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儿童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指南全网首发,执笔专家解读:更新理念,纠正误区

学术   2024-11-01 14:30   河南  
10月29日,我国首部《中国儿童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和抗病毒药物应用指南(2024版)》(以下简称“指南”)于《中华医学杂志》重磅发布。该指南针对我国儿童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疫苗与抗病毒药物应用的8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

每年季节性流感暴发严重危害到儿童健康,造成了沉重的医疗和社会经济负担,引发公共卫生领域高度关注。近期随着气温逐步下降,流感季也即将来临。通过对指南的深刻解读,为儿童流感疫苗的接种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提供指导,给即将到来的流感季注入“强心剂”。

困惑重重,儿童流感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指南应运而生

谈及指南编撰的背景及原因,曾玫教授表示,自2010年以来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约85%~90%的儿童流感爆发在学校和幼托机构。每年流感季收治的大量流感患儿不仅对社会和医疗机构造成冲击,也给儿童健康带来了重大威胁。


近年来,随着对流感防治的关注增加,多种新型流感疫苗和抗流感病毒药物相继在我国获批用于儿童。2020年,国家批准三价灭活流感疫苗;2022年,适用于婴幼儿的四价流感疫苗被推出。同时,2021年,国家批准使用了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RNA聚合酶抑制剂玛巴洛沙韦。


“流感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种类的增多使医务人员、和公众的面临如何选择,如何合理应用资源,使更多儿童受益,已成为临床上需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曾玫教授一针见血,指出目前儿童流感防治方面存在的困境。


基于此背景,曾玫教授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学科带头人担起重责,联合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马军教授,以及宁波诺丁汉GRADE中心的夏君教授共同编写了这一指南。


对此,夏君教授作为指南制订的方法学组和流行病学组专家,表示医学指南的制订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研究,需遵循最规范的方法学来产生可靠,并具备良好外推性的推荐意见。对于本指南,夏君教授指出了其具备的几大亮点:


首次应用:本指南是我国首部在流感疫苗与抗病毒药物使用领域,应用推荐分级的评价、制定与评估(GRADE)方法制作而成的指南,确保了其科学设计和推荐结果的可靠性。


创新表达:对于不适合应用常规的证据质量评级的方法进行评价的重要临床问题,指南通过良好实践主张的方式来表达推荐意见。


多学科协作:本指南的制定过程中汇集了多学科专家的意见,确保了指南在临床实践中的外推性和可行性。


“规范化指南的制订为我国流感相关的临床实践和免疫规划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纠正既往认知误区的同时更好地指导了儿童疫苗的接种,及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与预防。”曾玫教授总结道。




针对儿童流感疫苗与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指南形成8条推荐建议

曾玫教授指出,指南制定组(Guideline Development Group,GDG)围绕儿童流感疫苗的选择、接种时机、抗病毒药物在暴露后预防中的应用以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策略,提出了8个临床问题,具体如下表(表1)。


表1 指南中相关问题及推荐意见




曾玫教授、马军教授解读指南-及时接种疫苗,玛巴洛沙韦拓展应用人群

针对以上8个问题及推荐建议,曾玫教授与马军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了深入解读。

1.当面临众多的流感疫苗选择时,应该如何为儿童挑选合适的接种疫苗呢?

“流感疫苗的接种应强调可及性、及时性和便利性,因此不必对疫苗种类进行特别选择。”曾玫教授给出了建议。


总体上,儿童接种LAIV和IIV均安全且有效,虽然LAIV理论上可以诱导有到呼吸道黏膜局部保护性免疫抗体,而且可以诱导细胞免疫应答,此外可以免于肌肉注射,但是真实世界观察性研究显示LAIV的保护效果并未优于IIV,考虑到疫苗接种的可及性、及时性和便利性,指南并未做出优先推荐。对于QIV与TIV的选择,多项研究表明,在乙型流感B/Victoria和B/Yamagata谱系共流行时,QIV具有更优的保护作用。然而,自2020年3月以后,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流感网络报告未监测到B/Yamagata谱系自然流行,在此背景下,TIV对当前流感病毒流行株有效的保护作用。


目前,我国仍同时生产和供应TIV和QIV,实施接种的医务人员主要优先考虑疫苗供应的可及性,根据家长或受种儿童的意愿推荐或选择流感疫苗。“最为重要的是,”曾玫教授强调道,“广大儿童应在流感季到来,通常10月底之前及时完成疫苗接种,部分南方地区的流感季可能从12月份开始,因此11月份也是接种的合适时机。”

2.指南中推荐尚未接种当季流感疫苗的儿童在流感流行季进行疫苗的接种,请问这一推荐基于什么考虑?

指南中指出,儿童在流感季接种疫苗将会提高托幼机构和校园儿童的流感疫苗接种率,对减少校园流感暴发、减少校园儿童缺课和家长缺勤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对此,马军教授解释道,在流感流行季,由于公众对流感的关注度提高,预防流感和接种疫苗的意识也随之增强。基于此,在流感流行季推荐接种疫苗不仅可行,而且是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的重要补充,有助于增强群体的免疫屏障。



3.指南首次推荐玛巴洛沙韦作为暴露后预防用药,原因是什么?

“基于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国际经验和真实世界的大数据研究,我们同等推荐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用于暴露后预防。”曾玫教授对这一最新推荐进行了说明。


既往玛巴洛沙韦在我国仅被批准用于五岁以上儿童的抗病毒治疗。然而,指南中纳入了基于玛巴洛沙韦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安慰剂组,玛巴洛沙韦预防组中家庭内所有成员、12岁以下儿童、有发生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成员发生确诊流感的风险可能会分别降低86%、73%和86%。同时,单剂玛巴洛沙韦在欧洲等多个国家均被权威指南推荐用于暴露后预防。因此指南明确建议,单剂玛巴洛沙韦适用于流感暴露后48小时内≥5岁儿童的抗病毒药物预防。

4.对于儿童流感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本次指南有何更新?

本指南首次提出,在不耐受奥司他韦口服时,可以考虑在医疗机构许可和家长知情告知下超说明书使用单剂玛巴洛沙韦干混悬剂(>10kg,2mg/kg)治疗1~4岁儿童流感;同时,指南推荐,治疗乙型流感时可优先考虑选用玛巴洛沙韦治疗≥5岁儿童。


曾玫教授继续补充道:“指南提出,对于≥5岁儿童,在药物可及的情况下,同等推荐玛巴洛沙韦和奥司他韦应用于治疗。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多项真实世界研究,玛巴洛沙韦在发病48小时内,尤其是24小时内使用,疗效更佳。更好的疗效使得玛巴洛沙韦在减少流感家庭内传播方面也具优势。


“因此,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同时,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高质量研究进一步论证玛巴洛沙韦在治疗乙型流感中的优势。”

5.对于流感样疾病儿童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指南作出了哪些重要推荐?

在流感季节,约50%的流感样疾病由流感病毒引起,在儿童中,这一比例在流感爆发期间可达70%以上。“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不仅有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还可能诱导耐药株。因此,我们需要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曾玫教授如是说道。


针对流感样疾病儿童的管理,指南给出了以下推荐:


(1)对于抗原检测阴性的临床诊断流感病例,推荐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用PCR核酸检测进行复测,提高实验室诊断的准确性。如果核酸检测阴性,及时停用抗流感病毒经验性治疗。


(2)对于医院、学校、托育机构等集体机构内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涉及的儿童流感样病例,不推荐发病48 h内常规开始经验性抗病毒药物治疗,确诊系流感病毒感染,精准给予抗病毒药物治疗和必要的预防。


“强烈推荐流感样疾病儿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接受快速流感病毒检测,确诊流感后及时开始合理的药物治疗。抗原检测虽然便捷、快速、特异度高,但是敏感度中等,核酸检测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很高,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优先推荐核酸检测”曾玫教授对诊断的重要性再次进行了强调。





来源:医学界儿科频道

推荐阅读:

科普大赛获奖动画展示,一站式搞定科普动画长图制作!



儿科资料站
上术医学儿科频道,学术资讯、专业知识、指南解读、医考题库、好书推荐尽在儿科资料站!
 最新文章