小米、金山三家一起投的,这是个很有特色的机构。
蓝驰创投在头部项目上的下注也很激进。今年夏天我们和他们的管理合伙人之一朱天宇(Terry)交流过。他当时直视了这些项目比较贵的事实,但为什么还是要在好项目上下注?我觉得这点和 Monolith 有点像,虽然蓝驰是一个 2005 年就进入中国的机构。但是在新的周期开始时,经历过周期的机构和新基金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其实是一样的。
不过对他们来说,难点在于相比新机构可以轻装上阵,这些有历史的基金往往包袱还挺重的。其中很大的难点在于组织的问题,要让人员做出改变。
蓝驰在这点上对 AI 的投资态度非常明确,是很 All in 的。过去一两年他们公布的新项目,基本都是和 AI 相关的。
大模型公司的融资故事
🚥 Koji
刚才我们说到了几个各有特色但都非常积极投资 AI 的基金,包括红杉、真格、Monolith、蓝驰等。其中也提到了一些明星项目,而大模型肯定还是今年最受关注的投资方向。
最近「月之暗面」的仲裁新闻非常受关注,我记得「暗涌」也是第一家报道的媒体。那篇新闻一出来,我看到公众号右下角的转发图标在狂飙,瞬间就突破了 100、500、1000。说到大模型,还有一个神秘的公司 DeepSeek,「暗涌」也是连续两年独家采访了他们的 CEO。
刘旌,我们来聊聊大模型公司。今年聊到他们,你觉得有哪些特别值得一提的故事,尤其是和融资相关的故事?
👦🏻 刘旌
我觉得大家肯定首先会想到 Kimi。Kimi 不仅是 AI 行业,可能是整个中国一级市场过去一年的当红炸子鸡。在去年,尤其是去年上半年时,大家关注大模型还主要看王慧文做的光年之外。而 Kimi 在今年春节前后拿到了阿里的投资后,迅速上了牌桌,而且走到了牌桌中央。
所以我觉得 Kimi 是这波浪潮里异军突起的一家公司,关于他的融资也发生了很多故事,这个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报道。
🚥 Koji
感觉你们的报道加在一块都快成一本书了(笑)。
👦🏻 刘旌
相比 Kimi,MiniMax 的整体步调比较稳健,包括公司业务的发展也很稳定。据我了解,MiniMax 最近也有新一轮融资在进行。这两家公司一度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我们今年 6 月份办了一个活动,当时大家还是会把 MiniMax 和 Kimi 放在一起对比,像是「六小龙」里针尖对麦芒的两家公司。
当然现在这个比较对象逐渐变成了创业公司与大厂之间的对比。那场活动的标题是「当月之暗面和 MiniMax 的投资人坐在一起」,一方来了三个投资人,另一方来了两个投资人。
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是,当时我临时问了在场投资人一个问题:「在场的投资人里面有谁会编程?」这个问题可能多少有点偏见,确实不是说会编程的投资人就能更好地投资大模型。
但很有意思的是,在场的五个投资人中,Kimi 的投资人都不会编程,而 MiniMax 的投资人都会。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体现这两家公司和创始人风格的差异。大家能感受到,Kimi 除了那些「中国 AGI」的追求外,还有着很强的人文主义精神。比如说他们公司办公室门口放着一架白色钢琴,而 MiniMax 给人感觉是一个偏理工风格的公司。当时投资人映射出来的这种差别很有意思,也很有助于我们观察这两家公司。
说到百川,他们前段时间宣布完成了约 50 亿人民币的融资,这个数字应该是几轮融资打包在一起的总额。百川当时表示自己的估值达到了 200 亿人民币,这个数字在业内有一些讨论。百川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的是,在他们公布的融资方中包括了三家国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当前资本流动的方向。至于零一科技,我一直不是特别了解,他们最近宣布获得融资时提到的是一家战略投资机构和一家东南亚财团。
🚥 Koji
对,他们甚至还造了一个新词,叫做某国际战投。
👦🏻 刘旌
这个好像是蚂蚁。我觉得除了大模型,在泛 AI 领域还是有一些比较受关注的融资事件发生,比如说宇树。宇树我觉得也算是今年一个非常明星的项目了,融资金额达到了 10 亿人民币。
在这群方案里面,王兴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我也跟他聊过。我觉得他其实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创始人,如何和这个时代共振的。
因为科技领域的创始人基本都是师出名门。你看不管杨植麟还是谁,他们都有非常好的学历背景,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但王兴兴不是这样,他从小是一个非常偏科的人,据说英语也不好。他的学历背景在机器人领域其实不是特别突出,但他自己非常喜欢机器人,可能童年时代就非常喜欢动手。所以这家公司现在也蛮受投资人喜欢的,因为大家会觉得在一个不确定的时代,一家公司能够在技术和商业化上取得比较好的平衡,是一个能给大家带来安全感的事情。
还有一个就是智元,智元和宇树是今年机器人领域两家很值得关注的公司。他们也完成了一个 A+++++++ 轮融资。
🚥 Koji
有史以来最多 「加」,已经数不清楚有几 「加」(笑)。
👦🏻 刘旌 我之前问过一个投资人,为什么现在这一波融资里面会出现这么多「加加加」的情况?不像移动互联网时代是 A、B、C 轮这样,可能会到 F 轮。
当时他的解释是,现在的科技公司 milestone 没有那么明显,可能有一些小的技术或商业化进展就会完成一轮融资。但因为这个变化又没有那么显著,公司可能不愿意用一个新的字母去定义它,所以就会变成加加加轮。
在这种融资过程中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他们之前还给投资人颁了一个奖。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现在整个创投圈里创业者与投资人之间关系的变化。
🚥 Koji
他颁的什么奖?
👦🏻 刘旌
当时好像设立了「战略智库」、「投后赋能」等奖项。
另外就是张月光,我觉得月光也是今年讨论度很高的一位。因为他在今年春节前后,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了四轮融资。而且张月光的整个人物画像也是非常典型的。
他是大厂高 P。他在阿里期间开发的妙鸭相机,是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但我觉得他的离开时机很巧妙,因为妙鸭相机显然是一个天花板不是那么高的机会,他在顶点离开其实赚足了一级市场的好奇。跟他很像的这种 founder,可能还有类似于郭人杰或者明超平。这个我觉得可以待会儿再展开来讲。
在这部分,我觉得涌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思潮。
在 AI 兴起之后,大家会觉得它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技术平权的可能性。
好像人人都可以做一个自己的 AI 产品。在这个机会里面出现了一批新的人,就是所谓的独立开发者。他们以前更多是程序员、设计师等。当时大家觉得,很多的 AI 创业者会从这波独立开发者中出现。我知道有蛮多基金花了一些心力去 mapping 这波人。
我记得之前我们采访过赵纯想,他算是比较典型的这样一个画像。我记得十字路口之前也跟大家聊过,但后来我觉得他好像没有拿到融资,他因为这个事情还蛮 sad 的,觉得为什么投资人们没有给他那么多正反馈。从现在这个阶段来看,我感觉大多数基金的整体投资策略,要么是投海外留学回来的人,要么就像互联网中末期那样,去找大厂高 P。
2024 年的 Club Deal:几家欢乐几家愁
🚥 Koji
我觉得在这里面出现了一些分野的。独立开发者,或者说「超级个体」和小型团队,可以在现在基础设施很好的情况下,借助 AI 的赋能迅速做出 AI 应用。并且从第一天就能够收到钱,这和早年是不一样的。
一方面对他们来说,可以靠自己从 0 到 1,不需要很多的启动资金。另一方面对 VC 来说,也会认为这样的项目未来的天花板可能达不到 VC 逻辑中那么有吸引力的倍数。所以两边慢慢地发现互相也不是那么需要,因此基金还是回到了原来的投资逻辑里面去。
刚才其实你提到了好几次 Club Deal 这个词,要不要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club deal 的定义是什么?然后我们聊一聊今年有哪些 Club Deal?
👦🏻 刘旌 最开始我记得,因为我几年前第一次听说这个说法时也专门搜了一下,它是一个 PE fund 和 Buyout fund 里面常用的名词。简单来说就是大家凑份子,尤其是面对那种非常大的交易,可能一家很难吃下这么大的盘子,就会几家来共同完成。
我觉得 VC 行业讲到 Club Deal 这个词,最早应该是在 21 年或 22 年时,有一家 GPU 公司叫壁仞。当时很多人会把它形容成 Club Deal,因为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半年或一年就完成了好多轮融资,背后有三四十家基金。所以最开始大家可能会觉得 Club Deal 是一个贬义词。但我觉得它不一定是贬义,可能更多是一个中性词。
有的可能是公司很好,明星项目大家都想投,这是一种。有的可能就是我刚说的盘子太大,大家一下吃不下。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这一波 AI 公司可能基金们的整体确定性没有那么高,所以大家可能会采取人多力量大的策略,一起互相打气来投,这也是对 Club Deal 的一种解读。
说到今年有哪些 Club Deal,我觉得最开始肯定是 Kimi。我记得我们之前写了一个稿子,是 30 亿美金级的一轮,就是腾讯和高瓴创投两家去投 Kimi 那一轮。当时我们在稿子里专门做了一张图,把 Kimi 的历史投资人全部罗列上去,这张图写得还挺密密麻麻的。
接下来的 Club Deal 可能更多是指 AI 应用领域的几个方向,比如刚讲到的张月光,还有 Kimi 出来的明超平,以及追觅的郭人杰。追觅还出了另外一个人叫王生乐,他做的泳池机器人也算是一个。这些 Club Deal 的发生,往往都是在某种市场情绪下发生的,比如说张月光的沐言智语。
这个公司融资节奏非常快。我当时听说各家基金投入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个上午跟下午的区别。在这过程中,大家也会互相关注别的机构有没有入手,这可能也会产生同辈之间的焦虑。
还有个挺有意思的事,就不说名字了,是刚讲到的某一家公司,两家投资人其实是在打游戏认识的。其中一个先决定投资的投资人不小心说漏了嘴,第二天另外一个投资人就联系了这个 founder,然后很快就投了进去。这些都是 Club Deal 的特征,就是融资进展会比较快。
🚥 Koji
张月光背后的基金有哪些?Monolith、蓝驰、高榕,好像还有高瓴在里面。
👦🏻 刘旌
包括智谱。智谱好像是他第一个投资人。
🚥 Koji
然后最近明超平的名字也经常被提起。他是从 Moonshot AI 刚出来的,原来负责他们的海外产品 noisee 的产品负责人。
👦🏻 刘旌
对的,我觉得很多基金都在看他,而且但是他做的方向好像跟他原来也不是直接相关的,好像是做 AI coding 方向的。
🚥 Koji
应该是 5000 万美金的估值。
👦🏻 刘旌
甚至不止,好像更高。
🚥 Koji
刚才你提到了两位从追觅出来的 founder,能详细讲一讲吗?
👦🏻 刘旌
最近大家讨论比较多的是郭人杰,他以前是追觅的中国区总裁。我理解他可能更多是做营销,但对于扫地机器人这类家电产品来说,营销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他这次出来好像是做 AI 玩具陪伴机器人,也有很多知名机构投资。
另外一个是王生乐,他做的是星迈创新,背后好像 Monolith 是一个很重要的参与者。
还有就是张怀亭,他是一个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创始人,以前是高途的 CTO。他这个公司的名字很有意思,叫「与爱为舞」,那个「爱」在一些地方被写成「AI」。这个项目里面有红杉、高瓴,也有真格。
🚥 Koji
感觉蓝驰出现在各个明星项目里的频率很高。不管是 Moonshot AI,还有景鲲做的 MainFunc(产品叫 Genspark),还有刚才说到的张月光,以及最后提到的张怀亭,都有蓝驰的身影。
他们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投资也比较多,比如智元机器人、银河机器人这些非常头部的项目。还有一个是我的校友姜公略,之前在 Apple,最近出来做智能硬件品牌 VITURE,这也是蓝驰比较早投到的项目,还被 information 列为 2024 年度全球 50 家最具发展潜力初创公司。
其实今天盘点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蓝驰在对这些项目上的宣传好像不是那么猛烈,但这么一梳理下来投的项目还挺多的。你最近有采访他们的合伙人吗?
👦🏻 刘旌
我采访过。蓝驰的 PR 做得还可以,有不少动作,应该不只是宣传项目。我觉得蓝驰挺有意思的,它是 2008 年在中国成立的,创始人 Jui (陈维广)之前是在诺基亚风险投资基金工作,后来在中国做了这个品牌。我刚入行的时候,就和 Jui 有过一次很长的访谈,聊了可能七八个小时。
我觉得 Jui 这个人很有意思,他是一个新加坡人,算是南洋投资人。他呈现出来的整个性格感觉很不疾不徐,但我觉得他其实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
19 年我有一次从香港回北京,在飞机上碰到了他。当时我很吃惊地看到他坐在经济舱,然后我因为这个原因有点不好意思跟他打招呼。虽然他段位和资历都非常深了,但我觉得他还是非常有斗志,始终很希望把蓝驰打造成一个更顶尖的机构。这可能也是他们在这波浪潮里面表现如此积极的原因。
他们前段时间好像发布了一个数据,说自己今年投了 20 多个项目,总投资额大概有 10 亿人民币左右。
🚥 Koji
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这个投资力度确实很了不起,对创业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帮助。
AI 时代 VS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一代创业者的迭代与蜕变
👦🏻 刘旌
其实 Koji 我有个想问你的问题。你做「十字路口」差不多也有一年的时间,也系统性地采访了很多这个行业里的参与者。你本人也是从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开始创业的。
从你的观察来看,这一批涌现的 AI 创业者和移动时代那批人有什么不一样吗?
🚥 Koji
我觉得最明显的不同是团队可以更小,启动可以更容易。我说的是做应用,不是做模型。因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做一个 App 基本上需要超过十个人:后端、前端、Android、iOS 都需要。但今天由于几个原因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原因是基础设施变得更好了,你做什么都可以找到一个 SaaS,尤其是做海外市场的话,SaaS 的选择很多,而且成熟度都很高。第二个原因是有了 AI 的加持,无论是做编程、设计、营销、文案,还是做公司中后台,效率都变得更高了,一个人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现在做 AI 应用从第一天就可以赚钱,这在过去做 App 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之前都是要先把量做起来,然后再用其他方式去盈利。所以团队可以更小,也因此发现新一波的创业者有很多都是新面孔,从各个领域涌现出来。
我感觉不管是在硅谷还是在国内,尤其是投早期的基金,大家都意识到需要建立新的人脉网络,需要建设新的朋友圈。在这个时候就发现早期基金的美誉度和知名度重新变得更重要了。因为过去以扫名校、扫大厂为代表的建立人脉网络的方式,在今天虽然仍然有效,但已不是唯一选择,甚至会因此错过很多重要机会。所以我们看到最近出现了很多孵化器,也有很多基金在积极运营社群、做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新变化。
👦🏻 刘旌
我刚才讲到真格,它可能充分发挥了多年积累的人脉网络优势。但我觉得对于大多数机构来说,这都是一个新的周期。大家可能都重新站在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所以你刚才讲的那个人脉网络建设,确实是现在基金,尤其是早期基金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你能看到很多机构在做各种孵化营、创业营的尝试,我觉得这更多是为了让新一代的创业者能够更高效地找到自己。
🚥 Koji
而且我发现这些创业营和孵化器项目与上一代有些不同。他们更强调社群的感觉,特别是 founders help founders。可能也是因为到了 2024 年,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上一代的 founders,他们积累的经验可以向后传承。比如创新工厂和 Founder Park 一起做的项目,就非常强调邀请有经验的创业者来帮助新一代创业者。我正好有两个朋友参加了蓝驰的不鸣创业营。
他们两位,一位叫西元,一位是 Jay,给我的反馈都非常不错,认为这是一个很纯粹的创业者社区。首先,蓝驰不鸣创业营不只针对被投项目,而是对所有人开放报名。他们觉得很像回到了学校时的状态,因为参与成员的背景比较多元,且都很优秀。同时有个有趣的特点是,不鸣强调自己是个「DAO」,在这里大家是共创的。
我现在还记得他们提到,不鸣创业营邀请了景鲲(小度前 CEO、 Genspark 项目创始人)来做分享。景鲲在闭门分享中讲述了自己从百度的位置离开后,在准备创业这个从 0 到 1 的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论来寻找方向、分析自己。据他们的反馈,这些分享带来了很大帮助。
👦🏻 刘旌
你刚说的那个「DAO」挺有意思的,我觉得这个逻辑和跳海那个挺像的。另外,你提到的 founders help founders 其实是 YUE 的一个 slogan,这与红杉的「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形成了很好的呼应。说到这个,奇绩最新的 Demo Day 好像非常火爆,但那天我没去成。
Koji,你当时在现场吗?能详细说说吗?
🚥 Koji
其实说到奇绩,我是看到一篇文章后特别感慨。这篇文章是他们的一位校友王登科写的,大家应该或多或少听过这个名字。他历史上做过很多爆款,包括最近的「哄哄模拟器」,这是 AI 应用的第一波爆款。那篇文章写得饱含深情,我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为没想到奇绩给参与者带来了如此深刻的影响。对王登科来说,奇绩带给他的不只是资金和资源,更给了他很多精神力量。
文章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今天投资市场变得越来越谨慎,融资越来越像贷款,以至于中国创业者都在讨论要不要出海。奇绩还在非常单纯地每年进行足额足量的投资,给到那些初出茅庐又野心勃勃的年轻创业者。」
因为外界对奇绩有很多正面和负面的讨论,有人说奇绩投资的项目很多都看不懂,或者非常 crazy。但这从另一个层面说明了,投早期、甚至最早期种子轮,是否就应该去支持一些疯狂的梦想?对今天这一批创业者来说,我觉得积极了解各类孵化器和创业营,是一个特别快速获得资源和认知的方式。所以真的推荐大家都去搜索了解一下,报个名参加。
说到这里,我觉得值得一提的是,这一代创业者比五年前、十年前的创业者,能获得更多来自其他 founders 的一手经验分享,这非常有价值。从硅谷到中国都有一个潮流,就是在讲所谓的 build in public。创始人把自己从 0 到 1 的过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出来,这样做可以帮你获得更多早期用户,吸引投资者。对其他人来说,也可以观察到各种创业者是如何创业的。过去大家可能没有那么强的表达欲和分享欲,但现在因为都在做自媒体,都在积极输出,这种动力就更强了。
说到分享,中文播客在最近这一两年也非常火爆。从六小龙的创始人到这一批新创业者,可以说 90% 都上过播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美国那边就更多了)。在播客上的分享往往都是一手的故事和感受,这与过去看文字的形式也有些不同。
👦🏻 刘旌
而且从我的有限观察来看,这一批 AI 创业者有个特征,就是都特别能言善辩,很多人都是写作高手。比如说王登科,他的文章就很有感染力。
Koji,你应该深有感触,因为你采访过很多这样的创业者。
🚥 Koji
对,这确实很重要。你如何向客户、员工和投资人表达自己,这里的「销售」是个中性词——就是把你的想法、你的梦想让大家能够理解清楚,让大家愿意相信你,愿意和你跳上同一艘船。而且可能也是因为有这样表达能力的创始人更容易在早期脱颖而出。
比如我们看到 Sam Altman 或者 Anthropic 的 founder,他们时不时就会写一篇文章,而且都是在自己的个人官方网站上发布,配有非常漂亮的排版和设计。这样的文章一出来就能迅速传遍全网。我觉得今天这样的媒体环境,让个体的发声可以得到更好的曝光和影响力,杠杆效应确实很大。
👦🏻 刘旌
因为我刚刚在想,更早一批创业者,比如 93 代或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创始人,其实相当一部分人都比较羞涩。那时候大家甚至会觉得,一个人不那么善于表达是某种美德。但在今天,我觉得这个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Koji
对,我觉得只是在中国吧,感觉在硅谷,一直都在积极鼓励表达。比如 Bill Gates 到现在还在不断做播客、做短视频来积极输出,他甚至还开了个中文公众号叫「比尔盖茨」,更新频率很高。
接着说,今天做 AI 应用的创业者还有一个一定要去申请的资源。虽然这和今天一级市场的话题没什么关系,但因为这些内容对创业者很有帮助,我们在这里特别提一下。大家可以去搜索各种来自大厂的扶持资源。
首当其冲要推荐的是微软的 Startup Founders Hub。它给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我反复确认过,自己也申请了一个。它的云服务资源可以给到 15 万美金(逐步解锁),可以用来使用包括 OpenAI 的 40mini、o1 在内的各种模型。同时还提供创业工具包,包括:
GitHub 企业版(20 个账号,一年期限)
Office 全套(50 个账号,一年期限)
Stripe 优惠券(价值 2.5 万美金,相当于前 100 万美金收入基本免手续费)
此外,Google 有 Startups Cloud Program,NVIDIA 有 Inception 项目,AWS 也有类似项目。据我所知,这些项目基本都是线上填表就可以申请,不需要面试。国内也有很多类似项目,包括阿里云、华为云、豆包、阶跃、智谱 AI,以及硅基流动,都有各种扶持创业者的项目,建议大家都去了解一下。
刘旌,我注意到暗涌今年做了很多美元基金出海投资的报道。印象特别深的是你们报道 BAI 去墨西哥的那一期,也看到你们还在考虑组织游学团一起去南美洲考察。我觉得这折射出美元基金们正在积极走向全球的姿态。
你观察到除了 BAI 以外,还有哪些基金采取了具体行动吗?
👦🏻 刘旌
现在大家都在讲全球化、港股或出海的故事,不只是公司在讲,基金也在讲类似的故事。因为基金本身就是跟着创业者一起走的。我记得之前我们采访线性资本的合伙人黄松延,他在德国慕尼黑。因为他之前投了一家叫思灵机器人的公司,后来因缘际会发现了当地的一些投资机会。我记得当时转发那篇稿子时,我的转发语是「投资人的流浪地球」。
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你会发现多数机构都在寻找外部机会。比如红杉、高瓴宣布要在伦敦开办公室,这是大家能看到的比较多的消息。我觉得长期来看,像高瓴这样的基金一定是做全球化投资的。张磊好像很早就在日本和东南亚有一些布局,线性可能是欧洲,BAI 选择了墨西哥,这也有特定原因。因为 BAI 之前投了一些 fintech 公司,比如 Stori,最开始可能是用 fintech 的逻辑投的,投完后才发现墨西哥有很大的投资机会。不过确实,在特朗普上任后,可能很多人对在墨西哥做投资的中国 VC 会有不同看法。
但目前来看,fintech 领域受到的影响似乎还比较有限。去硅谷是最大的一个潮流,不仅是蓝驰、真格、高榕等,包括五源都在硅谷有不同程度的布局。有的基金可能会在硅谷安排当地团队,帮助建立本地关系。比如蓝驰创投的 Jui 以前在硅谷自己做了十年投资,这可能在关系网络上有一些延续。
🚥 Koji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云九资本。我最近听云九的朋友说,他们的合伙人每年会有两次一起去美国。他们去的目的是与美国的科学家和 PhD 们建立早期的个人连接。大家会一起去滑雪、徒步,是一个持续好几天的行程。我觉得这也是他们在积极布局硅谷华人网络的一种方式。
在讨论美元基金的整体状况时,不仅要看大家投了什么项目,还要关注募资的情况。
刘旌,想问问你,最近有哪些特别值得一提的新募资?它们可能代表着某种趋势或信号。
👦🏻 刘旌
整体而言,美元市场在过去三年完成募资的确实不多。这里有个背景,2020 年消费领域的投资热潮,背后其实是美元大放水。所以在 2020 到 2021 年间,甚至部分延续到 2022 年,美元基金都完成了比较大额的融资。但在 2022 年之后,新融资确实比较少。我现在可能无法很系统地讲,但记忆中有一些完成的融资:比如最知名的是红杉的 90 亿美金,这是一个很大的融资。然后 Monolith 作为新基金,有两笔融资:3 亿的 VC 基金和 5 亿的二级基金。经纬也完成了一笔十几亿美金的较大融资,五源应该是 7 亿或 8 亿美金。
当时五源完成那笔融资时,市场上甚至有种说法:「五源拿走了能投中国的美元 LP 的最后一笔钱。」蓝驰应该在 2022 年完成了一轮 5 亿美元的融资,包含早期和 Priority 两部分。
说到美元基金这个话题,我觉得要区分一个概念。
大家基本把美元基金等同于外资基金,但在当前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很多机构完成的募资中,典型的美国美元资本其实并不多。
比如红杉的 90 亿美金中,据我了解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中东、东南亚和香港的老钱。GP 们都在刻意降低典型美国美元资本在自己基金中的占比。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也是我们重新理解所谓「外资基金」或「美元基金」的一个新注脚。
另外,锦秋应该也完成了一笔规模较大的新募资。
资本流向变迁:美元基金的新挑战
🚥 Koji
我们前面聊了很多各种投资的情况,包括 Club Deal 和大家募资的情况。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整体描述今年的一级市场,你会想到哪个词?
👦🏻 刘旌
我觉得当前市场有几个特点,其中最显著的是离散。过去 20 年,中国的一级市场主要是由美元主导的,或者说由美元基金的审美主导。那时候人民币基金谈起美元,都充满了艳羡。即便到过去两三年,肖斌经常用的一个说法是「时代的天平终于到了人民币这一边」。
现在市场呈现出很明显的离散特征,美元和本土市场进一步分化。这个大背景当然是中美博弈的结果,同时也与市场的资产端特征有关。因为现在市场上符合传统美元基金审美的标的和资产本身都很有限。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趋势是国资逐渐成为绝对领导地位。有数据显示,现在一级市场穿透后,可能 80% 的资金都来自于国资,要么他们做直投,要么他们做 ARP。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移动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高度市场化、高度民营化的时代,创始人来自五湖四海。在 2022 年市场刚开始转型时,很多美元投资人发现他们很难参与到一些有本土特色的项目中,因为这些公司往往是能源公司、制造业公司,它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除了资金之外,更多是政府关系、土地甚至水电这些具体问题。
但当 AI 兴起后,很多美元投资人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可以类比 2015 年的历史机遇,看起来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机会很相似。但实际上,AI 与移动互联网时代有着很大的不同:
AI 是一个承载了很大国家意志的领域,这与过去那些与国计民生关系有限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很不一样。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一波 AI 公司,特别是我们提到的几个大模型公司,在融资过程中很快就会有国资入场。
🚥 Koji
是不是这也是因为美元的整个池子不够大,然后后面要继续拿钱也只有人民币的钱?
👦🏻 刘旌
对的,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前置条件。以前的「美元四傻」等几家投资机构在中国的投资确实变少了,这有市场层面的原因。但更大的背景是,这波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确实更需要一些订单支持,需要与政府有更多互动。
从政府角度来说,他们也有自己的主观意愿。就像美国有 OpenAI,中国也需要有自己的 OpenAI。我记得在 Sora 刚出现时,有一家做 AI 视频的公司跟我分享了一个观点:他们在上海募集资金时,上海方面想打造自己的「Sora」。这其中包含了很多政府意志。
离散不仅体现在资金端,现在机构的投资策略也在按照地区、领域进行细分。有的投资人甚至会按照个人判断去细分。比如前段时间热议的 RBF 就是一个例子。另一个显著的时代特征是:站队年代的开始。
在中美博弈的大环境下,除了 TikTok 以外,美元基金成为了一个靶子式的存在。据我了解,The Information 在报道中特别关注两家机构:红杉和 TikTok。这是因为它们都是巨大时代议题下的投射物。我记得在 2022 年初,The Information 的年度预测中就准确预见了红杉会进行品牌分拆。
从今天来看,基金们在品牌和架构上的独立,都在证明他们需要用更明确的方式来回应时代的割裂。比如红杉、蓝驰、GGV、经纬、DCM 都有类似的动作,这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这既有一定的被动性,但也反映出基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在新的地缘政治和商业格局下实现更灵活的布局。
🚥 Koji
对,现在很多人对美元比较悲观,你是否也持类似看法?是完全悲观,还是从悲观中也看到了一些乐观的信号?
👦🏻 刘旌
在大的贝塔方面,确实可能与过去二十年不具有可比性,但我认为也不必太过矫枉过正。因为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些基金,在 2021 年、2022 年都完成了较大规模的融资。而且美元基金相对较长的存续期意味着很多基金目前仍在存续期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 Club Deal,很多基金出手仍然很积极,主要是因为他们手上还有充足的弹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两年消费热潮之后,美元基金手上的资金其实并未完全使用完。这些剩余资金构成了当前市场的一个重要背景。
此外,最近很多美元基金都在举行 AGM(Annual General Meeting,年度股东大会),这是他们每年年终面向 LP 举办的大会,主要用于汇报并促进相互交流。通过最近与他们的交流,我们反而认为美元在中国很难完全消失。但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
真正受到冲击的是来自美国的美元基金,而非美国的美元基金或其他币种的基金仍然保持着对中国市场的配置需求。
🚥 Koji
而对于创业者来说,你认为在面对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这样的选择的时候,不同的创业者的风格或者他们做的事情的种类的不同,会有选择的好坏之分吗?
👦🏻 刘旌
我觉得以前肯定有这种情况,这是一种定见:美元基金是的更理想主义、长期主义相关。这个与资金的来源和归宿很关键的。
因为我们观察一个基金时会看它的投资行为,主要关注它怎么投。但其实在一个基金的募投管退里面,募资才是前驱部队,所以我觉得资金来源非常重要,决定了投资的审美。以前美元因为资金期限更长,可以给创业者更长的支持时间,耐心也更足。所以大家会觉得这是美元基金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是可以更支持理想主义。
人民币基金给人的感觉相对更短视,这也是跟资金有关。主要因为大多数存续期就是 5 年,有的甚至是 3 年。所以这个会要求他们更快地快进快出。但是在国资这边,你可能也看到,现在很多报道都在说要支持大胆资本。就是鼓励国资大胆往前走,我在背后给你做后盾,我觉得这个信号在传递。但具体能多快或多大程度显现在投资行为上,我觉得这可能需要时间。所以这两种不同资本的资金属性,会决定给你多长时间。这个我觉得对创始人的选择来说需要更强的考量。
🚥 Koji
其实创业者的心态在今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感受是,就在短短 2-3 年前,即便是在疫情期间,不只是科技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就连消费品领域,当时创业者都普遍相信「先把规模做大,其他一切纷至沓来」的逻辑。但到了现在,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是做消费品还是做 AI,大家都在讨论如何尽早实现盈利。这个观察和你的感受一致吗?
👦🏻 刘旌
大体相似。我觉得这一代创业者其实挺难的。现在的资金充裕程度确实无法与十年前相比,但同时要做的事情却很有难度。用一句可能有点鸡汤的话说,就是要「又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
以硅基流动的创始人袁进辉为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袁老师本身是一个很有技术理想的人。他之前的公司 OneFlow 被光年之外收购,那段创业经历比较艰辛,从 2016 年到 2022 年,历时六七年。他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称自己是一个很有技术理想的人,但几乎没有关注商业化。他一直认为只要做出足够优秀的技术,商业化自然会水到渠成。但后来他有了很大的反思,觉得那几年的创业「像是一场行为艺术」。
这次创办硅基流动,他最大的改变就是非常早地着手商业化,还专门招募了两位负责这方面的联合创始人。袁老师身上的这种转变特征非常明显。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张月光的策略。他融资规模达到了 5000-6000 万美元左右,对一家创业公司来说算是比较充裕的资金。但在确定发展方向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将团队总支出控制在投资资金理财收益可以覆盖的范围内。这反映出创业者们更加注重理解现金流,更懂得严格控制支出。这与过去那种「大力出奇迹」或「大干快上」的花钱逻辑有很大的不同。
🚥 Koji
对,在这一波热潮中,确实没有看到特别夸张的烧钱现象。虽然前段时间有一些截图流传,说某些大模型公司在小红书、抖音的投放金额很高,但很快就被这些公司辟谣了。即便如此,现在也没有出现那种「遍体鳞伤、横尸遍野」的情况,不像当年的「百团大战」或「滴滴快的大战」那样惨烈。
我觉得这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过去的烧钱大战让很多人都受了伤,留下了「PTSD」;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当前阶段,AI 领域还没有出现特别值得烧钱的「super app」。因为 AI 应用目前的网络效应和社交飞轮都没有真正起来。虽然有人会说数据存在飞轮效应,但在这一点上,市场的信仰还没有强到让大家愿意大规模烧钱的程度。
👦🏻 刘旌
你说得很对,但我觉得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就是现在的创始人如何理解投资和投资人这件事。这里面确实存在一个思潮的变化,这也体现了人类经验积累的价值,历史给了我们很多经验教训。
比如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普遍认为商业模式创新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壁垒,所以谁掌握更多资本,谁就掌握了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后来很多「一地鸡毛」的故事让这一代年轻创业者意识到:
获得的每一笔投资都是在被明码标价,都需要付出代价。
我觉得这反映了新一代创业者对资本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说到这里,我想问你几个问题。你本来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级市场从业者,对吧?来到一级市场做「十字路口」这一年多,有什么意料之外的收获吗?
🚥 Koji
其实我觉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直接或间接受到一级市场的影响。
我的三次创业:躺岛、新世相,以及之前的街旁,都是有 VC 支持的。在聚美优品时期,我也经历了一个备受资本市场关注的故事 —— 不到 4 年就登陆纽交所。作为重要参与者,我体验了一级市场的“全流程”。
在 AI 这波浪潮中,做「十字路口」这个播客给我带来了很大收获。一方面,这让我能持续保持在一线,与很多人深入交流。比如和刘旌,如果不是做播客,我们可能就是约咖啡聊聊旅行的朋友,不会像今天聊得这么深入。这让我能真切地感知市场温度和情绪。
另一方面,新世相一直希望在内容和营销上持续突破。我们相信 AI 会带来很多新的有趣可能性,我们也在这方面进行着探索。
此外,「十字路口」带给我的情绪价值也很重要。我们一直在说,虽然现在的大环境不是特别理想,但这是历史上难得的科技变革黄金时期。很少有这样剧烈的科技变革能在一两年内迅速发生。AI 的技术变革催生出了很多新的愿望、欲望和野心,这背后其实都是能量。
做「十字路口」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种能量,也因此认识了一批新的创业者,结识了很多仍在一级市场积极工作的基金从业者朋友。这是一段很有趣的人生体验。这与几年前在移动互联网那个顺风顺水的大浪潮下观察到的世间百态很不一样,对我个人而言,这是一次很大的成长。
👦🏻 刘旌
因为「十字路口」现在你们已经做了很多期了,对未来它能达成什么样的形态,你应该也会有一些预期。
🚥 Koji
说到未来的可能性,我最初做播客是受到一位硅谷前辈 Reid Hoffman 的启发。他是 LinkedIn 的创始人,现在在 OpenAI 或 Anthropic 的董事会任职。他过去二十多年一直在积极写博客、做播客,这给了我很多启发和力量。
虽然我们才做了一年,但已经收获颇丰。我觉得要坚持做下去,不管是三年、五年,还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做 20 年、30 年甚至 50 年都是可能的。这个过程中,我相信它能让我不断结识新朋友,接触新事物。所以今年我也鼓励了很多朋友开播客,刘旌应该也要开新的播客了,推荐大家到时候关注。
另外有个有趣的新闻,很多朋友都转给我看。在英文世界有一档播客叫「20VC」,主理人是 Harry Stebbings。他们做了没几年,最近完成了第三期基金 4 亿美元的募资。从一个播客起步,发展成为一家总部位于欧洲、在全球都很有影响力的早期投资新锐基金。
👦🏻 刘旌
创始人也非常年轻。
🚥 Koji
对,他非常年轻。
👦🏻 刘旌
对,而且你们访谈过那么多 AI 领域的参与者,有创业者,也有投资人,甚至是一些大厂里面的重要的人。
这里面有谁让你觉得作为一个受访者,他会让你很难忘吗?
🚥 Koji
最近最难忘的其实是孟醒,他刚去五源做合伙人,我们聊了很多他的职业选择,就是他怎么去认识自己到底是谁,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自己的软肋是什么。然后再做出后面的职业选择。我觉得这期虽然在聊 AI,但其实感受很多人听完之后都觉得更大的启发是来自职业选择上的启发。对我自己也是这样。
另外就是我们历史上流量最好的一期也很有趣,是来自百度之前的一位架构师叫做李乐丁。他讲的一期标题是「我要击碎你们对 AI 的一切幻想」。其实这是一篇蛮深入浅出的科普,同时他确实对国内也好,对硅谷也好,各种大厂的 AI 战略有很全面和细致的分析。再加上他理工科的强悍逻辑表达能力,所以那一期受到了很多好评,我自己也很有收获。
我觉得不管是孟醒还是李乐丁,都是认识十年的朋友。但我觉得在做播客之前,和他们都不会这么聊天,尤其是李乐丁,我们会一块自驾去内蒙古,但几乎就聊工作,就是聊得很浅,就问问你最近在做什么项目。但因为做了播客之后发现,其实对自己的帮助还蛮大的。用输出倒逼输入,学到了更多东西,也发现身边藏着很多宝藏朋友。
👦🏻 刘旌
我觉得你刚刚讲的那个,我觉得其实播客可能给很多以前不是记者的人,给了一个他可以做访谈的机会。
🚥 Koji
对,是的。还有一位我印象深刻的朋友,虽然没有上过我们的播客,但参加了「十字路口」的 AI Founders Meetup。这个是每周我们都会在周三晚上组织有 4 位 AI Founders 参与的线上 Meetup。现在做了 13 期了,因为是闭门的,所以大家可能会分享一些不太愿意公开讲的内容。
最近一期里面有一个拿到了 a16z 投资的硅谷 Startup Founder, 00 后,Jerry。他在做的项目是:在今天,虽然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但是大家精神空虚,有些人可能还能够从宗教上得到信仰,但多数人得不到。所以他要解决的问题是看看能不能用 AI 去帮助大家的精神生活,包括但不限于宗教生活,得到更好的精神力量的注入。
在 Meetup 上,Jerry 讲完这个之后,大家陷入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也很感慨:在硅谷,VC 仍然在积极支持这样的梦想。
👦🏻 刘旌
我觉得这不仅是支持梦想,也是支持人类对自己救赎。
硅谷生态观察:从 Sequoia 到 YC
👦🏻 刘旌
「十字路口」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和斯坦福的合作活动,当时我看你们请了一个 a16z 合伙人过来。我对硅谷那边还挺好奇的,但是我没有跟那边的生态里的人有太多交流。
不知道过去一年的硅谷发生了什么,能不能介绍一下?
🚥 Koji
其实前面我们有提到,孵化器在这一代的 AI 创业者,尤其应用创业者里面重新变得重要。在中国有 Founder Park、创新工厂,也有蓝驰的不鸣等等,包括奇绩。在硅谷这个也重新变得非常重要。
我想这背后的原因是移动互联网末期,在硅谷大家关注的很多是政治正确。那会儿大家可能更关注大的并购案,甚至还有一个说法是硅谷正在华尔街化。再加上 Crypto 也火了一阵子,很多人觉得硅谷好像和我没关系了,甚至在硅谷的人都觉得每天生活很无聊。但这一波 AI 来了之后,我们看到硅谷又重新成为了技术浪潮的引领者,成了发动机。仿佛一夜之间让大家感受回到了移动互联网刚开端的时代,出现了很多新的初创公司。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很多 AI 的应用创业者可能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做一家公司出来,而他们所需要的前期资源是孵化器就可以提供的。因此孵化器重新变得重要了。同时在这个变化里面,我还是看到,永远的第一名、第二名还是 Sequoia,还是 a16z。但他们也做了很多调整。比如说最近有一篇对美国红杉的访谈文章,是在讲他们第三代的掌门人叫 Roelof Botha。
他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现在新一代的年轻创业者,听到 Sequoia 这个字会觉得有点畏惧。因为它和太多了不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大家会觉得和我有关系吗?或者我能高攀得起吗?所以其实 Botha 做了很多事。比如说他们做这个 Scout 的项目,就是发展各种各样的项目猎人,然后这些项目猎人遍布在各种大厂和高校,增加他们的触角去接触早期创业者。同时 Sequoia 在社交媒体也写文章做博客,然后把很多年轻的、感觉很友好的投资人的面孔推到前台来。
而 a16z 大家甚至会说他是一个媒体公司,他大量地做内容。他们甚至把做行业影响力这个事情往极致去做,这是少见的在硅谷会在政治上表态的机构,他们甚至直接反对加州的 AI 法案。他们做文章、做视频、做博客,甚至还有人说这是个活动公司,大量地做活动。我觉得这些趋势和国内有点类似。
👦🏻 刘旌
你刚提到即便是像美国红杉这样的机构,他也需要去做一些改变,因为年轻创始人觉得他们太遥远了,太老了。他们需要做很多事情去连接新的创业者。那他们有做什么具体的新动作吗?比如说他们有做孵化器吗?
🚥 Koji
孵化器我确实不太清楚他们有没有做,但刚才说到 a16z 是有做的,而且他们的孵化器叫 Speedrun,里面有不少大陆背景的创始人。我们不说华人,说大陆背景,更能表现出他们在中国生态里面出来的这一群人。
比如说我们之前在北大斯坦福中心办的活动,我们一块办的 Abotify,他们就是在 Speedrun 里面 a16z 投的。另外还有刚才提到的 Jerry,他做的项目现在还没有发布,他也是在 a16z Speedrun 里面。我还有一次看到一个微信群,他们给我看手机,a16z Speedrun 孵化器里面华人 founders 的微信群大概有十个人左右。
这里还有一个信息,a16z 最近刚招了一位大陆背景、本科都在大陆读的投资人叫 Daisy。他们之前只有一位华人 GP 是 Jennifer Li。我觉得招 Daisy 充分体现了 a16z 他们的 Consumer 基金对华人项目的积极兴趣。
除了 a16z,也不得不提 Y Combinator。他们最近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成立 20 年来最大的变化:一年做四次路演,加快了速度。他们在发布这个变化时提到,这是为了适应 AI 创业的速度。确实每个月每个季度都有大量新项目在涌现,所以他们过去的频率不够,从两次变成了三次,最近变成了四次。
在十字路口,我们今年年终做了一期复盘。他们在过去差不多一年时间投了 270 个 AI 相关项目,我们差不多录了四五个小时,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过。那时候有个数据,Y Combinator 投的所有项目里,虽然已经 270 个是 AI 项目,但也只占所有项目的 70%。而他们最近一次路演,也就是 12 月 4 号那一次,AI 项目的占比到了 90%,还在攀升。
刚才说 a16z 对华人友好,其实这是一个整体趋势。很多硅谷的孵化器加速器对华人创业者都挺友好的。比如 HF0 这个很厉害的孵化器,每期只做十个项目,提供三个月的免费吃喝住教,还有 100 万美金。这里面有好几个华人项目,比如之前一起作业的创始人肖盾做的新 AI 教育项目叫 Ainia,还有 Final Round 的 Michael Guan。最近周鸿祎拍了一期短视频,他自己去 HF0 的 house 里面采访了 Terry。
另外还有一个很强的 AI Grant,这是早期的孵化器。他们对华人也很友好,像 OpusClip、Creatify、Akool 他们都有投。说个题外话,我准备这些内容时又翻看了一下 AI Grant,他们历史上一共有四个 batch。第一波在去年 6 月左右,那个名单现在再看简直星光熠熠。当年不觉得,现在看除了 Perplexity,还有 Cursor、Recraft,都是这两个月突然成为焦点的公司,都是 AI Grant 在第一个批次就投到的。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 Sarah Guo ,她的 Conviction 也做了一个孵化器 Embed,这里面也对华人 founder 很友好,比如 Demi Guo 做的 Pika。整体感受就是在硅谷,大量孵化器对 AI 早期创业者很友好,而且对华人创业者也很友好。有大陆背景的创业者可以考虑看看这些孵化器和加速器的机会。正好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 Notion 文档,里面整理了差不多二十多个这样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回头我们会贴到播客的 show notes,大家可以去参考。
为什么要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
👦🏻 刘旌
十字路口里面那个 slogan 叫「AI 时代积极行动者」,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个 slogan 会让我想起新世相当年那个 slogan「我们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这个应该是你定的吧?
🚥 Koji 这是 Ronghui 定的。
👦🏻 刘旌
她当时基于什么考虑?
🚥 Koji
我们当时做这个播客,是在今年 1 月 1 号元旦节,我俩都感觉好像有点丧,所以觉得今年还是要干点积极的事情。这个关键词一直都在,后来被提炼成了「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
我们今天这期是在聊一些市场,大家都觉得市场很冷。但我们盘点下来,发现还是有蛮多积极的基金。你今天提到好多,从 Monolith 到真格、红杉到蓝驰,再到锦秋、顺为、线性等等。其实还有好多名字我们没有提到。这一代的创业者如果想要融资,我觉得是可以积极去接触的。不要因为看到很多基金”躺平“的新闻,就觉得不要再去考虑融资的可能性了。
刚才提到这些基金,如果大家希望去接触他们进行融资,可以来加我们微信,我们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提供引荐、帮助。
👦🏻 刘旌
最后给大家送个祝福?
🚥 Koji
希望大家在 2025 年继续积极行动。在行动的同时,也能不断获得积极的进步,得到更多好的反馈。想起最近挺喜欢的一句话:
「悲观者往往正确,乐观者才有可能成功」。因为乐观者才会去积极行动。
又想起另外一句话,是多抓鱼的创始人猫助说的。最近这一年我把它放在了个人网站首页关键的位置:
「批评时总显得聪明,就像建造时总显得笨拙」。
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都可以积极行动,积极建造,哪怕显得笨拙,哪怕显得好像在逆潮水而动。
👦🏻 刘旌
好啊,谢谢 Koji。谢谢十字路口。
🚥 Koji 也感谢刘旌,欢迎你再来做客十字路口,也期待你的播客早日上线。
欢迎订阅「十字路口」播客
🚦 我们关注新一代 AI 技术浪潮带来的行业新变化和创业新机会。十字路口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一个比喻,形容它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伟大的产品往往诞生在这里。AI 正在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我们寻找、访谈和凝聚 AI 时代的「积极行动者」,和他们一起,探索和拥抱新变化,新的可能性。
👦🏻 主播 Koji:新世相/躺岛的联合创始人。我相信科技尤其是 AI 会在未来彻底改变社会,赋能人类,欢迎大家找我聊天,碰撞想法,链接下一个可能性。Koji 的即刻[1],Koji 的网站[2]
👧🏻 主播 Ronghui:供职于科技 VC,前《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Ronghui 的即刻[3]
欢迎加入「十字路口」的会员群
☀️ 第一手的 AI 资讯与洞察
👫🏻 鼓励大家谈恋爱/交朋友/寻找未来的同路人
🦀 添加小助理微信入群:Rwkfbcianvd ,或扫下方二维码
参考资料
Koji 的即刻: https://okjk.co/0JSUes
Koji 的网站: https://koji.super.site/
Ronghui 的即刻: https://okjk.co/0cbnY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